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基础篇
目录
诗歌鉴赏必知必备知识
诗歌鉴赏一题多练例析
诗歌鉴赏初级试题(一)
诗歌鉴赏初级试题(二)
诗歌鉴赏初级试题(三)
1322705-285115诗歌鉴赏必知必备知识
一、理解诗意:
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借用文言文知识)
明确 时间、地点、景物、人物、事件
2、领会深层意思: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3、方法——圈点批注法
粗读诗歌,圈点表层信息:圈点出时间、地点、人物、行为、景物基本理解大意。
精读细品,批注深层意思,力求全面读懂诗词,正确把握作者情感:批注出意境、情感、思想、手法等,全面读懂诗词。
二、分析语言:
1、炼字题:
解字:语境义(表义深意)+手法 特殊语法现象(名词动用之类的)
修辞手法(拟人,通感,化无情为有情,化静为动等)
解句:句义+手法效果 描述景象,点出该字所烘托出的意境
联情旨:对意境、形象、情感、结构、技巧方面的作用
2、语言风格类题:
点特色(沉郁顿挫[杜甫]、绮丽典雅、清新质朴、简洁明快、雄浑奔放、悲慨凄凉)
析特色(结合相关诗句分析)
联情旨(对意境、形象、情感、结构、技巧方面的作用)
3、语言风格积累
清新淡雅 平淡自然 明快浅显 辞藻华丽 委婉含蓄
简洁洗练 沉郁顿挫 浑厚雄壮 多用口语 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 明白晓畅 笔调婉约 雄浑豪放
4、语言风格详解
沉郁:用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凝聚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
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自然: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
委婉:不直接写出,通过写看似无关的事物,表达内心的情感。
直率:语言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样子直接写出。
洗练:语言表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的境界。
雄奇:气势雄伟,立意新奇。
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
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
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以为深长。
平淡:朴素,不求辞藻华丽,显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于平淡中蕴涵着深意。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明快: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言在此而意在彼。
三、分析形象:
1、答题步骤
概括形象:客观词+主观词+定性(人、物、景)
分析形象:解诗句,重点分析主观词在诗中的表现,咏物诗要谈手法。
联情旨:形象对主旨情感的作用。
人物形象
一句概括,形象特点+社会属性(…的隐士;…的底层劳动妇女;…的书生)
结合全诗的句子进行分析,有描写手法的要鉴赏所用的描写手法(侧面,正面)
概括出形象中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作者…)
事物形象(咏物诗中)
一句概括,所描写事物的形象特点
结合诗句分析所咏之物的特点(哪句怎样表现了哪个特点)
结合诗人的思想感情,写出所咏之物中的所托之情(托物言志)
景物形象
一句概括,诗句描写了一幅+(季节、地点、事件)+(什么样氛围特点的,孤寂冷清,雄浑壮阔,恬静优美,萧瑟凄凉等)的图景
用自己的语言将诗中所写之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人物形象积累
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
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转战沙场、舍身保国的形象????
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孤傲高洁、坚持操守的形象??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慷慨愤世、矢志报国的形象??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
反对征伐、同情疾苦的形象??重情重义、儿女情长的形象?
