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05 06:3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学案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知识与能力】
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除可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还可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教学难点: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和影响。
(多媒体展示郑和船队图画)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众说纷纭,一说宣扬大明威德,《明史·郑和传》中记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一说寻找建文帝,《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
一说发展贸易缓解财政支出,有史料称郑和下西洋使“贫民致富”、“国用充足”;另有包抄帖木儿帝国、
扫荡张士诚旧部、解决军事复员问题等说法。面对这么多的说法,我们该取哪一种观点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明朝的对外关系》。
知识点一:郑和下西洋
1.前提:15世纪初,明朝
经济繁荣,国力雄厚
,成为世界强国。
2.目的:
明成祖
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
3.概况
(1)时间:1405
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
7
次下西洋。
(2)路线: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非洲东海岸

红海沿岸

(3)活动:满载丝绸、瓷器、茶叶及金银货币等物品,赠送礼品,发展友好关系;开展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4.地位: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
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5.意义: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6.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稳定。(2)经济繁荣,国力强盛。(3)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4)积累的丰富的航海经验。(5)郑和本人的勇敢、不怕困难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等。
知识点二:戚继光抗倭
1.背景
(1)倭寇猖獗:
元末明初
,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和抢劫,被时人称为“
倭寇
”。
(2)倭患严重:明朝中期,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进行武装抢劫,中国沿海倭患严重。
2.概况:戚继光率领
“戚家军”
抗击倭寇,

台州
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随后,戚继光又平息福建、广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3.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
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4.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1)正义之举,符合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
(2)戚家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
(3)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联合作战。
(4)戚继光的军事指挥才能。
知识点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1553
年,
葡萄牙
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合作探究】1
问题:阅读史料,归纳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
材料一: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材料二:“皇上……,命和等统率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赍(jī
带着)币往赉(lài
赐予)之,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
【答案】
①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②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即宣扬明朝的国威。
③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合作探究】2
问题:结合《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讲一讲郑和下西洋的概况。
【答案】略
【合作探究】3
问题:结合史料说一说郑和下西洋会遇到哪些困难?面对这些困难,他最终七下西洋的原因(条件)有哪些?
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建文帝时期:“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
材料二: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如罗盘针的发明,气象测量的进步,航海的勘探等,海外地理知识也日见丰富。
【答案】
困难:
①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
②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
③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
根本原因: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技术原因:造船技术和航海水平高超,指南针的应用,地理知识的进步等。
郑和的个人因素:郑和具备丰富的地理和航海知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团结合作的精神及组织能力。
【合作探究】4
问题:
【答案】明朝中期海防松拖,倭寇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猖獗。所到之处,倭寇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威胁到沿海地区民众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因此,戚继光等人领导的抗倭斗争,是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是一场反侵略战争。
【合作探究】5
问题:
【答案】
这首军歌说明戚家军军纪严明,训练有素,能征善战,上下团结,作战能力强;也表达了戚家军同仇敌忾、不除倭寇誓不罢休的决心。因此,这首军歌表现了戚家军面对侵略者誓死捍卫国家安全以及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的坚强意志。
【合作探究】6
问题:
【答案】用“三宝”命名,表明当地人民对郑和充满了爱戴和敬意。其中所含的历史信息是:说明郑和的船队曾经到过这些地方;郑和的远航增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合作探究】7
问题:
【答案】抒发了戚继光不追求个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一、选择题:
1.(2018·四川南充)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人“1405~1433”“七次远航”“刘家港”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事件是(

A.哥伦布发现美洲
B.达?伽马到达印度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郑和下西洋
【答案】D
2.
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材料反映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
A.
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
B.
明朝国威的树立
C.
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
航海技术的发展
【答案】C
3.(2018·湖南岳阳)与郑和下西洋相关史实不相符的是(

A.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B.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C.对开发南洋作出了贡献
D.促进了我国与亚欧各国的友好往来
【答案】D
4.“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歌谣中的“戚爷”是(

A.
郑成功
B.
戚继光
C.
岳飞
D.
郑和
【答案】B
5.
在苏州太仓,人们给明代名人“郑和”树了尊雕像、建了座纪念馆(如图),以表达我们对“郑和”的缅怀之情。我们主要缅怀“郑和”所做的事业(

A.
促进了民族团结
B.
取得了抗倭胜利
C.
完成了祖国统一
D.
加强了中外交流
【答案】D
6.
“1405~1433年、七次远航、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与这些信息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A.
郑和下西洋
B.
郑成功驱逐荷夷
C.
哥伦布远洋航行
D.
麦哲伦环球航行
【答案】A
7.一位将军故居墙上有一则对联“如裹骇电激风,拔剑漫惊倭胆破;尝携江花边月,登坛笑看海波平”,这位名人的功绩是(

