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达标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如图的常见器具都应用了杠杆,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2.晾晒三条相同的湿毛巾,下列做法最有可能让衣架保持水平的是( )
3.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水桶从一楼提到二楼,提水桶的力对水桶没有做功
B.提着水桶站在水平路面上,提水桶的力对水桶做了功
C.推着自行车沿水平方向前进,推车的力对自行车做了功
D.投出去的篮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手的推力对篮球做了功
4.如图所示,已知物体A和B质量相等,A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B在光滑斜面上。现它们分别在同样大小的力F的作用下沿F的方向移动了距离s,则F对物体做功情况为( )
A.对A做的功多
B.对A和B做功一样多
C.对B做的功多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5.在使用下列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中,所用动力最小的是(不计机械自重、绳重和摩擦)( )
6.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A点挂一重物,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在B点施加一个力并使该力最小,该力应沿( )
A.BM方向 B.BN方向 C.BP方向 D.BQ方向
7.如图所示,滑轮组的每个滑轮质量相同,用它们将重为G1、G2的货物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B.若G1=G2,则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C.若G1=G2,则拉力F1与F2所做的总功相等
D.若G1=G2,则甲、乙滑轮组所做的额外功相等
8.如图所示,在相同时间内,用大小相同的拉力F把等质量的甲、乙两物体沿斜面AB、AC从底端拉到斜面顶端。F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甲、P乙,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P甲>P乙,η甲<η乙 B.P甲<P乙,η甲<η乙
C.P甲<P乙,η甲>η乙 D.P甲>P乙,η甲>η乙
9.如图所示是起重机用四种方案将地面上的一棵大树扶起的瞬间,其中拉力最小的是( )
10.如图所示,一游客坐在“摩天轮”中在竖直平面内做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游客从最低点向最高点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游客的动能保持不变 B.游客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游客的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D.游客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11.如图甲所示,水平路面由三段长度相等的粗糙区域组成。在2 N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块(体积忽略不计)从区域①的最左端由静止开始运动,在刚进入区域③时撤去拉力,物块最终停在区域③的最右端。图乙为物块在区域①和②上运动的v?t图像,则( )
A.区域①路面的粗糙程度比②的大
B.拉力在区域①中做功的功率比②的小
C.物块在区域①上所受的摩擦力等于2 N
D.物块在区域③上运动的时间可能为1 s
12.如图所示,用力F把重为400 N的物体在10 s内匀速提升2 m,其中动滑轮重为100 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
A.绳子的拉力为200 N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C.拉力的功率为80 W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2 m/s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3.“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形容射箭运动员拉弓放箭的情形,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弓的________能转化为箭的________能。
14.暴雨天,在山体滑坡的地方,极易发生泥石流。原因之一是在雨水的作用下,滑坡处的泥石与地面(泥石)之间的________减小了。泥石流在向下游流动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填主要的能量转化)。与水流相比,由于相同体积泥石流的质量较大,故具有的________能较大,其造成的破坏和损失更大,因此,暴雨天,尤其在山体滑坡的地方,要加强防范泥石流灾害。
15.某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50 N的水平推力将重200 N的物体匀速推动,使它在20 s的时间内沿水平方向移动10 m,该过程中工人水平推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W。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动能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6.一段均匀铁管长为2 m、重500 N,当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人抬起一端最少需要________N的力,而要把它立起来,人至少需做功________J;如果保持用力的方向与铁管垂直,则在扶起铁管的过程中,所需的力逐渐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17.如图所示,小聪用滑轮组拉动水平地面上重
为500 N的物体A,使它匀速前进2 m,地面
对它的摩擦力为150 N,小聪施加的拉力F=
100 N(忽略绳重和滑轮重) ,则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8分)
18.如图甲是人们锻炼身体时常用的握力器,使用时左半部分可视为一个杠杆,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请在图乙中画出:(1)使杠杆平衡时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2)阻力臂l2。
19.如图所示,某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你画出他使用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四、实验探究题(20题12分,21题14分,共26分)
20.如图所示是小李和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静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螺母向________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杆平衡后,小李在左右两侧分别挂上钩码,如图乙所示,杠杆的________端会下沉,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不改变钩码悬挂点的位置和不添加钩码的前提下,只需将____________即可。
(3)小李和小王又分别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小李的方案如图丙所示,小王的方案如图丁所示。你认为________的实验方案更好,请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小王发现:如果在杠杆的O点用弹簧测力计施加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在探究实验时是否影响杠杆的平衡?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序号 动滑轮
重G动/N 物重
G/N 物体上
升的高
度h/m 绳端受
到的拉
力F/N 绳端移
动的距
离s/m 滑轮组
的机械
效率η/%
1 0.5 1 0.1 0.6 0.3 55.6
2 0.5 2 0.1 1.0 0.3 66.7
3 0.5 4 0.1
