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5课 孔乙己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梳理小说情节,理解小说内容。
2、学习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3、感知作者对孔乙己的批判与同情,理解小说的主题。
学法指导
1、阅读小说,划分层次,通过理清小说的脉络,把握故事情节。
2、找出小说中描写孔乙己外貌、动作、语言等的句子,反复品读,概括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3、了解以笑写悲的写法,体会旧社会人情的冷漠,理解作品蕴含的深意。
中考导航
1、“阔绰”“不屑置辩”“颓唐”等为中考易考词语。
2、通过对小说中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的分析来把握人物形象是中考小说阅读的常考点。
3、掌握插叙的作用是本课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搜索关于“封建科举制度”的内容:封建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三年一考的“举人”,入选者只有千分之一;三年一考的“进士”,入选者只有万分之一。许多读书人老死科场,利欲熏心,精神畸形,成了科举的奴隶,成了科举制度的受害者。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其中的一个。
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处理社会事物、谋划生计的能力是很缺乏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又让他们鄙视体力劳动,至于经商营业,更是不耻。所以实际上,封建文化和科举制度所培养出的人是一群无用的人。
二、导学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三闲集》《且介亭杂文》等。
写作背景
《孔乙己》最早发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上,后编入《呐喊》。小说以清末为社会背景,展示了新文化与复古逆流的激烈斗争。当时,北洋军阀出于政治统治的需要,教育上推行复古主义。鲁迅针对这一现状,写了这篇小说,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对知识分子的摧残和毒害。这是一篇讨伐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
三、导读理解
1、说一说用“孔乙己”做题目的好处?
解析:用叫人“半懂不懂”的绰号作题目,点明故事的主人公,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小说前三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解析:小说前三段属于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展示了孔乙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揭示了当时的社会贫富差距之大及人们的势利冷酷,从而揭示了造成孔乙己的人生悲剧的社会根源。
3、分析小说第3段“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的作用。
解析:①引出主人公;
②渲染出势利冷漠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为主人公出场提供典型的生活环境;
③首次出现“笑”,突出了孔乙乙被当作笑料的可悲地位,为其悲剧性结局理下伏笔。
4、赏析第4段“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的含义。
解析:“站着喝酒”说明了孔乙己穷困潦倒的经济状况和低下的社会地位;“穿长衫”说明他虽穷但又不愿放下“读书人”的架子,受封建文化教育毒害很深,不屑与“短衣帮”为伍,表现了他虚荣心十足的性格特征:“唯一”说明在酒店里只有他人是这样,既被上层统治阶级排挤,又不容于下层劳动人民,预示着他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5、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4段“他身材很高大……也没有洗”这两句话。
解析:这两句话运用了外貌描写。“身材很高大”表明孔乙己原本具有劳动能力;“青白脸色”表明他营养不良,生活贫困;“皱纹”“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是他年事已高、处境潦倒的表现;“时常夹些伤痕”表明他常遭人欺凌;穿“长衫”,表明他“读书人高人一等”的思想根深蒂团;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突出了他的穷苦潦倒、四体不勤。一个好逸恶劳、穷困潦倒、饱受欺凌和摧残的悲剧人物形象逐渐显露了出来。
6、分析小说第5段使用了怎样的记叙顺序?
解析:交代孔乙己的身世、经历说明偷窃原因,揭示他好喝懒做而又守信的“矛盾”性格,为下文写他欠钱理下伏笔。
7、赏析小说第9段的作用。
解析:第9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突出了孔乙己的社会地位低微,预示了他的悲惨结局,寄寓着作者对孔乙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
8、小说第10段可否将打折孔乙己腿的“丁举人”换成“丁老爷”或“丁乡绅”?
解析:不可以。“举人”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爬到上层的人,“老爷”或“乡绅”的身份与科举制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将人物设定为“丁举人”,能够尖锐地揭露出科举制度的本质和罪恶;读书人爬上去后就可能成为凶残狠毒的压迫者,爬不上去就可能成为被欺侮的可怜人。
9、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赏析:作者借掌柜和酒客之间极其平常的对话,侧面交代了孔乙己的遭遇,体现了掌柜和酒客对孔乙己一点都不同情、关心。对丁举人的凶残行径,无人表示愤慨和不平,说明了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何等凉薄,这一情节深刻地揭露了“吃人”的封建社会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深刻地表现了本文的主题。
10、小说第11段“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这一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文中有什么的作用?
解析:运用了自然环境描写。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令,用萧索、凄清的自然环境营造了悲凉的氛围;使孔乙己出场具有悲剧意味,暗示了孔乙己的悲剧结局。
11、第11段中孔乙己的外貌与前文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解析:睑色由“青白”变成“黑”,脸更加瘦,衣着更加寒酸,说明他的生活日益窘迫,已穷困潦倒到了极点。
12、第11段如果在“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之后,再用一段文字写掌柜和酒客的对话,谈论孔乙己的生死,这样写与课文的写法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解析:如果加上掌柜和酒客谈论孔乙己生死的对话,就意味着人们还关心孔乙己的生死,课文的写法更能显示出人们的冷漠,并且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13、第13段,“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中的“大约”与“的确”是否矛盾?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解析:不矛盾。“大约”表示推测,因为没有人关心孔乙己的死活,所以没有人知道孔乙己的确切消息;在当时的社会中,像孔乙己这样的人只有死路一条,所以用“的确”。看似矛盾的猜想结尾,留给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更有无穷的悲剧意味。
自我检测
班级要举行“走近鲁迅”专题学习活动,要求至少结合两篇课文确定—个研究专题。请参考示例,简要介绍你的研究活动。
示例:
【专题名称】鲁迅小说中的“小人物”
【研究依据】《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故乡》中的闰土
【我的发现】他们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既老实善良,叉愚昧落后。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时对造成他们人生悲剧的社会根源进行了深入思考。
我的研究:
【专题名称】
【研究依据】
【我的发现】
答案以及解析
答案:示例:鲁迅散文的特点
《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的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他的散文写作题材广泛,如《藤野先生》中既写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又写了自己留学的感慨,还写了“清国留学生”的不学无术,但都被怀念线和爱国线紧紧聚在一起;《阿长与<山海经>》零零碎碎写了阿长的诸多讨厌,又写了她买《山海经》,一条怀念与敬仰线将诸多素材一线串珠,体现了鲁迅先生散文形散神聚、有的放矢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性语文实践能力。解答此题必须认真阅读要求,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解答。题目是要求做一个研究专题,而且给出了示例。解答第一题,我们可以根据示例“鲁迅小说中的‘小人物’”的专题,选择自己的专题,鲁迅作品入选课文很多,有《社戏》《孔乙己》《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这其中从题材上有小说、散文、议论文等,示例是从“小人物”做出提示,我们可以选“鲁迅散文的语言技巧”、鲁迅作品里的“美女蛇”、鲁迅的“故乡“情结”等来制定自己的研究专题;解答第二题,可以根据专题的选择,挑选两个学过的文章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所选的这两个课文要能体现专题的内容,如示例中鲁迅小说中的“小人物”,就不能选《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等课文,因为它们是散文。解答第三题,一定要结合研究专题的名称以及所选文章的内容来分析,切不可脱离课文实际,瞎写一气,文不对题而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