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全国模拟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精选题16组(含答案)(8省适用)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届(新高考)全国模拟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精选题16组(含答案)(8省适用)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5 06:3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届(新高考)全国模拟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16组(含答案)
(广东、山东、湖北、湖南、重庆、辽宁、福建、河北等地区适用)
1.(2021湖北十一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中国苗族第一寨——西江千户苗寨,坐落在贵州省雷公山北麓,包括平寨、东引、羊排、南贵
4
个行政村,11
个自然寨等组成,是最大的世界上苗族聚居村寨。站在观景台鸟瞰,由衷佩服苗寨祖先在此选址建寨的智慧。这真是一个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上千座吊脚楼从山上一直延展到山脚,鳞次栉比,气势磅礴。白水河迢递蜿蜒,如绿色的缎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给苗寨凭添几多风致。

)。
在这里,旖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苗族风俗天然融汇,相得益彰。特别令人心驰神往的是:这里有作为苗族传统文化重要承载者的建筑、银饰、歌舞、饮食……“这是一个以美丽回答一切的地方,”文化名人余秋雨说,“我对西江苗寨的赞美,大致可以相信。”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连通两岸的是五座风雨桥,把白水河装点得更加秀丽
B.五座风雨桥连通两岸,白水河被装点得更加秀丽
C.白水河被连通两岸的五座风雨桥装点得更加秀丽
D.五座风雨桥连通两岸,把白水河装点得更加秀丽
19.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冒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会上,李书记指出: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B.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C.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D.但一般来说,质量好的文化产品应该符合以下标准:先进的政治性、思想性,较高的知识性、学术性、艺术性,较高的文字质量和印刷装帧质量,鲜明的特色和风格。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2.(2021八省新高考模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近年来,“中国风”音乐越来越受大众追捧。“中国风”大红大紫的同时,引来了大批跟风的创作。有些人在歌曲中随便穿插一些古典诗词,完全不考虑这些古典诗词本身的意义和所想表达的情感,就号称“中国风”歌曲,因而受到学者和文学爱好者的批判。“中国风”歌曲的美感,的确离不开古典诗词的养分,(
)。相比原貌呈现、古词新唱,“中国风”歌曲更多的是借用古诗词中的意象或典故,创造性演绎为新的故事。比如歌曲《半城烟沙》中“金戈铁马,替谁争天下”的歌词,就化用了宋代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词句,又并非简单堆砌,而是融汇创造,使作战时的骁勇情景如在眼前,同时又刻画出战争无法避免的无奈心理。“中国风”音乐可以成为这样一座桥梁:它将经典和流行结合在一起,把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传统诗词中的文化精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经验和创新性发展。
18.
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但这种美感的营造是建立在充分融合创造和理解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的
B.
但可以在充分理解其文化内涵和融合创造的基础上,去营造出这种美感
C.
但这种美感的营造是建立在充分理解其文化内涵和融合创造的基础上的
D.
但可以在充分融合创造和理解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去营造出这种美感
19.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B.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C.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D.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20.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请修改。(3分)
3.(2021湖南省衡阳市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天阴了好些日子,下了好几场雨,甚至还罕见地,飘了一点雪。春天,姗姗来迟。楼旁的花坛边,几棵野生的婆婆纳,却顺着雨势,率先开了花。粉蓝粉蓝的,泛出隐隐的白,像彩笔轻点的一小朵。谁会留意它呢?少有人的。况且,婆婆纳算花么?十有八九的人,都要愣一愣。婆婆纳可不管这些,兀自开得欢天喜地。生命是它的,它做主。
雨止。阳光哗啦啦来了。我总觉得,这个时候的阳光,浑身像装上了铃铛,一路走,一路摇着,活泼的,又是俏皮的。于是,沉睡的草醒了;沉睡的河流醒了;沉睡的树木醒了……昨天看着还光秃秃的柳枝上,今日相见,那上面已爬满嫩绿的芽。水泡泡似的,仿佛吹弹即破。
春天,在阳光里拔节而长。
天气暖起来。有趣的是路上的行人,走着走着,那外套扣子就不知不觉松开了——好暖和啊。爱美的女孩子,早已迫不及待换上了裙装。老人们见着了,是要杞人忧天一番的,他们会唠叨:“春要捂,春要捂。”这是老经验,春天最让人麻痹大意,以为暖和着呢,却在不知不觉中受了寒。
18.下列各项中,与画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开着朵儿的。
B.公务员应该在群众中生根开花。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9.下列各项中,与“走着走着,那外套扣子就不知不觉松开了——好暖和啊”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注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B.画得真好———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么?