3、景物形象——意境积累
豪放型: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瀚辽阔、博大新奇、
深邃奇崛、高旷壮阔、雄浑苍茫、 辽阔深远
清幽型: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安谧美好、
清净悠闲、淡雅闲适、奇伟诡谲、含蓄深幽、空灵高远
伤感型:空蒙迷茫?、冷落萧疏、孤寂冷清、迷离恍惚、冷森幽僻、
凄清冷落、萧疏凄寂、肃杀凄凉
悲苦型:苍凉悲壮、冷森幽僻、凄清凄寂、朦胧渺远
欢快型:淳朴自然、生机勃勃、明净绚丽、清新明快、恬淡闲适
四、把握情感:
1、答题步骤:
判断诗歌类型:(内容)
分析诗歌情感:意象 意境 形象 行为事件 诗眼 沾染情感类的词语
2、注意事项提醒:
情感的原因分析
情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复杂性:情感的矛盾与变化
多样性:情感的多项和多种
3、情感词语积累
惆怅、寂寞、孤独、伤感、烦闷、激愤、悲苦、忧愁、钦佩、向往、
仰慕、闲适、恬淡、旷达、洒脱、喜悦
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
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激励劝勉、忆友怀旧、别恨离愁、
相知相思、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登高览胜、寄情山水、
热爱自然、登高怀远
4、诗歌分类+情感积累
写景诗:因景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描绘景物来抒发感慨。
咏物诗: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的高尚情操;
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
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
思乡诗:羁旅愁思、思念亲友、征人思乡、闺中怀人
边塞诗:英勇作战、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之情;
厌恶战争,揭批统治者,思念家乡亲人。
怀古诗:缅怀、追慕古贤,渴望建功立业;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吟今;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人民疾苦;
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感怀诗:怀才不遇,爱国情怀不得重用;时光流逝、沧海桑田的伤感;
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
告慰平生的喜悦,追求豁达人生境界;
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伤春悲秋。
山水诗:不满现实,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向往归隐的情怀。
送别诗:离情别恨 深情厚谊 激励劝勉
哲理诗: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
闺怨诗:易逝青春的哀怨,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对丈夫的思念,对战争的厌恶;
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柔情别绪、忧愁伤感。
悼亡诗:通过追忆往昔,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生活情境,
或以“记梦”的形式,表达对亡妻的悼伤与思念。
干谒诗:为求进身机会,十分含蓄地写干谒诗,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迹。?
五、鉴赏技巧
1、技巧分类梳理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
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 描写(角度)、抒情(方式)
结构技巧:悬念、伏笔、铺垫、呼应、照应、开篇点题、承上启下、卒章显志
语言特色:平实、生动、典雅、通俗、幽默诙谐、清新自然、、辛辣反讽、含蓄隽永
其他手法:象征、联想、想象、对比、线索、烘托(景)、衬托(人)(正衬、反衬)扬抑、以小见大、渲染、蒙太奇手法等。
2、解题思路
(1)认真审题
题干中无提示,要求赏析诗歌诗句:
从语言(修辞、炼字、语言风格)
从表达方式(抒情方式、描写角度、情景角度)
从结构方面等。
(没有提示的赏析可点面结合来解答,从形象塑造、情感抒发、手法运用、意象意境等方面;)
有提示从技巧方面赏析的可从语言、描写、抒情三方面考虑。
(2)注意步骤:判断+分析+情旨
判断(宁多无缺,有几种写几种)
分析(解句结合判断依据分析+手法效果分析)
情旨(多向分析:写景句要分析意象意境;写物写人要分析形象;抒情句要分析情感作用。)
3、重点记忆:
(1)描写(写景角度)
直接描写(正面描写)人物、事物、景物
①各种修辞手法
比喻(说清本体喻体,化具体为抽象,化无形为有形,突出事物特点)
比拟(注意拟人,拟物[人拟物,A物拟B物])
对比(把…和…作对比,更加突出了…,表达了作者…)
借代(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人)
设问(片头,引起全文;中间,承上启下;结尾,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加强语气,表达更加强烈的感情)
②概括与具体—白描与工笔、细节描写(常是动作描写)
③动静结合
④虚实结合(神仙鬼怪世界、梦境、已逝之情景、设想想象未来之情景)
⑤空间(时间)顺序(远近、高低)
⑥感官角度的变化(嗅、视[颜色词]、声[拟声词]、触[动作词]、味)
⑦光影(明与暗)、色彩的渲染(色彩多)
⑧观察点角度的变化(平视、昂视、俯视)
间接描写(侧面描写)
衬托(烘托):正衬、反衬
反衬:以景衬情、以动写静、以虚写实、以声写静
(2)抒情(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顺序:触景生情、缘情造境、以景结情;
多少: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喜悲:悲景悲情、喜景喜情 正衬
悲景喜情、喜景悲情 反衬)
托物言志(象征手法:以物喻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因事抒情
