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古诗+默写专项训练二(各地试题汇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古诗+默写专项训练二(各地试题汇总)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5 07:1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02新高考文言文+古诗+默写专项训练二(各地试题汇总)
04【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21年高三年级3月联考】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位, 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 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埠祜,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吃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 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窟车。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 留佐武王。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停習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擊昨 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爲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 太公望、召公爽曰:“我之所以弗避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 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 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 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 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宁淮夷东上,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成王七年三月, 周公往营成周洛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应用 倍依以朝诸侯。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翁翁②如畏然。
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毋逸》,以诫成王。天下已安, 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便百姓,百姓说。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 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③,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成王乃命鲁得郊、祭 文王。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
(节选自《史记?鲁周公世家》,有删节) 注:①箕子,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地。②恭敬的样子。③毕,地名。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 功臣同姓戚者
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 臣/同姓戚者
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 功臣同姓戚者
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 功臣/同姓戚者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衅社,是指杀牲取血以祭社神,“社”在古代常指五谷神。
襁褓,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可指婴幼儿时期。
践昨,本义是走上庙寝堂前主阶,后来引申为帝王登基、即位。
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天子见群臣皆面南而坐。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周公才华横溢。建典章制度。作《大诰》为兴师东伐作战前动员,恐成王淫佚,
作《多士》《毋逸》以诫成王。
周公尊贤重士。在洗头时,多次捉起头发,吃饭时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急 忙起来礼待贤士,怕失去了天下的贤人。
周公高瞻远瞩。虽然天下安定了,但周朝的官吏制度还未安排得当,于是他 厘定了官吏职责,天下的百姓为此很高兴。
周公心怀天下。武王去世后,成王年幼,周公担忧周朝天下不稳,代成王执政, 待成王长大后又还政成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我之所以弗避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2) 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14.汉代贾谊评价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请结合文段,概括周公有哪些“大 功”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5~16题。
放舟蓬莱①阁下
戚继光②
三十年来续旧游,山川无语自悠悠。
沧波浩荡浮轻舸,紫石峻婚③出画楼。
日月不知双鬓改,乾坤尚许此身留。
从今复起乡关梦,一片云飞天际头。
注:①蓬莱,今属山东,作者戚继光家乡o②戚继光,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征讨倭寇, 屡建奇功。晚年因张鼎思“言继光不宜于北”而“遽改之广东”,其后“张希皋等复劾之, 竟罢归居三年”,此诗即写于此时。③峻峭,言山之高峻。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首联先从时间上着笔,“续”字点明是重来,“山川无语自悠悠”可见诗人 故地重游,心境悠然自得。
“沧波浩荡浮轻舸”暗合诗题“放舟”,照应缜密。“沧波”,言其水之澄碧; “浩荡”,言其广阔壮大。
颈联慨叹不知不觉中两鬓已经花白,但上天依然让自己存活于世,两句对仗 工整,音韵和谐。
全诗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情感起伏有致。结句虽已收束全诗,而余 情摇漾,寄慨遥深。
16.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建设美好乡村,需要传承乡土文化。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的“ , ”两句描摹山村社日迎神祭祀的热闹风俗,表达对古老乡土文 化的赞美之情。
⑵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表现琵琶曲调激越雄壮的句子是“ ,

⑶韩愈的《师说》文末用“好古文”点出了李蟠的文章爱好,而" ”则 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同时还以“ ”一句,交代了作者写作 此文的直接原因。

05【武汉市2021届高中毕业生三月质量检测】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 14题。
李默,字时言,瓯宁人。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嘉靖初,改户部主事,进兵部员 彳卜平。调吏部,历验封郎中。真人邵元节贵幸,请封诰,默执不予。十一年为武兮罗同考 官。屡迁浙江左布政使,入为太常卿,掌南京国亍畢事。博士等官得与科道选,自默发之。 房吏部左、右侍郎,代夏邦谟为尚书。自正德初焦芳、张彩后,吏部无侍郎拜尚书者。默出 帝特简,盖异数也。严嵩柄政,擅黜陟权,默每持己意,嵩衔之。会推辽东巡抚,列布政使 张臬、谢存儒以上。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钱代默掌铃仅七月逾年镇罢特旨复用默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寻进太子少保。未几,复命兼翰林学士。给事中梁 梦龙劾默徇務,帝为责梦龙。会大计群吏,默戒门下谢宾客,同直大臣亦不得燕见。嵩甚 恨。赵文华视师还,默气折之。总督杨宜罢,嵩、文华欲用胡宗宪,默推王诰代,两人恨滋 甚。初,文华为帝言余倭无几,而巡按御史周如斗以败状闻。帝疑,数诘嵩。文华谋所以 自解,稔帝喜告讦。会默试选人策问,言“汉武、唐宪以英睿兴盛业,晚节用匪人而败”,遂 奏默诽谤。帝大怒,下礼部及法司议。奏默偏执自用,失大臣体;所引汉、唐事,非所宜言。 帝责礼部尚书王用宾等党护,各夺俸三月。而下默诏狱,锢于狱,默竟卷*,时三十五年二月也。默博雅有才辨,以气自豪。有所恃,不附嵩。凡有铃除,与争可否,气甚壮。默既得罪,继 之者视嵩父子意,承顺惟谨,吏部权尽失。隆庆中,复默官,予祭葬。万历中,赐谥文愍。
