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 第9课 剪出来的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 第9课 剪出来的画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5-06 09:0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剪出来的画》
教材:上教版小学美术第四册 课时:1课时 类型:纸艺
教材分析:《剪出来的画》是上教版二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走近名作》中的第二课。本课通过认识马蒂斯大师的剪纸艺术特点,学习运用简洁、概括、夸张的手法去剪出人物的动作。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是小学二年级学生,大部分的小朋友都十分喜爱美术课,尤其是手工课,兴致更加高涨。但由于基础比较薄弱,有些学生对于剪刀还不能够熟练的使用。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情况,我借助“人体结构模型”,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小人”,模仿下小人造型的动作,调动课堂活跃性,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下学习大师马蒂斯夸张简洁的剪纸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马蒂斯人物剪纸造型的特点,学会剪出简洁夸张的人物动态。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人体结构模型”有趣的动作,学习马蒂斯简洁、概括、夸张的人物剪纸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剪纸人物的动态美,体验简约的艺术美。
教学重点:剪出概括简洁的人物动态。
教学难点:动态的夸张有趣。
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剪出运动中的自己。
作业要求:1.形态概括简练;2.动作夸张有趣。
教学过程:
激趣与导入
(一)欣赏视频《影子舞》片段
说说你看到的影子的特点
(二)回忆“画影子”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三)揭示课题:剪出来的画。
设计说明:通过视频《影子舞》,让学生对剪影的变换产生兴趣,从这一点入手,结合上堂课“画影子”的游戏,引起他们创作与学习的热情,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二、欣赏与发现
(一)认识大师——马蒂斯,欣赏大师的剪纸作品。
(二)比较马蒂斯的剪纸作品与中国民间剪纸作品的艺术特点。
(三)总结马蒂斯作品的艺术特点:
1.人物动作夸张,形态概括、简练。
2.色彩鲜艳明亮,对比强烈。
(四)游戏:超级变变变
给“人体结构模型”摆出各种各样有趣的造型,并请学生进行模仿。
设计说明:通过对比中外剪纸的艺术特点,了解马蒂斯剪纸作品的简洁与夸张,并借助“人体结构模型”,完成游戏“超级变变变”,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与积极性,模仿出各种生动有趣的肢体动作。
三、示范与创作
(一)教师示范“运动的小人”的制作方法;
1.借助“火柴棒小人”画基本结构;
2.提出:先头部,再身体,后四肢。
(二)提示学生注意人物造型的概括与动作的夸张有趣。
(三)欣赏范作,感受“运动小人”造型的可爱与趣味性,并激发想象力。
(四)作业内容:剪出运动中的自己。
要求要求:1.形态概括简练;2.动作夸张有趣。
设计说明:教师在示范剪纸方法时,提醒学生剪纸的手法:右手剪纸,左手注意角度的变换。做到先构思,后描绘;学生作品通过小组团结合作完成,相互交流启发;并通过欣赏范作,拓宽学生创作思路,激发创作热情。
四、展示与交流
(一)创设情境“我运动,我快乐”,展示学生作品。
(二)学生自评:模仿小人动作,介绍自己的作品。
(三)学生互评,评价内容:1.小人的形象是否简洁概括;
2.作品色彩是否饱满有趣。
(四)教师总评:发现有创意的作品
设计说明:让学生变身小小运动员,介绍自己的作品,不但增加趣味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度。
教学反思:
《剪出来的画》一课,在经过一次试教及学校美术老师的悉心指点与建议后,很多地方都得到了修改与完善,下面是我这次课的一些感悟。
一、教案完善
教案是教师整合教材、学生、教学情境和教师自身等多种因素而形成教学活动的蓝本,在经过多次研究后,我对本课的教案进行了适当的修改,更加适合我们班级的小朋友。
二、学生主导展评环节
展评环节创设“我运动我快乐”的情境,鼓励学生参与交流点评,请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运动人物,并且模仿其动作,提高了学生参与积极性与课堂趣味性,同时也完成了学生间的互评。
三、教师示范与学生创作
本课的主要知识技能是让学生学习剪纸贴画的方法,以及知道马蒂斯剪纸夸张简练的特征,在示范环节后,引导学生利用“人物模型小人”尝试摆出各种造型,并模仿,在游戏的过程中了解人物夸张动态,让学生能够直观的观察,提高创作热情。
附:学生课堂作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