借古抒怀(借古伤今、借古讽今、借古赞今、借古颂今)
借典抒情
(3)情景关系:情景交融
顺序:触景生情: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缘情造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以景结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喜悲:以乐景写乐情、以悲景写悲情
以乐景写悲情、以悲景写乐情
多少:借景抒情: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
融情于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情景交融: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4)意象的作用
①营造氛围。
②借物抒情(言志)。
③塑造背景或环境。
④营造意境。
⑤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
⑥奠定情感基调。
⑦以景衬境。
(5)景物描写作用
内容分析:写了具体的时间、地点、背景、环境
结构分析:开头:触景生情、奠定感情基调
结尾:以景结情、留有想象空间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情旨分析:渲染气氛,表达心情、塑造形象,烘托意境
(6)渲染 烘托 衬托 对比
渲染:指对环境、景物做正面形容描写,突出形象,营造意境。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
衬托: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用相同事物来衬托。
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即“绿叶衬红花”
反衬: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
以动衬静,以虚衬实、以乐衬哀,以丑衬美。
对比:对举的双方是为了通过对比得出另外的结论。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渲染 烘托 衬托 对比区别:
渲染:只用于写景,渲染气氛,为意境服务。
烘托:可以写人写物,相当于正衬。
衬托:属于间接(侧面)描写、抒情,可写人、物、景。
正衬:用相同事物来衬托。 反衬: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
对比:属于修辞手法,不分主次,常用于论述
(7)几种手法详解
细节描写:写人物、事物、景物的正面侧面细致入微的描摹。
抑扬:为使人信服,或防止别人反驳,常对要褒的先写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
曲笔:曲笔是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写法,使诗歌更含蓄。
重章叠句: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语言更具有音乐美。
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表达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让情感的表达更深沉。
比兴:以物起兴或以物为喻,更显形象具体。
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使语言更加含蓄、风趣。
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情感及手法综合分析
1、咏史怀古诗(多写古人往事,游览古迹,古今对比)
对历史冷静的思考(多用用典抒情)
抒发昔盛今衰之慨(多用反衬,对比)
抒发沧桑之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多用大自然的有常衬人事的无常[多在对古迹的景物描写中])
借古讽今[劝诫],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抨击,或感慨个人遭遇
2、山水田园(隐逸)诗(多描写自然风光,多用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渲染气氛;多有描述画面的题)
表达了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淡的隐逸生活的思想感情
厌恶和鄙视黑暗的社会现实,想要远离尘世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对大自然和祖国山河的热爱
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3、送别诗(多临山傍水,也称山水送别诗;常寓情于景,渲染烘托,以乐景衬哀情)
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表现出内心的愁苦、迷恋和伤感
表达了与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人的赞美、美好期望或激励劝勉
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美好理想,表达诗人豁达胸襟和豪放的气度
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担忧,或对友人路途遥远的无限关心(多用虚写)
4、思乡怀人(羁旅行意)诗(写在外漂泊的游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常在特殊节日[除夕、元宵、中秋、重阳等];常触景生情,感时生情,托物传情,因梦寄情)
抒发了作者的羁旅愁思,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之情
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故乡亲人的挚爱与思念
抒发了独居他乡,不得重用,在外漂泊多年却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5、闺怨诗(常会让分析人物形象)
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感情,歌颂爱情的真挚(多见于诗经)
表达了闺中生活的孤独与寂寞,或宫中生活的悲凉
表达了对丈夫、家人的思念(丈夫多在外征战,或他乡为官;会和边塞诗的一些内容联系)
表达了对虚度时光、青春易逝的哀怨与慨叹
借闺怨诗表达作者不被朝廷重用的幽怨