(节选自《明史?李默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像代默/掌鮭仅七月/逾年/窿罢/特旨复用默/ 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
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锂代/默掌锋仅七月/逾年/窿罢/特旨复用默/ 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
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窿代/默掌松仅七月/逾年/窿罢/特旨复用默/ 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
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僚代默/掌建仅七月/逾年/像罢/特旨复用默/ 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员外郎是中国古代的官职,是在郎官的定员之外设置的职位。
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由礼部主持,及格者称为进士。
国子监是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痍死,古代指犯人在监狱中因饥寒而死,后来也泛指在监狱中病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李默秉公持正,办事坚持原则。他担任吏部验封郎中时,道士邵元节深得皇上信任,地 位显贵,请求朝廷授予封赠的诰命,但李默坚决不同意。
李默才干突出,受到破格任用。他掌管南京国子监后,博士等官员可以参与科道官的选 拔;他接任吏部尚书,改变了吏部多年来没有由侍郎升任尚书的格局。
举默刚正不阿,决不同流合污。他以气势力压严嵩的心腹赵文华,坚决抵制严嵩及 其同伙结党营私,针锋相对地推举王诰担任总督职务。
李默正气凛然,招致奸党忌恨。赵文华谎报军情后,为了自保而诬告李默,皇上听信 谗言,责成礼部及司法部门处置,礼部尚书王用宾将李默定罪入狱七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严嵩柄政,擅黜陟权,默每持己意,嵩衔之。
(2)会大计群吏,默戒门下谢宾客,同直大臣亦不得燕见。
14.李默能先后两次执掌吏部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 - 16题。
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① 杜牧
芳草渡头微雨时,万株杨柳拂波垂。
蒲根水暖雁初浴,梅径香寒蜂未知。
辞客倚风吟暗淡,使君回马湿旌旗。
江南仲蔚②多情调,怅望春阴几首诗。
[注】①诗题原为“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裴使君见迎,李赵二秀才同来,因书四韵兼寄江南许浑先 辈”。横江:渡口名。许浑:晚唐诗人,时任安徽当涂县令,与杜牧多有诗作赠答。②仲蔚:晋代皇甫谧 《高士传》:“张仲蔚者,平陵人也,与同郡魏景卿俱修道德。善属文,好赋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初春时节,作者乘船依次经过和州、横江,沿途受到裴使君、李赵二位秀才等的迎接。
横江渡口细雨纷飞,芳草初生,万株杨柳的枝条在微风吹拂下,随着水波轻盈地飘荡。
“雁初浴”“蜂未知”呼应诗题中的“初春”,点明早春时节乍暖还寒而又不乏生机。
作者和诗友相见,倚风即兴唱和,使君回马之际旌旗沾湿,自然照应首句中的“微雨”。
本诗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蓬”是一种植物,枯后根断,随风飞旋,故也称“飞蓬”“孤蓬”等,古典诗词中常 用“飞蓬” “孤蓬”等比喻漂泊无定的孤客。唐代诗人王维就写过许多这样的诗 句,如" , ”。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 , ”两句点明自己艰苦求学、不艳羡“同舍生”的原因。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自述得不到娘家亲人的理解:“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氓》中的女主人公也有类似倾诉:“ , 。 ”