C.他纳闷了——究竟是计算方法失误,还是运用不熟练?
D.哦,您,您,您就是——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若改写成“少有人会留意婆婆纳。况且十有八九的人也不觉得它算花呢”,表达效果好不好?为什么?(3分)
4.(2021山东省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早晨,屋外尚有几分寒意,薄薄的,挥之不去。母亲从窗台上拿下一根老丝瓜,用一把剪刀,把絮状的丝瓜皮剪开,便有黑溜溜的瓜仁儿,一窝蜂地从里边涌出,粒粒饱满,满是淘气劲儿。傍着院墙起个小土堆,趁绵绵春雨,把乌黑的丝瓜种子埋进土里。不出几天,
,戴一顶精致的小黑帽,小黑帽下边,是一张娇小嫩青的笑靥,含羞带怯,探头探脑,俏皮可爱。挣脱帽子的束缚,幼弱的瓜苗伸展身子,在春风化雨里茁壮成长,渐渐地,绽出绿叶,抽出瓜蔓,昂扬着一股向上攀爬的生机。
转眼进入夏天,丝瓜藤蔓撒开了欢儿,爬上木桩,爬上草绳,缠缠绕绕,密密交织。院子里,肆意绽放的丝瓜花吹起一支支金色的号角,随风吐出丝丝缕缕的芬芳。烈日当空,暑气蒸腾,瓜荫笼罩处,地上光彩斑驳,丝丝凉意沁入心田。
落日西坠,斑驳的影子,斜斜地映在院子里。忽然,
,瓜叶随风摇曳,瓜荫随风漾动,暑气随风飘散。红通通的夕阳,泊进莽莽苍苍的群山。晚饭后,一家老小,喜欢在瓜架下乘凉。劳作一天的大人们,斜靠在竹椅上,一边低低地絮谈,一边轻轻地挥着蒲扇,赶走几只蚊子。小孩子们呢,或坐在小板凳上,或躺在凉席上,或依偎在大人怀里。宁静的庭院,流萤点点,重重叠叠的瓜荫里,有虫声,繁密如雨。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A.比拟、比喻、排比
B.比拟、比喻、反复
C.对偶、借代、排比
D.对偶、借代、反复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宁静的庭院里流萤点点,重重叠叠的瓜荫里有繁密如雨的虫声。”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5.(2021山东省枣庄市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一世纪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百年史是一部团结带领人民为美好生活共同奋斗的历史。建党百年的历史长卷,写满了波澜壮阔,闪耀着璀璨荣光。(
),“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新中国成立之初,亿万人民在党的带领下“敢教日月换新天”,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用汗水浇灌出一个可爱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解除了“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中国共产党人“一片丹心天地间”,带领人民顽强拼搏,让团结迸发出改天换地的强大正能量。接下来,如何更好地行进,值得每位国人思考。征途漫漫,团结是金,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因为我们打心眼儿里知道“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所以我们满弓发力;因为我们心里还明白“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所以我们满载前行。“众人拾柴火焰高”,让我们团结一心,披荆斩棘,以坚韧奋斗成就新的更大奇迹。
18.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B.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C.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D.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到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从彪炳史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摧枯拉的解放战争,一批又一批先锋毁家纾难,就义成仁
B.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到彪炳史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到摧枯拉朽的解放战争,一批又一批先锋毁家纾难,就义成仁
C.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到彪炳史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到摧枯拉朽的解放战争,一批又一批先锋就义成仁,毁家纾难
D.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到彪炳史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到解放战争的摧枯拉朽,一批又一批先锋毁家纾难,就义成仁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满弓发力,因为我们深深懂得“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满载前行,因为我们深切体认“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原文与改后哪个表达效果更好?(4分)
6.(2021重庆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香山,原称南宫乡,传说是吴王的离宫——[甲]南宫所在,“香山帮”指的是以香山地域为中心集结形成的土木匠人群体。(?
