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微校本 高考作文之高频主题(48页)

文档属性

名称 7微校本 高考作文之高频主题(48页)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5 15:2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微校本
三军统帅
高考作文之高频主题
目录
高考高频主题之“法与情” 高考高频主题之“父母与家乡”
高考高频主题之“故乡” 高考高频主题之“规则”
高考高频主题之“教育与惩戒” 高考高频主题之“历史”
高考高频主题之“立志、担当” 高考高频主题之“利”
高考高频主题之“梦想” 高考高频主题之“内外”
高考高频主题之“青春” 高考高频主题之“青年”
高考高频主题之“情怀” 高考高频主题之“权利”
高考高频主题之“人工智能” 高考高频主题之“生命”
高考高频主题之“时代” 高考高频主题之“实力”
高考高频主题之“微信投票” 高考高频主题之“修身处事”
高考高频主题之“智” 高考高频主题之“中国”
高考高频主题之“中国梦”
高考高频主题之“法与情”
1月初,G1747次列车在合肥站准备开车时,旅客罗某以等丈夫为由,不听劝阻,用身体强行扒阻车门,造成该次列车延迟发车。公安机关经调查取证,认定罗某的行为扰乱了车站、列车正常秩序,违反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同月,重庆北开往潼南的动车上,一婴儿突发昏厥,急需送医,列车员与司机沟通后决定延迟6分钟发车,为孩子打开生命通道。同样是延迟发车,这次没有乘客抱怨,网友也纷纷点赞。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作文题目提供了“罗某强行扒阻车门造成列车延误”和“管理部门为挽救生命主动延迟发车”两则主体材料。罗某为一己私利任性而为,扰乱车站、列车正常秩序,违反了相关规定,表现出其对规则的轻视。而另一则材料所述却是为挽救生命延迟发车,体现的则是对生命的尊重。
写作时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
(1)可以结合材料谈规则意识。为一己私利蔑视规则、任性而为是在扰乱社会秩序,会给周围人带来不便。当事人不仅应受到规则的惩处,也会遭到整个社会的谴责。
(2)可以结合材料谈尊重生命。生命是神圣的,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为挽救生命打破规则,虽然耽误了一点时间,却收到大家的点赞,这不仅体现出生命至上的意识,也表现了规则和温情有时并不冲突。
(3)可以辩证地谈规则与温情的关系,或者谈规则什么时候应遵守,什么时候可以打破。法规须遵守,但并非冷峻严苛,人间亦自有温情。
[佳作展台]
法在左,情在右
姜凤丹
法在左,情在右,一路花开,一路芬芳。法在左,所以纵使路旁枝繁叶茂杂草丛生,行人也可免去穿枝拂叶之苦;情在右,所以纵使路上阴风怒号泥泞难行,行人亦可感受阳光普照之温暖。
旅客罗某以等丈夫为由,不听劝阻,用身体强行扒阻车门,造成列车延迟发车。她的行为就是缺少法度制约的典型表现。罗某无视法度的存在,恣意妄为,不仅给他人带来不便,给自己带来性命之虞,更是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破坏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一人不守法尚且如此,那么倘若整个社会都缺少法度,又该成为什么样子?黑暗弥漫,暴力滋生,一言不合就加以拳脚,一意不顺就施以打杀,这样的社会民不聊生,百姓又何来幸福安康之说?由此观之,法之于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缺少情的社会,是一个充斥着冷漠与麻木的社会。
固然,人情、交情大行其道的社会令人感到不公,但一个缺少温情的社会则更加令人寒心恐惧。劝阻市民在电梯吸烟,仅因对方患有心脏病且随后不久就病发身亡便要求劝阻之人赔偿损失。而法院经调查后认为劝阻之事确有诱病之因就判处劝阻之人赔偿,如此行事,岂不令社会上的好人心寒,令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的公德成为人们避之不及的猛虎?不可否认,公民劝阻老人吸烟确实使老人情绪激动并造成严重后果,但毕竟老人在电梯里吸烟也违反了公共秩序,造成安全隐患,公民劝阻乃人之常情,也是公民自觉践行社会价值观的表现,法院的做法不仅与立法的初衷背道而驰,更滋长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不良风气。在情与法的较量中,此时情不应处于下风,而应成为温暖社会的春风。
情与法并存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重庆北开往潼南的动车上,一婴儿突发昏厥,急需送医,列车员与司机沟通后决定延迟6分钟发车,为孩子打开生命通道。此举不仅是法在情前的让步,更是法情相生的生动体现。在情前,法的弹性救了孩子一命;在法前,情的包容彰显社会美好风尚。唯有情法相依,情法并重,社会才能真正成为和谐有序的社会,人们才会真正享受到法的有序和情的温暖。
法在左,情在右,携手并进,共创中国美好未来。
高考高频主题之“父母与家乡”
春节期间,几个回到乡村的青年在闲聊。这些话语引人关注:
①我喜欢上海,它有国际视野和大都市气息。
②老家很漂亮,又有新政策支持,我想回来创业,还能陪伴家人。
③我哥在国外,好几个春节都没有回了,父母一直念叨。
④大城市压力大,节奏快,我有点跟不上。
⑤我想接爸妈和孩子到城里生活,可爸妈不愿意离开家乡。
身处大发展的时代,作为“00后”的你读了上面材料,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话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人生愿景。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材料的主体部分由五句话组成,第一句写出了现代大都市对青年人的吸引力;第二句写出了家乡的变化,阐述自己想归来的理由;第三句则写出了父母对外出子女的挂念;第四句是说大城市生活的压力;第五句则写父母一辈对家乡的不舍。综合整则材料考虑,是写“我”对“城市”“乡村”的看法,以及“我”如何在两者之间取舍。选择城市,意味着承受压力,远离亲人;选择乡村,意味着离开时尚与繁华。在自我实现与陪伴家人之间,如何达到心理与客观上的平衡,如何实现一个良好的统一,这是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
写作时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城市的风雨与光芒;②美丽乡村,建设有我;③新时代带给乡村的新机遇;④平衡亲情与梦想;⑤人在外,心在乡。
[佳作展台]
老去的父母 年轻的故乡
“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似乎在时代的发展洪流中被冲淡了,40年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一代人的家庭观。我们逐渐长大,父母渐渐老去。最大的一批00后应该已经完成人生的成人礼了。成人意味着责任,在新时代里,作为一名00后,我愿意将我的人生奉献给我的家乡,回报给我的父母。
父母这一辈人总还是保留着传统的“安土重迁”的思想,总觉得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故乡才是最踏实的地方,他们不愿意改变现有的生活状态,不愿意和子女一起去城市里生活。其实他们离不开的是一辈子的生活方式,乡村的简单、纯粹、安静已经融入到他们的血液里。另外,老人们不愿到城市里和儿女一起生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愿给孩子们添麻烦。城里的生活无疑是快节奏的,消费水平也超出乡村许多,老人们为了不打扰孩子们的工作、生活,平时即使生病也会隐瞒,“不能帮忙至少就不去打扰吧!”有这种观点的父母不在少数。
然而,父母毕竟一天天地老去,当他们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儿女们又在哪里?哈尔滨65岁的朱阿姨,一个人照顾瘫痪卧床的老伴5年了。当瘫痪的老伴儿半夜从床上掉下来的时候,朱阿姨是多么无助,即使拨通了通讯录里远在异地的女儿的电话又能如何呢?为人子女,当尽孝道。父母总是以无限的宽容,支持儿女追求梦想:“孩子,长大了,你就飞吧!”可当我们真的飞走了,留给他们的却是无尽的牵挂与寂寞。
年轻人在外打拼,忙忙碌碌,甚至春节都无法回家。可曾想到,年迈的父母望眼欲穿盼着孩子归来。不可否认,外面的世界更精彩,但是如今的故乡未尝没有新时代的魅力。能否将实现自我价值与奉养父母兼顾呢?看,网购、移动支付、更加便捷的交通、日益改善的环境,就算是在小县城、小乡镇也能和世界同步,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这个蓬勃发展的时代。作为年轻人,我们可以在家乡这片热土上大有作为。年轻最不缺的就是拼搏与梦想,当梦想搭上了时代的顺风车,势必会跑得更加迅疾。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当这些新鲜事物进入传统的故乡之时,城市与乡村的距离缩短了,故乡越来越年轻了。美丽乡村、智慧乡村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年轻的故乡离不开年轻的人们,真希望那些“老人村”“留守村”可以有所改变。如今我们有国家发展的大好形势,有地方政府的创业支持,为什么不能回家创业,开拓出崭新的天地呢?发展自我与陪伴家人,从来不应该是一对矛盾。
父母越来越老了,而故乡越来越年轻了,唯愿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年老的父母在年轻的故乡里,幸福安康。
[名师点评] 文章以青少年的口吻,在开头第一段就明确观点:“作为一名00后,我愿意将我的人生奉献给我的家乡,回报给我的父母”。接着分别从父母固有的思想观念、父母不愿给孩子增加负担的心情、空巢老人面临的困境,以及在新时代新环境下怎样解决实现自我与奉养父母的矛盾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呼吁青年人奉献自我,回乡发展,表达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条理清晰,语言质朴。
高考高频主题之“故乡”
随着城市化进程,很多人离开故乡去城市发展生根;随着全球化进程,不少人离开故土去国外求学谋生。人们距自己的故乡越来越远。其实,所谓“故乡”,不止是我们的生养之地,也是一种心灵的依托、文化的原乡。乡愁源于人的内心,不仅是因身体远离故乡而生出的念想,更是因心灵之家遭遇变故而形成的文化心理现象。