0.3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实验中,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缓缓上升。在测量绳端所受的拉力时,弹簧测力计应____________(填“保持静止”或“匀速上升”)。
(3)第三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绳端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
①随着物重的增大,额外功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提高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的措施。
五、综合运用题(每题9分,共18分)
22.如图所示,将质量为6 kg,棱长为0.1 m的正方体合金块,用细线挂在轻质杠杆A点处,在B点施加与杠杆垂直的力F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中OB=3OA。(g取10 N/kg)求:
(1)合金块所受的重力。
(2)合金块的密度。
(3)拉力F1的大小。
23.在拓展课上,小泉同学模拟某建筑工地上拉动工件的情景,设置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他用该滑轮组在4 s内将一个重为100 N的物体,沿着水平地面匀速拉动了2 m。人的拉力为18 N,物体移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35倍,不计绳重及机械的摩擦。求:
(1)人的拉力所做的功。
(2)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
(3)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答案
一、1.B 2.B 3.C
4.B 点拨:根据功的定义式W=Fs,做功多少只与拉力大小和在拉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有关,与物体是在光滑表面运动,还是在粗糙表面运动无关。
5.D
6.A 点拨:由图可知,O为支点,A点挂一重物,阻力方向向下,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B点施加一个力,则动力F方向应向上,要使该力最小,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都一定的情况下,动力臂越长则动力越小;由图可知,BM对应的动力臂最长,该力应沿BM方向,故选A。
7.B 点拨:若G1=G2,且货物被提升的高度相同,根据W有用=G物h可知,两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相等;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所做的总功为克服货物重力和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因甲滑轮组只有1个动滑轮(即动滑轮重更小),所以由W总=(G物+G动)h可知,甲滑轮组做的总功小于乙滑轮组做的总功,由η=×100%可知,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故B正确。
8.A 点拨:已知AB>AC,拉力相同,由W=Fs可知,W1>W2;根据P=,W1>W2,时间相同,则P甲>P乙。由W=Gh可知,将等质量的物体分别沿斜面AB、AC从底端拉到顶端所做的有用功相同,W有用1=W有用2;因为
W1>W2,由η=×100%可得,η甲<η乙。
9.C
10.A 点拨:游客随“摩天轮”做匀速圆周运动,游客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所以游客的动能不变,故A正确。
11.B 点拨:由图知:物块在0~2 s内做加速运动,在2~3 s内做匀速运动,且物块在0~2 s内图像与2~3 s内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相同,说明物块运动的路程相同,即物块在0~2 s内在区域①中做加速运动,在2~3 s内在区域②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区域①路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小于拉力F,在区域②路面上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F。因为滑动摩擦力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所以区域①路面的粗糙程度比区域②路面的粗糙程度小,故A错误;物块在两个区域中运动的距离相等,做功大小相等,运动时间不同,在区域①中运动时间长,功率小,故B正确;物块在区域①中受到的摩擦力小于F=2 N,故C错误;物块进入区域③时的速度为2 m/s,做减速运动,在区域③的平均速度一定小于2 m/s,所以运动时间一定大于1 s,故D错误。
12.B
点拨:由图知,n=2,不计绳重和摩擦,绳子的拉力:F=(G+G动)=×(400 N+100 N)=250 N,故A错误;有用功:W有用=Gh=400 N×2 m=
800 J,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2×2 m=4 m,拉力做功:W总=
Fs=250 N×4 m=1 000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
100%=80%,故B正确;拉力做功的功率:P===100 W,故C错误;由前面解答可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4 m,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0.4 m/s,故D错误。
二、13.弹性势;动
14.摩擦力;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
15.25;不变
点拨:该过程中工人水平推力做功W=Fs=50 N×10 m=500 J,工人水平推力做功的功率P===25 W;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质量和速度都不变,因此物体的动能不变。
16.250;500;减小
17.300;75%
点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W有用=fs物=150 N×2 m=300 J;由图知,n=2,拉力端移动距离s=2s物=2×2 m=4 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100 N×
4 m=400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75%。
三、18.解:如图所示。
19.解:如图所示。 点拨:由图可以看出,人站在地面拉动绳子,故拉力方向应向下。
四、20.(1)右 (2)左;左侧的钩码去掉一个 (3)小李;弹簧测力计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与杠杆垂直,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
(4)不影响;这个作用在杠杆O点的力的力臂等于零
21.解:(1)如图所示。
(2)匀速上升
(3)1.8;74.1
(4)①变大;克服摩擦做功更多;②增加提起的物重(或减轻
动滑轮重;或加强转动部分的润滑等)
五、22.解:(1)合金块所受的重力:G=mg=6 kg×10 N/kg=60 N。
(2)正方体合金块的体积:V=L3=(0.1 m)3=10-3 m3;合金块的密度:
ρ===6×103 kg/m3。
(3)已知OB=3OA,F2=G=60 N,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1×OB=F2×OA,则拉力F1的大小:F1===×60 N=20 N。
23.解:(1)由图知,n=2,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绳=ns物=2×2 m=4 m,人的拉力所做的功:W=Fs绳=18 N×4 m=72 J。
(2)拉力F做功的功率:P===18 W。
(3)因为物体移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35倍,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0.35G=0.35×100 N=35 N;由于物体匀速移动时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F拉=f=
35 N,不计绳重及机械的摩擦,由F=(G动+F拉)可得,动滑轮的重力:
G动=nF-F拉=2×18 N-35 N=1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