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练习题(一)
选择题
1、长期在中国考察的澳大利亚当代学者尼古拉斯·泰善说:“中国的民族政策令人赞赏,值得世界上许多别的国家借鉴。”这里的“民族政策”在我国许多地区成功实施,其中不包括(
)
A.新疆
B.广西
C.内蒙古
D.山西
2.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第二年,双方成功举行了“汪辜会谈”。这表明(
)
A.
大陆放弃武力统一
B.
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C.
“台独”基础被铲除
D.
“一国两制”被两岸认同
3.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是( )
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
20世纪90年代,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③推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
④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5.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运动使得(
)
A.两岸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D.两岸“三通”的实现
6、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7.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2周年。它的成立得益于我国实行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改革开放政策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
8.右图板书横线处的内容是( )
和平共处
B.求同存异
C.民族平等
D.一国两制
9.
澳门和香港回归祖国后保持了经济繁荣,再次证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强大生命力,坚定了我们用这一方法解决台湾问题的信心。“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包括(
)
①“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③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④港、澳、台地区拥有绝对的自治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10.
某年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公布了这样一对春联,“上联,二十四个节气,乾坤竞秀。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共存。横批,天人合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实现“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共存”而采取的措施有(
)
①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完全由本民族自己解决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我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
A.改革开放
B.四项基本原则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
12.“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其前提是必须坚持(
)
A.
相互尊重原则
B.
互补互利原则
C.
社会主义原则
D.
一个中国原则
13.如图是题为《回来吧,就缺你了!》的漫画。画中正在朝母亲奔跑过来的小朋友代表( )
香港
B.澳门
C.台湾
D.海南
14.
淮南市古沟回族乡积极发展“两高一优”特色农业、手工业,大大提高了回族群众的人均纯收入。这主要体现了(
)
A.
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
C.
民族自决
D.各民族共同繁荣
15.
《大国脚印》网友心中60年最具影响力的60件事评选中,邓小平正式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成为1984年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
A.
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而提出的
B.
是为解决西藏、新疆等民族问题而提出的
C.
是邓小平天才的创造
D.
为实现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16.
1979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说:“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宣布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B.
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
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的外交事务
D.
欢迎台湾各界为统一献计献策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一制度的实行,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回答这一制度实行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2)结合所学说一说我国各族人民结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材料三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长期制约西藏发展的交通“瓶颈”得以解决。如今,西藏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
结合所学说一说新中国成立后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有利条件。
18、台湾自古以
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责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
95年)某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群情激愤,纷纷表示“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坚决反对割让台湾……在5个月的时间里,台湾军民共打死打伤日军32
000多人,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感情和抗敌御侮的斗志。
——岳麓版《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984年,▲正式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
——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的“某条约”是指什么?“坚决反对割让台湾”表现了台湾军民哪一爱国情感?
(2)材料二▲处的历史人物是谁?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但少数“台独”分子却顽固坚持“台独”立场。面对这种现象,你的态度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19、
阅读材料:
材料一:“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材料二:2008年3月14日开始,我国西藏、四川、青海等藏族聚居区先后发生了多起打、砸、抢、烧暴乱事件,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这起事件完全是由达赖集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煸动起来的。”几十年来,达赖集团在反动势力和藏独分子的支持下,从事了大量的分裂祖国的活动。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2)请你举出我国四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3)针对材料二,结合教材,试以今天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说明分
裂祖国是不得人心的。
答案
1-5BBAAA
6-10BADAC
11-16CDCDAC
17、(1)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前提: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2)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开始进行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实行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等。
18、(1)条约:《马关条约》。爱国情感: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爱国情感;维护民族独立、反对侵略的爱国情感。
(2)人物:邓小平。态度: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台独”。理由: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内外中国人包括绝大多数台湾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台独”分子的分裂图谋是注定不能得逞的,台湾和祖国大陆最终必将统一。(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9、(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2)朝鲜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壮族、藏族等。
(3)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支持少数民族建设,提出西部大开发,在少数民族较多的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