故乡日渐远去,如何安顿自己的心灵?有人心怀乡愁,故乡成为心灵的慰藉;有人放下乡愁,为进入他乡的新世界而欢欣……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本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主要讲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待故乡的不同态度。审题时要注意思考:材料中第一段长长的文字,主要是展现社会现实背景,暗示命题者的意图和导向;希望你以关注现实的眼光,从时代变化和文化传承的角度去思考,去“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本作文审题时要聚焦的核心句是“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把握好“此”字的含义,就是解开题目的钥匙。按上下文的承接,“此”所指应是:故乡日渐远去,如何安顿好自己的心灵?可转换为:如何在故乡日渐远去之时安顿好自己的心灵?后面的两句提示语:“有人心怀乡愁……”“有人放下乡愁……”,这是提示两种不同的思考路径,省略号表示还可以有第三种第四种思路,只要你的思考扣住了“乡愁”“故乡”“安顿心灵”等关键词就好,然后辩证深入地展开自己的思考。
可以展开的立意有:“怀念故乡,又不囿于故乡,才能展翅远翔”“心中倘若有故园情,何处不闻莼鲈香?”“此心安处是吾乡,只把他乡当故乡”“心系故乡,方能立足天下”“四海为家,是时代的召唤”“身在远方,心在故乡”“维系于原乡,进取在他乡”“乡愁为舟,伴我远航”等。
[佳作展台]
心安即吾乡
纵然一直在不断地行走,路过许多的城,遇见无数的风景,可心中最柔软的一处,依旧是那个叫作故乡的地方,简净无恙。每番风尘仆仆而归,只要走进故乡,皆能被一一拂去,回到浮世清欢,自在闲逸。
岁晚归乡,梅花早已零落满径,隐入尘土,不见芳踪。只余记忆中的那阵寒香如故,疏影依依在桑梓旧年的印象里。青竹倒是仍然簇簇朝气,在溪涧边上绿枝斜斜。岁月在缓缓地流淌,每次归来,都要去寻一遍那些被时光淌过的风景遗韵,细细与之叙旧。在自己看来,那些蔓草丛生的一砖一瓦皆是沉默的言语,岚烟连绵的一山一水则如灵动的画卷。老宅旧巷,或断壁残垣,藏着旧时的风云人事。竹溪古榕,幽径花草,从前总与之相好为邻。在这平凡的小村落里,藏着外界找不到的美好与温暖。从来到去,从离到归,只愿它们能安然无恙地存在着。纵然免不了人事的更替,只愿它们只老去那么一点点沧桑。最好是能在每次独临时,可以有着如以往同样的心绪便好。
还是恋极了暮色时的故乡,那炊烟袅袅,一派简朴如初的模样,且在心中长久安放着。临风而立,看着晚霞披在那些老宅子的黛瓦上,仿佛旧年的遗迹,浅浅古韵如初,不惊不扰。每至日落时分,总是一个人走到顶楼去好好享受那一日之中最美好的时刻。当故乡的风迎面拂过时,一念清闲。倒也时常庆幸,生长于这个与世无争的村落。无数次行遍乡径,走过阡陌,于须臾之间,悠悠恰逢故音。满目山河不改,只是岁序荏苒,在不知不觉中,流转得飞快。
曾留意过很多地方的夜晚,终不似故乡的夜,那般安宁朴和。乡间的夜,星子澹澹,虫声四起,月光轻柔,清风入窗,吹动一帘乡愁。枕着月华而眠,仿佛又做起了年幼时那不谙世故的梦。也屡屡在清幽的月影下徘徊过,总觉幼时的无邪岁月,在忽来忽往的流年里,落了满地,无从捡拾,只能默默送离。也许是当年的离开太义无反顾,以至如今总是念念昔归。却因年华尚好,心系远方,终难两全。但明月亦然知我,为何总对故乡的一切深深眷念着,又为何总是喜欢去重温那些被时光荒置遗忘的地方,因为此心安处,是吾乡。
自从离开故里,所有地方,只作天涯。这些年,无论走得多远,终不忘云烟深处,山水环绕的故乡。不曾想过,原来小时候的寻常岁月光景,都成了长大后的乡愁。是那场打湿衣衫的绵绵秋雨,是霞光暮色里的炊烟人家,是桑梓旧径的竹坞梅林,也是古榕树下的追逐嬉闹……
高考高频主题之“规则”
黄大姐是某科技公司的老员工,因上班期间接了丈夫30秒的电话被辞退。黄大姐不服,公司在支付了3万元的赔偿金后仍坚决辞退。公司负责人表示,这是因为公司刚制定了新规——凡上班期间使用手机,一律开除,员工都签字认可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你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生活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时评类的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是公司辞退违规使用手机的职工的事件,注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立意,可从赞同公司的角度立意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立就要执行”;从反对的角度立意为“要学会变通”“不要带着戾气来管理”。可从综合的角度立意为“执行规矩也需要变通”。可从“黄大姐”的角度立意为“要循规守矩,尤其是在制度上已经签字,就要严格遵守”。还可从整体上立意分析“规矩和人情”的关系。行文时注意从事件的分析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联系现实中的事件进行拓展,使文章具有针对性和深度。
[佳作展台]
请敬畏规则
请敬畏规则,否则规则就将把你抛弃。
——题记
规则无处不在,孟子曰:“不以规则,不能成方圆。”挣断线的风筝不仅不会得自由,反而会一头栽向大地。是规则就一定要遵守,不然就不能得成正果。
家庭生活中有家庭生活的规则,如作息制度、卫生要求、礼貌习惯等;社会生活中有社会生活的规则,如交通规则、公共秩序等。规则,虽然不起眼,但它却无处不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在一次工作中,一位领导需要看世界地图和一些书籍,他的秘书给文化馆打电话,说有位领导要看世界地图和其他一些书籍。接电话的同志回答:“我们有规定,图书不外借,要看请自己来。”这位领导便冒雨到图书馆借书。接电话的同志见到站在眼前的人竟是周总理时,心里很懊悔,总理却和蔼地跟他说:“无论谁都要遵守制度。”
生活中,我们应遵守的规则很多,人之所以成熟,就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放进了“规则”当中,不论是谁,规则就是规则,人人都要遵守,伟大的周总理就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我们规则的重要性。
有一次列宁去理发,当时很多人都在等候理发,但是时间宝贵的他却没有接受别的同志让他先理发的请求,微笑着对大家说:“谢谢同志们的好意。不过这样做是不对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后次序理发。”他说完后,就排到最后一位同志的后面,耐心等候理发了。
正是有了像周总理、列宁这样遵守规则的人,才有了更多的和谐的场面,才有了我们今天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一位父亲带着年幼的孩子去钓鱼。河边的告示牌上写着:“钓鱼时间从上午九点至下午四点。”父子俩从上午开始钓了很长时间的鱼,终于钓了一条大鱼。他们很高兴。突然,父亲看了一眼手表,严肃地对孩子说:“现在已经是四点十二分了,按规定我们只能钓到四点,因此我们必须把这条鱼放回河里去。”虽然孩子很不情愿,但父亲最终毅然地把鱼放了回去。
规则本身无美感可言,但只有人们自觉遵守规则,才能拥有和谐有序的美好景观,才能显示规则的好处与美丽。这位父亲用行动教育了孩子:每个人要遵守规则!
敬畏规则是一种态度,敬畏规则是一种方式,它使我们的生活和谐有序,使我们的世界和平美好。
敬畏规则,就是敬畏自己!
高考高频主题之“教育与惩戒”
班主任双手捧着一把戒尺,缓缓走进教室,全班学生见到戒尺后集体起立,自觉向这把戒尺行拱手礼;紧接着,戒尺“入座”讲台,班主任也向这把戒尺鞠躬行礼。这是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第二小学“戒尺进入课堂”活动的场景。近期该校启动了“戒尺进入课堂”活动,全校36个班级每个班都配备了一把刻有《弟子规》内容的标准“戒尺”。这一举措,引发了老师、家长以及社会的热烈讨论。
请以“我看‘戒尺进课堂’”或“我心中的戒尺”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给出材料的半命题作文。阅读试题时要特别注意副标题中的“副”字。构思时必须先确定好副标题:是写“我看(戒尺进课堂)”,还是写“我心中的戒尺”。
如果确定写“我看(戒尺进课堂)”,重点就在“看”,要谈对戒尺进课堂的看法,最适宜写议论文;如果确定写“我心中的戒尺”,重点就在“戒尺”,要写出我所理解的戒尺的不同含义,可写议论文,也可写散文,还可写记叙文。只有先在思想中确定了这一点,才能接下来进一步思考文体问题和选材问题。
写作时,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
1.赞同的角度。可以传承和延续传统文化中比较优良的部分。学校可以让学生们在这些规则下管控自己的行为。让老师规范课堂纪律,有利于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现实中的戒尺作为惩戒的工具,它还是规矩、规则以及法律意识。在家庭,它是家庭的家风,是习俗的规矩等。在学校,让学生从小就有规则意识,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等规则。在社会现实生活中,“戒尺”则意味着规则意识、法律意识。
不赞同的角度。从学校看,引入程序不合法,使用戒尺就不合法。教师使用戒尺的轻重怎么把握?还是只是一个摆设,起不了多大作用?从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作为惩罚,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惩戒方式,还需鼓励惩戒相结合。
[佳作展台]
教育与惩戒
——我看“戒尺进课堂”
对于达州市大竹县第二小学“戒尺进入课堂”这件事,网上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表示赞同,说现在的孩子大多都很有个性,又调皮捣蛋,让戒尺进入课堂,对于维持课堂纪律,对于那些遵守纪律的学生来说,是一件好事;也有人表示担心,戒尺进课堂最难拿捏的是尺度,什么时候使用戒尺?惩戒到什么程度?这些都具有不确定性。
在我们当前的教育中,教师的教育惩戒权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地位:多数教师都认为对违规学生施以恰当的惩戒是必要而且有效的;但实际上,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教师又大都不敢行使惩戒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截至目前,在“适当的惩戒”和“体罚”的界定方面,还没有出台一个明确的细则。在此种情况下,教师认为“必要而且恰当的惩戒”,很可能就会被家长和学生视为“体罚”,从而导致师生矛盾甚至家校矛盾的产生。在学校教育的问题上,很多媒体报道也有失偏颇,出现了一味强调学生的权利,而淡化纪律的现象。
教师在这种观念的熏陶下,就会对惩戒教育避而远之,谁如果使用这种教育手段,就是教育观念落后。现在,不管是家庭还是社会媒体,常常戴着有色眼镜看学校,动辄对学校、对教师加以指责,学校、教师在此大环境下小心翼翼。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在父母的殷殷期盼下,在繁重学习压力的挤压下,有的孩子呈现出心理脆弱、情绪焦躁等不良现象。面对这样的孩子,教师还怎么敢进行惩戒?
