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县渊泉小学单元学习教学设计方案
基
本
信
息
姓
名
杨涣琴
学
校
瓜州县渊泉小学
学
科
英语
联系电话及邮箱
15293765203
年
级
三年级
教材版本及章节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Unit
2
学习领域/模块
小学英语
单
元
教
学
设
计
单元学习主题
Animals
at
the
Zoo
1.本单元教学设计的设计意图:
英语课程标准首要任务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基于这一理念,本单元以情景教学为主,以听说认读为主要目标,通过听一听、说一说、做一做、玩一玩、演一演、唱一唱等方式来学习英语,在创设的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把教材上无声的书面语言活化为有声的交际话语。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很贴近,学生对小动物也比较感兴趣,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zoo),引导学生用英语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动物,鼓励学生用英语描述这些动物的外貌特点和生活习性,让知识变得更加生活化,从而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1)依据本单元教学内容、教材特点,根据三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及英语水平,将本单元学习目标定位为:
①知识技能目标
掌握本单元的四会单词;理解并口头运用下列句型:How
many...are
there?
Where
does
a...live?
What
do
they
eat?;
了解字母s,z,x和o在单词中的发音及其规则;
能在图画和老师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表演故事:
The
Clever
Monkey;
能唱本单元的歌曲:Big
and
Small
.
①知识技能目标:掌握本单元的四会单词;理解并口头运用下列句型:How
many...are
there?
Where
does
a...live?
What
do
they
eat?了解字母s,z,x和o在单词中的发音及其规则;能听懂、表演故事《The
Clever
Monkey》;会唱歌曲《Big
and
Small》
②学习策略目标
对所学的内容能够主动复习和归纳;
遇到问题时,能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并获得帮助;
积极运用所学的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在听、说、读、写中发现和运用语音规律;
在课堂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积极思考。
③情感态度目标:
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乐于模仿,敢于开口;对各种英语学习活动有兴趣,能积极参与;
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
引导学生树立爱护动物的意识。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三年级孩子的学习特点及能力,将本单元学习重难点确定为:
①学习重点:听、说、读、写本单元四会单词;能熟练、流利的朗读课文。
②学习难点:能用英语(
How
many句型流利、准确地问答动物的数量(1-10)、动物的生活场所以及动物的饮食;引导学生树立爱护动物的意识。
单元学习目标:
①知识技能目标:掌握本单元的四会单词;理解并口头运用下列句型:How
many...are
there?
Where
does
a...live?
What
do
they
eat?了解字母s,z,x和o在单词中的发音及其规则;能听懂、表演故事《The
Clever
Monkey》;会唱歌曲《Big
and
Small》
②学习策略目标:注意倾听,积极思考,能在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并能运用所学句型进行表达和交流。
③情感态度目标:乐于模仿,敢于开口,并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单元重点:①听、说、读、写本单元四会单词;
②灵活运用本单元的重点句型描述动物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单元难点:①灵活运用本单元的重点句型描述动物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②掌握How
many句型的用法;
3.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根据单元主题
Animals
at
the
Zoo
,我计划把本单元教学细化为6个话题,分为7课时完成学习任务。
第一课时在话题语境中,借助文本话题At
the
Zoo,引导学生认识、学习本单元核心词汇:zoo,panda,monkey,elephant,tiger,bear,尝试简单用英语描述动物的外貌特征。
第二课时承接上一课,利用知识迁移规律,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丰富的文本输入,熟练掌握不同动物的外貌特征,
第三课时在前两课时文本话题的铺垫下,借助How
many句型创设话题任务,完成对数字1-10的教学,通过
let’s
chant
巩固猴子,熊猫,鸭子,小鸟,小鱼等动物单词及1-10数字,进一步巩固本单元的重点词汇。
第四课时在本课核心单词支撑下,以问题“Where
do
they
live?”为导线,掌握森林、河流、树木等词汇,对森林中的动物有一定了解,能运用本课新语言语句交流表演Where
does
a
…live?
