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07 08:5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二战后资本主义有哪些新的变化;
难点: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基本矛盾依然存在的现象,加深对资本主义本质的认识


本课要旨
1、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与变化内容及变化实质
2、两次世界大战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各方面改革的重要推动力
3、战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大提高,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4、福利国家的出现使阶级矛盾有所缓和,社会比较稳定,但是这些新变化并没有触及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社会不平等仍然存在且不断加剧
合作探究一
结合课本内容总结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原因 、措施、特点、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在市场主导和政府调节之间寻求平衡,既强调市场机制,也主张国家适度调控与国际协调,保持经济社会发展。
实质: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原因:
(1)经济大危机的教训: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2)二战及社会主义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以及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迫使资本主义国家把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视为头等大事。
(3)现实需要:缓和矛盾、稳定社会的需要
(1)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经济繁荣并没有带来共同富裕,而是加大了贫富差距,造成了社会购买力的相对低下。
(2)各国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各个部门的发展也不平衡。
(3)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具有盲目性。在消费领域实行的分期付款和赊销方法,反映了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的不平衡。一旦还贷出现困难,就会引发过剩危机。
(4) 股票投机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5)由于美国经济实力的发展,美元成为支撑资本主义世经济运转的主要货币,一旦美国经济出了间题,都会引发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崩溃。
在政治领域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就是是西方世界再次分裂(民主根基牢固的和走上法西斯道路的)
措施
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制订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等
国内措施
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国际协调。
国际
措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关贸总协定
三大支柱
扩大政府开支
制定发展计划
利用杠杆调控
【史料解读】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后期,美国金融市场的投机繁荣与其他因素叠加在一起,最终引发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紧接着出现的大萧条彻底摧毁了以金本位制与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体系。各国以邻为壑,导致国际经济集团化,国际经济合作面临严重障碍。
——摘编自宋效峰等《国际金融视角下的英美权力转移及其启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各国“以邻为壑”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4分)
(1)表现:实行货币贬值;提高关税。(2分)影响:造成世界货币与贸易秩序混乱,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2分)
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来决定
材料二 1943年7月,美英两国发表了各自的新的国际货币制度方案,美国的怀特计划建议设立总额为50亿美元的“国际货币稳定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国民收入和国际收支情况认缴一定的份额,各国投票权的数额取决于认缴份额的多寡。英国的凯恩斯计划提出根据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决定各国的份额。双方谈判后,同意根据“怀特计划”来组建战后国际经济体系。1945年,布雷顿森林协定签字。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英两国的“方案”在本质上的相同点,并分析怀特计划胜出对美国的影响。(3分)
相同点:根据本国的经济实力分配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权力。(1分)
影响: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2分)
材料三 布雷顿森林协定实际上是妥协的结果……大萧条年代的国际货币关系混乱与集团化竞争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一事实使有关国家形成一种共识,维护世界和平,需要确立稳定的多边自由汇兑体系……反法西斯政治军事同盟缩短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战争及牢固同盟造成一种影响和权力平等的氛围。
——摘编自王在帮《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兴衰》
(3)据材料三,分析战后世界各国对布雷顿森林协定达成妥协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世界货币体系构建的因素。(6分)
原因:经济大危机与二战使各国意识到稳定货币关系的重要性;二战中形成了合作精神。(4分)
因素:国家综合实力的对比;国家的利益;各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国际形势的变化。(2分,任答两点即可)
战后国际经济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战后协调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华盛顿。
成立时的运行机制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帮助维持黄金与美元基本固定的汇率,由此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这两个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成员国的认缴,美国因认缴资金最多而获得最大投票权。1976年,固定汇率制为浮动汇率制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从1948年开始临时运行,1995年为世界贸易组织取代。
双挂钩一固定
三大支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 于1945年12月27日在华盛顿成立的。与世界银行同时成立、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国家提供短期贷款。
1945年12月27日,世界银行在布雷顿森林会议后正式宣告成立。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贷款和投资,推进国际贸易均衡发展。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GATT)是一个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它的宗旨是通过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它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战后经济的发展。
关贸总协定于1947年10月30日在日内瓦签订,并于1948年1月1日开始临时适用。
The World Bank
世贸组织
小结提问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国际经济秩序是如何得到维护的?
