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北京) 二年级下册美术 第6课 大人国 小人国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北京) 二年级下册美术 第6课 大人国 小人国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5-06 09:0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人国 小人国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 第四册 二年级下 美术
教材分析:本科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科教材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在编写过程中,借鉴了现代教育理念。在造型表现方面,教材为学生提供了画家作品、教师范作和学生作品。
学情分析:经过前三册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人物造型表现能力。在一年级《画自己》《我的好伙伴》《下雨了》二年级《我爱我家》《节日里》等课的学习中,学生对于表现人物造型及动态特点都有了一定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知识:了解对比概念,明确大与小是相对的
技能:学习表现大小对比的方法,尝试用对比手法创作“大人国”或“小人国”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比较分析、探究等方法,了解大小对比概念,学习运用大小对比的方法进行创作,培养学生大胆想象以及创新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合作、勇于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并从中发现、想象有趣事物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与成就感。
教学重点:明确大与小是相对的,并且尝试在画面中表现出大小对比关系。
教学难点:敢于大胆想象,创作出有情趣、想象力丰富的作品。
教学准备:ppt、画纸、画笔
教学流程:导入新科、讲授新科、艺术实践、评价拓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教师演示:画一个有动态的人物。提问:这个人是谁?在做什么?
2.教师演示:填一只比人大很多的鞋。提问:你们知道老师画的这只鞋是谁的么?
教师总结:这个人是小人国的人,这只鞋是格列佛的鞋。格列佛是童话故事中的人物,他来到了小人国。
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大人国小人国》出示课题 猜一猜老师画的人是谁,在做什么。
才一次啊教师画的鞋是谁的,为什么比人还要大。
了解《大人国小人国》的故事
激发好奇心,引入新课。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想象力
引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1.观察比较
(1)小人国的人在格列佛的鞋上玩耍,格列佛有多高?
(2)播放课件:出示一个人物,问:你看得出他是小人国的人么?
(3)播放课件:在小人旁边加上叉子,现在呢?为什么看出来他是小人国的人?
(4)播放课件:小人国的人与蒲公英对比。
2.观察分析
(1)继续讲《格列佛游记》的故事:格列佛在小人国遇到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2)为了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小人国,老师今天也请了小人国的人来我们这里做客,你们欢迎么?
(3)这些小人国的人这么小,他们来到我们这里,我们在他们眼中就成了大人国。
3.小组讨论
假如让你编画,在大人国或者小人国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猜想格列佛的高度,他比小人国的人高多少?
回答看不出
看出来了,为什么看出来他是小人国的人了?
观察比较
了解格列佛在小人国遇到的故事,说一说格列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袋子中拿出文具人物
学生分小组分析比较大与小的关系
小组讨论
初步认识大与小的关系。
进一步比较解决重点。培养探究能力
德育渗透,做一个热爱和品、善良的人
让学生认识大与小是通过相互比较体现出来的,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解决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能力
艺术实践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画《大人国小人国》的故事。
分析学社给你作品和课本中作品
作业前思考:你想怎样表现大与小的对比关系?
作业要求: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指导。
创作前进行思考
明确作业要求
大胆进行艺术实践 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培养创作前思考能力
启发学生创作的作品更加充满想象力
评价拓展 1自评互评
2课后拓展
下节课我们把画面涂上美丽的颜色
还能用哪种方法来表现这张作业
学生评价教师倾听评价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板书设计:
6 大人国 小人国
夸张 想象 情节
设计特色:
在讲课中准备的玩具人物、动物,为学生创设小人国的人物设计情景,使学生直接感受大与小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