6、边塞诗(多写边塞苍茫雄奇的景象,或边疆战事的惨烈,或军营生活)
体现了塞外大漠雄奇的自然风光,抒发豪迈之情
表现了战士们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写战事渐衰,表现报国无门的悲壮,和壮志难酬却又无可奈何的慨叹
揭露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和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战士思念家乡、厌恶战争、渴望与家人团圆的情感,以及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愤懑与不满
7、咏物抒怀诗(多用托物言志,象征)
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节操
由于受生活中某种事物的触动,进而引发出自己的某种生活感悟、生活哲理
六、最后叮咛
1、诗歌鉴赏题不用怕,考题多为理解,考不到鉴赏程度。
2、力求理解诗歌,在读诗上多下功夫。
3、积累记忆诗歌术语词语,为答题准备。
4、审题很重要,明确考察点、答题方向。
5、熟练运用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按步答题。
6、独问详细答,组合问简略答。
7、不会答,盲答、多答,大胆猜测、臆断。解词解句也给分。
608965161290
1322705-285115诗歌鉴赏题一题多练例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由于理解诗歌有较大难度,加上题目类型繁多、知识纷杂,令诸多考生在备考中望之兴叹。为减轻高三学子备考压力,明确诗歌鉴赏考察点和答题规律,现举一例,采用一题多问的方式,将诗歌鉴赏题可能考到的题型及答题步骤一一讲清,以资高三备考的师生借鉴。
题目设置
送李端 卢 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注释:
(1)卢纶: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大历初,屡考进士不中,后得宰相元载的赏识,得补阌乡(在今河南省)尉,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为“大历十才子”之一。该诗作于天宝末年国家动乱之时。
(2)李端:作者友人。与作者同属“大历十才子”。
(3)故关:故乡。
(4)衰草:冬草枯黄,故曰衰草。
(5)“路出”句:意为李端欲去的路伸向云天外,写其道路遥远漫长。
(6)少孤:少年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
(7)风尘:指社会动乱。此句意为在动乱年代,不知后会何期。
解诗:
故乡遍地都是衰败的枯草,好友相别实在是令人伤悲。
你去的道路伸向云天之外,我归来时只见暮雪在纷飞。
从小丧父早年就客游外乡,多经磨难我与你相识太迟。
回望你去的方向掩面而泣,在战乱年月再见不知何时。
赏析:
《送李端》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此诗抒写乱离中的离别之情。前两联写诗人在故乡衰草遍地的严冬送别友人,友人从高山寒云的小路离去,自己在日暮飞雪时归来;后两联记叙与友人离别之后,诗人在孤独寂寞中感叹自己少年孤苦飘零,与友人相识太晚,如今一别,深感在这时世纷乱中与友人后会无期。
故乡衰草,寒云暮雪,阴郁笼罩,这些描写把作者与友人的离别之情衬得凄楚悲切。全诗情文并茂,哀婉感人。
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篇,以一个“悲”字贯串全诗。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气氛,从衰草着笔,时令当在严冬。郊外衰败的野草,正迎着寒风抖动,四野苍茫,一片凄清的景象。在这样的气氛中送别故人,自然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得直、露,但由于紧承上句脱口而出,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本诗奠定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到提挈全诗的作用。
诗的第二联写送别的情景,仍紧扣“悲”字。
“路出寒云外”,故人沿着这条路渐渐远去,由于阴云密布,天幕低垂,依稀望去,这路好像伸出寒云之外一般。这里写的是送别之景,但融入了浓重的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这一笔是情藏景中。“寒云”二字,下笔沉重,给人以无限冷峻和重压之感,对主客别离时的悲凉心境起了有力的烘染作用。友人终于远行了,此时留在旷野里的只有诗人自己,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偏偏这时,天又下起了雪,荒原茫茫,暮雪霏霏,诗人再也不能久留了,只得回转身来,挪动着沉重的步子,默默地踏上风雪归途。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意脉流畅,色调和谐,与上句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于淡雅中见出沉郁。
第三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还是没离开这个“悲”字。诗人送走了故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不禁产生抚今追昔的情怀。“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是全诗情绪凝聚的警句。人生少孤已属极大不幸,何况又因天宝末年动乱,自己远徙他乡,饱经漂泊困苦,而绝少知音呢?这两句不仅感伤个人的身世飘零,而且从侧面反映出时代动乱和人们在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感情沉郁,显出了这首诗与大历诗人其他赠别之作的重要区别。诗人把送别之意,落实到“识君迟”上,将惜别和感世、伤怀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全诗思想感情发展的高潮。在写法上,这一联两句,反复咏叹,词切情真。“早”、“迟”二字,搭配恰当,音节和谐,前急后缓,顿挫有致,堪称佳造。
第四联收束全诗,仍归结到“悲”字。诗人在经历了难堪的送别场面,回忆起不胜伤怀的往事之后,越发觉得对友人依依难舍,不禁又回过头来,遥望友人离别处,独自垂泪掩泣,企盼着相逢之日。
全诗以“悲”流贯,写得情真意切,哀婉动人,读之给人以悲凉回荡之感。
练习题目(判断考点)
1、请判断并分析这首诗的诗眼?
