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9章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9章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5-05 15:3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达标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如图所示,一潜水艇悬浮在水中。当利用压缩气体把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将________(填“上浮”或“下沉”)。

(第1题)      (第2题)
2.如图甲所示,当向下垂的两张纸中间吹气时,纸会向中间靠拢,根据这一规律可制成图乙所示的装置,当向塑料管B中用力吹气时,细管A中液面将会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动”)。
3.质量为20 g的蜡块,在盛水的烧杯中静止,此时它所受的浮力为______ N,逐渐向烧杯中加入密度为1.1×103 kg/m3的盐水,整个过程中没有液体溢出,蜡块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蜡=0.9×103 kg/m3,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4.一木块的体积为200 cm3,密度为0.8×103 kg/m3。把它浸没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松手后,木块静止时排开水的质量是________kg。(g取10 N/kg)
5.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N,该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6.如图所示,小明用饮料吸管制作了一支简易密度计,将其放入水中时,密度计不能直立,应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吸管中铁丝质量,改进后,分别用它测量水和盐水的密度时,吸管浸入液体的深度分别为h1和h2,则h1________h2。用它测量可乐密度时,吸管上“沾”上许多小气泡,测得的密度偏________。
7.如图所示的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某次执行任务时它的质量为38 t,当它停在水面上时,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m3,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 N。(g取10 N/kg,ρ水=1×103 kg/m3)
8.如图所示,A、B两物块以不同方式组合,分别静止在甲、乙两种液体中,由此可判断ρ甲________ρ乙;若A物块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F甲________F乙。(均填“>”“<”或“=”)
9.重为4.9 N的小球漂浮在水面上,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浮力和杯子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10.体积为120 cm3的物块,重1.8 N,将它浸没在水中(如图)。在图中画出松开手时,该物块受力的示意图。(g取10 N/kg)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1.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根据鸡蛋能否沉入水底可以鉴别其是否新鲜。为了验证其真实性,小亮买了些新鲜鸡蛋,并拿其中一颗进行实验。第一天放入水中的鸡蛋沉入水底(如图甲),取出鸡蛋擦干放置50天后,再放入水中时鸡蛋漂浮在水面(如图乙),看来网传是真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鸡蛋两次所受的浮力一样大
B.甲图中鸡蛋排开水的重力大
C.乙图中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D.放置50天后的鸡蛋密度变大
12.一个质量为60 g、体积为100 cm3的物体放入酒精(ρ酒精=0.8×103 kg/m3)中,物体静止时,物体浸在酒精中的体积与物体总体积的比值为(  )
A.3∶4 B.3∶5
C.1∶2 D.2∶3
13.小明采用“向漏斗口吹气,观察乒乓球状态”的方法来探究流速对流体压强的影响。以下方案不合理的是(  )
1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两个完全相同的立方体A、B分别放入这两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静止时两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A、B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A、FB,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  )
A.FA<FB p甲=p乙 B.FA=FB p甲=p乙
C.FA=FB p甲<p乙 D.FA=FB p甲>p乙
15.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将一个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浸没在酒精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80 g;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溢出液体的质量是80 g,小球露出液面体积与浸入液体中体积之比为1 ∶4。已知ρ酒精=0.8×103 kg/m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静止于甲溢水杯的底部 B.小球的体积是80 cm3
C.液体的密度是1.0×103 kg/m3 D.小球的密度是0.9×103 kg/m3
16.体积为60 L的救生圈,所受重力为50 N,体重为450 N的林林同学在水中使用这个救生圈,当他处于静止状态时,g取10 N/k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人和救生圈没入水中,处于悬浮状态
B.人和救生圈漂浮,部分露出水面
C.人和救生圈沉入水底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7.据史书记载,我国宋朝治平年间,在今陕西境内发生了一次大洪水,洪水将固定浮桥用的八尊沉重的铁牛冲入了河底。当时有一个叫怀丙的人巧妙地将铁牛打捞了起来:把拴在一起的两艘大木船装满沙子,然后用绳索一端系住铁牛,拉紧后另一端拴在船上。把沙子卸入河中,铁牛就被拉起来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铁牛浸没后,随着深度增加,所受的浮力增大
B.铁牛被冲到河底只受到重力和浮力
C.用两艘大木船装满沙子,是为了减小浮力
D.卸下沙子的过程中,当木船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时,铁牛就会被拉起
三、实验探究题(第18题6分,第19题8分,第20题7分,共21分)
18.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当流体处于流动状态时,其内部各处的压强有什么规律呢?
小李同学将图a所示的玻璃管装置接到水流稳定的自来水管上,当水在玻璃管中流动时,可看到两个竖直管中液面的高度并不相同。从图中可以看出A、B两处管的粗细不同,因而A处流速小,B处流速大,可见流体的压强与流速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接着,小李同学又自制了一个飞机机翼模型,如图b所示,将其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在模型的正前方用电扇迎面吹风来模拟飞机飞行时的气流。
(1)由图a的实验现象,得出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b所示的实验中,电扇没有吹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等于机翼模型的重力大小,当电扇转动后,发现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了,请用上述实验结论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情形中,能够运用上述实验结论进行解释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将氢气球放手后,它会飘向空中
B.地铁站台上,人必须在警戒线外候车
C.船舶航行时应避免两艘靠近的船并排前进
19.小刚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如图所示的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g取10 N/kg)
  