?
?)而香山匠人却同时供奉鲁班和蒯祥,因为蒯祥的出现,标志着“香山帮”建筑技艺的鼎盛与辉煌。到清末,香山地区“民习土木工作者十之六七”,[乙]
“香山帮”不断发展壮大,超越“皇家派”和“岭南派”,成为我国古典三大建筑流派的核心和江南地区最大的匠人群体。
香山匠人善于在本色上做文章,他们的作品在造型、色彩、细节处理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出自香山匠人之手的民居显得轻巧秀丽,不张扬、[丙]
不夸张。2009
年,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此,香山誉满天下。
18.文中[甲][乙][丙][丁]前面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甲]?
?
?
?
?B.[乙]?
?
?
?
?C.[丙]?
?
?
?
?D.[丁]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从源头来说,匠人的祖师一般被认为是鲁班
B.从源头来说,鲁班一般被认为是匠人的祖师
C.对源头来说,匠人的祖师一般被认为是鲁班
D.对源头来说,魯班一般被认为是匠人的祖师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
分)
7.(2021新高考基地学校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近日,三星堆遗址再次启动发掘,6个新坑、3000
多年前的丝绸、500
多件重要文物,掀起了三星堆文化热,神秘的古蜀文化"沉睡三千年,一醒天下惊"。
长期以来,由于文献记载缺乏,古蜀国对我们知之甚少,而在关于三星堆的热烈讨论中,让我们看到无数网友对文物的关心。大家自愿化身"国宝守护人",将对历史的崇敬、文化的自信、民族的认同寄托在了青铜神树上、黄金面具上、象牙制品上,让自豪和热血沸腾了千年时光。
浩瀚的中华大地上,可能还有更多的"三星堆"等待着我们唤醒。商鼎周彝、战国错金、秦俑汉陶、晋帖唐画……它们和三星堆文化一样,(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唤醒沉睡的文明,更要传承它们,发扬它们,携着辉煌的文明走向未来。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等待着苏围统放,等待着惊艳世界。?
B.
等待着苏醒绽放,
等待着惊艳世界,守转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
C.
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等待着谅艳世界,等待着苏醒绽放。
D.
等待着惊艳世界,等待着苏统放,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
19.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C.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D.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请修改。(4
分)
8.(2021广东省肇庆市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田间劳作结束,农作物收晒完毕,“粮入仓,菜入窖”,朔风始起,万物境藏。
寒塘萧瑟,寥落残败的荷收敛了“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明艳和“莲叶何田田”的舒张,此时只剩下根根枯管、片片残叶,随寒风轻摇。枯荷残叶,窸窸窣窣地诉说着夏日里的风韵。倘若来一场冷雨,倒也熨帖了李义山“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心境。(
),有了铮铮铁骨,坚守着生命倔强的风骨,孕育着灼灼其华的气象。
远山空旷,乔木的高耸,抖落满树繁花,只剩余下枝枝杈杈在光影里交错,自已枯瘦冷寂的树枝,指向苍穹。它以风为笔,于苍茫大地上,挥斥质朴的道劲。走近细看,枝条上已经长出了一些比米粒还小的芽苞,襄在黑色的鞘壳里偷偷地窥出一点儿嫩绿或娇紅.深深浅浅地蕴蓄着勃发的生机。
18.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枯萎、残落了的荷,历经风吹雨打,可是依然直立
B.历经风吹雨打的荷,枯萎了,残落了,却依然直立
C.历经风吹雨打,枯萎了.残落了,却依然直立的荷
