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学案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知识与能力】
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除可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还可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教学难点: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和影响。
(多媒体展示郑和船队图画)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众说纷纭,一说宣扬大明威德,《明史·郑和传》中记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一说寻找建文帝,《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
一说发展贸易缓解财政支出,有史料称郑和下西洋使“贫民致富”、“国用充足”;另有包抄帖木儿帝国、
扫荡张士诚旧部、解决军事复员问题等说法。面对这么多的说法,我们该取哪一种观点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明朝的对外关系》。
知识点一:郑和下西洋
1.前提:15世纪初,明朝
经济繁荣,国力雄厚
,成为世界强国。
2.目的:
明成祖
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
3.概况
(1)时间:1405
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
7
次下西洋。
(2)路线: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非洲东海岸
和
红海沿岸
。
(3)活动:满载丝绸、瓷器、茶叶及金银货币等物品,赠送礼品,发展友好关系;开展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4.地位: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
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
5.意义: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6.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稳定。(2)经济繁荣,国力强盛。(3)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4)积累的丰富的航海经验。(5)郑和本人的勇敢、不怕困难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等。
知识点二:戚继光抗倭
1.背景
(1)倭寇猖獗:
元末明初
,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和抢劫,被时人称为“
倭寇
”。
(2)倭患严重:明朝中期,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进行武装抢劫,中国沿海倭患严重。
2.概况:戚继光率领
“戚家军”
抗击倭寇,
在
台州
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随后,戚继光又平息福建、广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3.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
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
4.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1)正义之举,符合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
(2)戚家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
(3)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联合作战。
(4)戚继光的军事指挥才能。
知识点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1553
年,
葡萄牙
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合作探究】1
问题:阅读史料,归纳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
材料一: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材料二:“皇上……,命和等统率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赍(jī
带着)币往赉(lài
赐予)之,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
【答案】
①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②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即宣扬明朝的国威。
③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合作探究】2
问题:结合《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讲一讲郑和下西洋的概况。
【答案】略
【合作探究】3
问题:结合史料说一说郑和下西洋会遇到哪些困难?面对这些困难,他最终七下西洋的原因(条件)有哪些?
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建文帝时期:“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
材料二: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如罗盘针的发明,气象测量的进步,航海的勘探等,海外地理知识也日见丰富。
【答案】
困难:
①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
②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
③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
根本原因: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技术原因:造船技术和航海水平高超,指南针的应用,地理知识的进步等。
郑和的个人因素:郑和具备丰富的地理和航海知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团结合作的精神及组织能力。
【合作探究】4
问题:
【答案】明朝中期海防松拖,倭寇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猖獗。所到之处,倭寇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威胁到沿海地区民众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因此,戚继光等人领导的抗倭斗争,是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是一场反侵略战争。
【合作探究】5
问题:
【答案】
这首军歌说明戚家军军纪严明,训练有素,能征善战,上下团结,作战能力强;也表达了戚家军同仇敌忾、不除倭寇誓不罢休的决心。因此,这首军歌表现了戚家军面对侵略者誓死捍卫国家安全以及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的坚强意志。
【合作探究】6
问题:
【答案】用“三宝”命名,表明当地人民对郑和充满了爱戴和敬意。其中所含的历史信息是:说明郑和的船队曾经到过这些地方;郑和的远航增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合作探究】7
问题:
【答案】抒发了戚继光不追求个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一、选择题:
1.(2018·四川南充)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人“1405~1433”“七次远航”“刘家港”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事件是(
)
A.哥伦布发现美洲
B.达?伽马到达印度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郑和下西洋
【答案】D
2.
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材料反映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
A.
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
B.
明朝国威的树立
C.
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
航海技术的发展
【答案】C
3.(2018·湖南岳阳)与郑和下西洋相关史实不相符的是(
)
A.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B.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C.对开发南洋作出了贡献
D.促进了我国与亚欧各国的友好往来
【答案】D
4.“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歌谣中的“戚爷”是(
)
A.
郑成功
B.
戚继光
C.
岳飞
D.
郑和
【答案】B
5.
在苏州太仓,人们给明代名人“郑和”树了尊雕像、建了座纪念馆(如图),以表达我们对“郑和”的缅怀之情。我们主要缅怀“郑和”所做的事业(
)
A.
促进了民族团结
B.
取得了抗倭胜利
C.
完成了祖国统一
D.
加强了中外交流
【答案】D
6.
“1405~1433年、七次远航、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与这些信息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
A.
郑和下西洋
B.
郑成功驱逐荷夷
C.
哥伦布远洋航行
D.
