教科版四下第三单元第6课《观察土壤》课件(30张PPT)+教案+习题+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四下第三单元第6课《观察土壤》课件(30张PPT)+教案+习题+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04 22:40:2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6. 观察土壤 同步练习(含答案)
填空题。
土壤对我们人类非常重要,我们吃的许多食物都来自土壤中生长的___________。
把一整块的土壤晒干,放人水杯中,我们观察到有气泡出来,说明土壤中有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把土壤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现试管口有水珠生成,这种现象说明土壤中含有___________。
(第3题) (第6题)
土壤颗粒有___________、沙砾、___________、粉沙,其中颗粒最小的是___________。
最大的土壤颗粒是___________,其次是颗粒比沙还小的是___________。
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中,用小棒搅拌后静止,出现了分层现象,请把土壤的颗粒对照上图填写完整。
判断题。
土壤中没有小动物,因为小动物在土壤中会被闷死。( )
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它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 )
土壤中有植物的根、茎、叶残骸。( )
土壤的颗粒实际上就是岩石中矿物风化而形成的微粒。( )
触摸过土壤的手一定要洗干净。( )
土壤中颗粒最大的是沙砾。( )
土壤中颗粒最小的是粉沙。( )
水倒入土壤后,搅拌产生气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
土壤中的腐殖质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
土壤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原料来源。( )
选择题。
土壤中的微粒按颗粒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沙砾→粉沙→黏土→沙 B.黏土→粉沙→沙→沙砾 C.沙砾→沙→粉沙→黏土
把采集到的土壤放在阳光下晾晒,一段时间后发现土壤颜色变浅,这主要是因为( )。
A.土壤中出现了新的物质 B.土壤中的水分蒸发了 C.土壤中的空气含量减少了
土壤颗粒中有一些闪闪发光的小细片,这是风化后的( )。
A.石英 B.长石 C.云母
土壤中的( )越多,土壤就越肥沃。
A.腐殖质 B.水 C.黏土
土壤中含有黏土、粉沙、沙、沙砾等。像这样的一块土倒入水中,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出现在最底层的是( )。
A.沙砾 B.黏土 C.粉沙
土壤中的微粒按颗粒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沙砾——粉沙——黏土——沙
B.黏土——粉沙——沙——沙砾
C.沙砾——沙——粉沙——黏土
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是( )。
A.沙砾 B.黏土 C.粉沙
下面关于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吃的许多食物都来自在土壤中生长的植物
B.随手抓起一把土壤,一定能发现里面有小虫
C.触摸过土壤的手一定要洗干净
地面上( )的土称为土壤。
A.能够生活动物 B.能够生活植物 C.以上两种都是
下列物质不是土壤成分的是( )。
A.水 B.空气 C.岩石
肥沃土壤的特点是( )。
A.含砂多 B.含水多 C.含腐殖质多
简答题。
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植物生长繁茂的地方,土壤通常颜色很深,这是为什么呢
实验探究。
(1)把土壤捻一捻,感觉到土壤很湿润,这说明土壤中有___________。
(2)如图1所示,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时,产生了气泡,这说明土壤中有___________。
图1 图2
(3)如图2所示,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杯底出现多层沉积物,大的颗粒在___________层,小的颗粒在___________层。
(4)沉积物最上面一层是___________,用小棍挑一点在手上涂抹,会感到黏滑和细腻;其次是___________,越到底下,颗粒越___________;漂浮在水面上的是___________
结合实验现象,请说一说土壤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秋游去登山,豆豆发现山下有很多碎石头,碎石头下面的土壤里长着小野花,于是豆豆想取些土壤、石头回去做科学小研究。
(1)第一步:把土壤放在手上捻一捻,感觉到了土壤的湿润,这说明土壤中有___________;第二步: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来,说明土壤中有___________;第三步: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有___________现象,颗粒相对较大的沉积在___________(填“上面一层”或“下面一层”)。
(2)豆豆将这些土壤轻轻地倒入清水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静置后,再将土壤沉积物最上
层的物质挑起来用手轻捻发现有些滑滑的感觉。这种物质是( )。
A.黏土 B.树根、草根等物质 C.沙砾
(3)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实验结束后,我们应该将烧杯中的土壤( )。
A.倒在花坛里 B.倒在垃圾桶里 C.倒在水槽里
(4)根据上面对土壤的观察我们能得到的结论是( )。
A.土壤中有不知名的小虫 B.土壤中含有空气和水分 C.此处土壤植被茂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沙漠土壤指沙漠地区的土壤,主要以地带性土壤中的荒漠土和干旱土,非地带性土壤中的盐碱土、风沙土和草甸土为代表。其中地带性土壤是指土壤在空间上随气候、生物条件的变化而呈带状分布特征的土壤。非地带性土壤是指主要由地方性成土因素(如母质、地形、水文地质等)作用下形成的、呈斑状星散于地带性土壤之中的土壤。