06【新高考湖南省雅礼中学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五)】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首文,完成10~14题。
王世贞,字元美,大仓人,右都御史忬子也。生有异禀,书过目,终身不忘。年十九,举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世贞好为诗古文。官京师、入王宗沐等诗社,又与李攀龙辈相倡和,绍述何、李,名日益盛。屡迁员外郎、郎中。奸人阎娃者犯法,匿锦衣都督陆炳家,世贞搜得之。炳介严嵩以请,不许。杨继盛下吏①,时进汤药。其妻讼夫冤,为代草。既死,复棺殓之。嵩大恨。吏部两拟提学皆不用,用为青州兵备副使。父忏以滦河失事,嵩构之,论死系狱。世贞解官奔处,与弟世懋日蒲伏嵩门,涕泣求贷。嵩阴持忏狱,而时为谩语以宽之。两人又日囚服跽道旁遮诸贵人舆搏颡气救诸贵人畏嵩不敢言忬竟死西市。兄弟哀号欲绝,持丧归,蔬食三年,不入内寝。既除服,犹却冠带,苴履葛巾,不赴宴会。
隆庆元年八月,兄弟伏阙讼父冤,言为嵩所害,大学士徐阶左右之、复忏官。世贞意不欲出,会诏求直言,疏陈法祖宗等八事,以应诏。无何,吏部用言官荐,令以副使莅大名。迁浙江右参政,山西按察使。母忧归,服除,补湖广,旋改广西右布政使,入为太仆卿。张居正枋②国,以世贞同年生,有意引之,世贞不甚亲附。所部荆州地震,引京房占,谓臣道太盛,坤维③不宁,用以讽居正。居正积不能堪,会迁南京大理卿,为给事中杨节所劾,即取旨罢之。后起应天府尹,复被劾罢。居正殁,起南京刑部右侍郎,辞疾不赴。久之,所善王锡爵秉政,起南京兵部右侍郎。先是,世贞为副都御史及大理卿、应天尹与侍郎,品皆正三。比擢南京刑部尚书,御史黄仁荣言世贞先被劾,不当计俸,据故事力争。世贞乃三疏移疾归。二十一年卒于家。世贞始与李攀龙狎主文盟,攀龙殁,独操柄二十年。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其持论,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而藻饰太甚。
(选自《明史·王世贞传》,有删节)
[注]①杨继盛下吏:杨继盛因奏劾严嵩十大罪状被诬告下狱。②枋:权柄。③坤维:指西南方。张居正是西南荆楚人,王世贞借言以讽。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3分)
A.两人又日囚服/跽道旁/遮诸贵人/舆搏颡乞救/诸贵人畏嵩/不敢言/忬竟死西市
B.两人又日囚服/跽道旁/遮诸贵人/舆搏颡乞救/诸贵人畏/嵩不敢言/忬竟死西市
C.两人又日囚服/跽道旁/遮诸贵人舆/搏颡乞救/诸贵人畏嵩/不敢言/忬竟死西市
D.两人又日囚服/跽道旁/遮诸贵人舆/搏颡乞救/诸贵人畏/嵩不敢言/忬竟死西市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嘉靖,是明朝皇帝明世宗朱厚熄的年号。文中的隆庆、大历都是年号。
B.刑部,管司法刑狱。长官为尚书,副职为郎中。下设员外郎,副职称侍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C.除服,亦称“除丧”“脱服”,俗称“脱孝”.是古代丧礼仪之一,即除去丧礼之服。
D.正三,古代官职分为九品。明朝的侍郎、副都御使、大理寺卿、府尹、按察使等都是正三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世贞禀性聪明,爱好诗文。他读书过目不忘;在京城做官,加入王宗沐等人的诗社,又和李攀龙等唱和。
B.王世贞秉公执法,维护正义。阎姓奸人犯法,被他搜出,他不肯徇情枉法;杨继盛被诬告下狱,他代为写状申冤。
C王世贞仕途坎坷,遭遇不幸。张居正对他积怨难平,两次弹劾他,以皇上的名义罢了他的官职。
D.王世贞才高位显,声名远扬,他与李攀龙交替为文坛盟主,李攀龙死后,他独主文坛二十年,其才最高,地位最显赫,名扬四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世贞解官奔赴,与弟世懋日蒲伏嵩门,涕泣求贷。(4分)
(2)比擢南京刑部尚书,御史黄仁荣言世贞先被劾,不当计俸,据故事力争。(4分)
14.王世贞父亲的冤案为何能得以昭雪?(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流夜郎赠辛判官①
李白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②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