麦哲伦环球航行
【答案】A
7.一位将军故居墙上有一则对联“如裹骇电激风,拔剑漫惊倭胆破;尝携江花边月,登坛笑看海波平”,这位名人的功绩是(
)
A.
抗击金兵入侵
B.
抗击荷兰殖民者
C.
扫清东南沿海倭寇
D.
七下西洋,友好交往
【答案】C
8.明朝时,戚继光率军九战九捷,全歼浙江沿海倭寇的地点是(
)
A.
台州
B.
苏州
C.
泉州
D.
下州
【答案】A
9.2017年4月26日,首艘国产航母在大连造船厂正式下水,这承载着中国走向深蓝的美好愿景。早在600年前,中国的古代航海家就已经完成了下西洋的航海壮举,这位伟大的航海家是(
)
A.
鉴真
B.
卫温
C.
郑和
D.
戚继光
【答案】C
10.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斗争,取得了辉煌业绩,至今仍被后人称颂。他所领导的抗倭斗争是一场(
)
A.
平定内乱的斗争B.
反风统治的农民起义C.
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D.
反对都走私鸦片的斗争
【答案】C
11.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下面诗句中反映其意义的是(
)
A.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B.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C.
长风万里扬国威,亚非牵手情意长
D.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答案】C
12.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宣扬国威
②到西洋去“取宝”
③为开辟新航路
④加强同海外各国联系
⑤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答案】D
13.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郑和下西洋的课笔记,其中出现错误的一项是(
)
目的
时间
影响
所到地区
提高明朝地位和威望;用中国货物换取海外奇珍
1405—1433年
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之间的海上交通线
到达亚欧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欧洲西海岸
A.
目的
B.
时间
C.
影响
D.
所到地区
【答案】D
14.
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选项不能够印证古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巩固”历史发展线索的是(
)
A.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
B.
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密切汉藏交往
C.
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促进南洋经济发展
D.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
【答案】C
15.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一种民间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
B.
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往来
C.
使明朝获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D.
初进了明朝手工业的发展
【答案】B
二、史料分析
16.请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假如你生活在15世纪中国明朝,并随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请结合下图回答:
(1)郑和的船队从我国何处出发?最远到哪里?沿途经过了哪些大洋?
(2)请说一说,你们的船队在往返时装载的货物和人员有何变化?
(3)你认为你们的船队之所以能够完成七下西洋的壮举,原因有哪些?
【答案】
(1)刘家港;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太平洋和印度洋.
(2)出发时:装载金银、丝绸、瓷器等.随船人员主要是明朝船员、医生等.返航时:装载珠宝、香料和药材等特产.有外国使臣搭乘.
(3)造船水平高超,政治稳定、经济富强;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英勇无畏的气概、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其他船队成员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等.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从刘家港出发,先后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沿途经过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出发时:装载金银、丝绸、瓷器等,随船人员主要有明朝船员、医生等。郑和下西洋返航时:装载珠宝、香料和药材等特产,有外国使臣搭乘,回访明朝。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我国造船水平高超,政治稳定、经济富强,国力强盛;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英勇无畏的气概、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其他船队成员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等.这些都是郑和下西洋取得成功的原因。
点睛:本题题型新颖,正确识记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基础知识,可以较容易的解答此题。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倭寇一直闯到徽州、芜湖、南京、淮安和徐州一带。他们杀人越货、掳人勒赎或出卖。
材料二
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倭寇”来自哪个国家?是由什么人组成的?
(2)针对材料一中反映的这种情况,明朝中期,明政府派哪一位将领到浙江沿海抗倭?
(3)材料二表达了这位将领的什么志向?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这位将领
【答案】
(1)日本;由武士、奸商组成
(2)戚继光。
(3)表达了戚继光清除倭寇的志向;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解析】
(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倭寇”来自日本,是由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侵扰中国沿海地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材料一中反映的这种情况,明朝中期,明政府戚继光抗击日本海盗骚扰的斗争,取得了抗倭战争的胜利。
(3)根据材料二“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材料表达了戚继光清除倭寇的志向;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其抗倭业绩将永远载入史册。
【多元导入
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
【多元导入】
【新知导学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交流点拨】
【课堂小结
回归目标】
【课堂达标
巩固反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教案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
【知识与能力】
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除可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还可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教学难点: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和影响。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在明朝的对外关系史上,郑和与戚继光是最著名的人物,他们都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被后世所称颂。为什么说郑和的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戚继光是怎样率领广大军民浴血奋战,最终荡平倭寇的呢?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自学识记】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基本史实。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一、郑和下西洋:
1.(多媒体出示问题: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读教材,回答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条件。
提示: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2.(多媒体出示问题:郑和下西洋的目的)阅读史料,归纳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一: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材料二:“皇上……,命和等统率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赍(jī
带着)币往赉(lài
赐予)之,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
提示:
①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②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即宣扬明朝的国威。
③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2.结合《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讲一讲郑和下西洋的概况。
(1)展示图片
(2)讲述:
3.(多媒体出示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票)读材料和教材,学生分组讨论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提示: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4.学习与探究:对比郑和下西洋概况和欧洲航海家航海情况,你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
5.郑和下西洋会遇到哪些困难?面对这些困难,他最终七下西洋的原因(条件)有哪些?
