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中2011-2012-1高一年级期末形成性阶段检测
语文试卷
第一卷 选择题
(1-5每题2分,6-18每题1分,19-24每题2分,共35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潭柘(zhè)寺 瞥(piě)见 訾(zǐ)詈 蓊蓊(wěng)郁郁
B.肄(yì)业 裨(bì)益 束缚(fù) 混混(hún)沌沌
C.祈(qí)祷 梵(fàn)婀玲 溘(kè)死 小人所腓(féi)
D.哽咽(yè) 敛裾(jū) 踯躅(zhízhú) 窈(yáo)窕无双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弥望 坚忍不拔 商榷 流苏金镂 B.悲催 浅尝辄止 蜕变 旁稽博采
C.枷索 繁芜丛杂 侈谈 安之若素 D.压榨 没精打彩 攀缘 杯盘狼藉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 罢了。
②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 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③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 的情况公之于众。
A.大意 半开、半醉 骇人听闻 B.大意 全开、全醉 骇人听闻
C.写意 全开、全醉 耸人听闻 D.写意 半开、半醉 耸人听闻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新疆青河县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神秘的草原文化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每年夏天,前往游览观光的中外客人及考古探秘的学者不绝如缕。
B.把真诚诉诸本心就轻松多了,抱定自己有一颗信誓旦旦之心,呼天抢地,一切罪过都是与自己本心相违背的结果。
C. 为了给心爱的儿子送大衣,母亲在风雪中茕茕孑立,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
D.许多同学求学孜孜不倦,学问容有底止,但若非有一颗谦逊之心,怕最终难成至高境界。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前往韶山的游客中有上了年纪穿着毛式服装的老者,但也有很多带着孩子和摄像机的夫妻、大学生和中小学生。
B.芜湖市教育局为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将从12月第2个星期一开始至次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止,取消市区中小学冬季早读制度。
C.欧洲航天局称,过去10年间,中国上空由工厂、发电站和汽车排放的污染物数量上升了约50%,而美国和东欧等地的污染程度保持不变或有所下降。
D.许多相声迷十分推崇郭德纲,因为不仅他基本功扎实,而且有一颗甘愿为底层百姓表演的热心。
6.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离骚》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B.《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它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辞》合称为“乐府双璧”。
C.《巴黎圣母院》是法国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将美丑对照原则运用到了极至:敲钟人伽西莫多外貌奇丑而心地纯洁善良;副主教弗罗洛外表道貌岸然而内心阴险狠毒;卫队长弗比斯外表潇洒风流而内心卑鄙自私。作品中的美与丑不是简单的对立对比,而是错综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尖锐的矛盾和强烈的冲突。
D.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汉族。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家》《春》《秋》、“激流三部曲”《雾》《雨》《电》、散文集《随想录》。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
7.对下列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结发同枕席”“始适还家门”“六合正相应”——结发,古时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把头发结起来,表示成年,可以结婚,所以称初婚者为结发夫妻。适,指女子出嫁。六合,旧时结婚要门当户对,指诗书艺礼教才相合,称谓“六合”。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而我们生活中说的“豆蔻年华”,指的是女子十三四岁时。
C.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指在三月“巳”日,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兰亭集序》中说的“修禊事也”的日子,是指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为修禊日。
D.古人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段,即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昃、晡时、日入、黄昏、人定,每个时段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如“鸡鸣入机织”“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其中的“鸡鸣”是现在的凌晨1—3点,黄昏是现在的19—21点,人定是现在的21—23点。
8.下面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译文:怨就怨神仙(指楚王)这样荒唐啊,他始终不体察人民的心声。
B.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译文:桂树做的棹,木兰做的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C.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译文:对向大江喝酒,横执长矛吟诗(曹操所吟诵的就是《观沧海》),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
D.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译文: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9.下列句中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杯盘狼籍 举酒属客 七月既望
B.悟言一室之内 冯虚御风 箱帘六七十
C.蒲苇纫如丝 山川相缪 相与枕藉
D.芳菲菲其弥章 体无咎言 盖音谬也
10.下列词语中加点词全都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有泉侧出 一觞一咏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B.不随以止也 茂林修竹 而记游者甚众
C.有穴窈然 卒葬之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齐彭殇为妄作 向之所欣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11. 下列各项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B.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
C.望美人兮天一方
D.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过失,差错。
B.何意出此言 意:料想;动词
C.况修短随化 化:指自然
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雨:雨水。
13.下列句中的“其”的用法和意义都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其下平旷
A.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见愈奇
B.其如土石何 方其破荆州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C.其进愈难 其孰能讥之乎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其文漫灭 然视其左右 问其深
14.下列不属于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A.为仲卿母所遣 B.而今安在哉?