A.
抗击金兵入侵
B.
抗击荷兰殖民者
C.
扫清东南沿海倭寇
D.
七下西洋,友好交往
【答案】C
8.明朝时,戚继光率军九战九捷,全歼浙江沿海倭寇的地点是(

A.
台州
B.
苏州
C.
泉州
D.
下州
【答案】A
9.2017年4月26日,首艘国产航母在大连造船厂正式下水,这承载着中国走向深蓝的美好愿景。早在600年前,中国的古代航海家就已经完成了下西洋的航海壮举,这位伟大的航海家是(

A.
鉴真
B.
卫温
C.
郑和
D.
戚继光
【答案】C
10.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斗争,取得了辉煌业绩,至今仍被后人称颂。他所领导的抗倭斗争是一场(

A.
平定内乱的斗争B.
反风统治的农民起义C.
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D.
反对都走私鸦片的斗争
【答案】C
11.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下面诗句中反映其意义的是(

A.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B.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C.
长风万里扬国威,亚非牵手情意长
D.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答案】C
12.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宣扬国威
②到西洋去“取宝”
③为开辟新航路
④加强同海外各国联系
⑤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答案】D
13.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郑和下西洋的课笔记,其中出现错误的一项是(

目的
时间
影响
所到地区
提高明朝地位和威望;用中国货物换取海外奇珍
1405—1433年
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之间的海上交通线
到达亚欧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欧洲西海岸
A.
目的
B.
时间
C.
影响
D.
所到地区
【答案】D
14.
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选项不能够印证古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巩固”历史发展线索的是(

A.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
B.
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密切汉藏交往
C.
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促进南洋经济发展
D.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
【答案】C
15.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一种民间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
B.
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往来
C.
使明朝获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D.
初进了明朝手工业的发展
【答案】B
二、史料分析
16.请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假如你生活在15世纪中国明朝,并随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请结合下图回答:
(1)郑和的船队从我国何处出发?最远到哪里?沿途经过了哪些大洋?
(2)请说一说,你们的船队在往返时装载的货物和人员有何变化?
(3)你认为你们的船队之所以能够完成七下西洋的壮举,原因有哪些?
【答案】
(1)刘家港;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太平洋和印度洋.
(2)出发时:装载金银、丝绸、瓷器等.随船人员主要是明朝船员、医生等.返航时:装载珠宝、香料和药材等特产.有外国使臣搭乘.
(3)造船水平高超,政治稳定、经济富强;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英勇无畏的气概、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其他船队成员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等.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从刘家港出发,先后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沿途经过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出发时:装载金银、丝绸、瓷器等,随船人员主要有明朝船员、医生等。郑和下西洋返航时:装载珠宝、香料和药材等特产,有外国使臣搭乘,回访明朝。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我国造船水平高超,政治稳定、经济富强,国力强盛;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英勇无畏的气概、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其他船队成员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等.这些都是郑和下西洋取得成功的原因。
点睛:本题题型新颖,正确识记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基础知识,可以较容易的解答此题。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倭寇一直闯到徽州、芜湖、南京、淮安和徐州一带。他们杀人越货、掳人勒赎或出卖。
材料二
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倭寇”来自哪个国家?是由什么人组成的?
(2)针对材料一中反映的这种情况,明朝中期,明政府派哪一位将领到浙江沿海抗倭?
(3)材料二表达了这位将领的什么志向?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这位将领
【答案】
(1)日本;由武士、奸商组成
(2)戚继光。
(3)表达了戚继光清除倭寇的志向;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解析】
(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倭寇”来自日本,是由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侵扰中国沿海地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材料一中反映的这种情况,明朝中期,明政府戚继光抗击日本海盗骚扰的斗争,取得了抗倭战争的胜利。
(3)根据材料二“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材料表达了戚继光清除倭寇的志向;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其抗倭业绩将永远载入史册。
【多元导入
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
【多元导入】
【新知导学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交流点拨】
【课堂小结
回归目标】
【课堂达标
巩固反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