2、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3、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赏析。
4、该诗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请分析。
5、这首诗是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6、这首诗是怎样抒发作者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7、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8、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的景物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9、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10、这首诗以—个“悲”字贯串全篇,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及参考答案
1、请判断并分析这首诗的诗眼?
类解题步骤(三步五点)
解字:语境义(表义深意)+手法
解句:句义+手法效果
联情旨:对意境、形象、情感、结构方面的作用
参考答案
诗眼为“悲”,“悲”即送别的“悲伤”之情。
首联以故关“”衰草“”遍“写送别环境,含悲。
颔联继续以“寒云 ”“暮雪”写送别情景,寓悲;
颈联写“少孤”“多难”的身世之感,堪悲;
尾联以“掩泪”“空相向”以期待再会直接写悲伤惜别之情
整首诗抒写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悲伤之情。
2、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解题步骤(三步三点)
点特色:清新淡雅 平淡自然 明快浅显 辞藻华丽
委婉含蓄 简洁洗练 沉郁顿挫 浑厚雄壮
多用口语 明白如话 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
明白晓畅 笔调婉约 雄浑豪放
析特色: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联情旨:对意境、形象、情感、结构方面的作用
参考答案
语言特色:沉郁顿挫
送别环境:衰草遍野,一片凄清的景象 ;送别之景:荒原茫茫,暮雪霏霏,更见沉郁;回忆往事,感叹身世,没离开一个“悲”字; 垂泪掩泣,企盼相逢之日,哀婉动人。
塑造了一位孤寂悲苦的诗人形象
渲染了悲凉的送别场景
烘染诗人送别友人的哀痛心境,读之给人以悲凉回荡之感。
3、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赏析。
解题步骤
概括:(客观词)+(主观词)+定性(图)
分析:结合诗句分析主观词
联情旨:点明用该意境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故关衰草、寒云暮雪、凄怆悲凉,哀婉凄楚的严冬送别图。
郊外衰败的野草,迎着寒风抖动,四野苍茫,一片凄清的景象 ,阴云密布,天幕低垂,路好像伸出寒云之外;荒原茫茫,暮雪霏霏,诗人挪动着沉重的步子,默默地踏上风雪归途。
表现了诗人浓重的依依难舍的惜别伤感。
4、该诗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请分析。
解题步骤
概括:(客观词)+(主观词)+定性(人)
分析:结合诗句分析主观词
联情旨:点明用该形象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诗中塑造了一位少孤早客、知己难逢、多难堪悲的诗人形象。
少时丧父,多年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友。又因国家动乱,远徙他乡,饱经漂泊困苦,再加上知音绝少,在风雪寒冬与朋友相送。
突出了诗人的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无限凄楚。
5、这首诗是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注意事项
情感的原因分析
情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复杂性:情感的矛盾与变化 多样性:情感的多项和多种
参考答案(答出三点即可)
(1)因知己离别的痛苦:离别时“自堪悲”,离别后“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写出了离别的悲伤。
(2)对自己身世的感伤:少时丧父,多年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友。
(3)对故园衰败的凄凉:诗人借衰草、寒云、暮雪写出了故园衰败的感伤。
(4)对社会动荡的忧虑:社会动乱,百姓漂泊不定,饱经苦难。
(5)对朋友远行的关切牵挂:衰草遍野、寒云暮雪,风尘何处期,表现了对友人的牵挂。
6、这首诗是怎样抒发作者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咏物抒怀、托物起兴等)
借事抒情(借古讽今、咏史抒怀、寓情于事等)
借景抒情顺序:触景生情、缘情造景、以景结情
喜悲:以乐景写乐情、以悲景写悲情
以乐景写悲情、以悲景写乐情
多少: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参考答案
首联颔联融情于景:(以悲景写悲情、烘托)借衰草遍地的的故园,伸向寒云外的小路,暮雪纷飞的归程,写出了一片凄凉衰败之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悲伤。
颈联尾联直抒胸臆:写出了与友人相识恨晚,友情深厚,依依不舍的深情。
7、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意象的作用
①营造氛围、意境。
②借物抒情(言志)。
③塑造背景或环境。
④以景衬境
⑤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或心境。
⑥奠定情感基调。
参考答案
意象:衰草、寒云、暮雪。
作用:营造了白雪茫茫、寒冷、荒凉的氛围,
衬托了诗人因朋友离别的孤寂悲凉之情。
8、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的景物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景物描写作用
内容分析:交待了时间、地点、背景、环境等
结构分析:开头:触景生情、奠定感情基调
结尾:以景结情、留有想象空间
情旨分析: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意境,
衬托形象,表达情感(奠定情感基调,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寄情于景,以乐景衬哀情等)
参考答案
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寒冬、郊外、风雪衰草的环境
故关衰草遍,触景生情,奠定全诗哀伤的感情基调。
渲染了悲凉气氛,营造了凄凉氛围。 以哀景衬哀情。
9、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情景交融
顺序:触景生情、缘情造景、以景结情
喜悲:以乐景写乐情、以悲景写悲情、以乐景写悲情、以悲景写乐情