C.有碑仆道 D.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是偏义复词的一句是( )
A.昼夜勤作息 B.否泰如天地
C.我有亲父兄 D.便可白公姥
16.选出句中“者”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D.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17.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
18.对下面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判断准确的一项是( )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②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⑤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A.①③⑤/②④⑥ B.①④⑥/③②⑤
C.②③④/①⑤⑥ D.①③⑥/②④⑤
19.比较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驰椒丘且焉止息 然力足以至焉
以: 引以为流觞曲水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由山以上五六里
A.三个“焉”字的用法和意义有两个相同,三个“以”字的用法和意义也有两个相同
B.三个“焉”字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三个“以”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
C.三个“焉”字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三个“以”字的用法和意义也都不相同
D.三个“焉”字的用法和意义有两个相同,三个“以”字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
20.对这首古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古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飙风,
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A.这是一首写滞留胡地思念故乡的古代诗歌。诗歌中充满苍凉悲怆的情调。
B.“胡地”二句写了恶劣的天气,也描写了凄凉的景象,这些都触发了乡愁。
C.“离家”以下四句主要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了“断肠人在天涯”的忧愁苦闷。
D.这首诗杂有三、四、五、七言,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有利于情感的表达。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1~25题。
赵绰字士倬,河东人也。性质直刚毅。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稍以明干见知,为内史中士。
隋文帝为丞相,知其清正,引为录事参军。文帝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每有奏谳,正色侃然,渐见礼重。上以盗贼不禁,将重其法,绰进谏曰:“律者天下之大信,其可失乎!”上欣然纳之,因谓曰:“若更有闻见,宜数言之。”迁大理少卿。
刑部侍郎辛亶尝衣绯裈①,俗云利官,上以为厌蛊②,将斩之,绰曰:“据法不当死,臣不敢奉诏。”上怒甚,谓曰:“卿惜辛亶而不自惜也?”命左仆射高颎将绰斩之。绰曰:“陛下宁可杀臣,不可杀辛亶。”至朝堂,解衣当斩。上使人谓绰曰:“竟如何?”对曰:“执法一心,不敢惜死。”上拂衣入,良久乃释之。明日,谢绰,劳勉之,赐物三百段。
时上禁行恶钱,有二人在市以恶钱易好者,武候执以闻,上悉令斩之。绰谏曰:“此人坐当杖,杀之非法。”上曰:“不关卿事。”绰曰:“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欲妄杀人,岂得不关臣事?”上曰:“撼大木不动者,当退。”对曰:“臣望感天心,何论动木!”上复曰:“啜羹者,热则置之。天子之威,欲相挫邪?”绰拜而益前,呵之不肯退。上遂入。书侍御史柳彧复上奏切谏,上乃止。上以绰有诚直之心,每引入阁中,或遇上与皇后同榻,即呼绰坐,评论得失。
(《北史卷七十七 列传第六十五 赵绰》)
【注】①绯裈(kūn):红色的裤子。②厌蛊:一种用咒符来害人的巫术。
21.对下列句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稍以明干见知 见:显见
