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练习题
1.有人说生活就是妥协的结果,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也是如此;妥协一定要有底
线和原则,一旦突破了底线和违背了原则,就会给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带来伤害。
在20世纪30年代,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疯狂扩张,西方大国在妥协中丧失了原
则,采取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办法来“保障和平”,结果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
发。最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历史文献是( )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国际联盟盟约》 D.《慕尼黑协定》
2.绥靖政策被毛泽东称为“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的蠢人政策”:对这一论断最
具有说服力的史实是( )
A.纳粹德国占领捷克 B.二战爆发不久法国和英国便遭到德国的进攻
C.德国对苏联发动进攻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3.丘吉尔在他的《二战回忆录》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
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对丘吉尔这句话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没有必然性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绥靖政策有重大责任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是法西斯 D.捷克斯洛伐克的软弱助长了法西斯
4.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矛盾激化
C.美国的参战 D.苏联的参战
5.下列国际条约或会议的决定充分尊重了中国主权的( )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雅尔塔会议
6. 右图是1942年美国印制的一份海报。从图上“united”
(团结)、“win(获胜)等宣传语和美、英、苏等国国旗,
可以判断海报与下列文献相关的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7.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中,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是( )
A.德军攻占巴黎 B.德军突袭苏联 C.日军偷袭珍珠港 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8.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信中写道:“苏联人民取得这一战役的胜利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的转折点。”从材料中你可以获得的主要历史信息有( )
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
③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 ④苏军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
①德军突袭波兰 ②苏军保卫斯大林格勒 ③盟军诺曼底登陆 ④日军偷袭珍珠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10. 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请问这个第
二战场是相对于哪个战场来说的( )
A. 北非战场 B. 苏德战场 C. 太平洋战场 D. 中国战场
11.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和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 B.英法等国家放弃了绥靖政策C.美苏等大国的参战 D.意大利的投降削弱了法西斯的势力
12. 有些漫画往往是生动的历史。下边的图是1942年一幅战争宣传漫画,题名为《绞死希特勒》。从这幅漫画中,我们获得了什么最主要的历史信息( )
A.希特勒是发动世界大战的元凶
B.希特勒死有余辜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胜利
D.国际正义力量的联合是打败法西斯德国的主要原因
13.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是在( )
A.英法对德宣战 B.苏德战争爆发 C.太平洋战争爆发 D.北非战役爆发
1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确定对德作战方针及战后事务的重大国际会议是( )
A.德黑兰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开罗会议 D.波茨坦会议
15.1892年,法俄缔结军事协定以对抗德国为核心的同盟国集团,1895年俄法却与德国一道迫使日本将割占的辽东半岛归还中国,这一事实最能说明( )
A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 对立双方的利益和意识形态不同
C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既斗争又合作 D 法俄德致力于帮助中国抵抗日本的侵略
16.下列史实没有起到促进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作用的是( )
A 德国突袭波兰 B 苏德战争爆发 C 太平洋战争爆发 D 斯大林格勒战役
17.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国法西斯天下无敌的神话,给世界人民增加了胜利的信心, 在中国抗日战场上与战役相似的战役是( )
A 淞沪会战 B 平型关大捷 C 百团大战 D 台儿庄大战
18.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包括( )
① 亚洲战场 ② 欧洲战场 ③ 美洲战场 ④ 太平洋战场 ⑤ 非洲战场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⑤
19.假设你1930年从中国洛阳出发,先后游历中国,苏联和美国,你将可能分别看到什么历史现象( )
A 中国战乱频繁、苏联工业生产一派繁荣、美国经济萧条
B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苏联实施工业化方针、美国经济高度发展
C 中国军阀混战、苏联医治战争创伤、美国经济繁荣
D 中国战乱、苏联粉碎国内外敌人武装干涉、美国正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
20.1943年11月底,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并通过了《开罗宣言》。《开罗宣言》的历史意义在于鼓舞了世界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士气,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对中国而言,最大的现实意义在于( )
A 表明中国已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B 表明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C 确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D 取得了美英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21.1970年12月7日,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刚刚对捷克、波兰进行国事访问的原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毅然双腿下跪。作为一个国家总理,此时他突然下跪的原因是( )
A 下跪是他的习惯 B 他双手曾经沾满犹太人的鲜血
C 他是个犹太人,被纪念的是他的先辈
D 他在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哀悼,为纳粹时代德国认罪、赎罪
22.20世纪30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与以往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较,最显著的特点是:( )
A.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进行的 B.是在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
C.具有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性质 D.具有反法西斯侵略的性质