提示:
①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
②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
③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
6.结合材料,说说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及意义?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后,浮泥、满刺加、苏禄的国王和王后回访中国。苏禄国王率300多人访问中国,归国途中病逝于中国,即在中国安葬。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和下西洋后,明朝有许多人到南洋(即今东南亚)去做工和经商。
提示: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二、戚继光抗倭:
1.(多媒体展示倭寇形象图)教师简短介绍倭寇情况(9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2.戚继光抗倭的背景
提示:
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的海盗武装集团。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弛,中国奸商海盗与倭寇相互勾结烧杀抢掠,使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
3.(多媒体出示问题:戚继光抗倭的基本情况)根据材料和教材,分组讨论戚继光平息倭寇的过程及意义。
提示:
他临危受命,组建“戚家军”。1561年,戚继光率军在台州取得“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此后,先后消灭了福建、广东两地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4.(多媒体出示问题:戚继光抗倭的性质及对戚继光的评价)学生分组讨论对戚继光的正确评价?
提示:
性质: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是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
评价: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5.合作探究:阅读史料说出戚继光抗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戚继光组建了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在台州九捷中,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荡平浙江的倭寇……在福建、广东,与当地明军并肩作战,剿灭那里的倭寇。
材料二:戚继光还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
提示:
(1)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2)人民大力支持、军民并肩作战;
(3)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根据教材相关史事教师讲述葡萄牙是怎样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
提示:
葡萄牙殖民者几次侵入我国广东、福建、浙江地区,都被我国军民赶走。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谎称遇到风浪,请求暂时借地晾晒货物。他们买通广东地方官员,许诺每年缴纳白银500两,得到允许,在澳门上岸,擅自搭棚建房,进行贸易。1573年,他们将500两白银改交明朝政府,获得了在澳门的租借居住权。但是,澳门的领土主权仍然属于中国。明政府在澳门设置澳官,驻扎军队,对澳门实施全面管理。
2.根据教师的讲述,学生回答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过程。
提示:
时间:1553年
掠夺者:葡萄牙
结果: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3.知识拓展:澳门回归的基本情况。
提示:
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4.教师小结:
提示:
友好交往:明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下西洋,与亚非各国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
战争与冲突:明中后期,国力衰落,倭寇入侵,戚继光抗倭并取得了胜利。
明统治前期,仍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下西洋最能说明当时中国的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仍领先于其他国家,所以在外交上能主动地与外国和平友好地交往。
明统治中后期,倭寇人侵,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说明此时中国还没沦落到落后挨打的地步,但是已经被迫采用战争自卫方式,在对外关系上开始处于被动地位了。明朝对外交往的走势,说明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逐渐落后了。
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同时他还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戚继光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民族英雄,个人武艺绝伦,谋略过人,不但是一个军事家,而且还是理论家。在教学的过程要善于启发学生,向他们的这种高尚的精神和高深智慧学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78张PPT)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部编版
七年级下
情境导入
在明朝的对外关系史上,郑和与戚继光是最著名的人物,他们都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被后世所称颂。为什么说郑和的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戚继光是怎样率领广大军民浴血奋战,最终荡平倭寇的呢?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自学识记】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基本史实。
戚继光画像
知识点一:郑和下西洋
1.条件: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2.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用中国的货物去取海外的奇珍。
3.概况:
时间
货物
范围
活动
1405——1433年
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漆器以及金银货币
最远到达
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自主学习
4.地位:郑和的远航,
长,
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5.意义:增进了中国同
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关系,开创了
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知识点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元末明初,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的
武士和奸商。
2.背景:
(1)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
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
(2)明王朝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
时间
规模
亚非
西太平洋与印度洋
日本
海盗、奸商
自主学习
3.经过:
(1)大力整顿军队,招募农民和矿工,进行严格训练。
(2)率戚家军南下浙江抗倭,在
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3)与其他抗倭将领消灭
地区的倭寇,基本解除东南沿海的倭患。
4.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
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
。
福建、广东
反侵略
民族英雄
台州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______
年,______
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1553
葡萄牙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明成祖
郑和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海上
戚继光
台州大捷
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郑和下西洋
新知讲解
郑和下西洋
新知讲解
郑和下西洋的背景:
经济
基础
皇帝
支持
材料一: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材料二:“皇上……,命和等统率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赍(jī
带着)币往赉(lài
赐予)之,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
阅读史料,归纳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即宣扬明朝的国威。
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新知讲解
人物扫描
结合《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讲一讲郑和下西洋的概况。
新知讲解
时间
出发地
次数
船数
所载物品
到达范围
先后7次
最多时航行大小船只200多艘。最大的海船44丈,宽18丈
1405~1433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漆器、金银货币
南京刘家港
长151.8米,宽61.6米,载重7千吨。
郑和下西洋意为皇室采办域外的珍宝。
郑和宝船
时间长
次数多
人数多
规模大
范围广
新知讲解
相关史事
相关史事
人物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到达美洲
比较结果
时间
次数
1404—1433
7次
1492—1504
4次
人数
27800
1500
船数
大船62艘(连小船共有200艘)
17艘
船只大小
长44丈(151.8米)宽18丈(61.8米)
长24.5米宽6米
到达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美洲
设备
航海图、罗盘针
时间早
次数多
人数多
船只多
船只大
范围广
设备先进
学习与
探究
对比郑和下西洋概况和欧洲航海家航海情况,你得出什么结论?