B.知其清正,引为录事参军 引:荐举
C.处法平允,考绩连最 允:得当,公平
D.啜羹者,热则置之 置:搁置,放下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律者天下之大信 纵一苇之所如
B. 因谓曰:“若更有闻见,宜数言之。”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C.卿惜辛亶而不自惜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啜羹者,热则置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23.下列各组句子中,表明赵绰执法公正不阿的一组是
①稍以明干见知,为内史中士 ②每有奏谳,正色侃然,渐见礼重
③据法不当死,臣不敢奉诏 ④陛下宁可杀臣,不可杀辛亶
⑤此人坐当杖,杀之非法 ⑥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
A.①②④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
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绰初任法官时,就因政绩出色,正气凛然,受到了隋文帝的礼遇尊重;任大理少卿后,更因诚实正直被隋文帝赏识,受到了可以不拘宫廷礼仪的恩遇。
B.隋文帝因偷盗抢掠难以禁止,想要改变刑法,加重处罚,但赵绰主张法令不可无常,隋文帝欣然接受,并称赞他比自己更有见识,要他以后多多进言。
C.赵绰极力维护法律的公正,在隋文帝执意要杀一个没犯大罪的官员时,他强行劝谏,几招杀身之祸,但即使临刑之际,他仍坚持己见,不惜一死。
D.隋文帝处置案件往往任由己意,并屡被赵绰的力谏激怒。隋文帝呵斥他,威胁他,甚至于要处死他,但最终都还是认可了赵绰的意见。
第二卷
2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欲妄杀人,岂得不关臣事?(2分)
译文:
26.请把下面空白处补充完整。(每空0.5分,共7分)
(1) ,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3)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______________ , ,……
(4)开荒南野际, 。
(5)山不厌高, , _________________ ,天下归心。
(6)桑之未落,其叶沃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还顾望旧乡, 。同心而离居, 。
(8) ,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7—30题(16分)
小山
林备军
屋后有座小山。空闲时,我常攀登它。
山中无径,得自己辟开棘草摸索,踩踏过的痕迹便在身后留下一条隐约的路。
这是一座平凡的小山。无奇峰险谷,无参天古木,更无亭台楼榭寺刹庙庵。这种小山在中国的茫茫大地泱泱山河中实在不太足观了。在难得的一个峰回路转后,只见几支迎风摇曳的野百合,没有桃源洞和菊花圃;在勉强称得上峻峭的山崖上远远看到一株枝柯曲的岩松,惊喜地迎上去,走近了才发觉并不怎样的葳蕤有姿,比起年画中的黄山老松差远了;偶尔也能找到溪沟,但大多都已干涸,只能想像曾经的细流淙淙;当然,鸟叫是有的……
这也算风景吗?很多人不以为然。其实,就在这些平淡无华的景致中,展现着最朴素的美,最真实的蕴涵。自然就美,这本是一个美学常识,可惜时下矫作的风景太多,风景不矫作,人就矫作。
人们往往习惯在一些指定的区域享受一些指定的品味而甘愿自己无所创意。比如游老君山时,还没上岸还没见到湘妃竹倒先灌满耳朵的尧女哭舜,美则美矣,新奇感却已大打折扣,就像一则把谜底写在句首的谜语。湘妃竹上的斑点大多是黄褐色的。据说尧帝的这两位女儿娥皇女英是大美人,如滴出如此浑浊的老泪,岂不太令人失望?失去了新奇感的我竟这般钻牛角,可见那趟君山之行最终是扫兴而归。
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因此我主张到一个地方游玩先不必拘泥于那里的历史或典故,游完了再了解不迟。带有人之性的山水确实比普通山水更具韵致和魅力,但以前人的神话传说或文章骈句来约束自己的实际感觉未免已入下品,“横看成岭侧成峰”,各人有各人不同的欣赏角度和探究目的,如一味迁就前人的想像和故事,山水便会失去灵性,人也会失去灵性。