当前,我国中小学批评、惩戒、处分学生,有很多就由当事班主任、老师直接做出,这貌似十分直接、快速,可是,却缺乏程序正义,把属于学校公共事务的批评、惩戒和处分,演变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恩怨,直接导致被批评、惩戒、处分的学生(及学生家长),把矛头对准教师,制造师生间的冲突。
惩戒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孩子懂得要为自己的错误负责,而并非仅仅为了“教训”和报复,因此,惩戒只能罚过失,不能罚尊严。一方面,惩戒的标准应该是确定、适度的,要让受教育者清楚什么样的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惩罚,界限在哪里,并由此学会理性规范自身行为;另一方面,还应该将惩戒与鼓励结合起来使用,即在制止学生的错误行为时,还需要在其他方面给予一定的鼓励。在保障教育惩戒权的前提下,让惩戒成为有效的教育手段离不开多方合力,包括制定合法明晰的惩戒规则与实施程序,以及社会、家长对惩戒教育的理解。教育惩戒权的落实需要社会媒体、大众舆论,尤其是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教育惩戒权说到底不是教师需要,而是学生需要,是给学生正常成长以保障。
高考高频主题之“历史”
①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荀子·成相》
②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③提旧事者失一目,忘旧事者失双目——索尔仁尼琴
上面几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①“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强调要把以往的失败当作教训。
②“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强调要发展就要破除传统中一些消极因素。
③强调不要沉迷于过去的辉煌或痛苦,更不要忘记过去的教训。
综合三则材料,找出其间的矛盾统一点,从而提炼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可针对“成功、发展与辉煌、失败”的关系来立意。
[佳作展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西伯利亚有一种白雕,全身纯白,它们引以为自傲,认真梳理漂亮的羽毛,生怕遭到玷污。然而正是这个习性害了它们,猎人们在它们周围撒上煤灰,就可以轻松地捉住它们。但更可悲的是,它们的后代并未吸取教训,一如既往地守护着羽毛,导致种群数量减少。白雕的故事告诉我们,只图外表的虚荣与珍视害了它们,但更为重要的是,它们的后代不会吸取教训,仍然延续这种生活习性,可怕可悲。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这是唐太宗总结的历史教训,作为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明君,想必他自己也能牢记这个教训。历史上有许多教训需要牢记,有许多准则需要去遵守,而特别强调“以人为鉴”这一点,说明吸收前人的教训是极为必要的。唐太宗帮助父亲推翻了荒淫无道的隋炀帝,建立了唐朝,他深知荒淫无道的下场,才会立志做一代明君,保证李唐江山永不变色,谓万古流芳。
反观隋炀帝,隋朝建立仅仅十余年,当初他帮助父亲灭掉了南朝的陈国,对陈后主的荒淫无道、纸醉金迷的生活也不是不了解,可他却没有吸收教训,依旧做了一个暴君,最终落得一个社稷破碎、身死人手的悲惨下场。何者?“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的总结可谓精辟。人们都只顾眼前,并未追溯过去,反思古人,甚至连自己以前犯的错误都无法转化为经验教训,不可谓不悲哉!人不犯错误就不会进步,但犯了错误不知道总结吸取教训,也只能徒增伤疤而已,这样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正如“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一样,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发展之路,这要看这个国家的历史发展状况,才能展现其未来。日本国作为二战的战败国,联合国对其是有约束的,而当今,新任领导人安倍上任以来,大肆夸大中国威胁,渲染别国无力,目的是想恢复集体自卫权,复辟军国主义。他的这种做法,打破了亚洲乃至世界和平的格局,激起周边国家的军事竞赛,给亚洲以及世界和平带来隐患。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只有不忘历史,才能珍视和平,开拓美好的未来。
高考高频主题之“立志、担当”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时代会为我们每一个人出一份试卷,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这个时代的答卷人。作为时代新人,我们也要面对新时代这个“出卷人”为我们命制的试卷。这份试卷既有如何规划我们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础题,也有如何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来调整我们步伐的社会实践题,还有如何树立远大理想、无愧历史担当的深入分析题。你正在思考哪类题?你准备如何答好这类题?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可选择任何一道题来作为写作角度,需注意的是作文内容一定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时代主题、一代人的使命的思考,重点要突出你在新时代里如何做,如何规划我们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如何适应时代,跟上时代,如何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佳作展台]
鸿鹄志立,无愧担当
易卜生说: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掩卷沉思,深以为然。是啊,答好规划个人成长的基础题,可助我们成就小我,却难免格局狭小;答好适应时代步伐的实践题,可助我们成就新我,仍稍显目光未远;只有答好树立远大理想、无愧历史担当的分析题,才能在当今时代主题下完成属于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因此,请允许我谈一谈:鸿鹄志立,无愧担当。
鸿鹄志立,无愧担当,需要一双注目家国的眼。目光停驻之处,定是心之所向,若要承担起时代的使命,便不能成为北大钱理群教授口中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要让这双眼望向天下、苍生。张载曾将眼望向那里,才吟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顾宪成曾将眼望向那里,才写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西南联大师生曾将眼望向那里,才唱响“中兴业,须人杰,便一城三户,壮怀难折”。要有一双以天下为己任的眼睛,就算流泪,也应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鸿鹄志立,无愧担当,需要一双踏实前行的脚。西风碧树中独上高楼,望到的家国梦想总是远在天涯路尽处,如要接近它,还需脚踏实地地前行。不由想到了晚唐杜牧,这个也曾有过“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的家国之梦的樊川居士,却因为不懂脚踏实地而在担任扬州掌书记期间整日沉醉于歌楼酒馆,最终蹉跎岁月,毫无建树,只留下一声“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喟叹。答好时代的问卷,不能做好高骛远的空想家,而要当踏实前行的跋涉者。
鸿鹄志立,无愧担当,需要一颗百折不挠的心。肩负时代之担的路途注定坎坷,此时,我们要拥有一颗不畏艰难的心。如韩愈一般,纵“夕贬潮州路八千”也要“肯将衰朽惜残年”;如范仲淹一般,纵三遭左迁也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如鲁迅先生一般,纵“寄意寒星荃不察”也要“我以我血荐轩辕”。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说: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时代大河中的奔流逆潮会将我们一次次拍向乱石,但不屈的心可助我们最终击水中流,独立潮头。
梁任公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因此,别说自己肩膀尚弱,别说国家与我无关。时代的问卷早已出好,愿我们每个青年人都可以让眼注目家国,用脚踏实前行,凭心百折不挠,树立鸿鹄之志,无愧历史担当,在这个最好的时代镌刻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烙印。
鸿志薄云无愧怍,十年饮冰血不凉。
高考高频主题之“利”
2018年1月,一辆公交车失控坠入河中。危急时刻,一位吊车司机迅速开来了吊车,把人一个一个全部“钓”上来。因为这次义举,常州市授予他“见义勇为市民”称号,还奖励他5000元人民币。没想到他竟然拒收奖金,“救完人拿奖金,那救人的性质不就变了吗?”
子贡家里富有,拿钱为国家做了好事,主动不要赏金和名誉。孔子听到此事后表示不妥:这会让别人认为做好事收酬谢钱物就是追名逐利,这会影响人们做好事,于国于人无益。
做好事到底要不要奖励呢?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看法。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材料中,见义勇为的吊车司机拒绝接受奖金,他认为救人是不需要报酬的,我们可以理解为救人是一种无功利的事,并没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和诉求,所以不应该和利益、奖励有所牵扯。而孔子认为子贡的做法提高了做好事的标准,原本人们拿自己的钱为国家做好事,从而获得赏金和名誉,是双赢的事情,但子贡拒绝赏金和名誉,虽凸显了自己的品质,却影响了其他人做好事的积极性:有子贡不受珠玉在前,其他人再接受赏金和名誉,就成了追名逐利,而如果想继续做好事,就必须自己承担损失,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做好事的成本。从长远来看,这破坏了全民做好事的氛围,反倒对社会有负面影响。
综合以上分析,吊车司机和子贡是一种观点:做好事当不求奖励,也无须奖励,奖励会让好事变了“味”。孔子是另一种观点:做好事,需要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既是对做好事者的认可,又是对后来者的鼓励和引导。当然,在认可奖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辩证思维,因为做好事可以要奖励,但并不仅仅是为了要奖励。
[作文立意] 
①美德拒绝名利的熏染;
②好人不为名利,也不拒名利;
③助人之因,应得名利之果;
④助人何必损己,奖励无可非议。
[佳作展台]
应得之利,受之无愧
吊车司机拒绝5000元“见义勇为”奖金,子贡主动不要赏金和名誉,其德行让人钦佩。确实,真正的做好事,并非以名利为目的,自然不想让这些“俗物”沾染了心灵。但我却想和孔夫子一样劝当代的“子贡”们接受奖励:那是你们应得的利益,你们受之无愧!
