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档属性

名称 邹忌讽齐王纳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10 11:3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邹忌讽齐王纳谏
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学习目标:
1、了解《战国策》,掌握重点文言词语及文言句式。
2、学习用设喻讲述道理的写法,欣赏邹忌讽谏的艺术特色。
3、了解古代纳谏除弊、修明政治的道理。
《战国策》又称《国策》,原为战国末年和秦汉年间编集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后经西汉末年刘向编订成书,全书共33篇,反映了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其体列为国别体,全书共12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其中一篇优秀的散文。
检查预习:
注意下列字的注音:
昳(yì)丽  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窥(kuī)镜 期(jī)年
  
朝(cháo)于齐  间(jiàn)进
 
读出语句的停顿:
1、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修/八尺有余(√)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王之蔽/甚矣!(√)
王之/蔽甚矣!(×)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自主学习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2、查找学习难点疑点,小组交流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注意重点字词和句式
①孰:通“熟”,仔细
私:偏爱
朝服衣冠: 朝 zháo:朝见
[面]刺:当面指责
时时而问进:jiàn 间或断断续续地
其年:满一年。
朝于齐:朝见
②词类活用:
A名作状:[朝]服衣冠
[暮]寝而思之
B、名作动:朝服衣冠:穿戴
C、形容词意动用法:美我者:以……为美。
D、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使动用法。
③古今异义词
尺:古;约合现在的23.1厘米
今:约33.3厘米。
窥:古:照 今:偷偷地看
寝:古:躺而不睡 今:睡觉
地方:古:土地方圆 今:地点、处所
谤讥:古:指责,劝谏,中性词
今:诽谤,讥讽,贬义词
④句式: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谁,哪个
孰与:相当于“与……孰”,“……与……相比,谁更”
判断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否定句宾语前置:忌,不自信
被动句:王之蔽甚矣
省略句: 与 坐谈
介宾后置句:战胜于朝廷。
合作探究:(先自主思考,再交流讨论)
1、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
明确: 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彩。
明确: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易毋庸置疑。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感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
3、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明确: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
4、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明确: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5、讽谏的结果如何?
明确: 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尔“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6、 邹忌为什么可以进谏成功?
明确:邹忌(进谏者):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委婉动听,使人易于接受。
齐威王(纳谏者):开明,有作为的君主,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
板书
设喻说理
邹忌 齐王
妻→ 私 → 营妇左右
妆→ 畏 → 朝廷之臣
客→ 有求 → 四境之内
受蔽 类比推理 受蔽(甚矣)
联想
妻私我 → 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 → 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 → 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课后延伸
直谏:指直接陈述自己的意见,希望君主采纳;
讽谏:用设喻、诙谐等方式使君主省悟自己的过失;
请再举几个我国历史上直谏或者讽谏的例子,认识古代纳谏除弊修明政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