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
合作探究
刘家港
1405—1433年
七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非洲东海岸
红海沿岸
想一想
郑和远航为什么能取得成功?他们说的对吗?请说明理由。
郑和从小能吃苦耐劳,培养了英雄无畏的气概。
宋元以来我国的造船业发达,能造出巨大的海船。
合作探究
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造船技术的发达;
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
客观
主观
是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原
因
合作探究
结合史料说一说郑和下西洋会遇到哪些困难?面对这些困难,他最终七下西洋的原因(条件)有哪些?
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
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
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
百折不挠、勇于开拓、不畏艰难的探险精神。
合作探究
材料一
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建文帝时期:“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
材料二
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如罗盘针的发明,气象测量的进步,航海的勘探等,海外地理知识也日见丰富。
郑和具备丰富的地理和航海知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团结合作的精神及组织能力。
1
根本原因
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2
造船技术和航海水平高超,指南针的应用,地理知识的进步等。
郑和的个人因素
技术原因
3
合作探究
人物
郑和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1497-1498年
1519-1522年
次数
7次
4次
2次
1次
船队规模(第一次)
大船62艘(连小船共有200多艘),最大的有1500吨左右
3艘,最大船120吨左右
4艘,最大船110吨左右
5艘,最大船130吨左右
到达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美洲
印度
环球航行
特点1:历时长
特点3:规模大
特点2:次数多
特点4:范围广
结合材料,说说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及意义?
合作探究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
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1
2
3
材料二
郑和下西洋后,浮泥、满刺加、苏禄的国王和王后回访中国。苏禄国王率300多人访问中国,归国途中病逝于中国,即在中国安葬。
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和下西洋后,明朝有许多人到南洋(即今东南亚)去做工和经商。
材料一
合作探究
识图学史
三宝庙(马来西亚)
三宝庙(泰国)
三宝庙(印尼爪哇岛)
识图学史
江苏苏州郑和纪念馆
江苏太仓浏河镇郑和纪念馆
识图学史
戚继光抗倭的背景
戚继光抗倭
新知讲解
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的海盗武装集团。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弛,中国奸商海盗与倭寇相互勾结烧杀抢掠,使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
识读《戚继光抗倭路线图》,讲述戚继光抗倭的过程。
戚继光画像
新知讲解
戚继光抗倭的过程
戚继光抗倭
新知讲解
他临危受命,组建“戚家军”。1561年,戚继光率军在台州取得“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此后,先后消灭了福建、广东两地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台州
九捷
福建、广东
意义: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新知讲解
相关史事
相关史事
问题思考
明朝中期海防松拖,倭寇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猖獗。所到之处,倭寇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威胁到沿海地区民众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因此,戚继光等人领导的抗倭斗争,是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是一场反侵略战争。
戚继光抗倭的性质
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是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
评价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新知讲解
材料研读
材料研读
答:这首军歌说明戚家军军纪严明,训练有素,能征善战,上下团结,作战能力强;也表达了戚家军同仇敌忾、不除倭寇誓不罢休的决心。因此,这首军歌表现了戚家军面对侵略者誓死捍卫国家安全以及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的坚强意志。
材料一:戚继光组建了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在台州九捷中,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荡平浙江的倭寇……在福建、广东,与当地明军并肩作战,剿灭那里的倭寇。
材料二:戚继光还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
1、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2、人民大力支持、军民并肩作战;
3、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阅读史料说出戚继光抗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合作探究
阅读史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戚继光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及如何评价戚继光抗倭事件。
材料一“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淡泊名利,忧国忧民,反抗侵略,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优秀品质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评价
合作探究
如何评价戚继光?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
合作探究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这句话体现了戚继光的什么高尚品德?