我们自古就有“好人有好报”这种朴素的价值观念。国家、社会、他人给予做好事者的奖励,正是基于此。这虽然不一定是对好人最好的褒奖,却是对善的一种认可。所以,我们接受行善后的奖励,完全不必担心会让好事变了质,因为这是大多数善良之人的共同意愿,这是好人应得的奖励。
之所以把奖励称为行善者的应得之利,还在于“不能让好人流血又流泪”的社会共识,不能把“利人”建立在“损己”的基础上。很多做好事的人,付出了时间成本、金钱成本,甚至还要承担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依然选择挺身而出,这样的人是伟大的。他们遵循内心的良知,做到了自己该做的事。那么我们的社会有没有做到自己该做的事呢?有没有保障他们的利益,维护他们的权益,为这些善良者保驾护航,让他们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去践行自己的良知呢?在他们做出义举之后,给予他们适当的物质补偿和精神表彰,这已经是社会最小的心意了。
不光从保障自身权益的角度看,行善者们对奖励受之无愧,考虑到深远的社会影响,好人们更应该接受那些奖励。正如材料中的孔子所担心的那样,如果不接受这份奖励,不接受国家、社会的一片心意,虽然就个人而言,实现了自己对道德的追求,但无形之中,却为社会树立了一个更高的做好事的标杆:只有不接受奖励的无功利的做好事才能称得上做好事,做好事就不能讲求回报,必须要牺牲个人的利益。
这样一来,做好事的成本和难度变得更高了,子贡富有,或许还可以不断地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做好事,但普通人的行善之路却被阻塞。长此以往,子贡的拒绝,反倒会让社会上的好人好事越来越少。
不管从传统认知、自身权益还是社会影响等方面看,社会对好人好事的奖励都是应该的,行善者也当受之无愧。虽然我们主张做好事需要奖励,却并不意味着我们把奖励视为做好事的目的。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有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行善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无功利的义举,奖励只是善行自然结出的善果,却绝非善行之因。
最后,还是要对行善者衷心地说一句:奖励是对你们的认可,更是对后来人的激励,这种应得之利,你们受之无愧!
高考高频主题之“梦想”
永远不要觉得为时尚早,永远不要觉得为时已晚。
对这句话你有何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材料所揭示的观点主题进行理解,特别是要注意材料本身所蕴含的哲理。这类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懂材料,继而进行立意,分析辩证科学全面,立意要准确贴合材料表达的主题,最后结合题目要求及自身知识积累,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角度进行写作。这则材料的观点态度,可以运用到各个方面,无论是个人生活、学生学习、亲情孝道、做事模式、社会发展,都可以有所展现。材料实际上说的是要辩证科学地看待我们工作、生活、学习中的“早”和“晚”的关系。没有绝对的早也没有绝对的晚。要科学正确地看待,做到珍惜当时,行动在当下。
写作时,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
1.从成功、梦想的角度:要避免因“早”产生优越感,虚度光阴,碌碌无为;也不要因为所谓的“晚”而止步不前,绝望放弃,只要开始行动永远不晚。
2.从亲情、友爱的角度:亲情、孝道要趁早,就会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维系亲情、珍惜友爱要行动在当下,永远不会太晚,等等。
3.从辩证思考的角度:正确看待“早”和“晚”,没有绝对的“早”“晚”,都是相对而言的。条件的变化可以使得“早”“晚”发生质变。
[佳作展台]
追求梦想永远不会太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想要完成自己的梦想,就要努力去追寻,千万不要怕时间太晚而停止追逐的脚步。
想建立一个跨国企业,要几岁开始着手才不会太晚?科劳克到加州圣胜伯纳蒂的麦当劳速食店,看到他卖给他们的八部拌奶机不停地运作,生意很好,他亲自品尝过他们美味可口的汉堡和薯条后,觉得有不错的商机,于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终于说服了胸无大志的两个兄弟和他一起合作,由他负责到各地开连锁店,将麦当劳推广和建立到全美国。当时科劳克已经五十二岁,既患有糖尿病和关节炎,又动过甲状腺手术,但他却觉得“我还年轻,还会成长,我的心飞得要比云朵还要高”。而事实就是如此,五十二岁时才刚起步的事业,到他七十六岁的1974年,麦当劳已成为总收益超过十亿美元的跨国大企业。
想要成为闪亮的戏后,要几岁开始学戏剧才不会太晚?明华园孙翠凤过去本是个连闽南语都讲得不顺畅的上班族,到二十六岁才开始学习戏剧。她靠着拼音和注音强记发音,苦背台词,和一群年纪仅十几岁的小朋友一起练习拉筋,努力突破语言障碍及肢体限制,才有如此成功的表现。
想成为一位名留青史的音乐大师,要几岁进修音乐学院才不会太晚?乐坛传奇——柴可夫斯基,十九岁时因为父母的反对,放弃了自己热衷的音乐,委曲求全地踏上了法律的路途。毕业后,他找到了一份司法事务员的稳定工作,但柴可夫斯基依然对法律条文兴致不高。为了完成对音乐的梦想,他放弃了公务员的“铁饭碗”,求得父亲的同意后,转而进修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义无反顾地朝梦想奔去。当时的他已经三十二岁了,早已过了读大学的适当年龄,但在往后的时光里,柴可夫斯基在音乐与歌剧上的造诣却比那些出自名校又跳级的音乐神童要高出许多。此外,他独树一帜的曲风也成为俄国乐坛的一大潮流。
所有成功的人都是伟大的“梦想家”,他们想象着他们的未来以及理想,并且为了目标而努力,持续不断地向遥远的愿景前进。唯有义无反顾,唯有放手一搏,唯有“勇敢”,才能够“成功”,所以我们要勇敢向前去追求梦想。
高考高频主题之“内外”
某班班会上,同学们纷纷介绍自己最欣赏的格言名句并畅谈感想,其中有六句同学们感受尤深,这六句是:
①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荀子》)
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③立身成败,在于所染。(魏征)
④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
⑤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⑥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龚自珍)
请结合其中的两三句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联系现实和自身实际写一篇发言稿,在下次班会上与同学们交流。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写作时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1)从立身行事的角度,整合材料中的①②③,联系现实,谈为人做事,要多交良善、心怀敬畏、注重细节。
(2)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角度,整合①⑤⑥,联系社会现实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尊重历史、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3)从青少年具备优秀品质的角度,整合①③④⑤,结合现实,谈青年人应胸怀远大、珍惜时间、虚心向学、奋发有为。
[佳作展台]
内敬,外净
丁珏临
各位同窗:
大家好,今天我的发言主题为——内敬,外净。
庄子曾喟叹道:“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此言得之,我们的一生只是造物主的短暂恩赐,时光飘忽即逝,从未瞬间停留。那在这弹指而消的刹那芳华中,我们又该如何让自己拔节生长,变得更加优秀卓越呢?在此,请允许我谈一谈:内怀敬心助事成,外秉净绳择友居。
内怀敬心,可助事成。正如《荀子》所言:“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古今成大事者,必在胸中怀揣一颗敬心,方能踏平坎坷,一往无前。在这“敬”字中,我仿佛看到了左思穷十年之功“门庭藩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而著成的《三都赋》,仿佛看到了列宾费二十年时间绘制数百张草图而画出的《涅瓦河边的普希金》,仿佛看到了梁思成尽三十载光阴大量翻阅古籍、考察建筑而编就的《营造法式注释》。同学们,有所作为方不负青春,心内怀敬,可助我们尽力做事,不留遗憾。
外秉净绳,可择友居。魏征曾说:“立身成败,在于所染。”就是告诉我们外部环境对个人成长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择友之时,一定要以“净”为准绳。这“净”的内涵中,包括白居易、元稹“文章合为时而著”,共同发起新乐府运动的担当精神;包括东林学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共同拯救时代的爱国精神;包括闻一多、华罗庚“布东考古布西算”,共同砥砺研究的求索精神。同学们,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请谨记:择净友,修洁身;交损友,毁品行。
揆诸现实,在我们的求学生涯中,一定也见过不少同学由于不能做到以上两点而遭遇了成长过程中的坎壈:有同学因为在对待学习时缺少一颗敬之心,导致成绩起伏;亦有同学因为在择友时缺少一根净之绳,导致所交不良。因此,正如诗人郭小川说:“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我们一定要将“内敬,外净”的思想同时践行,方能学有所成,交有所慎,正道直行,俯仰无愧。
发言至此,不由想到《诗经》中的那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做人要像雕琢玉器一样不断打磨自己的品格。对于正处在一生中黄金时代的我们来说,就应该用这种切磋琢磨的精神来要求自己——内敬其心,外净其友。这样方可成为一个既可成事,又可成人的翩翩君子。
青春都一晌,内敬外净,助我遏云高唱。
以上便是我发言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聆听!