(1)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
(2)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特点、实质、结果
特点: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或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实质:是凯恩斯主义的运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结果:取得了一定成功,经济增长一度较快
局限性:未触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70年代出现“滞涨”现象。
问:70年代为什么会出现“滞胀”现象,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
走出“滞胀”的?
1、含义:滞胀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货膨胀状态下的经济停滞,是特定时期内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不前共存的状态。
2、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是产生“滞胀”的根源;
②国家干预过度
③货币学家认为货币增长率超过经济增长率;
④直接原因:20世纪70年代,受石油危机的影响
3、应对:为医治生产停滞,政府降低利率、放宽信贷,却加剧了通货膨胀;为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又被迫提高利率、紧缩银根,人为放慢经济增长的步伐,却又使生产停滞、经济恶化。(看来凯恩斯主义也不是万能的)
4、走出低谷(减少政府干预)?1981年,里根入主白宫,里根政府认为,国家对经济过度干预,限制了经济活力,是造成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为了对付“滞胀”,里根政府改弦易辙,采用了四个措施:稳定货币供应量、减轻税赋、缩减开支、减少政府干预。最为有效的两条是稳定货币供应量和减少政府干预。1983年,经济开始复苏。(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形成国家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混合经济”模式)
凯恩斯主义
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该理论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
提问:人们形象把“凯恩斯主义”加速经济发展的方式叫“轰油门”;减缓经济发展速度是“踩刹车”。请问如果你是一个经济学家,你如何为经济“轰油门”和“踩刹车”?
“轰油门”:降低利率;减税;增加政府开支,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投资和消费。
1883-1946年
“踩刹车”:提高利率;增税;减少政府开支,降低通货膨胀等
问:有人说凯恩斯是“战后繁荣之父”又是“战后滞胀之母”,你认为应该如何理解?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在原子能、航海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展开,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最突出的是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缩小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调整了国际经济格局;大批新型产业兴起,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得到改善。
第三次科技革命
1、背景:
(1)20世纪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如相对论、量子理论等)
(2)两次世界大战也促进了科技发展。
2、时间: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
3、内容: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等,是这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
4、影响:这次科技革命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
三、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1、原因: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变化:
(1)产业结构明显变化(或就业结构的新变化):农业和工业就业的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比重增加。
(2)社会阶级结构的新变化
“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他们一般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较高的收入,有可观的生活资产)
(3)工人阶级内部结构日趋复杂化、多层次化:工人阶级中的脑力劳动者迅速增加,他们被称为“白领工人”;体力劳动者“蓝领工人”减少。
3、实质:战后发达国家出现的阶级关系多层次化现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在生产关系上的反映。
【合作探究二】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过:“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缓解社会矛盾的努力。
阅读教材内容第四目,“安全网”是指什么?能否真正缓解社会矛盾?