2
他志向远大,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
1
表达了戚继光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
合作探究
葡萄牙殖民者几次侵入我国广东、福建、浙江地区,都被我国军民赶走。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谎称遇到风浪,请求暂时借地晾晒货物。他们买通广东地方官员,许诺每年缴纳白银500两,得到允许,在澳门上岸,擅自搭棚建房,进行贸易。1573年,他们将500两白银改交明朝政府,获得了在澳门的租借居住权。但是,澳门的领土主权仍然属于中国。明政府在澳门设置澳官,驻扎军队,对澳门实施全面管理。
根据教材相关史事讲述葡萄牙是怎样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
1553年
1573年
?
?
1999年
?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新知讲解
1
2
3
1553年
掠夺者:
葡萄牙
结果:
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新知讲解
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知识拓展
01
友好交往
02
战争与冲突
明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下西洋,与亚非各国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
明中后期,国力衰落,倭寇入侵,戚继光抗倭并取得了胜利。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堂小结
课后活动
课后活动
答:用“三宝”命名,表明当地人民对郑和充满了爱戴和敬意。其中所含的历史信息是:说明郑和的船队曾经到过这些地方;郑和的远航增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答:抒发了戚继光不追求个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课后活动
知识拓展
明统治前期,仍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下西洋最能说明当时中国的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仍领先于其他国家,所以在外交上能主动地与外国和平友好地交往。
明统治中后期,倭寇人侵,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说明此时中国还没沦落到落后挨打的地步,但是已经被迫采用战争自卫方式,在对外关系上开始处于被动地位了。明朝对外交往的走势,说明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逐渐落后了。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谢谢观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同步训练
(原卷版)
一、选择题:
1.(2020
年浙江舟山)
舟山有种古老的拳术--舟山船拳。
它是六百年前舟山渔民在抗击倭寇时所创,
并在抗倭斗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被称为“神拳”。
可见,
该拳术创立的朝代是(
)
A.宋
B.元
C.明
D.清
2.(2020
年黑龙江齐齐哈尔)
明朝著名将领威继光赋诗明志:
“遥知百国微茫外,
未敢忘危负岁华。”诗中的“危”指的是(
)
A.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B.台湾被殖民者强占
C.西北地区遭受侵略
D.东北地区遭到入侵
3.(2020
年福建)
“(他)
把明朝的铁锚拋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
奉行?以德睦邻?政策,
肩负?与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
“他”的事迹是(
)
A.出使西域
B.西游天竺
C.东渡日本
D.七下西洋
4.(2020
年山东潍坊)《全球通史》
认为:
明朝时,
中国的航海活动达到极盛。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造船航海技术先进
B.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C.对外贸易遍布世界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5.(2020
年青岛)
英雄从未走远,
精神永远闪耀。
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
戚继光被称为民族英雄,
是因为他(
)
A.
抗辽
B.
抗金
C.
抗倭
D.
抗清
6.(2020
年辽宁营口)
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史实的陈述中,
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B.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地中海沿岸和欧洲西海岸
C.明成祖称帝后,
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D.从
1405
年到
1433
年,
先后七次下“西洋”
7.(2019年黑龙江齐齐哈尔)“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习总书记这段话中提到的航海家是(
)
A.张骞
B.鉴真
C.郑和
D.戚继光
8.(2019年黑龙江大庆)明代,倭寇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受命抗击倭寇的英雄人物是(
)
A.戚继光
B.郑和
C.郑成功
D.康熙帝
9.(2019年山东威海)“水落尚存秦代石,潮平不见汉时槎。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这是1555年一代抗倭名将视察山东文登营时留下的著名诗篇。该名将和生活的时代分别为(
)
A.文天祥
南宋后期
B.郑成功
明末清初
C.戚继光
明朝前期
D.戚继光
明朝中期
10.(2019年江苏镇江)仔细观察下列航海路线图,在这条航线上从事航海活动的航海家是(
)
A.达·伽马
B.麦哲伦
C.哥伦布
D.郑和
11.(2018·山东德州)“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首豪迈雄壮的《凯歌》的作者应是(
)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康熙帝
12.(2018?大庆)央视播放的《郑和下西洋》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A.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B.获取经济效益
C.海外移民
D.殖民扩张
13.(2019泰州
)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一位抗倭将领维护祖国海防安全的决心。他是(
)
A.鉴真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14.2017年5月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在京召开,会议倡导“发展经济,促进合作”。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行友好交流的史实是(
)
A.