D.依然直立的荷,枯萎了,残落了,却历经风吹雨打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C.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D.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9.(2021湖南省3月联合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我们的驻地附近,有条小巷子直通孔雀河,走路十分钟就到了。来到库尔勒之后,我常去的一个地方,就是孔雀河边。孔雀河富有诗意是一个名字,河水源头源自博斯腾湖。再往上追溯是开都河,水源是天山雪水。博斯腾湖水穿过铁门关峡谷,流经库尔勒,一年四季川流不息。孔雀河横穿库尔勒市区,犹如一条玉带。在新疆,像库尔勒这样拥有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的城市极为罕见,孔雀河成了最美库尔勒市区的风景线。
天天从孔雀河边经过,我就想,它是怎么进入库尔勒市区的,又流向哪里呢?周末,我和几位同事相约去一探究竞。我们从下游一路溯流而上。(
)。至中游时,河道有落差,河水忽而湍急,忽而平缓。越往上走人越少,两岸草木变得繁茂。终于走到闸口,但见壮观的河水、闸口呼啸喷涌而出,气势磅礴,令人精神为之振奋。
18.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C.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D.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下长。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孔雀河水面宽广,清风徐来,碧波荡漾,下游平静如镜
B.清风徐来,碧波荡漾,下游的孔雀河水面宽广,平静如镜
C.下游平静如镜,水面宽广的孔雀河,清风徐来,碧波荡漾
D.下游的孔雀河水面宽广,平静如镜,清风徐来,碧波荡漾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
分)
10.(2021湖南长郡中学等十五校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21世纪后,机器与人类协同创作的情况日益普遍,各种写作软件(
),用户只需输入关键字就可以获得系统自动生成的作品。对于这些人工智能的作品,人们的评价并不高,更倾向于视为一种由机器或算法完成的文字游戏。它可以模仿逼真,可以快速组合,可以在技能和信息掌握方面超过真正的艺术家,甚至大量生成具有诗或艺术形式的东西,但在自我意识、自我情感方面的天然缺失,导致它的作品从根本上讲就不是其自我情感、自我意识的表达。
诗是思想情感的表达,而思想情感又是因生活而起的。生活的前提是生命,是包括思想情感、意识在内的生命。生命的展开就是生活,生活是生命的体现。人工智能,显然没有生命、没有生活、没有思想情感,它所具有的是算法,模拟,是生成,是通过算法来模拟诗人的作品所生成的文字。现在的人工智能所生成的文字还多有不通之处,但未来的人工智能肯定会生成各种合规的甚至生动的文字。单从字面来看这些文字也会具有其字面的意义。但一旦用上“(
)”的标准,这些作品就可能现出(
),丧失被称为“作品”的资格。
18.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层出不穷
文学审美
原形
B.层出不穷
知人论世
原形
C.不胜枚举
知人论世
原型
D.不胜枚举
文学审美
原型
19.对上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排比、双关、对比
B.对偶、顶真、双关
C.排比、顶真、对比
D.对偶、顶真、对比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11.(2021辽宁省抚顺市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自古以来,黄金的价值赋予金色以华丽、高贵、神圣等象征意义。而古老的紫禁城始终能够绽放出金光闪闪的光芒,无不与黄金材料性能密切相关:不仅黄金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而且氧化速度非常慢,稳定性非常强,可以长期保持光芒,这样一来,建筑物无论历经多长时间,始终金光闪闪。而黄金应用于紫禁城古建筑的做法,则为我国古代传统贴金技术的体现。(
)。此时的金箔具有很强附着性,利用特定的材料可将其贴在建筑构件的表面,并保持长久不脱落。作为贴金的材料,金箔的加工要求极其苛刻。金箔是用黄金锤成的薄片。把一块金“疙瘩”打成0.12微米厚的薄片,需要两个人面对面打上万次。经捶打出来的金箔,薄如蝉翼,软似绸缎。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将成色很高的黄金,打造成极薄的金箔片,这就是贴金
B.
贴金用的金箔片极薄,是用成色很高的黄金打造而成的
C.
所谓贴金,即将成色很高的黄金,打造成极薄的金箔片
D.