四、“福利国家”制度
含义:所谓“福利国家”,是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原因:“福利国家”的建立
①是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②是稳固资本主义制度的需要。
作用:
积极作用:“福利国家”制度实质上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福利国家”的建立,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它促进了社会平等缩小了贫富差距,缓解了因贫困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展示了西方民主的价值和普遍的社会关怀。
消极作用:它培植社会惰性降低社会发展效率,并成为国家的沉重财政负担,进而引发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当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时,削减福利就成为“改革”的内容
启示:政府在试图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时一定要从社会公正角度出发,在建立有效的“福利国家”制度的同时,必须兼顾公平和效率,这样才能趋利避害。
“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体系
了解一下发达国家福利制度
法国:公民从娘胎到死亡受到400多种福利的保护。法国社会福利的特点是不管国籍,只要在法国有合法居留身份,就可享受。
日本:加入了国民健康保险的居民在去医院看病时, 自己只需负担30% 的医药费,其余的70%都由政府支付。
美国:小学到高中教育免费,大学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负担。
加拿大:穷人教育全免费,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23.1%
瑞典:丈夫有9个月的全薪产假,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38.2%。
丹麦:从小学到大学一路免费,全民免费医疗、免费教育,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37.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业保险规定:凡出于年老、残废、疾病、工伤、失业等原因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除此之外,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制度剖析》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陷入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社会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经济”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
——摘编自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一个理论研究视角》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现代欧洲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的福利制度带来的社会问题。
特点:社会保障覆盖面广,具有普遍性,社会保障项目设置比较齐全;面向低收入阶层;政府主导和社会救济相结合。
问题:资本外逃,加剧国内失业压力;使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削弱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劳动者生产积极性降低(培养了懒汉),不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
看图说说你的看法;你认为我国建立福利制度应注意什么?
庞大的福利开支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高福利助长懒人习气拖累竞争力
高福利使一些人增强了对福利的依赖性,缺乏工作的积极性
福利制度是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社会公平、社会正义的“调节器”,规范、科学、合理的福利制度,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公平与正义,反之,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目前我国必须结合自己的国情,要建立一个符合国情的福利制度,选择一个具有长效机制的福利制度模式,不断完善已经初具规模的福利制度雏形,使之更加规范、科学、公平、合理。
五、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指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争取政治经济和社会平等权利的大规模斗争运动。
原因:
①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都通过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缓解社会矛盾,但没能触动造成这种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各种类型的社会运动此起彼伏。
②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广泛存在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国家有色人种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胜利的鼓舞
斗争结果:迫使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
马丁·路德·金
妇女运动
妇女运动:
1、原因: ①资本主义国家对妇女的歧视也长期存在。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
2、目的:争取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
3、结果:
①在妇女运动的推动下,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
其它运动:
资本主义国家还普遍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和反越战运动。
知识框架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国家的宏观调控
科技发展
福利国家制度
社会结构的变化
缩小贫富差距
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本课通过四个子目:国家的宏观调控、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概况,这些表明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一定的自我调节机制。资本主义经济在新科技推动下迅速发展,社会矛盾有所缓解,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并继续发展。
看透本质
无论自由放任、国家干预,还是建立福利国家,实质都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其目的是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都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变化一统治的手段方法
不变一资本主义制度
当堂检测
1、对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B.?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C.?经济发展呈现“滞胀”现象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C
当堂检测
2、二战后,英国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制度;法国“为大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联邦德国社会保障制度耗资几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A.刺激社会消费 B.缓和社会矛盾
C.改善劳资关系 D.美化政府形象
B
当堂检测
3、 某国际组织的宗旨是为成员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它成立20余年后,主要借款对象由西欧各国变为发展中国家,扩大了各国购买力,促进了世界贸易。该组织
A.建立于1945年,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B.是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C.是法德以经济合作促政治和解的初次尝试
D.以灵活性、渐进性、开放性为其重要特点
解析:“为成员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属于世界银行的宗旨,故选A。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是一战后成立的国联,B项错误;法德以经济合作促政治和解的初次尝试是欧洲煤钢共同体,C项错误;灵活性、渐进性、开放性是亚太经合组织的特征,D项错误。
答案:A
辨析题
1、资本主义国家有了国营企业后,有人惊呼“资本主义国家马上要变成社会主义了”,你怎么认为?
不能。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 ;资本主义国家有了国营企业是国家宏观调整经济的举措。
2、西方国家用计划调节经济,能不能说他们已经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了呢?
不能。西方国家的经济计划是指导性的,运行过程仍然以市场调控为主,而苏联的经济计划是指令性的
后来西方国家逐渐形成以国家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混合经济”模式

谢谢聆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