戚继光抗倭
B.
郑和下西洋
C.
玄奘西游
D.
鉴真东渡
15.“左图右史”形象地说明了历史地图,图表、图示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如图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A.
唐朝对外交往频紧
B.
宋代海外贸易发达
C.
郑和下西洋
D.
戚继光抗倭
16.2017年4月26日,首艘国产航母在大连造船厂正式下水,这承载着中国走向深蓝的美好愿景。早在600年前,中国的古代航海家就已经完成了下西洋的航海壮举,这位伟大的航海家是(
)
A.
鉴真
B.
卫温
C.
郑和
D.
戚继光
17.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材料反映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
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
B.明朝国威的树立
C.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航海技术的发展
18.(2019柳州)明朝初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明成祖派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其主要目
的是(
)
A.驱除倭寇
B.扩大政治影响
C.寻找黄金
D.传播中国文化
19.亚非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众多以这位航海家命名的遗迹:印尼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印度有三宝石像……每年到了这位航海家登陆的日子,当地居民都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你知道他们纪念的是哪位人物的伟大事迹吗?
(
)
A.
郑成功收复台湾
B.
郑和下西洋
C.
戚继光抗倭
D.
岳飞抗金
20.“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中戚继光表明的志向是(
)
A.
荡平倭寇
B.
赶走荷兰殖民者
C.
击退沙俄侵略者
D.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二、非选择题:
21.假如你生活在15世纪中国明朝,并随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请结合如图回答:
(1)结合图示,请回答郑和的船队从我国何处出发?最远到达哪里?
(2)郑和下西洋的起止时间是何时?郑和之所以能七下西洋,其原因是什么?
(3)郑和下西洋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2.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7月12日,海牙国际仲裁法庭对“南海仲裁案”做出最终“裁决”,否认中国对南海领域的历史所有权和“九段线”,随后中国宣布“不承认、不接受”的立场。
材料二:2016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座谈会上提出推进“一带一路”的8项要求,希望一步一步把“一带一路”建设推向高潮,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各国人民。
(1)材料一中,南海自古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明成祖时曾组织大规模航海活动多次去到南海。该历史事件的名称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历史事件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3)材料二中“一带一路”名称的由来和我国历史上那一条重要的商路有关?
(4)材料二中,这条重要的陆上商路是在何时开通的?
(5)材料二中,宋朝时,为了管理海上的商路,设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该机构的名称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同步训练
(解析版)
一、选择题:
1.(2020
年浙江舟山)
舟山有种古老的拳术--舟山船拳。
它是六百年前舟山渔民在抗击倭寇时所创,
并在抗倭斗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被称为“神拳”。
可见,
该拳术创立的朝代是(
)
A.宋
B.元
C.明
D.清
【答案】
C
【解析】
元末明初,
日本的武士、
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
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倭寇到处抢劫财物,
屠杀人民,
掠夺奴役人口,
危害极大。
面对倭寇的侵扰,
明政府任命年轻将领戚继光到浙东抗倭,
戚继光训练的军队,
纪律严明,
作战勇敢,
多次挫败倭寇的进攻,
声名大振,
号称“戚家军”。
1561
年,
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
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
此后,
戚继光又奉旨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抗倭,
到
1565
年,
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所以该拳术创立的朝代是明朝,
C
符合题意;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
ABD
项不符,
排除。
故选
C。
2.(2020
年黑龙江齐齐哈尔)
明朝著名将领威继光赋诗明志:
“遥知百国微茫外,
未敢忘危负岁华。”诗中的“危”指的是(
)
A.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B.台湾被殖民者强占
C.西北地区遭受侵略
D.东北地区遭到入侵
【答案】
A
【解析】16
世纪中期,
戚继光奉命抗倭,
组建“戚家军”。“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
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后戚继光前往福建、
广东配合当地明军剿灭倭寇,
东南沿海倭患基本平息。
故诗中的“危”指的是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故
A
符合题意;
台湾被殖民者强占与戚继光无关,
排除
B;
戚继光奉命到东南沿海抗倭,
排除CD。
故选
A。
3.(2020
年福建)
“(他)
把明朝的铁锚拋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
奉行?以德睦邻?政策,
肩负?与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
“他”的事迹是(
)
A.出使西域
B.西游天竺
C.东渡日本
D.七下西洋
【答案】
D
【解析】依据题干“(他)
把明朝的铁锚拋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
奉行?以德睦邻?政策,
肩负?与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
可知“他”的事迹是七下西洋。
结合课本所学,
明朝前期,
国力强盛,
为了宣扬国威,
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
1405—1433
年,
明成祖(年号永乐)
派郑和七次下西洋,
先后拜访
30
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
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远航美洲和印度早半个多世纪,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的远航,
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D
正确;
汉武帝时派张骞出使西域,
开通了汉朝与西域的商道,
A
排除;
唐朝高僧玄奘西游天竺,
促进了中印两国的交往,
B
排除;
鉴真东渡日本,
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C
排除;
故选
D。
4.(2020
年山东潍坊)《全球通史》
认为:
明朝时,
中国的航海活动达到极盛。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造船航海技术先进