贴金须用极薄的金箔片,用成色很高的黄金打造
19.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C.
(荔枝)叶如桂,冬青。华(花)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
D.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
20.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12.(2021湖南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年画一上墙,年的喜庆便自然而来。作家赵冬在其新著《中国年画——悬挂的风景》中,以传统年画为主,对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进行了图解。作为一部中国古典文学诗画集,该书以散文诗的形式,将100
部中国古代名著、民间传说、戏曲故事、神话故事和中华民族英雄人物、传奇人物等凝结在一起。让读者在短时间里浅显易懂地领略到中国文化的深邃。书中所选内容皆是家喻户晓的传统文化故事。其中既有经典名著。如四大名著、《聊寄志异》等;又有历史人物,还有戏曲故事。每一篇都配有年画作为陪村,让人在年画中参悟原著,在诗文解析中领略年画的意韵。作为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不仅年画是文化流通,审美传播的工具,还承载着起到道德教育、文明传承的作用。书中不仅画美,文字也独具风格,或七言五律,或骈文歌赋,读起来朗朗上口。
年画,不仅是一面镜子,也是美好人世间的万花筒,它让我们在辞旧迎新中感悟生命的真谛。而这本书更让我们看到了高悬在中国人心中的年景——丰盈的日子,美好的生活。
18.文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耳熟能详
B浅显易懂
C.家喻户晓
D.朗朗上口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B.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C.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用细如愁。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睛。
20.文中两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3
分)
13.(2021福建省4月诊断性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筷子,古称“箸”,被看作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中晚期新石器时代出现的箸,与当时热食、粒食、羹食的出现及陶制碗形盛食器的使用密切相关。明清时,民间将箸“呼为筷子”,筷子这个名称沿用到现在。今天筷子是国人最普通的日常餐具之一,我们每天都要使用它。
(
)筷子通常方首圆足,既方便使用,也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朴素宇宙观。它多次出现在历代文人的文学作品中。元代周驰《箸诗》云:“正使遭谗口,何尝废直躬?”诗人托物言志,抒发了即使遭受谗毁也不舍弃正直品质的情怀。筷子在民俗、礼仪活动中的应用也很普遍。一些地方在举行婚礼时,长辈会以红绳系一双红筷送给新人,寓意成双成对,生活快乐。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筷子不仅仅是寻常之物,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B.筷子不仅仅是寻常之物,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C.筷子虽为寻常之物,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D.筷子虽为寻常之物,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句子中存在的语言现象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B.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要求写出修改后的语句。(3
分)
14.(2021湖南省雅礼中学第八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大地让我感知到永恒的生命之舟:它散布着高山、河流、平原、盆地和湖泊,像初生的完卵;世界在我眼前完整地呈现,喷薄的生命之流奔涌而出;高山在拥向天空,河流在奔向海洋,湖泊随季节涨落,平原随雨水枯荣。大地仿佛一架巨大的发动机,当我们静心观望,它的各个部位都在一起运转,(
)。
那个时刻,我就看到大地孕育出高山,高山化生了河流,河流泛滥出平原,平原有成了湖泊。从这里开始,我读懂了生命。
仿佛诸神播下的种子,人在天地和上苍的恩泽中走来,一个一个从大地上冒出。我们也就始知上苍的恩泽,施惠和赐虐于大地上的生灵。那一刻,人开始走向神的怀抱,或从她怀抱中挣脱出来。人顶着日头,和流水一起上路。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每个部件彰显它运动的能量
B.
每个部件诠释它运动的方式
C.
自然万物显出它自身的生命
D.
自然万物感知到生命的召唤
19.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B.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C.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D.