高考高频主题之“青春”
《青春万岁》是王蒙的一部小说,在开篇的序诗中他这样写道:“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我在生活中快乐地向前,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多严峻的战斗我不会丢脸……我想念你们,召唤你们,并且怀着骄傲,注视你们。”从过去到未来,青春之歌从未停歇,而青春就在你的手中……
关于青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学习收获,从以下七个词语中选出三个作为立意的基础,写一篇文章。
①选择 ②质疑 ③担当 ④独立 ⑤传承 ⑥包容⑦审美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要求从选择、质疑、担当、独立、传承、包容、审美七个词语中选取三个作为立意的基础,谈对青春的感触与思考。文章的立意应围绕“对青春的感触与思考”及选定的三个关键词来确立。可以围绕“担当、独立、包容”三个词语谈修养;可以围绕“选择、质疑、审美”谈处世;可以围绕“质疑、独立、传承”谈学习。行文过程中要体现一个立意之下三个关键词的内在联系,在真实情境中辨析关键词语及其之间的联系,体现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佳作展台]
编织少年品格,唱响青春之歌
古语有云:“山有玉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拥有珠玉般青春的我们,理应学会选择,勇于质疑,敢于担当。我们用三者编织少年品格,唱响青春之歌。
正如作家王蒙在其作品《青春万岁》中对青春的感慨:“在生活中我快乐地向前,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这是他对青春的怀念,更是对我们青少年的勉励。“种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我们循着美国经济学家丹比萨·莫约的思想,握紧这匆匆而逝的时光,唱响青春之歌。
织就品格之丝帛,从选择开始。大学生村官秦玥飞,在城市生活和农村田垄之间选择了后者。麦田里挥汗如雨换来的收获与致富道路,让村民笑容灿烂。这比个人生活的富贵更令他满足。由此看来,选择也是一门学问,我们学会选择,方能迈出编织美好青春的第一步。各种选择就在眼前,我们要选择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道路,哪怕这路上荆棘遍布,荒草从生。我们更要放眼远方,不因暂时的困境而放弃。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科学家孙家栋敢于担当,为国家的导弹、卫星事业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把青春献给了国家与理想。正值青春的我们,理应勤学而后担起强国重担,用担当唱响非凡青春。
鲁迅先生曾言:“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行进,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我们一路走来,被别人质疑,亦会质疑别人。被质疑时,我们要坚定自我,积蓄力量,方能高歌前进。而面对权威,我们要敢于质疑,明辨是非。哥白尼敢于质疑长期以来居于统治地位的地心说,提出日心说,从而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可见,唯有学会质疑,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揆诸当下,不少青少年不知选择,不敢质疑,无所担当。“少年强则国强”,若国之少年不知觉醒,那么何来个人的光明前程,又何来巍巍中华的文化传承?青年一代,应从现在编织美好品格,唱响青春之歌。
毕淑敏说:“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且让我们握掌拼搏,学会选择,敢于质疑,无畏担当,编织少年品格,唱响青春之歌。
高考高频主题之“青年”
在“年纪轻轻就干大事、年纪轻轻就可能丢性命”的战争年代,青年贺龙抛弃高官厚禄、青年彭湃舍弃“乌鸦都飞不过”的万贯田产,皆因“信仰”而义无反顾。
“上北大、拿冠军、打海盗”,每个想法都犹如一粒种子,先埋到心底,再悉心浇灌,最终开出绚烂的花来。一位名叫宋玺的90后退伍女兵用奋斗书写了与众不同的青春。
觉醒的青年,正如鲁迅所说,“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即使处于痛苦、困厄之中,也能潜心积蓄站起来的力量。
请从上述三则材料中提取两三个关键词,确定立意,以“我们(我)的青春或我看青春”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规范,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任务要求:
要求提取两三个关键词,组成立意。
2.有副标题的要求。
立意要求:三则材料的关键词有青春、信仰、奋斗、觉醒、痛苦、困厄、积蓄、力量等。可以组合的立意有:青春就是有信仰,去奋斗;有信仰才可能有觉醒的青春;痛苦面前唯有奋斗,才可实现梦想;以奋斗积蓄人生的力量;无奋斗不青春;觉醒是青春的关键变量;青春就是一场积蓄力量的战斗;青春有信仰,人生有力量;等等。
[佳作展台]
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
——我看青春
“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这是李大钊在《晨钟报》创刊号上写下的话。人之伟大,正在于能够省悟人生价值与意义,时常审视自己的生命状态。
觉醒之意识,铸就无悔之青春。青年马克思临近毕业谋划前途时,决心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后来,即使陷于没钱买面包的境地,他也未曾背弃誓言。在“年纪轻轻就干大事、年纪轻轻就丢性命”的战争年代,青年贺龙抛弃高官厚禄、青年彭湃舍弃“乌鸦都飞不过”的万贯田产,皆因“信仰”而义无反顾。有了精神的觉醒,一个人就不难做到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就能够从高尚工作中收获快乐,在舍我其谁中成就大写人生。
然而,“觉醒”并不会自动到来。对青年人而言,倘若在应该觉醒的年纪没有觉醒,就难免遭遇内心的“苦闷”。今天,社会竞争激烈、生活成本升高,一些青年人,或是被房子、车子、票子等压得喘不过气来,常感喟人生与梦想之间的“断层”;或是被富足生活、安定环境麻醉了精神,变得满足现状、安于享乐、不思进取;或是被“失意人的牢骚话、悲观者的厌世谈、讽刺家的夸张语”干扰,消解了奋斗的意志、向上的劲头。青春并非完全由年龄来界定,如果思想守旧、精神困顿、心灵迷失,即便年纪轻轻,也可能暮气沉沉。倘如此,又怎能燃旺生命之火,成就不凡人生?
一个人的青春是平庸无奇还是璀璨夺目,“觉醒”堪称关键变量。觉醒了的青年,就如鲁迅所说,“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即使处于痛苦、困厄之中,也能潜心积蓄站起来的力量。反之,如果“立在人生的旁边”迷迷糊糊、蹉跎度日,难免会虚掷稍纵即逝的青春韶华,最终遗憾一生。不觉醒,不仅难以成就“人生之春、人生之华”,更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青春。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身边从不缺乏向青春致敬的青年。在“鸟比人多”的孤独小岛上,青年突击队队员奋战在海事工作一线,时刻准备战风斗浪、抢险救援,他们没有一丝怨言;在边陲的“生死路”上,边防连官兵守卫在祖国边境线,常年穿越冰河和雪山进行巡逻,他们笑对万险千难;在灾情紧急的火场中,消防战士向着最危险的地方探索,用背影完成一次次“最美的逆行”,他们总是奋不顾身……是青年,就理当如此:少一些望洋兴叹的徒劳,多一些直挂云帆的勇气;少一些“关我何事”的冷漠,多一些“匹夫有责”的担当。真正把“为什么而活”想明白、想透彻,青年才能奏出雄壮、优美、高亢的青春之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坐标上谋划人生、创造历史。以“不可一日无觉醒”警策自己,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青年一代必将在伟大的时代赢得更加出彩的人生。
高考高频主题之“情怀”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2017年播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邀请各个领域嘉宾来到现场,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并倾情演绎经典美文,力图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2017年一共播出了12期,每期都有各自的主题词:遇见、陪伴、选择、礼物、第一次、眼泪、告别、勇气、家、味道、那一天、青春。
这些主题词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选择其中两三个主题词并使之形成有机关联,以此为基础确定与“文化情感”相关的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本题所给材料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文化综艺节目介绍。该节目以“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为宗旨,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来到现场讲述他们的故事,并现场朗读他们选定的作品,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好评。审题立意首先要分析不同词句各自的含义(内涵),然后组合词句,确定角度和立意(在此步骤中,要有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才能组合延伸出好的角度和立意),根据写作任务,谋篇布局,展开写作。
首先明确任务,从十二个关键词中选择其中两三个主题词并使之形成有机关联,以此为基础确定与“文化情感”相关的立意,立意行文应围绕文化情感。文化感情,就是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如家国情怀。然后分析材料,这些关键词搭配组合的自由度很大,但需要先深挖每一个关键词背后隐含的深意:如陪伴、眼泪、家,立意为体现亲情类;如遇见、第一次、那一天、青春立意为体现美好青春类;如第一次、勇气、选择,立意为体现智慧成长类等。所选关键词要形成有机的联系,要能体现弘扬传统文化,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主流,因为大众迫切需要这方面的精神食粮。
[佳作展台]
青春的舞台——遇见、告别
舞一曲蝶恋于花丛是美,拥一袖清风于骄阳是惬,赏一轮皓月于寒秋是雅,舞一曲四季于青春又是什么?是这幕青春舞台上一回有关告别的记忆,一次有关遇见的美丽。
花谢花飞飞满天
秋已至,遇见落红划过生命的弧度,馨香,于大地回味。走在萦回的林间小路,听飒风低诉,看黄叶起舞,内心如流水般空洞。昨天,明日,交织成杂乱的细麻,扯不开,剪不断。在记忆的红湖里,遇见游弋成满地梨花,不知道该怎样走过这清冷的季节。我的舞台,是青春断了线的风筝,寻觅着方向,遇见暮色却已吞噬了枯槁,迎风,跌跌撞撞……
陡然,遇见飞花,轻似梦,一度沾人肠;遇见落红,似无情,却见总护根。嗅一缕花香,拾一片残败,告别后,于你,是刺眼的色彩,于我,却是盎然的生机。
花谢的今日,告别凄凉,有一个幕台,叫作青春,有我努力的身影。花飞满天,我要在这个舞台上采撷最美的一朵。
柳丝榆荚自芳菲
遇见细雨湿了秋雁的翅膀,那一掠,荡起柳丝拂面。在湖边驻足,在青石小路上渐行,遇见如芳菲的榆荚。我在我的青春舞台上起落,转身,又遇一朝春水,又见一路柳行,复苏了童话的故事,我的梦想在我的青春舞台上飞翔。不要说这一曲悲歌,不要说这一曲很难,不要说这幕舞剧很枯燥。我把梦植入这支舞,我把心倾注这支曲,明天,暖阳,微风;明天,烈雨,霜寒;我不会再去理会,我的青春舞台,告别无奈和悲伤,享受唯美,今天,足矣!
悄然,遇见柳丝荡涤,荷香盈溢,在榆荚间穿行,曲起。这一支舞,轻盈。遇见鱼翔在浅底,如柳丝般自由生长的今日,潇洒地与昨日告别,我的青春舞台定会芳菲盈袖。
自在飞花轻似梦
晨曦,在微光中相拥,走在争奇六月,行在梦想边缘,一支曲即将落幕,几遇寒暑,几见涩花含苞,撷一珠甘露,让梦轻随。风雨兼程的青春,霜雪煎熬的岁月,遇见自在飞花,希望一下溢满心田,告别艰难坎坷,逐梦的六月里,我在青春的舞台伴花而舞。
弦缓,音舒,落地,一支青春的舞,如飞花夺目,于这六月,风雨浇灌出最美。青春的舞台,遇见自在飞花,梦想轻扬。
几遇雨雪,几见骇浪,我的青春舞台,告别,回旋,美好。
花谢花飞飞满天,我的青春舞台,活力盎然;
柳丝榆荚自芳菲,我的青春舞台,芳菲盈袖;
自在飞花轻似梦,我的青春舞台,梦想轻扬;
……
挥手告别伤痛,我的青春舞台,遇见的都是用心演绎的最美!