多少: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参考答案
故关衰草遍—触景生情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以景结情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以悲景写悲情 全诗情景交融。(分析略)
10、这首诗以—个“悲”字贯串全篇,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内容分析题
参考答案
本诗以“悲”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送别的伤悲之情。
首联以故关“衰草遍地”写送别环境,含悲;
颔联继续以“寒云 ”“暮雪”写送别情景,寓悲;
颈联写“少孤”“多难”的身世之感,堪悲;
尾联以“掩泪”“空相向”直接写悲伤惜别之情,以期待再会的问句将笔锋转向遥遥不可知的未来,抒写悲伤的送别之情。
129413089535
诗歌鉴赏初级试题
(一)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默写名句
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表达乡愁之情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中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填空简答
(1)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2)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3)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4)诗中的千古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它抒发了作者欢乐积极向上 的情怀。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意象有青山,行舟,绿水,白帆,红日,和风,归雁。
(5)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广阔浩渺的图景。
2、读杜牧的《赤壁》,然后答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填空简答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火烧赤壁事;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周瑜。诗人杜牧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3)在《赤壁》中,作者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判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阅读苏轼的《浣溪沙》,回答下题。
浣溪沙⑴
一曲新词酒一杯⑵,去年天气旧亭台⑶。夕阳西下几时回⑷?
无可奈何花落去⑸,似曾相识燕归来⑹。小园香径独徘徊。
默写名句
表现作者怅然若失的句子是:小园香径独徘徊。
词中被后人传唱引用来表达思人之情的千古名句是:夕阳西下几时回?
文中被后人誉为天然奇遇的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表现作者盎然得意之情、闲散寻欢之志,又含蓄地表达作者感伤怀旧的词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填空简答
(1)“黄鸡”的本意是:指黄鸡报晓 ,诗中是指:代指时间,时光流逝。
(2)把词上阕描绘了一幅溪草娇嫩,沙路洁净,黄昏细雨,杜鹃啼叫,清新淡雅,静谧伤感的溪边风光图。
4、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练习。
水调歌头 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默写名句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
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下阕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填空简答
(1)文中说的“子由”是词人的弟弟,他和苏轼、苏洵共称文坛“三苏”。“婵娟”在诗中指月光。
(2)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3)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默写名句
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细致入微的写出了早春的特有景色的句子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写出一切美好的事物,最美的时节就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的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的诗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填空简答
(1)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2)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6、阅读下面古诗 , 按要求回答问题。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默写名句
《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该曲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填空简答
同是写秋,两首诗表露出诗人的心境有何不同?
答案:
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表达了乐观豁达、昂扬向上的心境;
马致远的《秋思》是悲秋,表达的是失意、凄苦、思乡、感伤的心境。
7、阅读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按要求答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默写名句
诗中将月亮人格化,用了拟人修辞方法,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同时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填空简答
(1)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2)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诗人为什么偏要寄愁心与明月?
(4)“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因何而愁???