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20.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15.(2021深圳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而不叫“风景”?因为“山水”是人格化的图像,其重点是借用自然的形态,表达自己的理想和精神境界。(
),这里的传神可以有三个层次:一是画家描绘出所画对象的精神;二是画家通过描绘对象体现出自己的精神;三是画家通过描绘的对象及运用笔墨揭露普遍的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所以,在传统中国画的审美标准中,形似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造型元素的组合来表达画家的精神境界和人文理想。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写道,“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就是赞扬画家曹霸的绘画充分表现其内在的精神气质。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中国绘画的精髓在于传神而不在于形似
中国绘画的精髓不在于形似而在于传神
中国绘画的精髓不只在于形似,而更在于传神
中国绘画的精髓更在于传神,而不只在于形似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
分)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
分)
16.(2021深圳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充分?????
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灿烂成就。
展品中有数十件珍品,例如《中兴四将图》,便是宋代肖像画中?????
?的佳作。画中四将身着圆领袍服,皆为文人装束;四武官作为侍从,皆身着便装。?????
?,但均身形矫健,表情机敏,颇有军士风范。
本次展览绘制了许多线图:西汉深衣展开示意,唐代女子妆容详解,明代巾帽的“流行款”……此外,本次展览还制作了?????
?服饰复原人像,为了古代服饰之美得以直观地感受,完整地呈现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总的来说,通过精心的谋划、巧妙的布置,本次展览向人们展示了一段丰富多彩的、立体版的《中国古代服饰史》。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文字,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展示
??不可多得
??诸武官年龄和相貌各异
????15尊不同时代的
B.展现
??不可多得
??诸武官的年龄和相貌各异
???15尊不同时代的
C.展现
??屈指可数
??诸武官年龄和相貌各异
????不同时代的15尊
D.展示
??屈指可数
??诸武官的年龄和相貌各异
???不同时代的15尊
19.?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使用有误的标点符号是(3分)
A.冒号??????B.引号??
??C.省略号?????D.书名号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为了人们直观地感受古代服饰之美,完整地把握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
B.以便人们直观地感受古代服饰之美,完整地把握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
C.为了古代服饰之美得以直观地感受,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得以完整地呈现
D.以便古代服饰之美得以直观地感受,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得以完整地呈现
【参考答案】
1.(2021湖北十一校联考)
18.D
(前面两句分别以“吊脚楼”“白水河”为陈述对象写了各自特点,此处也应以“五座风雨桥”为陈述对象来写其特点,中间不能换主语,且与上文主谓句式保持一致,故排除
ABC。)
19.A
(A
与原文都表示提起下文,B冒号表示总结上文,C

D
都是用在总说性的话语后面表解释)
20.①将“包括……等组成”改为“由……组成”或将“等组成”删去(1
分)
②将“最大的世界上”改为“世界上最大的”(1
分)
(若是把修改后的句子完整写一遍,按标准给分)
2.(2021八省新高考模拟一)
18.C【括号前面说‘中国风’歌曲的美感,的确离不开古典诗词的养分”,后面应当接着说这种美感的问题,据此排除BD;应当先“理解其文化内涵”再“融合创造”,据此排除A。】
