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2012高一历史教案+课件:第20课《十月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2012高一历史教案+课件:第20课《十月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3-09 20:43:26

文档简介

第20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原因和条件,了解《四月提纲》和武装起义,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讨社会主义在俄国胜利的原因,使学生学会认识历史必然性;引导学生结合世界大事分析十月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关心时政,认识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进程的讲述,使学生认识: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意义的讲述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知道苏联是怎样诞生的吗?毛泽东曾经说过:“革命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列宁在分析沙皇俄国的时候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也就是说,俄国首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请同学们看课文的相关内容,分析归纳了俄国具备了哪些革命的条件?
讲授新课:
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背景
在1861年俄国发生了农奴制改革,这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政治上沙皇专制,贵族特权依然没有废除,经济上贵族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获得自由的农民依然一贫如洗,所以俄国国内市场依然十分狭窄,这些成为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正是俄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处于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环节的原因。
材料一:
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27.1%;俄国的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封建剥削形式。
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
学生答:工业的发展水平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是相对落后的
材料二:课本两幅图,可以看出十月革命发生的什么条件?
学生答:贫富悬殊,社会矛盾尖锐。
材料三:
1914年的东普鲁士之战,俄军伤亡25万人之多;1915年的春夏大战中,俄军更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伤亡和被俘的人员超过了170万。1916年底,前线俄国装备困难,有20多万士兵连步枪都没有。1917年,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1500万人(近一半)被强迫入伍,使得农田荒芜、交通不畅,造成粮食供应紧张,饥饿席卷全国,首都彼得格勒的存粮只够维持一个月。
材料三说明了十月革命发生的哪一条件?
学生答:一战激发了矛盾,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材料四:课本P78小方框里的“布尔什维克”。
前面三项条件都是十月革命发生的客观条件,由材料四可以看出十月革命发生的主观条件是什么?
学生答:拥有成熟的政党布尔什维克党(俄国无产阶级深受压迫,又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1905年革命后,俄国工人运动已处在国际工人运动前列。)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过渡:十月革命的发生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十月革命又是如何迎来胜利曙光的呢?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二、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过程
1.二月革命
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首都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市民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工人和士兵占领了冬宫,俄罗斯帝国的双头鹰国徽被摘了下来,革命的红旗也代替了沙俄的白、蓝、红三色旗在首都上空飘扬,统治俄国长达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顷刻间被推翻。这次革命在历史上被称为“二月革命”。那么,这场自发的武装起义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
学生答: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为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它是主要政权,掌握着各级权力机构;另一个是工兵代表苏维埃,它得到武装工农的支持,拥有实权,但它自愿把政权让给资产阶级,甘居次要地位,成为辅助性政权。但是,临时政府没有满足民众的要求,拒绝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俄国社会发展,继续进行战争。在这种情况下,是采取暴力手段建立一个苏维埃领导的政权,还是继续支持临时政府,两个政权长期并存,友好相处?革命后的俄国到底向何处去呢?
2.《四月提纲》的发表
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流亡国外的列宁在1917年4月16日回到彼得格勒。第二天,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的会议上发表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四月提纲》。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什么新方针?
学生答:提出了无产阶级要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实行土地改革并退出战争的方针。
列宁为什么在《四月提纲》中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内容,并进行比较分析)
学生答:列宁提出的“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张,主要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及利用政权解决当时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些迫切的问题,一是经济问题(土地和面包),一是和平问题(退出战争)。列宁认为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二月革命后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应当设法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并利用无产阶级政权进行土地改革和退出战争。可以说,列宁发表的《四月提纲》解决了二月革命后俄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指明了革命发展的正确方向。《四月提纲》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逐步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
革命和平发展的可以及其丧失:鉴于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的特殊形势,列宁还提出了“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希望以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列宁认为,在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下,“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这两个条件保证了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但是,临时政府用武力对付示威群众,并下令通缉列宁,使革命失去了和平发展的条件。面对新的形势,布尔什维克党及时调整政策,在1917年7月底召开会议,作出了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重要决议。
3.彼得格勒起义
1917年8月底,原沙皇将军科尔尼洛夫发动叛乱,一周后被平息,到9月15日,科尔尼洛夫被逮捕。在粉碎科尔尼洛夫叛乱的过程中,布尔什维克党的威信大增,越来越多的地方苏维埃政权的领导权转到布尔什维克党手中,其中包括彼得格勒,莫斯科等重要城市苏维埃的领导权,这一切表明:武装起义的时机已逐渐成熟了。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的时间及简要过程。
注意: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名称使用的都是俄历,公历时间分别是在3月和11月,识记时不要搞错了。
俄国革命的过程:沙皇尼古拉二世统治【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末代君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二月革命(1917月俄历2月23日),推翻沙皇专制,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工农临时政府→人民委员会→十月革命【(1917年俄历10月24日)推翻临时政府,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讨论:通过了解十月革命的过程,总结出十月革命的道路,与中国的革命道路有何不同?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首先是在城市取得的,再由城市扩展到全国乃至广大农村,这就是“城市中心论”;(2)中国的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3)必须按照本国的国情来制定政策,而不能照搬别国经验
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俄国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1917年11月7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举行。
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
学生答:主要有四点:政治上,发表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全国政权归苏维埃;外交上,通过了《和平法令》,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上,颁布了《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国有化,分配给劳动者使用,以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组织上,选举产生了以列宁为首的新政府——人民委员会。
材料:
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和平法令》
立即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土地法令》
通过教材和上述材料,你认为新政权的性质如何?