不过话又说回来。时下很多的名胜古迹都已被前人渲染过,有的疏浚理义,文采斐然,风景已不仅仅是表象的风景,更作为一种人文精神的象征或一种时代风尚的断面而被保留下来,就像余秋雨说的那样具有一种特定的历史气压,这种气压往往是宏大而深广的,人处其中难免不受感染。比如说,登岳阳楼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按照范仲淹《岳阳楼记》所描绘的去参照楼前风光,自然也会吟吟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壮语。结果诗人的感慨多少被领略了些,却失去了自己真切细微的感触。因为你不一定具有范丞相这般远大的政治抱负,不一定真的愿意把对洞庭湖浩淼烟波的感慨提升到先忧后乐的政治境界,历史的理性和自身的感性隐隐形成冲突,互为牵制,这样就很难体味出山水本质的美了。所以相比较而言,我更愿意到荒山野水间寻求一种未被开发的景致,就比如脚下这座小山。这里的一石一木均保留着最原始的姿态,具有处子般的安宁和从容;这里没有令人回肠荡气波澜壮阔的美,它的美是漫漶的、散乱的,或风化在岩石上,或飘荡在树林间,或翩跹在山雀灵巧的羽翼下。空气漂泊空灵,纯净得近乎圣洁,悠远得近乎超脱,让人无端的有一种泫然的感动。在这里我不用拘谨,没有人会笑我不解风情,也没有哪位大诗人的牌扁碑铭来颐指气使我的想像,可以尽情舒展被世事苦苦压迫的心灵,参天地之造化,捭阖宇宙之阴阳。
这时小山便有了一种活的风景,一种生命实体,生机勃勃,集天地精气蔚成方圆,直让人感到自身的渺小和卑微。随便哪块不起眼的石头都有千年风雨镂下的斑驳图腾。在它面前,历史只是一则短暂的故事,岁月悠悠,沧海桑田的传说反反又复复。而一个人的升沉荣辱,喜怒哀乐,在它面前又算得了什么?
山无语,落一地去岁的松针。
(选自《雅致小品》有删节)
27.“如一味迁就前人的想像和故事,山水便会失去灵性,人也会失去灵性”一句中两个“灵性”的内涵是否一样?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
28.作者为什么不愿意游览名胜古迹,而“更愿意到荒山野水间寻求一种未被开发的景致”?(4分)
答:
29.文章中游老君山和登岳阳楼两个例子的作用有何异同?试作简要分析。(6分)
答:
30.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 )( )
A.小山尽管漫漶、散乱、原始,但它是一种活的风景,一种生机勃勃的生命实体,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风景。
B.文章运用对比手法,以小山的朴素自然与矫作的风景和名胜古迹进行对比,鲜明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和主张。
C.作者在歌颂小山朴素自然的同时,对盛行的人造风景的做法也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D.娥皇女英本是美人,滴出的眼泪却如此浑浊,这样令人大倒胃口的风景自然让作者扫兴而归。
E.文章语意清丽而不失含蓄,尤其结尾一句“山无语,落一地去岁的松针”,给人以无限的遐思。
31.作文(40分)
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代名词,孩子是简单快乐的代名词,孩子还是好奇幻想的代名词,人随着成长成熟,会改变许多,又掩饰了许多。但是我们相信每个人心里都住了一个孩子。希望我们每人总让心里的某个孩子醒着,那么人与人相处就会更加的自然与和谐,自身的忧伤便会远远地离开,世界也充满着神奇的力量。
请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个孩子”为作文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以记叙为主,可以兼有抒情或议论;从个人或身边生活出发,写出真实的情感与感受;书写规范、工整;不得抄袭。
天津一中2011-2012-1高一年级期末形成性阶段检测语文试卷答案
1C
2A(悲摧,枷锁,没精打采)
3A
4D
5C(A项,并列后搭配不当。B项“为了……的宗旨”重复赘余或句式杂糅,可删除“的宗旨”,或者改为“以.……为宗旨”。D项,关联词语顺序不当,因为他不仅)
6.D。《家》《春》《秋》应为“激流三部曲”;《雾》《雨》《电》应为“爱情三部曲”
7.A,六合解释错误,请看原文注解。
8.C。(面对大江斟酒,另曹操诵的是《短歌行》)
9.B
10.B
解析:B.止:停止:茂:茂密;众:多;A.侧:从旁也,名词作状语。觞:喝酒,名词作动词。名:命名,称,名词作动词;C.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形容词作名词;D .齐:把……看作相等,形容词作动词。
B
12D
13.D
14.D
15.B
16A
17.C
18.C
19C
20C
21A(见表被动)
22D
23C(排除①②⑥句。①为赵绰因明智和有才干而见知升迁。②为赵绰汇报案情时表现得严肃刚正,未表现出“公正”之意。⑥为赵绰强调自己职责的自谦之辞)
24.B(“并称赞他比自己更有见识”不合原意,“若更有闻见”应为“如果再见到什么情况及听到什么说法”即“若再有所见所闻”之意)
25陛下不认为我愚昧糊涂,任命我为法官(让我在法司任职),皇上想要胡乱杀人,怎么能不关我的事呢?”