(1)分析①②③④,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分析_____________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物体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N。
(4)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该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小明同学在没有弹簧测力计的情况下,用天平、烧杯、适量的水、细线等器材,经过以下实验步骤,测出了小石块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
A.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1。
B.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2。
C.用细线系住小石块,将小石块全部浸没但未接触烧杯,天平的读数为m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小石块慢慢浸入烧杯水中的过程中,天平的指针将向________(填“左”或“右”)偏转。
(2)上述实验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是______________(填“A”“B”或“C”)。
(3)请写出小石块所受浮力的表达式F=__________(用测量量的符号表示,已知物体重力与质量之比为g)。
四、计算题(第21题6分,第22题8分,第23题10分,共24分;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只有答案的不得分)
21.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2.7 N,当把零件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是1.7 N;现把该零件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时,测力计的示数是1.9 N。求:
(1)该零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
(2)该液体的密度ρ液。
22.一长方体木块质量为0.12 kg,高为4.0 cm。将木块平稳地放在水面上,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2.0 cm,如图甲所示。利用金属块和细线,使木块浸没水中且保持静止状态,如图乙所示。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木块的密度ρ木。
(2)细线对木块的拉力F。
23.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块,物块下表面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由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放(物块始终未与容器接触)。物块下放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N/kg。求:
(1)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物块的密度。
(3)从物块刚好浸没水中到h=10 cm过程中,水对物块下表面的压强变化了多少?
答案
一、1.上浮 2.上升 3.0.2;变小
4.2;0.16 点拨:木块浸没在水中,其排开水的体积与木块本身的体积相等,由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木块所受浮力;根据木块所受浮力与木块的重力的关系分析浮沉情况,应用平衡条件求出木块受到的浮力,根据G排=m排g求出排开水的质量。
5.1;4×103
6.增加;>;大
7.38;3.8×105
8.>;> 点拨:由于A、B两物块两次静止时分别处于漂浮、悬浮状态,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块受到的重力,即F浮=G;由图知,物块A、B排开液体的体积:V乙排>V甲排,由F浮=ρ液gV排可知:ρ甲>ρ乙,A物块在两种液体中都完全浸没,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根据F浮=ρ液gV排知,F甲>F乙。
9.解:如图所示。
 
(第9题)    (第10题)
10.解:如图所示。
点拨: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1.0×103 kg/m3×10 N/kg×120×10-6 m3=1.2 N。
二、11.B 12.A 13.A 14.D 15.C
16.B 点拨:救生圈体积V=60 L=0.06 m3,若它全部浸入水中所受浮力F浮=ρ水gV=1.0×103 kg/m3×10 N/kg×0.06 m3=600 N,又F浮>G人+G圈=450 N+50 N=500 N,则林林同学静止时,人和救生圈漂浮,部分露出水面。
17.D 点拨: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深度无关,铁牛浸没后,水的密度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的浮力不变,故A错误;分析可知,铁牛被冲到河底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并且重力大于浮力,所以铁牛还受到河底的支持力的作用,故B错误;用两艘大木船装满沙子,船仍旧漂浮在水面上,重力增大,浮力也随之增大,所以是为了增大浮力,故C错误;卸下沙子的过程中,木船重力减小,所受浮力减小,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木船排开水的体积减小,需要上浮,所以铁牛就会被拉起,故D正确。
三、18.(1)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机翼上凸下平,上方空气的流速比下方的大,造成机翼上方压强小于下方压强,所以机翼获得向上的升力,使测力计示数减小 (3)B、C
19.(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2)①、④、⑤ (3)2.4 (4)3.3×103
20.(1)左 (2)A (3)m3 g-m2 g
四、21.解:(1)金属零件重力等于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G=F示1=2.7 N,根据称重法可得物体受到水的浮力F浮=G-F示2=2.7 N-1.7 N=1 N。
(2)金属零件浸没在另一种液体时受到的浮力F浮′=G-F示3=2.7 N-1.9 N=0.8 N,由于金属零件都是处于浸没状态,则V排′=V排=V金;
根据F浮=ρ液V排g得,F浮=ρ水V排g=ρ水V金g、F浮′=ρ液V排′g=ρ液V金g;
解得ρ液=F浮′×=0.8 N×=0.8×103 kg/m3。
22.解:(1)题图甲中,由物体浮沉条件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知,物体漂浮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G=ρ木V木g=F浮=ρ水V排g,由V木=2V排得,木块的密度ρ木=ρ水=0.5×103 kg/m3。
(2)题图乙中,木块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受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拉力和木块的重力,F浮′=G+F,
ρ水V排′g=G+F=ρ木V木g+F,
又V排′=2V排,F浮′=2F浮=2G=2mg,
所以F=F浮′-mg=2mg-mg=0.12 kg×10 N/kg=1.2 N。
23.解:(1)由图像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示数F最大=8 N,此时物块未浸入水中,则物块重力G=F最大=8 N;物块全浸入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4 N,受到的浮力
F浮=G-F示=8 N-4 N=4 N;
(2)由F浮=ρ水gV排得物块的体积
V=V排===4×10-4 m3,
物块的质量m===0.8 kg,
ρ物===2×103 kg/m3。
(3)由图乙可知,h1=4 cm时物块刚好浸没水中,从物块刚好浸没水中到h=10 cm过程中,物块下表面变化的深度
Δh=h-h1=10 cm-4 cm=6 cm=0.06 m,
水对物块下表面的压强变化
Δp=ρ水gΔh=1×103 kg/m3×10 N/kg×0.06 m=600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