23.《凡尔赛和约》和《慕尼黑协定》的共同之处在于( )
①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 ② 具在反共产主义的因素
③ 有关于赔款问题的决定 ④有关于领土处理问题的决定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24.下列评述不符合30年代国际政局特点的是( )
A 全世界面临法西斯侵略的威胁 B 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C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D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
2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使德军陷入苏军和英美盟军夹击中的军事行动是( )
A.西西里岛登陆 B.诺曼底登陆 C.突尼斯歼灭战 D.阿拉曼战役
26.《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反映了( )
A.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B.英法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
C.英法与德国同为侵略者阵营 D.德国吞并奥地利得到了国际承认
27.二战初期,德国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不包括( )
A.德国发动战争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B.英法长期推行绥靖政策
C.一些小国国力太弱或存在依赖心理 D.英法等国综合国力与德国相差悬殊
28.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日本推行“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B.美英荷等国对日实行贸易禁运
C.配合德国进攻苏联 D.美日在亚太地区争夺矛盾激化
29.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这表明( )
A.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 B.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
C.英苏面临着共同的敌人 D.丘吉尔变成了苏联利益的维护者
30.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表明( )
A.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建立合作关系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消失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没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
D.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总是仇视社会主义的
31.二战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通过的一系列决议中基本落空的一项是( )
A.根除德国法西斯主义 B.开辟欧洲第二战场C.战后建立联合国D.战后合作宣言
32.二战期间,下列四次战役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
①莫斯科战役 ②诺曼底登陆 ③不列颠之战 ④阿拉曼战役
A.③④①② B.①④③②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3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国召开代号为“公共交通起讫点”的会议,杜鲁门认为它“只是一次炒冷饭,是一次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的会议”。杜鲁门指的是(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34.“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这一明确规定出自于( )
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家宣言》C.《联合国宪章》 D.《开罗宣言》
二 多项选择题
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三人共同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
A 开罗会议 B 德黑兰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波茨坦会议
2 二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主要是在雅尔塔会议上作出的决议,该会议有哪些决议( )
A 战后对德国分区占领 B 苏联决定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对日作战
C 决定在战后建立联合国 D 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3 下列关于20世纪上半期两次世界大战相同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都是由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作用
B客观上都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C大战前都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D 大战中帝国主义国家实力无一例外的都遭到削弱
4 关于20C30S至二战前国际形势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到挑战,逐步瓦解
B 世界大战的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局部战争开始
C 全世界面临着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威胁 D 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5 下列是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影响的共同点是( )
A 形成美苏两国对世界两分天下的格局 B 使大国强权政治在国际上的作用更加突出
C 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D 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6. 丘吉尔在1946年3月5日的演说中指出:“在全部历史中,没有一次战争比前不久使地球上这么多地区沦为废墟的这次大战更容易被及时地加以制止,它本来可以不发一枪就被制止住。”他认为,只是由于“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才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对丘吉尔上述言论的解读, 正确的有( )
A.“这次大战”指第二次世界大战 B.“不明智”指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
C.“恶人”指德国法西斯 D.“这次大战”以三国同盟的战败而告终
7. 对雅尔塔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战胜德、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B.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小国家利益
C.决定在欧洲开辟打击德国法西斯的第二战场
D.此次会议上决定成立联合国,它的成立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起了积极促进作用。
8.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人类留下的启迪是( )
A. 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战胜共同敌人
B. 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是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C. 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D. 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0 DBBBC DCCDB
11-20 ADCBC ABBAA
21-30 DCACB BDDCA
31-34 DCDD
二、多项选择
1 ABD
2 ABCD
3 AB
4 ABC
5 BC
6 ABC
7 ABD
8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