A
…
lives
in
a…。
第五课时在已学食物单词的基础上,掌握词汇banana和meat,了解名词单复数形式,巩固和扩充学生的词汇。通过学习句型“What
do
they
eat?”深入了解不同动物喜欢吃的食物有哪些?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六课时阅读小故事。The
Clever
Monkey,教师创设情境,引领学生用已习得的知识去了解monkey,sheep,wolf之间发生的故事,并组织学生表演小故事,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七课时Again
please,本课时内容是对整个单元知识的复习、总结达到对本单元知识的内化与提升。
知识框架图
4.单元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基础类作业(用于巩固本单元的重点单词、句型等)
①听说、读类:识记本单元的必掌握的单词及读通重点句子和课文。
②书写类:抄写本单元重点单词,完成练习册。
(2)能力提升作业(通过游戏、歌曲、歌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及综合素养。)
①会唱歌谣Big
and
small。
②做动物头像,和小伙伴用英语讲故事。
(3)拓展类作业(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动物及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①观察各种小动物,了解其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
②画一个关于动物和他们居住地有关的海报。
③查阅有关动物的知识或视频,激发学习英语学习。
5.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本单元充分运用希沃白板、云平台、希沃授课助手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教学资源来支撑教学,主要以音频、视频和计算机多媒体等形式呈现,,实物,图片等作以辅助。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图形、静止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信息具有集成处理的能力,使教学手段趋于全方位、多层次,创造了一个更适合学生学习的开放的探索式的学习环境。同时,这些技术手段也是学生在主动学习、协作探索时的认知工具,使学生有效地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最终达到小学英语课程所要求的各项目标。
课时教学设计
单位:
授课人:
课时教学设计(本单元第
课时/总
课时)
课
题
课
型
新授课口
章/单元复习课口
专题复习课口
习题/试卷讲评课口
学科实践活动课口
其他口
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分析,在单元中的位置,核心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分析,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已学内容与本课内容的关联。可用结构图呈现)
2.学习者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习兴趣的分析,学习发展需求、发展路径分析,学习本课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3.学习目标确定(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思想方法、核心素养的发展进阶,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和应能够做到的事情。可分条表述)
4.学习重点和难点
5.学习评价设计(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发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持续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通过评价持续促进课堂学习的深入,突出评价的诊断性、表现性、激励性功能。评价要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课时的学习评价是单元学习持续性评价的细化,要适量、适度;评价不应中断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即可)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
教师活动1
(设计每个教学环节时,教师呈现情境,提出驱动性问题及学习任务类型;对应学生活动,示范指导学科思想方法,关注课堂生成,纠正思维错误,恰当,用评价方式与评价工具开展持续评价,促进学习。下同)
学生活动1
(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围绕学习任务开展系列活动;与教的环节对应,学生通过分析任务、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分享交流进行学习并有实际收获。
下同)
活动意图说明(简要说明教学环节、学习情境、学习活动等的组织与实施意图,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障碍,说明环节或活动对目标达成的意义和学生发展的意义。说出教与学活动的关联,关注课堂互动的层次与深度。
环节二:
教师活动2
学生活动2
活动意图说明
环节三:
教师活动3
学生活动3
活动意图说明
板书设计(完整呈现敎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使用PPT时应注意呈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完整性)
教学反思与改进(包括单节课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习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教学改进设想。课后要及时撰写——突出单元整体实施的改进策略、后续课时教学如何运用本课学习成果,以及如何持续促进学生发展)
说明:
(1)
教学设计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单元和课时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设计情境化、活动化、任务化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学习过程的休脸性、实践性和整体性。日常工作中,教师“基本信息”可以简写。
(2)
教学反思与改进突出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依据学生的变化和本课教学的特色,从教学观念系统和操作系统两方面进行反思: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等是否合理,教学行为与教学目标是否一致,情境活动和师生关系等是否符合教学规律,等等。从设计、实施、评价、理念落实等方面找优缺点,并说明今后完善与改进不足的办法。教学反思与评价不要求面面俱到,但需真实客观。
(3)教学设计、课堂实施和学习评价要保持一致性,目的是促进课堂“教—学—评”的改进。可依据课堂实施实际状况整理教学实录和教学案例,详细呈现某单元或某一课时的教学实践过程,呈现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表现;呈现教师引导(评价)学生深入学习的方式方法,从而分析学生在课堂每个环节中的实际表现和实际收获,突出课堂中学生学习活动与教师的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过程的对应。过程完整,资源齐全,任务具体,互动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