在植物生长茂盛的地方,土壤呈黑褐色,土质松软,里面有更多的落叶、根、虫子、小石子;闻上去腐臭味更浓一些。
下列土壤中更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是( )。
B. C.
参考答案
一、
植物
空气
水分
黏土 沙 黏土
砂砾 粉沙
二、
×





×



三、
C
B
C
A
A
C
A
B
C
C
C
四、
土壤是由小石子、沙、黏土、空气、水、腐殖质、动植物残体等物质组成的。
土壤的肥力与土壤中腐殖质的含量有关,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植物生长越茂盛。
腐殖质是黑色的,所以腐殖质越多的土壤,颜色越深。
五、
1. (1)水分 (2)空气 (3)下 上 (4)黏土 沙 大植物的残体 (5)土壤能为一些生物提供栖息地,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会变成腐殖质,土壤中的腐殖质和矿物质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2.(1)水分 空气 分层 下面一层 (2)A (2)A (3)B
六、
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四下第三单元第6课《观察土壤》教学设计
课题 观察土壤 单元 三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
学习目标 1.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2.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了解土壤的组成成分。3.会用土壤沉积的方法观察到土壤成分按颗粒大小分层。4.认识到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5.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和描述是十分重要的。6.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 土壤的组成成分。
难点 会用土壤沉积的方法观察到土壤成分按颗粒大小分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土壤里面有什么呢?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土壤对自然界的动植物很重要,对人类也非常重要,我们吃的许多食物都来自土壤中生长的植物。观看《土壤中有什么?》视频资料。 学生观看视频资料,小组交流并回答问题。 情景导入,聚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讲授新课 探索:猜测土壤的组成。采集并观察、描述土壤。1.采集土壤。在校园或田野里挖一块土壤,用塑料袋装好,带回教室。注意事项:(1)防虫咬、防农药、防溺水,必须有大人的陪同才能去野外!(2)集体采集时,如果使用有尖角的工具,一定注意不要打闹,以免碰伤同学。(3)采集到的土壤标本要分别收集到瓶子中,并标明采集地点。(4)采集时不要伤害到土壤里面的动植物。(5)采集完毕后要记得洗手哦!2.观察土壤。实验目的:观察土壤中包含哪些物质。实验材料:白纸、放大镜、牙签、水、玻璃杯、小棒等。实验步骤:(1)把土壤倒在一张白纸上,先用肉眼观察土壤里有什么,再借助放大镜观察。(2)先闻一闻土壤的气味,再用手摸一摸土壤。(3)把土壤晾干、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颗粒的大小,并描述。(4)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后静置,观察整个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并记录下来。视频讲解:寻找土壤中的水分。实验现象:(1)用肉眼直接观察可以发现土壤中有动植物的活体和残体,还有落叶、枯叶和一些小石块;用放大镜可以看到土壤中有颗粒大小不同、颜色不均匀的颗粒。闻一闻土壤,有一种泥土的气味。用手摸一摸土壤,摸起来是微微湿润的。用手捻一捻,土壤里有许多捻不碎的小石子和沙。(3)土壤被晾干后,比之前更容易捻碎,土壤的颗粒也更容易被分开。(4)把土壤倒入水中时,会看到很多气泡冒出来;搅拌后,静止一段时间后土壤颗粒先后沉淀下来并分层,大的颗粒在下,细小的颗粒在上。水面上有一层黑色物质和动植物残体用小棍挑一点黑色物质在手上涂抹,会感到是黏滑、细腻的。实验记录: 土壤观察记录实验分析:(1)因为土壤中生活着一些土壤生物,所以取来的新鲜土壤中会有活的小动物或动植物残体。土壤中含有小石子、沙和黏土,这些都是岩石碎裂形成的。(2)土壤中的腐殖质是有味道的;土壤摸起来是湿润的,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3)干燥的土壤更便于观察其组成的各种颗粒。根据颗粒大小,可以对土壤的微粒进行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小的粉砂,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这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砂砾直径大于2毫米,黏土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眼都没有办法看清楚。(4)看到气泡冒出来,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搅拌后大小颗粒分层现象更加明显,大的颗粒先沉淀,在下方,细小的颗粒后沉淀,在上方,水面上漂浮的黑色物质是腐殖质。实验结论:土壤中除了生物及其遗体外,还有水分、空气、沙、黏土、腐殖质等物质。视频讲解:《观察土壤》。研讨:在水倒入土壤的整个实验过程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把水倒入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空气;用小棒搅拌后,水变得很浑浊。静置一段时间后,我们明显地看到土壤按颗粒大小先后沉积下来,并分成了几层。下层是大颗粒,越往上颗粒越小,说明土壤是由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的。水面上漂浮着一层黑色的物质和动植物残体,说明土壤中还含有腐殖质和动植物残体。根据观察和实验,你认为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 根据我们的观察,土壤中有沙子、泥土石块、黏土这些各种大小的岩石碎块;有枯树枝、小虫等丰富的生物及生物遗体;还有水分、空气等多种物质。你对土壤有哪些新认识 我们以前对土壤的印象是模糊的,认为土壤就是一些“土末”,通过观察和实验,使我们认识到土壤是由很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拓展:观察植物生长繁茂的地方,这里的土壤有什么特点 土壤在地球的表层,土壤覆盖了地球陆地的大部分,不同地区的土壤也各不相同。植物生长繁茂的地方,土壤一般颜色较深,这是因为土壤中的腐殖质比较多,水分充足,比较肥沃,并且表层土壤颗粒疏松,有许多小动物在土壤中活动。视频讲解:《探究大蒜生长的条件》。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土壤的组成。学生采集并观察、描述土壤。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汇报交流。小组观察并汇报总结。学生分组实验。汇报交流。学生总结,小组代表发言。 学单导学,自主实验。引导学生对土壤组成进行预测。使学生对土壤进行初步认真细致的观察。通过眼看、鼻闻、手指触摸和捻来直观感受新鲜的土壤。观察土壤的颗粒大小,发现它们有明显不同。使学生知道土壤的成分中还有空气,进一步完善对土壤组成的认知。深入研讨,建构认识。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土壤是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土壤的形成是岩石的风化和生物作用的结果,当腐烂的植物和动物与岩石碎屑混在一起时,混合物就被称为土壤。通过采集土壤、观察土壤、观察土壤颗粒、沉积实验等方法细致观察土壤,了解土壤的组成成分。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