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
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③放赦回?
[注]①这首诗于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瑞幕府事而获罪,被流放到夜郎所作。②五侯七贵:五侯,《汉书①元后传》:“河平二年,上悉封舅谭为平阿侯,商成都侯,立红阳侯,根曲阳候,逢时高平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七贵,潘岳《西征赋》:“窥七贵于汉庭”。李善注:七姓谓吕、霍、上官、赵、丁、傅、王也。③金鸡:古代颁布赦诏时所用的仪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唐人多以汉暗喻本朝之事,“五侯七贵”是指代当时与诗人结交的达官显贵,开篇两句即作者回忆自己醉眠花柳、开怀畅饮的豪奢生活。
B.三四两句直抒胸臆,气势豪迈,表现诗人当年虽然春风得意、豪气干云,却能保持谦虚谨慎、甘为人后的优良作风。
C.“文章献纳”两句表现出皇帝对诗人的宠信,诗人在精美的“麒麟殿”上呈献文章,在奢靡的“玳瑁筵"前流连忘返。
D.“与君自谓”两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表现自己的惬意生活突然被打破,“草动风尘起”即暗指安史之乱爆发。
16.本诗表达了诗人被流放夜郎后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西北边塞冰雪奇寒,原本极其保暖的衣被依然难御风寒的句子是:“ , ”。
(2)《出师表》中写诸葛亮在艰难时期承当重任的句子是:“ , ”。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是:“ , ”。



参考答案
04【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21年高三年级3月联考】
10.【答案】C(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11.【答案】A (“社”是指土地神。)
12.【答案】C (“他厘定了官吏职责,天下的百姓为此很高兴”错,应该是制定了《立政》,使百姓便利,所以天下百姓很高兴。)
13.⑴【答案】我不避嫌疑代理国政的原因,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所以”“摄”“畔”各1分,句意通顺1分。)
⑵【答案】最后把周公葬于毕邑,伴随文王,来表明成王不敢以周公为臣。(“从”“明”“臣”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4.【答案】①辅佐武王灭商;②平定叛乱;③还政成王;④建章立制。(每点1分,任意答出3点即可。)
15.【答案】A(“诗人故地重游,心境悠然自得”不对,结合背景,诗人此时心情实为忧伤。“悠悠”可解释为“忧愁思虑的样子”,如“悠悠我心”。)
16.【答案】①时光流逝、老之将至的感叹;②山川依旧、人事浮沉的愤懑(或建功被罢的愤懑);③复起乡关、以身许国的壮志(或建功报国的自我期许)。(每点2分。)
17.【答案】⑴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⑵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⑶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余嘉其能行古道
05【武汉市2021届高中毕业生三月质量检测】
10.C
11.B (“及格者称为进士”有误。)
12.D (“礼部尚书王用宾将李默定罪入狱”有误。)
13.(1)严嵩执掌朝政时,独揽官员降免、升迁大权,李默总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严嵩对他 怀恨在心。(译出大意给2分,“柄”“衔”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正值朝廷大 规模考核官吏,李默叮嘱门吏谢绝宾客(拜访),一同当值的大臣也不要在公余私下相见。