19.D【画线句中的“金戈铁马”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武器好马匹代指战争。A.是对偶,“沧海月明”对“蓝田日暖”;“珠有泪”对“玉生烟”;B.是比喻,把高亢的乐声比喻为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C.是比喻,将平静的水面比喻为“未磨之镜”;D.是借代,“丝竹”代指“音乐”。】
20.(1)将“把”改为“以”或“用”;(2)“推广……经验”、“推动……发展”,或将“经验”改为“转化”。【原句的语病有:“把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方式”搭配不当,将“把”改为“以”或“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经验”,“推动……经验”搭配不当,改成“推广……经验”、“推动……发展”,或将“经验”改为“转化”。】
3.(2021湖南省衡阳市一模)
18.B。B项与横线句均为比拟手法中的拟物;A项含有拟人的手法,C项运用了谐音双关,D项含有设问。
19.C。C项与例句的破折号表解释原因;A项表强调,B项为语意转换,D项表语意中断。
20.不好。原句运用设问的手法,一问一答可以引发读者思考,(1分)“愣一愣”突出人的情态,表现出人们对把婆婆纳看作花的惊讶,突出婆婆纳勃勃生机。而改句没有这种效果。(2分)
4.(2021山东省二模)
18.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把握修辞手法的能力。“一窝蜂地从里边涌出,粒粒饱满,满是淘气劲儿”“挣脱帽子的束缚,幼弱的瓜苗伸展身子,在春风细雨里茁壮成长,渐渐地,绽出绿叶,抽出瓜蔓,昂扬着一股向上攀爬的生机”“是一张娇小嫩青的笑靥,含羞带怯,探头探脑,俏皮可爱”运用比拟修辞;“戴一顶精致的小黑帽”“肆意绽放的丝瓜花,吹起一支支金色的号角”运用比喻修辞;“瓜叶随风摇曳,瓜荫随风漾动,暑气随风飘散”“小孩子们呢,或坐在小板凳上,或躺在凉席上,或依偎在大人怀里”运用排比修辞。故选A。
19.原文多用短句,有强调作用,句式灵活,节奏明快;原文表述与全文语言风格一致,更生动自然,更具诗情画意(或“更有画面感,更具诗意美”)。
【解析】此题考查比较鉴赏句子的能力。“宁静的庭院,流萤点点,重重叠叠的瓜荫里,有虫声,繁密如雨”多用短句,有强调作用,如“宁静的庭院”强调庭院的宁静,“有虫声,繁密如雨”强调虫声繁多,并且有三字、有四字,还有五字,甚至更多,句式灵活,节奏明快;就语言风格而言,“宁静的庭院里流萤点点,重重叠叠的瓜荫里有繁密如雨的虫声”虽然也能表现出夏夜庭院的宁静,却与全文语言风格不太一致。而“宁静的庭院,流萤点点,重重叠叠的瓜荫里,有虫声,繁密如雨”将其拆分为短句,有点有面,有声有色,更有画面感和诗意美。
丝瓜种子就发芽了
阵阵晚风吹进小院
5.(2021山东省枣庄市二模)
18.A(A比喻,B借代,C对比,D拟人)
19.B(A不符合历史逻辑。C“就义成仁,毁家纾难”与后文“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不对应。D句子内部结构不一致)
20.(4分)改后更好。⑴将“满弓发力”“满载前行”置前,突出强调了在新时期团结一心、实干奋进的重要性,且与前文衔接更加紧密。⑵“深深懂得”“深切体认”显得正式庄重,与本段表现的主题相符。而“打心眼儿里”“心里明白”口语化较浓,从语言风格上与全文不一致。(每点2分,意对即可)
6.(2021重庆二模)
18.(3分)答案C.
(并列的词或短语作谓语、补语表强调时,并列的词语或短语间用逗号。)
19.
(3分)答案A.
(“对”领起对象,“从”领起范围,此处是对范围的的限定;根据前后文的主语,此处由“匠人”领起更能贯通全段。)
20.
(3
分)成为江南地区最大的匠人群体和我国三大古典建筑流派的核心。(“匠人群体”在“流派核心”之前,2分;“三大”
在“古典”之前,1分;改成病句不给分。)
(说明:
原句有两处问题,一是并列不当,无法与前文照应;二是多项定语位置不当,“三大”
应在“古典”之前。)
7.(2021新高考基地学校二模)
18.(3分)A
19.(3分)C(C项,比拟)
20.(4分)第一处:“古蜀国”和“我们”调换顺序;第二处:删掉“在……中”或“让”。
评分建议:改对一处得2分。
8.(2021广东省肇庆市三模)
18.(3分)B[解析]括号后面是“有了铮铮铁骨",与之内容切近的是“依然直立”。C项虽然把“依然直立”放在了尾句,但是作定语,强调性较差,故排除。D项“依然直立”在首句,且是作定语,故排除。A项和D项“枯萎、残落”与“历经风吹雨打”位置颠倒,因果关系混乱.故排除。
19.(3分)C[解析]C项与画波浪线的句子都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A项使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B项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D项使用了对比、对偶的修辞手法。
20.①“乔木”和“高耸”换位置。②“剩余下”重复,保留
种表达即可,如“剩下”“余下”等。③在“自己”前添加介词,如“将”“把”等。(每处1分,共3分。原文有三处语病,分别是语序不当、重复赘余成分残缺。如有其他答案,只要修改正确,即可给分。)
