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复习(1)
【目标要求】: 1认识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含义;3.体验到科学探究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4.认识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5.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本节重点】: 1从日常现象区分什么是物理变化和什么是化学变化2.区分什么是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怎样探究物质的性质,突出实验的功用3.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环境问题
教学过程 备注
[引言] 我们知道了生活离不开化学。物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物质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着,每种物质都具有一定的性质。那么,化学与个人、家庭和社会有什么关系呢?
1.1生活与化学 要充分利用教材介绍的生活中形形色色与化学有关的制品和现象,以及本地的纺织工业、钢铁工业的发展和越来越紧张的能源问题的讨论来培养师生情感,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重点:化学课学习的四个内容、、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4.科学探究的方法。
1.3物质的变化 教材中介绍的五个变化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学生容易接受,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注意变化前后改变的是什么。 镁的燃烧实验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观察化学实验的三个过程。新增加的二个实验,现象明显易观察,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规范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区别与联系1.联系:二者常常同时发生,例如石蜡燃烧时,固态石蜡受热会熔化成液态石蜡,并同时发光放热,生成CO2和水蒸气。2.区别:是否生成新物质实验内容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火柴梗燃烧火柴梗有明亮火焰、放热生成黑色固体镁条燃烧镁条是银白色固体发出耀眼强光并放热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
1.2化学实验室之旅 为了能把课堂的中心放在物质性质的探究和方便以后的教学,建议介绍常见的化学仪器和药品取用、加热等基本操作。1.用于加热的仪器:(1)固体可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2)液体可用试管、烧瓶、烧杯、锥形瓶、蒸发皿2.可直接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仪器有:试管、蒸发皿3.要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有:锥形瓶、烧瓶、烧杯、4.不能加热的玻璃仪器:量筒
[练习] 1.下列有关酒精灯使用或存放的图示错误的是( C )A. B. C. D.2.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A.向量筒中倾倒溶液 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取用粉末状药品3.容器口进行磨砂处理可提高容器的密封性。下列仪器中队容器口没有进行磨砂处理的是(B)4.做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属于安全操作的是( C )A、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 B、浓硫酸不慎沾在手上,立即涂上大量的烧碱溶液C、点燃氢气前,检验氢气的纯度 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不用考虑试管口是否对着其它人5.下列错误的实验操作中,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是(B)6.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B)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