(译出大意给2分,“会”“谢”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4.①为人正直,原则性强;②忠于职守,能力突出。③皇上看重,破格选用。(每点1分。 意思答对即可。)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默字时言,瓯宁人。正德十六年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嘉靖初年,改任户部主事, 升为兵部员外郎。调到吏部,任验封郎中。道士邵元节受到皇帝宠信,请求朝廷授予封赠的 诰命,李默坚决不同意。嘉靖十一年,李默担任武举会试同考官。逐渐升迁为浙江左布政使, 入朝任太常卿,掌管南京国子监事。博士等官员能参与科道官的选拔,是从李默开始的。历 任吏部左侍郎、右侍郎,代替夏邦谟担任吏部尚书。自正德年初期焦芳、张彩以后,吏部没 有从侍郎直升为尚书的人。李默是皇帝特别选拔的,也算是特例。严嵩执掌朝政时,独揽官 员降免、升迁大权.李默总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严嵩对他怀恨在心。正逢推举辽东巡抚人选, 李默列出布政使张臬、谢存儒而禀告皇上。、皇帝―问严—嵩.意见,…严嵩说他们不能胜任.。.…于是剥 夺李默的官职让他成为平民,以万铉代替。李默掌管吏部仅上个.月,。―过了一年,…万饉被爰官, 皇帝特别下旨又起用李默。下令李默入宫值班供』只,赐予值宿的隹处,.允许在禁苑内乘马车_。
不久晋升为太子少保。没过多长时间,又命李默兼任翰林学士。给事中梁梦龙弹劾李默谋私, 皇上为这件事贵罚梁梦龙。正值朝廷大规模考核官吏,李默叮嘱门吏谢绝宾客(拜访),一 同当值的大臣也不要在公余私下相见。严嵩非常恼恨李默。赵文华视察军队回京,李默以气 势力压赵文华。总督杨宜被罢官,严嵩、赵文华想任用胡宗宪,李默推举王诰代替。严、赵 两人对李默的嫉恨更深。起初,赵文华向皇帝说剩余的倭寇没有多少了,但巡按御史周如斗 把战败的实情报告了朝廷。皇帝有所怀疑,多次诘问严嵩。赵文华谋求自我解脱的办法,熟 悉皇上喜欢大臣互相掲发。恰逢李默給选拔考试设置策问题目,说“汉武帝、唐宪宗因为英 明睿智成就大业,但晚年因用错人而衰败。''赵文华于是上奏疏弹劾李默诽谤皇上。皇上大 怒,下令礼部及相关法司议处这件事。(礼部官员)上奏说李默性格偏执自以为是,丧失大 臣的体统;(策问)所引用的汉、唐事例,不是他所应该说的。皇上斥贵礼部尚书王用宾等 人袒护(李默),相关官员被剥夺薪俸三个月,而将李默关进诏狱,被禁锢在牢中,李默最 终死在诏狱。当时是嘉靖三十五年二月。李默学问渊博,举止优雅,富有才智,用气节自我 激励。(他)有所依仗,不阿附严嵩。凡是遇到选授任命官员的事,他总是与严嵩争执行与 不行,很有气魄。李默获罪以后,他的继任者揣摩严嵩父子的意思,只是遵奉顺从,吏部的 权力完全丧失了。隆庆时期,恢复李默官职,并准予祭祀安葬。万历年间,皇上赐予李默“文 愍”的谥号。
15.A (“依次经过和州、横江”有误。)
16.①运用典故,将许浑比作高士张仲蔚,表达对诗友的赞誉和思念之情。②称赞许浑的诗 才,想象他又写了不少诗。③表达春光易逝、朋友别离的惆怅伤感。(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7.(1)
示例一: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示例二:阴风悲枯桑,古塞多飞蓬。 (王维《送陆员外》)
示例三: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 (王维《送张判官赴河西》)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2) 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06【新高考湖南省雅礼中学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五)】
10.C[两人又日囚服跽道旁,遮诸贵人輿,搏颡乞救。诸贵人畏嵩不敢言,忬竟死西市。意思是两兄弟每天身穿囚服(代父之罪的意思)跪在路旁,拦阻达官显贵的车马,磕头哀求,请求他们仗言搭救。达官显贵畏惧严嵩的权势,不敢替王杼辩解,王杼最终在西市被处决。]
11.B(应改为“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
12.C(“两次弹劾他”理解错误,第一次是“被给事中杨节弹劾”。)
13.(1)王世贞去职离官,奔赴京城,和弟弟王世懋每天伏地而行于严嵩门前,痛哭流涕,请求严嵩宽恕。(得分点:解官、蒲伏、贷各1分,句意1分)(2)等到王世贞被提拔为南京刑部尚书,御史黄仁荣说王世贞先前被弹劾,不应享受俸禄(享正三品爵位),他依据旧例,据理力争。(得分点:比、计俸、故事各1分,句意1分)
14.①王世贞兄弟二人上朝为父伸冤,直言父亲王杼是被严嵩构陷。②大学士徐阶帮助了他们,使王世贞父亲的冤案得以昭雪。(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
15.B(“能保持谦虚谨慎、甘为人后的优良作风”是对原诗句的误解,原诗应该是“风流怎肯落他人之后”的意思。结合前后句意即可判断。)