答案:
(2)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3)因思念之情往往是夜间最为浓郁,由月的阴晴圆缺,最易想到人的悲欢离合。
(4)因朋友王昌龄“左迁”(贬官)而愁。
8、阅读下面古诗 , 按要求回答问题。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淮上与友人别
??? 李白? ? 郑谷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扬予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填空简答
(1)两首都是写离愁别绪的诗,但诗的表现手法却不同,李白的诗偏重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郑谷诗则借景抒情,抒发了友人之间的离别之苦。
(2)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描写景物也是为了抒情。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 杨花落尽子规啼。
(3)下面是对两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B )
??A、两首诗都生动地表现了朋友分别之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B、两首涛都极力通过描绘景物,渲染离别的气氛。
??C、李白诗情感表现热烈奔放,而郑谷诗情感表现则含蓄委婉。
D、两首诗都着力强调分离的“距离之远”,突出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阅读下面古诗 , 按要求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默写名句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借地名写出形势和情况的危急凄苦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且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填空简答
(1)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 “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儒家经典。
(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3)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案:
(1)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2)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3)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10、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后面的题目。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默写名句
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中,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且点明该曲主旨的句子是: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的雄伟气势,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诗句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填空简答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写得都很生动形象,请你就此说说你的理解。
(2)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3)诗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
(4)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聚”“怒”二字把“峰峦”“ 波涛”的雄伟气势写得极其生动形象。“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的险要。
(2)不是,由“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3)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这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政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非常精辟。
(4)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132397539370
1303655-160020诗歌鉴赏初级试题
(二)
1、读白居易的《观刈麦》,回答问题。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默写名句
诗中侧面描写农民繁忙辛苦,写丰收全家齐动员的句子是: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直接描写农民辛苦劳动的句子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描绘贫妇人凄惨景象的句子是: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揭示农民凄惨生活原因的句子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观刈麦》中表达出诗人愧疚之情的句子是: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填空简答
(1) “贫妇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是因为“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形象揭露出官府对贫苦农民的残酷剥削。
(2)“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看到农民劳作的情景,想到自己舒适的生活,作者感到万分惭愧,内心不能平静,这是作者对农民生活同情和关心。
(3)如何理解诗中“力尽不知热”一句的内涵?
(4)诗中那位贫妇人的言行反映了当时一个怎样的残酷现实?
答案:
(3)不是真的“不知热”,为了抢收,为了活命,再累再热也只得忍着、挺着。表现了租税剥削的沉重和人民生活的痛苦;
(4)表现了租税剥削的沉重和人民生活的痛苦;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默写名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或从视角和听角着笔,描写激烈的操练演习场面)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由外在形象渗透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位落魄英雄的典型形象: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填空简答
(1)“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2)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
默写名句
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1)全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叙事、写景?
(2)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的画面,并赏析这一千古名句。(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被近人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其中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现在请你说说这两个字好在哪里?)
答案:
(1)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2)大漠无垠,一缕孤烟直冲云天;黄河如带,映衬西天落日残红。塞外风光多么雄奇壮观。对仗工整,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直”表现孤烟之高,“圆”表现落日之低。二词表现大漠、长河地区的平旷。)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春? 望 杜甫
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默写名句
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的《春望》中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手法抒发伤感之情)的诗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乡之情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用细节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填空简答
(1)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 ”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 ”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2)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到?? 。
(3)本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 的感情。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塑造了一位怎样的人物形象,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1)破、深
(2)望 山河 草木花鸟
(3)忧国思家
(4)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默写名句
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借用典故来表达内心充满国仇家恨的郁闷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来看,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夜泊秦淮近酒家。
填空简答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这首诗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2)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1)特点是迷蒙(朦胧、迷茫),冷寂(悲凉)。(秦淮河水边夜色朦胧(或“迷蒙”)和冷寂的景象。)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或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或“国事”)的关注与忧虑。)
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默写名句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填空简答
(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 ,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 。
(2)请你说说对三、四句诗的理解。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
(1)卸甲归田的惆怅? 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落花的生命并未终结,而是获得了新生。它化作春天的泥土,为培育新一代的鲜花发挥作用。“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言之有理即可)
7、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呲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默写名句
诗中的名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有异曲同工之妙。
虚实结合的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表明诗人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反映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人生哲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用了设问修辞,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 、高大的诗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填空简答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 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2)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答案:
(1)望 高大雄伟
(2)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3)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8、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默写名句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填空简答
(1)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
(2)本诗写了什么?抒发了诗人什么心情?
