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九章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九章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5-05 11:5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达标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四个场景中,主要依靠空气浮力而“飞天”的是(  )
A.翟志刚“行走”太空 B.李宁点燃奥运主火炬
C.热气球冉冉升空 D.飞机翱翔蓝天
2.体积相同的铝球、铜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  )
A.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C.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3.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它们同时浸没到水中,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为零,但减小值相同。由此可以判断(  )
A.两个物体一定处在液体中相同深度
B.两物体所受的浮力相同
C.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
D.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
4.关于压强和浮力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潜入水中的潜水艇,潜水越深,所受浮力和压强越大
B.轮船从江河驶入大海,排水量减少
C.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宽些,以便承受更大的水压
D.用密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时,它所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5.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若密度计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ρ甲、ρ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甲<F乙 B.F甲>F乙 C.ρ甲<ρ乙 D.ρ甲>ρ乙
6.高铁站台的安全线到站台边缘的距离比普通火车站台的安全线到站台边缘的距离更远,这是因为高铁列车经过站台时车身附近的空气(  )
A.流速更快,压强更小 B.流速更快,压强更大
C.流速更慢,压强更小 D.流速更慢,压强更大
7.某些鱼的沉浮靠鳔的胀缩实现,原来静止在水中的鱼(  )
A.鳔膨胀时浮力小于重力会下沉 B.鳔膨胀时浮力大于重力会上浮
C.鳔收缩时浮力等于重力仍悬浮 D.鳔收缩时浮力大于重力会漂浮
8.两个相同的杯中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最后处于如图所示状态。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  )
A.甲所受浮力更大
B.乙所受浮力更大
C.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
D.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9.如图是将一个气球压入水中的过程(气球不会漏气且不会爆裂),球内气体的质量和密度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B.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10.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6 ℃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经研究发现,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的温度下降到0 ℃的过程中,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先下沉然后上浮 B.浮力变小,一直下沉
C.先上浮然后下沉 D. 浮力变大,一直上浮
11.海权握,国则兴,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潜水艇是海军的战略重器。如图所示是我国海军某舰队的“强国号”潜水艇在海中悬浮、上浮、漂浮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此潜水艇分析正确的是(  )
A.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变大
B.悬浮和漂浮时所受的浮力相等
C.漂浮时排开的海水所受的重力最小
D.漂浮时潜水艇底部所受海水压强最大
12.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商用大飞机,它的部分钛合金零件采用了激光3D打印技术。关于客机的相关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客机所在高空的大气压强,比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强更大
B.客机采用密度小的材料,可以减轻它的重力
C.客机升空利用了“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原理
D.客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是受平衡力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3.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会向________(填“内”或“外”)飘,这是因为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________。
14.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得一石块重为1 N,将石块完全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6 N,则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此后,当石块在水中的深度增大时,浮力_______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15.如图所示为我国某新型战略核潜艇。它在水面航行时排水量为9 000 t,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它在水下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受到水的压强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g取10 N/kg)

16.世界上最大的豪华渡轮之一“海洋魅力”号,长361 m、宽66 m,排水量达22.5万吨,满载时吃水深度达30 m,可以搭载6 320名游客,则满载时船底受到的海水压强约为________Pa,船受到的浮力约为______N。当客人下船后,船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ρ海水取
1 000 kg/m3,g取10 N/kg)
17.把重10 N,密度为0.9×103 kg/m3的实心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________(填“漂浮”“悬浮”或“沉底”)状态,物体所受浮力为________N,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_m3。(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8.大家都知道“曹冲称象”的方法,如图所示。我们来分享曹冲所运用的智慧:用物理知识解释“称象”的原理,前后两次水面正对记号说明:前后两次排开水的体积______________。要推出“象重等于石头重”的结论,必须附上的关键推理依据是:物体漂浮时,__________________。这里所用到的方法是__________(填“代换法”或“推理法”)。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题8分,共16分)
19.同学们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这节课上,仔细观察了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如图甲所示)。课后复习时,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经过反复地思考、讨论,提出了对该实验的改进意见,并动手制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为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测力计,C为重物,D为薄塑料袋(质量不计),E是用废弃的大号饮料瓶、带孔橡皮塞以及弯曲玻璃管自制的溢水杯,杯中加入红色的水,F是升降平台(摇动手柄,可使平台高度缓慢上升、下降),G为铁架台。
(1)实验中,同学们逐渐调高平台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________;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________(前两空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比较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量FA′和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变化量FB′,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A′________(填“>”“<”或“=”)FB′。
(2)通过分析,你认为应提醒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操作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请写出两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甲、乙两图的两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与原实验比较有哪些优点?(请写出两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测定橡皮泥的密度的实验中,同学们采用了两种实验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四、综合运用题(每题8分,共16分)
21.儿童乐园有一个孩子们热衷的“水上行走球”游乐项目。游戏者被关进了一个直径为2.5 m的大塑料球中,充气后封闭起来,然后连人带球被推进水中,游戏者在球中玩耍时,球始终浮在水面,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1.0×
103 kg/m3,塑料球和球内气体的质量共计为15 kg,若某次游戏中游戏者的质量为55 kg,g取10 N/kg。求:
(1)塑料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2)塑料球排开水的体积为多少立方米?