高考高频主题之“权利”
近日,某著名农民歌手在某银行服务窗口领取自己的小麦补贴的视频传得火爆,并在网络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该明星不该领取,也有人认为应该领取。
对此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这个作文题中,题干已明确要求考生从两种抉择中任选一种进行写作。
观点一:反对该明星的行为。可从以下角度进行论证:
①作为明星,收入颇丰,不必再在乎这几百元钱;
②小麦补贴应该花在更需要的收入颇低的农民身上;
③主动放弃领取小麦补贴,体现的是传统美德;
④该明星有权利领取补贴,客观上反映出国家相关政策的不足。
观点二:支持该明星的行为。可从以下角度进行论证:
①作为一个农民歌手,他首先是一个农民,领取补贴是他的权利;
②补贴不是困难救济款,任何种植小麦的农民都可领取;
③领取小麦补贴是权利,怎么支配应该由明星自己做主;
④反对是一种仇富的行为。
[佳作展台]
这种补贴是可以领的
近日,某著名农民歌手在某银行服务窗口领取自己小麦补贴的视频,在网上引起强烈争论。针对此事,议论纷纷,褒贬不一。依我看来,农民歌手是可以领取补贴的。
他是歌手,但他首先还是农民,按照国家相关政策,他是有权利享受国家惠农惠民补贴的,这补贴是他应得的,无可非议。补贴不是困难救济款,任何具有农民身份的人都可领取。补贴是享受权利,只要有资格,就是应该的。而救济是种扶持,必须经过考察证实才可发放。
也许该农民歌手未真正种过小麦,只忙于业余演唱,但他是农民,假如政策规定未种地者不能享受,那他就没有补贴,也不可能在银行领到钱。目前,这种惠农惠民政策,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农民的关切,是符合国情的。
一般农民看来,这位农民歌手也许赚了很多钱,也富得出油,由此就非议他。农民符合政策,享受惠农惠民补贴,这就是他应该的。领取小麦补贴是权利,怎么支配应由该明星自己做主。比如,当今绝大部分农民在外打工,也未在家种地,但他们同样享受相关农业津贴。我们不能因为农民富裕,就剥夺他本应该享受补贴的权利,这其实是一种仇富心理,是不可取的。
其实,农民不是就一定非要种地,不是一辈子非要捆绑在土地上。当今社会农民一定要改变观念,通过各种途径,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家致富,这才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正如农民也可成为歌手,而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思想僵化而又无技术的人,只有守着那一亩三分地了。当然,假如每个农民都走上了致富之路,农村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都不需要国家补贴了,那才是最理想的,也是对国家作出的最大贡献。
新时代,好政策,真正把农民从田地里解放出来了,也为农民从事各行各业提供了多元机会。农民在各项领域里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干,也摘掉了只会种地的木讷、愚昧标签。
摒弃旧思想,树立新观念,是新型农民的当务之急。
高考高频主题之“智能”
最近人工智能在中国骤然升温,以央视《机智过人》为代表的一系列节目备受关注。智能机器人从做家务到提供更多的人性化服务,从模拟真人说话到模样几可混同真人,从击败围棋高手到创作出更受人们喜欢的歌曲……人工智能最终会帮助人类,还是会毁灭人类?这一切引起了人们更深入的思考。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材料解读] 
材料介绍了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借央视节目引出了机器人的种种智能之处,人工智能可以服务人,也可以模仿人,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胜过人。材料的最后,引导我们围绕人工智能最终会帮助人类还是毁灭人类进行思考:如果人工智能继续发展,机器人会不会不光拥有和人类相同的外表,还拥有比人类更高的智力、更深刻的思想、更丰富的情感?如果真如此,人类能否正确掌握人和机器人的主从关系?我们该不该继续发展人工智能?我们要围绕人工智能对人的利弊进行思考,即可得出较好的立意。
[作文立意] 
①若机器当道,人类何去何从?
②谨守底线,善用人工智能;
③担心工具取代主人,是杞人忧天;
④享智能生活,筑幸福未来。
[佳作展台] 
人工智能君莫惧,正是扬帆起航时
当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机器变得比人更强壮、更聪明、更博学、做事更高效的时候,人类将如何自处?害怕被人工智能取代,就此止步不前?不,这并非应对良方。我以为,人工智能并不足畏惧,我们应当大力促进其发展。当下,正是难得的良机,我们需要借此东风,让人工智能的研究扬帆起航,帮助人类到达更加幸福的彼岸。
很多人之所以恐惧人工智能,是因为它日趋全能。一切都由机器来做,那人还能做什么?这种茫然会让人找不到自身的价值所在。但若说人类将因此毁灭就有些杞人忧天了。本质上,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的是生产力的飞跃,这一变革起初也许会让人不适应,但最终还是会有益于人类的生存。
时代在进步。几千年前,当古人因为亲人、爱人的一次远行而不得不登楼凝望,盼云中锦书时,不会想到今天,我们可以通过QQ、微信等各种即时通信软件瞬间横越五湖四海,见“屏”如面。科技让人们的情感交流更便捷了,而人工智能是人类合理、谨慎地发展科技带来的硕果。机器永远是服务于人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有了人工智能,生活中,我们就可以把自己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可以和机器对话,可以让机器提供各种娱乐服务以及优质的医疗服务;工作中,机器可以替代人类完成那些高危工作,可以探索人类到达不了的地方……当今时代,人工智能已然是世界科技发展的风口,稍有远见的国家都已然开始了人工智能研发竞赛。未来,谁在人工智能上失了先机,谁就会在发展中步步落后。
因此,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当其时。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已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国著名高校南京大学正式宣布开设人工智能学院,以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就业市场上,人工智能类专业的人才被多家企业争抢……从国家到社会,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无限已经成为共识,人们无比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人工智能推进到更高的水平,使之在经济、教育、娱乐、医疗、科研等各方面服务于人类,让人类的生活更舒适。
当然,剑分两刃,可以助人,也可以伤人。在发展人工智能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不能得意忘形,在追求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
只是,切勿因为工具的两面性就因噎废食,拒绝发展。人工智能并不足惧,只要我们端正态度,在人工智能的领域扬帆起航,全力以赴,就能让其更好地服务人类,早日实现和谐美丽的中国梦。
[名师点评] 本文开篇以设问的形式入题,旗帜鲜明地提出个人的观点:人工智能并不足惧,当下正是发展良机。文章主体分两部分:其一是针对有些人认为人工智能终将毁灭人类的恐惧进行反驳,论证了担心人工智能毁灭人类是杞人忧天;其二是论证人工智能对人类的重要意义,通过人工智能已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南京大学的相关举措等强调其作用。最后,在明确全力发展人工智能的态度时,提醒人们不可得意忘形,人工智能如利器,如不能正确使用会带来负面后果,要善用,体现出辩证色彩。
高考高频主题之“生命”
最近,一位军人出身的保安在值班时,发现一女子从11楼跳楼轻生,情急之下,他随手一接,结果两人都当场死亡。这在网上引起热议:
有网友说,太无知,不要说那么重一个人,就是半斤重的东西也足以致人死地。
也有网友说,太不理性,你救得了她一时,能救得了她一世?太不值。
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军人,救人危难,是其习惯和本能;再说,见死不救,那还叫人?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某一观点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是军人出身的保安接跳楼的女子,二人同时身亡,然后是大家的评论。立意时注意选取角度进行分析。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可以立意为,理性面对危难,生命诚可贵;从军人的角度可以立意为,有些东西比生命本身更可贵;从评论者的角度可以立意为,看问题要一分为二。行文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分析论证,论证时注意结合生活中的同类事件,使文章有针对性,同时又有深度。
[佳作展台]
生命诚可贵
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失去后才知可贵,一是青春,一是时间。”其实,失去后才知可贵的何止这些。保尔·柯察金曾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这样度过:当他们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生命,总是美丽的。不是苦恼太多,只是我们不懂得生活;不是幸福太少,只是我们不懂得把握。上苍赐予我们生命,让我们降生于这美好的世界之中,能够去感受父母的关爱,去享受家庭的温暖,去接受朋友的鼓励。
敬畏生命,也涵盖了这样一些德行:爱、奉献、同情、同乐和共同追求,以及在他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时,能够勇敢地挺身而出。一位军人出身的保安在值班的时候,发现一个女子要轻生,于是随手一接,结果两人都当场死亡。2017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中的杨科璋在灭火救援中紧急救出一名约两岁的孩子,但因烟雾太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从五楼坠落时杨科璋紧抱孩子,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缓冲,最终保住了孩子,但自己却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被誉为“最美女孩”的烟台女孩刁娜,在救助伤者时不幸被撞伤,造成右腿严重骨折,她却说:“一条腿换一条命,值!”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接住坠楼女童,如今“妈妈”和妞妞恢复良好,双双出院。在称赞她们富有爱心、道德高尚的时候,我们更应该看到,她们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正是一切真善美的根本。因为真正学会了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就不会仅仅把爱心局限于自己,局限于家人,就能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创造社会的美好。
只有我们拥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
别问值不值,生命的价值不是以值不值来体现的。“落叶在泥土里迷失了方向的时候,它自然会融入到森林的生命里去”,泰戈尔如是说。一片陨落的黄叶,最终落到哺育他的大地,零落成泥,碾作尘,在生命的延续中他沉淀出对生命更深的理解:陨落不是人生的最终,而是反哺生命之基的行为,让自己寄予生命以厚重的肥力,让来年的万物复苏时,再次让生命绽放新春,在微风的唏嘘声中,昭示生命的可贵。
生命曾经在我们一度漠然的冷视中挣扎,生命又在生命与生命的交融中被唤醒良知,生命的可贵,不仅在于其短暂易殒,更在于其能唤醒人性,让可贵的生命延续。
高考高频主题之“时代”
下面是关于素养的一些关键词:国家认同、责任担当、人文情怀、国际理解、理性思维、自我管理、批判质疑、健全人格、审美情趣……
在你看来,哪些素养对于现代中学生最为重要?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表达你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要求从“国家认同、责任担当、人文情怀、国际理解、理性思维、自我管理、批判质疑、健全人格、审美情趣”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表达自己的思考,这样要对给出的关键词进行简单组合,形成一个较为集中的中心,如国家认同、人文情怀、责任担当组合可谈修养;理性思维、自我管理、批判质疑组合可谈处世之道;人文情怀、健全人格、审美情趣组合可以谈情操的培养。主题讨论的背景应是“现代中学生素养”,不可泛泛而谈“人的素养”。“素养”是本作文题的默认关键词,这是不能忽略的。行文时注意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从不同的层面论述,注意要围绕所选的关键词选取材料。
[佳作展台]
时代的筛子
王鼎钧先生曾说:“时代像筛子,筛得每一个人流离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那么,作为现代中学生的我们,应具备哪些素养,才能让我们从时代的筛子中脱颖而出呢?