答案:
1、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
2、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9、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填空简答
(1)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 高层。
(2)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3)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
答案:
(2)既是实写,又是比喻。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
(3)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10、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默写名句
运用典故,词人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词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抒写人到中年,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填空简答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 豪情壮志。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3)词的结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案:
(1)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 狩猎 )杀敌卫国(或:渴望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
(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3)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8013705715
1313180-188595诗歌鉴赏初级试题
(三)
1、欣赏下列诗歌,完成下列试题。
渔 家 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默写名句
表现边地荒凉的句子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词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词句是:长烟落日孤城闭。
填空简答
(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描绘了??????,下阕抒发了??????,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2)“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1)边塞秋色?? 思乡之情
(2)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3)此时此刻,驻守在边关重镇、满怀乡愁的将士们个个难以入睡,将军整日操劳,白发染白了双鬓;久征在外的士兵们艰苦异常,止不住悄悄地流泪。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2、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试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默写名句
“连赞大陆之行,”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顺应了民意,打破了僵局,开启了两岸交流的新纪元,这可以用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来表示,他们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哪两句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用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想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的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表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填空简答
(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答案:
(1)答题要点: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
(2)对世事沧桑、亲朋凋零的伤感,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不平。暗示贬谪时间太久。
(3)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3、品读《诗经·关雎》的诗句,完成下列试题。
关 雎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默写名句
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的句子:“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的句子:“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4、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试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默写名句
抒写浓郁的离别之恨,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渲染离别的气氛的句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是诗中的千古名句,又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的诗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通过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填空简答
(1)首联融情入景,两个“难”概括万千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颔联两个比喻新颖贴切,意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设想。笔法曲折,设想奇丽。
(2)谈谈你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名句古今传诵原因的理解。
答案:
(2)这里的“丝”与思念的“思”谐音,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最为精彩感人,因而古今传诵。
5、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试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默写名句
诗中点名时节的句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诗中虚写,表示想象团聚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填空简答
(1)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
(2)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3)“何当”为想像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像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
6、阅读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默写名句
形象地描绘离愁的绝妙之笔的句子:剪不断,理还乱。
表现了李煜由君主变为囚徒的特殊滋味的句子: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以景喻人,写出了词人失去自由的囚禁生活的孤独凄凉的句子: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填空简答
(1)下阕中,作者怎样抒写“离愁”?试简析。
答案:
(1)“离愁”是抽象的感情,李煜写得很形象,写出其滋味,写出一种非常深切的人生感受,确是千古妙笔。六朝民歌中“丝”谐音思念的“思”。此词也用丝缕来比喻愁思,他用“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以解开。仿佛使人看到离愁就像一团转动的乱丝,紧紧盘绕纠缠着人,而难以摆脱。实际上写词人此时愁情万端,有对过去的种种回忆,有对现状的种种伤感,有对未来的种种忧虑,千千万万的感情的丝缕,缠绕着他,理也理不清,剪也剪不断。结尾一句写离愁的滋味,也是绝妙之笔,“别是一般滋味”也就是说不出是什么一种滋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最真切的感受。
7、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观沧海》?????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默写名句
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填空简答
试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句作简要赏析。
答案:
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8、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默写名句
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而无车马喧”的原因是: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填空简答
(1)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逸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________。诗中描写的景物突出了____________特点。
(2)“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一句怎么理解?
答案:
(1)“心远”或“悠然”(答出其中一个即可)宁静、平和、闲适、恬淡……(答出其中一个即可)
(2)诗人在自家的菊园里采菊以佐酒,悠闲地抬起头来欣赏南山美丽的景色。此句展示出诗人悠闲自得、热爱自然的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最有妙处。
9、读《游山西村》一诗,回答问题。
游山西诗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默写名句
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赞赏的诗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诗中蕴含深刻哲理,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会有新的天地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表现农村民俗风琴的诗句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表达了作者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的诗句: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填空简答
(1)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本义是? ,后比喻 。
答案:
1459865449580(2)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现在往往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者比喻绝路逢生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