9.(2021湖南省3月联合考试)
18.B
【解析】本题考查使用修辞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孔雀河横穿库尔勒市区,犹如一条玉带"运用了比喻修辞。A项,"晴"与"情"同音,是谐音双关。B项,比喻修辞。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C项,借代修辞,"白发"代指老年。D项,夸张修辞,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多么深重。
19.D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衔接的能力。根据上文的""我们从下游一路溯流而上",此句就与"下游"相衔接,所以
AB两项不恰当;C项,前后句式不一致,目应先写"水面宽广",然后才是"平静如镜"。
20.孔雀河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河水源自博斯腾湖(河水源头是博斯腾湖)。(3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本题主要有两处错误;一处谱序不当.将"孔雀河富有诗竞是一个名字"改为"孔雀河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一处重复啰唆,要去掉"源头",或把源自改成"是"。
10.(2021湖南长郡中学等十五校二模)
18.B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层出不穷”不仅突出多,还与前一句的“日益”相吻合,所以更合适。前后语境都是突出人工智能作品缺乏人的情感意识,缺乏生命力故可推出“知人论世”“文学审美”更合适。现出“原形”(原来的形状)指本来面目完全暴露,伪装被彻底揭开,合于语境。
19.C(无双关,排除A、B两项;无对偶,排除B、两项。注意,“生命的展开就是生活,生活是生命的体现”属于顶真手法)
20.(示例)它可以逼真模仿可以快速组合,可以大量生成具有诗或艺术形式的东西,甚至在技能和信息掌握方面超过真正的艺术家,但在自我意识、自我情感方面的天然缺失,导致它的作品从根本上讲就不是其自我意识、自我情感的表达。
从句式上,“逼真模仿与“快速组合”“大量生成”都是偏正结构,应保持语法结构一致,1分;超过艺术家比“大量生成具有诗或艺术形式的东西”更进一层,1分;“自我意识、自我情感”必须前后语序一致,前后可任改一处,1分)
11.(2021辽宁省抚顺市一模)
18.C
19.
B
20.
不仅黄金”应为“黄金不仅”;“保持光芒”应为“保持光泽”或“散发(放射)光芒”;“稳定性非常强”应在“氧化速度非常慢”之前。
12.(2021湖南三模)
18.B(浅显易懂:道理或寓意浅显,容易理解、明白。这里可以用“轻而易举”)
19.
C(C项与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画线句子“年画”是本体,“镜子”“万花筒”是喻体。C项,“飞花”“丝雨”是本体,梦”“愁”是喻体。A项,使用了对比的修辞;B项,使用了设问的修辞;D项,使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晴”既指天气晴,也指“情感")
20.示例:作为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年画不仅是文化流通、审美传播的工具,还起到道德教育、文明传承的作用。(“不仅”语序错误;“承载着起到”重复。其他修改,正确即可)
13.(2021福建省4月诊断性练习)
18.(3
分)D
19.(3
分)C
20.(3
分)
示例一:箸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与当时热食、粒食、羹食的出现及陶制碗形盛食器的使用密切相关。
示例二: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箸的出现,与当时热食、粒食、羹食的出现及陶制碗形盛食器的使用密切相关。
评分参考:如有其他答案,只要修改正确,即可给分。
14.(2021湖南省雅礼中学第八次月考)
18.
C
19.
B
20.
人从天地和上苍的恩泽中走来,仿佛诸神播下的种子,一个一个从大地上冒出。
15.(2021深圳一模)
18.B
19.A
20.示例
1:三是画家通过描绘的对象及运用的笔墨表达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示例
2:三是画家通过描绘对象及运用笔墨表达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
(原文有三处错误:名词性短语“描写的对象”与动词性短语“运用笔墨”无法并列,“揭露”与宾语“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搭配不当,“普遍的”的位置不当。)
16.(2021深圳二模)
18.A
19.D
2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