16.①对往日长安得意生活的眷恋。如前八句和权贵们开怀畅饮、走马章台、出人宫殿的豪奢生活。②对流放夜郎的哀怨之情。“我愁远谪夜郎去”直接抒发了对流放夜郎的哀怨之情。③对为国效力而不可得的愤懑。“函谷忽惊胡马来”表明敌人已经占领函谷关了,“秦宫桃李向明开”表明许多昔日同僚因兵兴之际,受到朝廷重用,好像桃花李花在阳光下盛开,而诗人自己见到国家罹难、生民涂炭,欲为国效力而不可得,不由得生出愤懑之情。④对辛判官施以援手让自己早日赦还的期待。“金鸡放赦”即大赦之典,诗人借此典故表达了希望辛判官能够施以援手,使自己能够早日回归的情感。(计分点;每点2分,情感的概括及分析各占1分。答对任意三点可得6分,意思对即可。)
17.(1)散人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2)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3)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每句1分,有错字或字迹不清楚该句不得分)
[参考译文]
王世贞,字元美,太仓人,是右都御史王杼之子。王世贞禀性聪明,读书看过一遍,终身都不会忘记。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方十九岁便中进士,授职刑部主事。王世贞爱好作诗文,在京城做官,加入王宗沐等人的诗社,又和李攀龙等唱和,秉承(绍述:继承)前辈何、李(何景明、李梦阳为代表的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名声一天天变得更高。多次升迁为员外郎、郎中。有个姓阎的奸人犯了法,逃匿在锦衣卫都督陆炳家中,被王世贞搜出了他。陆炳仗严嵩之势去说情(介:凭借),(王世贞)不肯徇情枉法。杨继盛被诬告下狱,(王世贞)不时为他送汤送药,代其妻子写状申冤。杨继盛冤死,(王世贞)又给他安葬。严嵩恨(王世贞)入骨。吏部两次准备提拔王世贞为提学(拟:打算,设计),(都因严嵩阻止)而没能得到任用,后被贬为青州兵备副使。王世贞的父亲王抒(在抵御外敌时误中敌计)致使滦河失守,被严嵩罗织罪名而身陷大牢(构:设计陷害),等待处决。王世贞去职离官,奔赴京城,和弟弟王世懋每天伏地而行于严嵩门前(蒲伏:匍匐,伏地而行),痛哭流涕,请求严嵩宽恕(贷:宽恕)。严嵩暗地里维持着王杼死刑原判,却常常以谎言宽慰王氏兄弟(谩语:指说谎话)。两兄弟每天身穿囚服(代父之罪的意思)跪在路旁,拦阻达官显贵的车马,磕头哀求,请求他们仗言搭救。达官显贵畏惧严嵩的权势,不敢替王抒辩解,王杼最终在西市被处决(跽:长跪,挺直上身两膝着地。舆: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泛指车。搏颡:叩头。颡:额头,脑门儿。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居丧、请罪、投降时行之)。兄弟俩哀痛欲绝,护送父亲的灵柩回乡安葬,守丧三年只吃粗食,不在内室歇息。守丧期满,脱去丧服后,仍旧不戴帽子不束腰带,穿草鞋戴葛布头巾(苴履:用草做成的鞋垫,用以垫鞋底。苴:衬垫;以……为垫子),不参加宴.会。
隆庆元年八月,兄弟二人上朝为父伸冤(伏阙: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讼:讼,是在法庭上争辩是非曲直,打官司或争辩是非,还有自责的意思),直言父亲王抒是被严嵩构陷。最后,在大学士徐阶的帮助下(左右:有帮助,辅佐;袒护,保护等义),(父亲的冤案得以昭雪,)王抒的官职爵位得以恢复。王世贞决意不再出任为官,正赶.上皇.上下诏征求实言,王世贞上疏陈述了效法祖宗等八件事情,来应答诏命。没过多长时间,吏部采用言官的推荐,命令他以副使的身份去大名(莅:!li,官吏到任,执行职务或临朝治理政事)。(后来)他升任为浙江右参政,山西按察使。因母亲去世他回家守丧,服丧期满,调任到湖广,不久改任广西右布政使,后入朝任太仆卿。(江陵人)张居正当朝为相,因王世贞和自己是同榜考中者,曾有意提拔他,而王世贞却对张居正不太亲近依附。荆州发生地震,(王世贞)引西汉人京房的卜辞,说地震是因为臣权过重,致使大地不安,借此以规劝张居正。张居正对王世贞积怨难平,恰逢(王世贞)调任南京大理寺卿,被给事中杨节弹劾,就趁机以皇上的名义罢了王世贞的官职。后被起用任应天府尹,又被劾而罢官。直到张居正死后,(王世贞)才被起用为南京刑部右侍郎,但称病不赴任。许久以后,因其好友王锡爵执政,才出任南京兵部右侍郎。在这之前,王世贞担任副都御使、大理寺卿、应天府尹和侍郎,官阶都在正三品。等到王世贞被提拔为南京刑部尚书(比:及,等到),御史黄仁荣说王世贞先前于家被弹劾,不应享受俸禄(享正三品爵位),他依据旧例,据理力争。王世贞再三称病辞官,于万历二十一年病卒于家。王世贞与李攀龙交替为文坛盟主(狎:更替),李攀龙死后(殁:死),王世贞独主文坛二十年。他的才华最高,地位最显赫,名扬四海。他认为文章一定效法西汉,诗歌则须以盛唐为楷模,唐大历以后的书,太重于词藻,不要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