B.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C.对外贸易遍布世界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答案】
A
【解析】依据题干:
“《全球通史》
认为:
明朝时,
中国的航海活动达到极盛。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造船航海技术先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明朝中国的航海活动达到极盛,
1405
年到
1433
年郑和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
船队最多时有船
200
多艘,
最少的一次也有
60
余艘。
其中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
最先进的海船。
郑和远航先后达到亚洲、
非洲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洪海沿岸。
海船航行之远,还能确定前进的方向,
可见当时中国造成技术的先进。
A
正确;
专制统治空前强化体现君主专制的加强,与航海运动达到极盛没有直接原因。
B
排除;
明朝的航海活动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而且只是在亚洲、
非洲区域,
不是遍布全世界。
C
排除;
商品经济的发展,
雇佣关系的出现,
能体现资本主义的萌芽,
但是题干只涉及到航海活动,
D
排除;
故选
A。
5.(2020
年青岛)
英雄从未走远,
精神永远闪耀。
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
戚继光被称为民族英雄,
是因为他(
)
A.
抗辽
B.
抗金
C.
抗倭
D.
抗清
【答案】
C
【解析】明朝中期以后,
海防松弛,
倭患严重,
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
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
纪律严明的“戚家军”,
1561
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
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
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
到
1565年,
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戚继光是明朝中期抗击倭寇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
C
符合题意;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
ABD
项不符,
排除。
故选择
C。
6.(2020
年辽宁营口)
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史实的陈述中,
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B.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地中海沿岸和欧洲西海岸
C.明成祖称帝后,
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D.从
1405
年到
1433
年,
先后七次下“西洋”
【答案】
B
【解析】1405—1433
年,
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
经历亚非的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
符合题意;
ACD
项内容均与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相符,
排除。
故选择
B。
7.(2019年黑龙江齐齐哈尔)“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习总书记这段话中提到的航海家是(
)
A.张骞
B.鉴真
C.郑和
D.戚继光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明朝时,郑和七次下西洋,加强了亚非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故C符合题意。张骞通西域,鉴真东渡日本,戚继光领导抗倭战争,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8.(2019年黑龙江大庆)明代,倭寇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受命抗击倭寇的英雄人物是(
)
A.戚继光
B.郑和
C.郑成功
D.康熙帝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戚继光是明朝中期抗击倭寇侵略的民族英雄。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9.(2019年山东威海)“水落尚存秦代石,潮平不见汉时槎。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这是1555年一代抗倭名将视察山东文登营时留下的著名诗篇。该名将和生活的时代分别为(
)
A.文天祥
南宋后期
B.郑成功
明末清初
C.戚继光
明朝前期
D.戚继光
明朝中期
【答案】D
【解析】根据“1555年”、“抗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随着政治腐败,海防松弛倭寇气焰便日益嚣张。16世纪中期,明政府派年轻的将领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他组织了戚家军,依靠人民的力量,在抗倭斗争中屡建战功,扫平了浙江的倭寇。接着,他又率部进入福建、广东,与俞大猷联合抗倭,终于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0.(2019年江苏镇江)仔细观察下列航海路线图,在这条航线上从事航海活动的航海家是(
)
A.达·伽马
B.麦哲伦
C.哥伦布
D.郑和
【答案】D
【解析】依据航海路线图的“刘家港、三宝、天方”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的船队从刘家港出发,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故D符合题意。达?伽马、麦哲伦、哥伦布是探寻新航路的航海家,他们的航行路线与题干不符。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1.(2018·山东德州)“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首豪迈雄壮的《凯歌》的作者应是(
)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康熙帝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可知,此人物是戚继光。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最能反映戚继光抗倭决心。故选:C。
12.(2018?大庆)央视播放的《郑和下西洋》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A.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B.获取经济效益
C.海外移民
D.殖民扩张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理解和把握。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为了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明成祖派遣郑和七下西洋,所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A。故选:A。
13.(2019泰州
)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一位抗倭将领维护祖国海防安全的决心。他是(
)
A.鉴真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答案】C
【解析】
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的决心。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14.2017年5月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在京召开,会议倡导“发展经济,促进合作”。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行友好交流的史实是(
)
A.