26(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2)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3)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4)守拙归园田。
(5)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6)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7)长路漫浩浩,忧伤以终老
(8)如怨如慕,泣孤舟之嫠妇
27.不一样。前者的内涵是风景的自然<“真实”、“朴素”也可)的特点。后者的内涵是人的创意(联想与想像)能力。
28.①名胜古迹容易让人失去自己的感触,很难体味到山水本质的美;②荒山野水能保留原始的姿态,让人不拘谨,可以尽情舒展心灵。(意思对即可)
29.相同点是为了说明自然就是美,欣赏风景不能矫作。(2分)不同点:①游老君山例子是针对矫作的风景而言。(1分)是为了说明人们往往习惯在一些指定的区域享受一些指定的品味而甘愿自己无所创意(或矫作的风景往往使人无所创意)。(1分)②登岳阳楼例子是针对被前人渲染过的名胜古迹而言,(1分)是为了说明人处其中容易受感染而失去自己真切自然的感触(1分)
30.CD(C“无情”错,D作者对未观景先讲传说的做法持否定态度,而非因娥皇女英滴泪倒胃口而扫兴)
赵绰字士倬,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性格朴实直率刚毅。北周初年担任天官府史,因为为官谦逊谨慎恭顺辛劳,被提升为夏官府下士。渐渐地因为明智和有才干被上级了解,担任了内府中士。隋文帝当时任丞相,了解到他清廉正直,荐举他担任了录事参军。
隋文帝接受禅让登基,任命赵绰为大理丞。赵绰执法公正,政绩考核连年为优等。每次向朝廷上报案情,都表现得严肃刚直,渐渐地被皇上礼遇尊重。皇上因为偷盗抢掠难以禁止,将要改变刑法,加重处罚,赵绰进谏说:“法律是天下最重要的信约,难道可以失信吗?”皇上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就对他说:“如果你再见到什么情况或听到什么意见,应当多多地说说。”升任赵绰为大理少卿。
刑部侍郎辛亶曾经穿着红色的裤子,俗说这样可以有利于升官,皇上认为这是巫术,要将他处以斩刑。赵绰说:“依据法律,辛亶不应该定为死罪,我不敢奉旨。”皇上大怒说:“你是只顾怜惜辛亶而不怜惜自己了?”下令让左仆射高颎将赵绰处斩。赵绰说:“陛下宁可杀了我,也不能杀辛亶。”把赵绰押到朝堂上,脱下他的官服将处以斩刑。皇上派人问赵绰说:“你终究打算如何?”赵绰回答说:“我一心一意执法,不敢顾惜自己的生命。”文帝气得拂袖而去,过了好久才下令释放了赵绰。第二天,皇上向赵绰道歉,慰劳并鼓励了他,并且赏赐给他绸段三百匹。当时皇上严禁使用劣质铜钱,有两个人市场上用劣质铜钱换好钱,巡逻的将士逮住了他们并向皇上报告,皇上下令将他们全部处以斩刑。赵绰进谏说:“这两个人只该判处杖刑,处死他们不合乎法律。”皇上说:“这不关你的事。”赵绰说:“陛下不认为我愚昧糊涂,任命我为法官,皇上想要胡乱杀人,怎么能不关我的事呢?”皇上说:“一个人想撼动大树却撼动不了,就应该退下。”赵绰说:“我希望感动皇上的心,哪里只是说要撼动大树呢!”皇上又说:“喝汤的人,如果汤太热就会放下不喝。天子的权威,你也想要触犯吗?赵绰一边下拜,一边更加向前,皇上呵斥他,他也不肯退下。皇上只好退回后殿。书侍御史柳彧又上奏极力劝谏,皇上这才接受了。皇上认为赵绰有诚实正直之心,常常请他到宫中去议事,有时遇上皇上和皇后同坐,皇上就叫赵绰也坐下,和他评议朝政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