学生答:新政权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政权。
苏维埃政治体制有何特点?与欧美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
学生答:特点是立法权与行政权统一,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而人民委员会则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欧美实行的是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并且确立起了一套新的苏维埃政治体制。1918年,全俄苏维埃通过第一部宪法,正式定国名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1922年,成立苏联。
讨论: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大家可以从领导力量、国内阶级力量对比和国际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答:从领导力量来看,十月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拥有无产阶级的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列宁的正确领导是其突出体现。
从俄国国内的阶级力量对比来看,十月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客观上是因为俄国资产阶级比较软弱。
从国际环境来看,十月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一战期间,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厮杀,无暇援助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1)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远的革命,揭开了俄国历史的新篇章。它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废除了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为俄国迅速摆脱封建落后,建成一个强大繁荣的社会主义国家创造了条件。
(2)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打破了资产阶级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了世界范围内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新纪元,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
(3)它极大地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各国的无产阶级运动和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
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相关习题。
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学习了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主要进程及其历史意义。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正确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而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从此以后,人类历史进入了两种制度并存,竞争乃至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新时期。
板书设计:
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背景
1.与西方列强相比处于落后地位;
2.社会矛盾尖锐,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3.一战期间,俄国加入协约国作战。
4.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二、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过程
1.二月革命(1917月3月)
2.《四月提纲》的发表(主要内容)
3.彼得格勒起义
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2.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主要包括性质,国内和世界意义三点)(共33张PPT)
第20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成功实践
(无产阶级的民主探索)
导入
乌克兰民族主义者
八一九事件
朝鲜人民的红太阳金正日
朝鲜老人端出一天的饭
平壤
貌似威武的朝鲜人民军
个人崇拜的活典型
朝鲜
贫瘠的朝鲜
老挝
越南
古巴
中国
列宁认为:“与各先进国家相比,
俄国人开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比较
容易的。”
阅读课本P77,思考
十月革命为什么会在俄国爆发?
一战前夕,各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所占比例
在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中俄国最弱。
美35.8%
德15.7%
英14%
法6.4%
俄5.3%
其他
材料一:
第一篇章:绝望的年代(十月革命的背景)
材料二: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十分贫苦。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相当恶劣。营业税,尤其是对酒类的税收简直成了令人窒息的重负,因为农民们就是靠饮酒才使自己得到点安慰的。
——《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
广大农民同地主阶级的矛盾尖锐。
20世纪初俄国的冶金工厂
材料三: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多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的1/3)
——王斯德主编的《世界现代史》
俄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不断激化。
穷人在施粥棚
内勉强果腹
上流社会举行
的豪华酒宴
俄国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
材料四:沙皇俄国本来就是帝国主义列强中经济落后的国家,参加“一战”使得沙俄经济入困境。……由于军需供应不足,装备落后,军事指挥的失误,再加上士兵情绪低落,俄国战事不断失利,到1917年3月,俄国约150万人死于战争,四百多万人伤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群众游行示威
大战激化了各种矛盾
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逐渐成熟
列宁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
思想和组织上建党准备.
1900年,布尔什维克党的
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经济: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但经济相对落后
政治:沙皇专制制度占统治地位,各种矛盾尖锐
外部: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
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
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逐渐成熟
第一篇章:绝望的年代(十月革命的背景)
二月革命
《四月提纲》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二月革命倒沙皇
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事件抛幻想
十月革命现曙光
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七月事件
和平夺权已不可能
第二篇章:革命探索的历程
建立和巩固苏维埃政权——
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
1、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2、通过《和平法令》——
3、通过《土地法令》——
4、选举产生人民委员会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退出一战
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第二篇章:革命探索的历程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目的
性质
结果
影响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出现两个政权并存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
苏维埃政权
结束了封建王朝专制
统治
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有哪些区别
1、下列关于俄国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列宁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
B、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C、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二月革命的性质是
A无产阶级革命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农奴反对农奴主的斗争
D 土地革命
3、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
B.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4、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根本不同是
A、领导者不同
B、主力军不同
C、客观条件不同
D、性质不同
5、下列俄国历史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是 ①二月革命爆发②《四月提纲》的发表③两个政权并存④十月革命胜利⑤七月流血事件
A、②①④③ ⑤
B、① ④③② ⑤
C、①③② ⑤④
D、②①③④ ⑤
第三篇章:革命意义的伟大
材料一、俄国经过十月革命后,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最终锻铸了叱咤风云、显赫一时的超级大国——苏联。
材料三、毛泽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材料二、在资本主义时代,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十月革命有怎样的历史影响?
1、对俄国
①政治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经济上: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2、对世界
①给各国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寻求解放的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②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俄为师,开始接受马列主义,找到一条改造中国的新革命道路。
第三篇章:革命意义的伟大
苏俄的成就举世皆知:
它突破了西方资本主义三百年来一统天下的巨大危机;
它用三十年时间完成了西方用两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把一个愚昧、落后、腐朽的三流国家改造成了一个超级大国;
它在抵抗并粉碎纳粹德国的世界性大战中居功厥伟;
它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
1861年
改革
(封建) 农奴制国家
(资本主义)沙皇专制统治
二月
革命
两个政权并立(苏、资)
方向明确、革命情绪高涨
十月
革命
(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
《四月提纲》
七月事件
6.推翻俄国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是
A.1905年革命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1861年废除农奴制
7.俄国二月革命后形成了特殊局面,主要表现在
A.两个政权并存 B.继续参加一战
C.群众运动不断高涨
D.苏维埃政府成立
8.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时,最有利的国际因素是
A.第二国际的背景
B.旧的国际关系格局的破坏
C.民族解放运动的广泛兴起
D.帝国主义战争正在激烈进行
9.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B.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C.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
10、下列对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D、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