首先,我认为最重要的,便是健全的人格了。如果将我们中学生比作一栋正在修筑的高楼的话,那么健全的人格便是这高楼大厦的基石。“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再高的大楼,倘若根基不稳,也会轰然倒塌,人也是如此。古往今来,有多少所谓的“能人志士”,因其人格的不健全而走上了另一极端,为人所唾弃?马丁·路德,欧洲中世纪反抗教会严苛条例的第一人,他本来是带领民众走在反抗教会的道路上,但到后来,他为教会所收买,变成了一个教会的坚定维护者,甚而带人抓捕反抗教会之人。他就是一个人格并不健全的人。有健全人格者,必当能抱定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而向前直行,不为名利,不为红尘所扰。想要做到这点,何其难也!就连佛陀这样六尘不染,斩断一切利欲之根的人,其弟子伽傩等人在唐僧要经书之时,不也开口索要“人事”吗?由此观之,健全的人格固然重要,但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那么,作为现代中学生的我们又应如何做才能构筑健全的人格呢?我想,要构筑健全的人格,批判质疑的精神是必不可缺的。批判质疑,不仅是对外界事物保持着客观理性的思考,也是对自我的批判,对自我的一种扬弃。如果说健全人格是基石,那么批判与质疑的精神,既是基石的重要组成,也是往后筑九层之台的原料。对外界事物的批判与质疑,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面对外界的纷扰,真正做到客观审视。当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鱼龙混杂。还需要我们中学生能对这种种信息敢于批判与质疑,能有自己的思考,以便树立起自己良好的价值观。而对自身的批评与质疑则更为重要。就连古之圣贤曾子,也日三省其身,我们何不向其学习呢?文学巨匠巴金,在其晚年对自己“文革”中的表现深刻反省,写下了《回忆录》。由此观之,批判与质疑之精神,是作为现代中学生必不可少的。
“见善若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孔子如是说。只有具备了批判与质疑之精神,为构建健全人格而不懈努力,我们中学生才能在时代的筛子中愈发显得出类拔萃。
高考高频主题之“实力”
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武大靖第二次创造了短道速滑男子500米世界纪录,同时也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带来了本届冬奥会的首枚也是唯一一枚金牌。
武大靖的荣耀启发我们:面对以往,要牢记目标,坚持付出,积淀实力;面对当下,要信守规则,担当责任,发挥实力;面对未来,要坚信自我,不断突破,提高实力。
请以“我看实力”或“我的实力”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本题是一道命题作文题。所给材料属于新闻时事类的材料,说的是平昌冬奥会武大靖夺冠的事。所给标题为“我看实力”或“我的实力”,有极大的限制性,要求考生只能围绕“实力”展开。材料中的关键句为“面对以往,要牢记目标,坚持付出,积淀实力;面对当下,要信守规则,担当责任,发挥实力;面对未来,要坚信自我,不断突破,提高实力”,告诉我们怎样拥有“实力”,怎样发挥“实力”,怎样提高“实力”,这就提示了立意的角度。但如果考生写与“实力”有关的其他角度也是可以的,如:个人的实力、民族的实力、国家的实力、世界的实力等。
参考立意:牢记目标,坚持付出,积淀实力;信守规则,担当责任,发挥实力;坚信自我,不断突破,提高实力;我的实力;等等。
[佳作展台]
我看实力
实力是一个人的能量之源,拥有了实力,我们便拥有了主宰人生的资本,便拥有了挑战骇浪惊涛的勇气。靠实力说话,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圣雄甘地曾说: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受人敬仰,那他所到之处即成圣地。当你站在实力的巅峰,漫漫人生路便成为了属于自己也光照他人的圣地。
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武大靖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赢来了本届冬奥会的首枚也是唯一一枚金牌,这正是他深厚实力的彰显。赛场上的他荣光万丈,但是背后却不知藏着多少艰辛的磨砺与淬炼。
坚定目标,是拥有实力的基础。一代文学大师沈从文仅受过小学教育,却坚持文学创作,用文字耕耘于尘世,终于赢得了天下赞誉。若没有坚定的目标,或许他早已在人们的嘲笑与白眼中落荒而逃,生命也将索然无味。唯有坚定目标、永不放弃,才能练就一身实力,不畏浮云,乘风破浪。
坚持付出,是凝聚实力的唯一途径。这世上哪有什么神话,每一个被誉为“神话”的背后,都藏着无尽的汗水。杜子美困守长安长达十年之久,终成万人敬仰的诗圣;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终著旷世红楼;梁思成为心爱的建筑事业付出一生,留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参与设计)、王国维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举世瞩目的作品。他们在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实力。
点滴积累,方能汇聚实力。每一滴落在尘埃里的汗水,都在折射着太阳的光辉,刘玄德有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其实,我们也要懂得“勿以力小而不为”。多年前的西子湖畔曾有一少年天天苦练英语,还经常为外国人做免费导游,只为更好地练习口语。多年以后,他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当他在纽交所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与人交谈时,没有人会想到那个坚持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少年。他是马云,正是那些年一点一滴的积累,才汇聚了他滴水穿石的力量。
靠实力说话,这不仅仅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的生存法则,更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万代传承的法宝。唯有坚定目标、坚持付出、点滴积累,才能成就真正的实力,谱写一个人的成功,乃至整个国家的辉煌。
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潜藏着无尽的实力,如同土壤中深埋的丰厚宝藏。有人一生都不曾去发掘,只能碌碌无为,而有人却能将实力的宝藏发掘到极致,在万众瞩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唯有靠实力说话,才能像武大靖一样获得成功,成为真正的王者。
高考高频主题之“微信投票”
最近几年,在微信朋友圈存在大量的投票链接,如“××之星评选”“最佳××”等,其中一部分更是涉及未成年人的投票。诸如“请帮我女儿投一票吧,胜败在此一举……”“今天最后一天啦,叩谢各位大神!”等语言在微信圈不胜枚举。为给孩子拉票,有的家庭发动所有关系网,将投票链接页面转发到N个群,以求点击。有的家庭则另辟捷径,通过刷票公司、买票等操作让孩子的票数高高在上。
面对以上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考生应准确审题,完成题目要求。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立意写作:
①可以从家长对孩子的“爱”来写。为了帮孩子争取荣誉而发朋友圈拉选票,爱子心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这种做法并不可取。与其玩命拉选票谋取虚假的荣誉,不如花时间多陪陪孩子,教给孩子一些技能,提升孩子的实力,让孩子脚踏实地地去参与社会的竞争。这样,孩子以后的路才能够走得更远。
②可以从“绑架”友情的角度来写。一句“考验友情的时候到了”就给被拉票者的头上加上了一把刀,大家碍于情面只好投票。对于拉票者来说,多得一票也许可以获得一份“荣誉”,自己的虚荣心也得到了满足,却失去了一份真正的友情。
③从公平竞争的角度来写。拉选票的做法有失公平,真正的荣誉靠的是真材实料,而拉选票得来的荣誉只不过是空中楼阁,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要想成为佼佼者,就要踏踏实实,苦练本领,让自己由内而外地强大起来。
④从网络监管的角度来写。拉选票的行为是一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设立法律法规条文来加以规范,还大家一个自由民主的网络环境,还大家公平公正的生活秩序。
[佳作展台]
爱在支持而非胜利
“孩子正在参加评选活动,请大家帮忙给××孩子投上宝贵的一票,麻烦大家了。”
这种消息已经见烦不烦了。一片批驳声中,一句“这是家长爱孩子的表现”差点让我在考场上笑出声。
我认为,爱孩子,在于切实的支持,而非肤浅的胜利。
爱孩子不在于肤浅的胜利,为何?因为这样做对孩子是很不利的。他如果总是这样以不公平的方式赢得比赛,那么他就会习惯这种不公平的方式,这是很可怕的。试想,这样一路靠着家长帮忙刷票的孩子长大后会如何?才学本身,是被票刷出来的,自然松松垮垮;孩子人品被虚高的票数惯坏,遇比赛则想着刷票作弊,想着有父母做靠山——无能无德,无法独立成人,虽可恨,也着实凄惨。这样一批无才无德的人,如果他们将来成为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只会践踏公平、公正的人所营造起来的社会氛围,我不敢想象那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苦心的家长们,在一次次刷票获得的胜利中,牺牲掉了好孩子,充实了自己日益膨胀的虚荣心。他们在刷票行为中体现的“爱”是对荣誉的爱,是对旁人艳羡眼神的爱,是对自己“伟大家长”这一形象的爱——却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爱”的定义是多样化的,但都脱不开一句话:“我愿意接受最真实的你,即便这个你十分不堪。”因而,“爱”具体到竞争中家长对孩子的爱,则应是切实的理解与支持,而非无脑刷票。评选活动准备中,家长理解并支持孩子的准备工作。评选结果出来后,孩子若获胜,家长要告诉孩子戒骄戒躁,告诉孩子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告诉孩子要学会尊重他人;孩子若落败,鼓励孩子“你已经很努力了”,告诉孩子应该享受活动的过程,珍惜活动中的体验,而非为了所谓第一名的虚名使自己的心灵蒙上阴翳——我认为,这才是在竞争评选活动中,父母对孩子真爱的正确态度。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在这个目标达成之前,父母对孩子的支持尤为重要。前段时间,网络上流传着一位心焦的母亲因儿子是同性恋而求助专家的私信截图,私信中这位母亲先是吃惊、焦急,后来又是睿智、包容,更说了让所有的爱都离不开的那句话:“我愿意接受最真实的你,即使这个你十分不堪。”
爱孩子在于切实的支持而非肤浅的胜利。毕竟,孩子能成长为一个独立、善良、正直的人才是最值得家长追求的胜利!