(3)水面下10 cm深处水对塑料球的压强为多少帕?
22.如图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棱长为0.1 m的正方体物块A,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 cm时,物块A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物块A受到的浮力。
(2)物块A的密度。
(3)往容器缓慢加水,至物块A刚好浸没水中,立即停止加水,弹簧伸长了3 cm,此时弹簧对物块A的作用力F。
答案
一、1.C
2.D 点拨: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液体的密度ρ液,二是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铝球、铜块、木块浸在同一种液体中,ρ液相同,且它们的体积相同,全部浸没在液体中
V排=V物,因此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3.B 4.C
5.C 点拨:同一密度计在不同的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可知F甲=F乙;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ρ甲gV排甲=ρ乙gV排乙,因为V排甲>V排乙,所以ρ甲<ρ乙。
6.A 点拨: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高铁列车经过站台时,车身附近的空气流速更快,压强更小。
7.B
8.C 点拨:由于甲、乙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所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甲、乙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相等的,故C正确。
9.D 点拨:将气球压入水中的过程,随着深度的增大,气球受到水的压强增大,内部气体体积被压缩后变小,由于气球不会漏气且不会爆裂,所以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由ρ=可知,球内气体的密度变大,D正确。
10.C 点拨:由于烧杯里盛有6 ℃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则小球的密度与水此时的密度相等。由图像可知,4 ℃的水的密度最大,6 ℃的水的密度比0 ℃时水的密度大;所以当水的温度从6 ℃降到4 ℃的过程中,水的密度增大,大于小球的密度,小球会上浮;当水的温度从4 ℃下降到0 ℃时,水的密度小于小球的密度,小球会下沉。
11.C
12.A 点拨:客机所在高空的大气压强,比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强小,A错误;由公式m=ρV和G=mg知,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要减轻重力,只能选择密度较小的材料,B正确;客机升空利用了“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原理,C正确;在空中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是平衡力,D正确。
二、13.外;越小 14.0.4;不变
15.9×107;不变;增大
点拨:漂浮在水面航行时,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即F浮=G排=
m排g=9 000×103 kg×10 N/kg=9×107 N;在水下下潜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的计算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受到水的浮力不变;在水中的深度增大,由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可知,受到水的压强变大。
16.3×105;2.25×109;变小 点拨:压强p=ρ海水gh=1 000 kg/m3×10 N/kg×
30 m=3×105 Pa,浮力F浮=G排=m排g=22.5×107 kg×10 N/kg=2.25×109 N。船漂浮时,有F浮=G总,客人下船后,G总变小,故F浮变小。
17.漂浮;10;10-3
点拨:实心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当物体在水中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等于其重力10 N;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水的体积V排===10-3 m3。
18.相同;浮力等于重力;代换法
三、19.(1)减小;增大;=
(2)①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调零 ②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①溢水杯中加红色水,增加可见度 ②能同时显示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和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
20.方案一: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橡皮泥浸没在水中时的读数为F1
表达式:ρ水
方案二:②把橡皮泥捏成小盒状,放入量杯中,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记下此量杯中水面的示数为V2
③把橡皮泥捏成实心团,使其沉入量杯的水中,记下此时量杯中水面的示数为V3
表达式:ρ水
四、21.解:(1)浮力F浮=G总=(m球和空气+m人)g=(15 kg+55 kg)×10 N/kg=700 N。
(2)排开水的体积V排===7×10-2 m3。
(3)压强p=ρ水gh=1.0×103 kg/m3×10 N/kg×0.1 m=1×103 Pa。
22.解:(1)物块A的体积V=(0.1 m)3=0.001 m3,则V排=V-V露=V-V=
V=×0.001 m3=4×10-4 m3,
物块A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103 kg/m3×10 N/kg×4×10-4 m3=4 N。
(2)弹簧恰好处于自然状态时没有发生形变,F浮=G,则ρ水gV排=ρ物gV,
物块A的密度ρ物=ρ水=×1×103 kg/m3=0.4×103 kg/m3。
(3)物块A刚好完全浸没水中,弹簧对物块A的作用力
F=F浮′-G=ρ水gV-ρ物gV=1×103 kg/m3×10 N/kg×10-3m3-0.4×
103 kg/m3×10 N/kg×10-3 m3=6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