戚继光抗倭
B.
郑和下西洋
C.
玄奘西游
D.
鉴真东渡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行友好交流。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15.“左图右史”形象地说明了历史地图,图表、图示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如图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A.
唐朝对外交往频紧
B.
宋代海外贸易发达
C.
郑和下西洋
D.
戚继光抗倭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共七次下西洋。郑和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因此题干图片反映的历史史实是郑和下西洋,故选C。
16.2017年4月26日,首艘国产航母在大连造船厂正式下水,这承载着中国走向深蓝的美好愿景。早在600年前,中国的古代航海家就已经完成了下西洋的航海壮举,这位伟大的航海家是(
)
A.
鉴真
B.
卫温
C.
郑和
D.
戚继光
【答案】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C符合题意;鉴真是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A不符合题意;卫温是三国时期的大将,B不符合题意;戚继光是抗倭名将,D不符合题意。由以上分析可知,
ABD不合题意,故选择C。
17.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材料反映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
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
B.明朝国威的树立
C.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航海技术的发展
【答案】C
【解析】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到1433年郑和前后七下西洋,郑和船队船上装载大量金银宝货,以丝绸和瓷器最受当地人欢迎,他们从各国换回珠宝、香料和药材等特产,据题干“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可知,反映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故选C.
18.(2019柳州)明朝初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明成祖派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其主要目
的是(
)
A.驱除倭寇
B.扩大政治影响
C.寻找黄金
D.传播中国文化
【答案】B
【解析】为了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寻宝”,扩展朝贡贸易,加强同海外各国联系,1405-1433年,成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明期前期的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明朝初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明成祖派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其主要目的是扩大政治影响。
19.亚非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众多以这位航海家命名的遗迹:印尼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印度有三宝石像……每年到了这位航海家登陆的日子,当地居民都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你知道他们纪念的是哪位人物的伟大事迹吗?
(
)
A.
郑成功收复台湾
B.
郑和下西洋
C.
戚继光抗倭
D.
岳飞抗金
【答案】B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渡江战役的认识。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三宝是郑和的名字。知明朝前期,国力强盛,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1405-1433年郑和奉命七次下西洋,先后拜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故选择答案B。
20.“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中戚继光表明的志向是(
)
A.
荡平倭寇
B.
赶走荷兰殖民者
C.
击退沙俄侵略者
D.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明朝戚继光的名言,戚继光是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选项B赶走荷兰殖民者是郑成功;选项C击退沙俄侵略者是康熙皇帝;选项D.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是乾隆皇帝;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
二、非选择题:
21.假如你生活在15世纪中国明朝,并随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请结合如图回答:
(1)结合图示,请回答郑和的船队从我国何处出发?最远到达哪里?
(2)郑和下西洋的起止时间是何时?郑和之所以能七下西洋,其原因是什么?
(3)郑和下西洋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答案】
(1)刘家港;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2)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的原因:①社会安定,国家统一,国力强盛,奠定了政治、物质基础;②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先进;③明成祖的大力支持等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远航的出发点是刘家港,最远抵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05-1433年郑和奉命七次下西洋;郑和下西洋宣扬明朝国威,
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
22.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7月12日,海牙国际仲裁法庭对“南海仲裁案”做出最终“裁决”,否认中国对南海领域的历史所有权和“九段线”,随后中国宣布“不承认、不接受”的立场。
材料二:2016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座谈会上提出推进“一带一路”的8项要求,希望一步一步把“一带一路”建设推向高潮,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各国人民。
(1)材料一中,南海自古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明成祖时曾组织大规模航海活动多次去到南海。该历史事件的名称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历史事件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3)材料二中“一带一路”名称的由来和我国历史上那一条重要的商路有关?
(4)材料二中,这条重要的陆上商路是在何时开通的?
(5)材料二中,宋朝时,为了管理海上的商路,设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该机构的名称是什么?
【答案】
(1)事件是郑和下西洋。其目的是宣扬国威。
(2)意义是:加强明朝与海外各国的联系,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3)丝绸之路。
(4)西汉时期。
(5)市舶司。
【解析】
(1)根据材料一“明成祖时曾组织大规模航海活动”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事件是郑和下西洋。其目的是宣扬国威。
(2)根据料一“明成祖时曾组织大规模航海活动”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事件是郑和下西洋,它的历史意义是:加强明朝与海外各国的联系,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3)根据材料二“一带一路”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带一路”名称的由来和我国历史上丝绸之路有关。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是在西汉时期开辟的。
(5)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为了管理海上的商路,设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是市舶司。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