高考高频主题之“修身处事”
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论语·里仁》)
②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③修之至极,何谤不息。(张九龄)
④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身,外正其容。(欧阳修)
⑤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
⑥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弘一法师)
中国人历来注重修身和处世。读了上面六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名言中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每句名言的立意,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可寻出每个句子立意的共同点、因果关系等。第一句可立意为“榜样的作用”,第二句可立意为“与人交往不要有功利之心,物质上要淡薄,感情上要亲近”,第三句立意为“完美的道德修养令毁谤自行止息”,第四句立意为“修身养性要内外兼修”,第五句立意为“做人要懂得换位思考”,第六句立意为“为人要用高尚的情操激励自己,要大度包容”。
据此,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关键词:“榜样”“功利之心”“完美的道德修养”“内外兼修”“换位思考”“大度包容”等。比如“换位思考可使我们大度包容”。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选择议论文,应小切口,深分析。写散文或记叙文,感情要饱满,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灵性。
[佳作展台]
丹心一片并克己,俏颜万枝犹敛芳
铁血丹心,征战沙场,铮铮男儿豪气冲天,尚不忘约己奉公,忠君爱国;柔情万种,素衣简净,亭亭女子亦有家国之志,初心不改。这是独属于中华民族的一份精神,无法清晰地归结为一个名词,但在那些鲜血淋漓的身躯之下,在那些俏美却刚硬的花容之中,流涌着的是不问出身不分性别的中国气节。
所谓的“气”,虚渺而不可捉摸,但当具体到人事性情时,却又随着人的举止鲜活而实在起来,这一种“气”,教人佩服又难以模仿,且看无数先人以身体力行之,并有无数佳句长歌,方能让今之你我领略一二。
山河破碎,身世浮沉,金人威逼利诱,文天祥却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丹心一片且自洁自立,堪称忠志之士的楷模。至于岳武穆一首气贯长虹的《满江红》及至明杨涟《告岳武穆书》中的“刀砍东风,与我何有哉!”不断翻新的语句中终不减其气,或许应该远溯至战国时期荆卿“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屈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时,便知中华五千年上下悠悠无数前赴后继好男儿,都是丹心一片而克己爱民的啊。蜀相“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十二字箴言像被钉在了历史的旧木板上,风雨里长久地被人凝望、铭记并践行,男儿胸臆有山河,女子心头却平添几分温婉与沉寂,她们并非悄悄,倘你真翻开某个女子的闺房之笺,恐怕亦会被其间的刚毅惊倒。
毛词一句“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虽本意只是与放翁“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沉郁相对,但无疑也写出了“越女新妆出镜心”的俏犹敛芳的新意。敛芳犹映芳,掩才难遮才,古今女子几番“沉吟”,其气节却如真金,在历史长河中淘沙立现,赵明诚忙于迁徙时,易安却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临窗淡然处之;钱谦益投身新朝,柳如是却是愤然欲投江,直言“海内如今传战斗,田横墓下亦堪愁。”秋瑾一句“身不比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是道尽了“烈女”们心中所想,想那秦淮八艳自是个个倾国倾城,娇艳万盏今人已不再记得,留下的只是她们艳丽下的一颗赤子心。
中华气节悠远绵长,其间道不尽心酸凄楚。丹心一片并克己,俏颜万枝犹敛芳,今之你我,纵不能救国于水火,也依然该舍身为国,不让这一口“气”消散去。
[点评] 这篇考场作文为一类文。该文立足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毛泽东的“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两句名言行文,用民族气节来统摄,并凸显题旨。“俏也不争春”一句一般读者只就谦逊而谈,而该文作者却就此句荡开着墨,以刚烈之气收束,在看似无关处寻求到有机联系,新颖而独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新时代的学子理应承继,该文作者信手拈来古典诗词,并用典雅的语言缀连,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功底。这就在语言上很好的契合了此类作文的命题者的考查意图。
高考高频主题之“智”
近日,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人民网、腾讯网联合举办的“2017年度汉字”评选活动已落下帷幕。最终,集民意、时情于一体的“享”“智”“初心”“人类命运共同体”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际字、国内词、国际词。
请任选其中两个字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并构成基础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或描绘中国与世界的万千气象,或思考当今社会的发展变迁,或表达对社会与国家的美好寄望……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要想准确立意,就要认真分析所给材料,本题材料命题形式与2017年课标乙卷一致。考生必须从题目所给的4个关键词中任选两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这个应该不难,比如通过“合并同类项”的方式找共性来关联,难的是有新意、有创意地组合关联。从这个角度讲,选择怎样的组合方式就决定了文章的成败。这些关键词既可以正向搭建,也可以逆向勾连,还可以“主题式”关联,从而形成有新意的、有创造性的关键词组合。所以这则材料的立意可以有如下参考:
享+智:智能时代的共享智慧;
2.享+初心:共享经济发展模式背后的不忘初心;
3.享+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共担、共进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表现;
4.智+初心:智能时代的高速发展不能忘记人类的智慧,这是不可取代的根本;
5.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赢才是大智慧;
6.初心+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公民的初心决定着世界的方向。
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关联”不仅是关键技术指令,更是一种重要能力。作文材料中的思维关联,作文内涵与个人体验认识的关联,成为作文优劣的关键指标。
[佳作展台]
智能时代,共享需要智慧
共享经济的发展的确创造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使资源的使用率最大化,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我们同样应该认识到,共享经济更应该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通、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上面贡献更大的力量,避免共享模式因利益中心化而导致的恶意商业竞争和随处可见的因共享模式噱头红利而引入的资源浪费。
随着生活智慧化与生产智能化需求驱动智能硬件市场日益繁荣,以及技术升级、关联基础设施完善和应用服务市场的不断成熟,智能硬件的产品形态从我们熟悉的智能手机延伸到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智能车载等方方面面。特别是在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发展趋势影响下,智能硬件迅速向工业、医疗、交通、农业等各领域进行广泛的渗透扩散。这在客观上为共享经济的横向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所以下一阶段的共享经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就是:如何与区块链技术、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更好地结合,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社会运作成本,融入到更多日常生活场景中去。
所以,还有很大探索空间,运用我们的智慧去思考共享的弊端的解决办法。共享经济的范畴要比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要更广更深,身处某个区块链中的个人可以随时低成本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硬件设备或者服务;而闲置的智能设备也可以被更高效利用,发挥其最大价值。
这是我们的共享时代,中国梦,兴国业,我们共享;我们要一起努力,智能时代是挑战也是机遇,运用智慧,让明天更美好。
花季因充沛的雨露而花开灿烂,高楼大厦因坚实的基础而屹立不倒,雄鹰因外界的狂风暴雨而练就一双无比矫健的翅膀……未来,是一片渺无边际的土地,它等待着我们创建辉煌,等待着我们能够创造出更美好的它……让我们用智能科技撑起一片蓝天!
高考高频主题之“中国”
某杂志认为2017年中国的年度汉字是“戏”,理由如下:
1.中国有“戏”。首艘国产航母下水、“悟空号”探测到疑似暗物质踪迹、雄安新区横空出世……中国在新时代发展得更稳更快,人们期盼能够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2.人生有“戏”。在喧嚣浮躁的时代,太多明星忘记了初心,只求收获,不问耕耘;而导演吴京为了拍戏抵押房产,拍摄时多处受伤……创造了国产片的票房奇迹。
3.全民有“戏”。手机游戏大行其道,无数人沉迷其中。娱乐本无可厚非,但我们在太多事情上过于儿戏,而在有些事情上却缺乏游戏精神。
上述三条理由,你更认同哪一个?请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体会,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材料给出了某杂志认为2017年中国年度汉字是“戏”的具体理由:其一,“中国有‘戏’”,列举了我国在新时代快速发展的事例,并点明人们盼望着能够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其二,“人生有‘戏’”,用喧嚣浮躁的时代中太多明星忘了初心,重收获而轻耕耘的现象衬托吴京不忘初心、兢兢业业拍戏的精神;其三,“全民有‘戏’”,指出了国民沉迷手机游戏,娱乐无底线,太多事情过于儿戏,但在有些事情上却缺乏游戏精神。
由题中“你更认同哪一个”的要求可知,写作时要选择其中一个作为讨论“戏”成为年度汉字的重要理由。比如认同笫一个理由,可以讨论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认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