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末年黑暗的政治统治。
2.分析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了解李闯王推翻明朝的基本过程。
3.把握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的基本史实。
知识目录
壹、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叁、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贰、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表现1.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材料一
帝性机巧,好亲斧锯(xiu把漆涂在器物上)漆之事,积岁不倦。每引绳削墨时,忠贤辈辄奏事。帝厌之,谬曰:“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
——《明史·魏忠贤传》
明熹宗 喜好木工
(第15位皇帝)
壹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结合所学和材料,试着分析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的表现?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局部
壹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表现2 结党营私
材料二
至刘瑾(明正德年间官官),则焦芳、刘宇、张彩等为之心腹,我贼善类,征责贿赂,流毒几遍天下。
——赵翼《廿二史札记·明代宦官》
壹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结合所学和材料,试着分析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的表现?
刘瑾
魏忠贤
材料三
“(宦官)虽间有贤者…然利一而害百也。” ——《明史》
王振
力邀英宗幸其宅第,耽误行程,行至土木堡被瓦兵追至,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被杀死。
以进献飞禽走兽来博取明武宗欢心,以数次升迁。逐利腐败,任人唯亲。时人称之“立皇帝”
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时人“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宦官)…数传之后,势成积重,始于王振,成于魏忠贤。
——《明史》
壹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表现3 宦官专权
结合所学和材料,试着分析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的表现?
表现4.土地兼并严重
材料四
官豪势要之家……其田连阡陌,地尽膏腴,多夺民之田以为田也。至于子弟恃气凌人,受奸人之投献,山林湖泊,夺民利而不敢言。当此之时,天下财货,皆聚于势豪之家。
——《明经世文编》
结合所学和材料,试着分析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的表现?
壹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材料五
……自去岁[崇祯元年(1628年)]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
—计六奇《明季北略》
灾民图
表现5.连年灾荒
壹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结合所学和材料,试着分析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的表现?
{08FB837D-C827-4EFA-A057-4D05807E0F7C}明神宗时期(爷爷)
南京一带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万顷
明熹宗时期(哥哥)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明崇祯时期(自己)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土地兼并
政治腐败
土地兼并
促使
加速
社会动荡
(皇帝昏庸;宦官专权)
富者动连阡陌,贫者地鲜立锥。饥寒切身,乱之生也,职此之由。
——《明清史料》甲编
壹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爆发原因:
①政治腐败,赋税严重(根本)
②陕北连年干旱(直接)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卷八六
史书中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的情形:
姓名:李自成
籍贯:陕北米脂人
生卒:1606年—1645年
原职业:驿站马卒
主要社会经历
童年:给地主放牛
长大后:当兵
性格爱好:
善骑射,不好酒色,与其下同甘苦
“闯王”
1.起义原因
贰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起义原因
贰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时间:1643年
建立者:李自成
政权:大顺
1643年,李自成率
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2.起义过程
贰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结果:1644年4月,百万大军攻进城内,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2.起义过程
贰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崇祯帝最后在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时年33岁。
均田免赋
当时流行这样的歌谣: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进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读欢悦。
(平均分配田地,免除赋税)
土地兼并
明朝政府
李自成起义军
广大人民
不断加赋
均田免赋
民心丧尽
赢得民心
军纪严明
发放钱粮等
贰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3.口号
辽饷加派
女真已经渐渐兴起…
明朝 “腹背受敌”
叁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满洲的兴起
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大金。
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为满足,改国号为清。
1.满洲的兴起
努尔哈赤 皇太极
叁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八旗制度:清朝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建立八旗制度,把所属人员编为八个旗,将生产、行政、军事三种功能结合在一起,实行兵民合一、军政一体,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具有旗籍的家族人员称为旗人。 八旗制度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朝覆灭,共存在296年,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在中国历史上起过积极和进步的作用,为发展和巩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1.满洲的兴起
叁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吴三桂(1612年-1678年)
冲冠一怒为红颜
明朝灭亡后,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2.清兵入关
叁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定,逼近北京 ,崇祯帝飞檄加封他为平西伯,令其放弃宁远(今辽宁兴城)入卫京师,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吴三桂奉旨入援京师,十六日抵山海关,一路上“迁延不急行,简阅步骑”,二十日抵达河北丰润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进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景山(煤山),北京失陷,吴三桂撤兵退保山海关。李自成后曾多次招他归降,吴三桂再三犹豫,因其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掠去,其父也被拘押“拷掠甚酷”,大怒。遂上书清睿亲王多尔衮,请清兵入关灭贼。李自成闻知此讯,4月13日,亲率大军十万号称二十万,奔赴山海关攻讨吴三桂。22日山海关之战,吴军初败,吴三桂求救于清摄政王多尔衮,清兵入关。吴三桂与清军在一片石战役中联合大败李自成,受清封平西王。
2.清兵入关
叁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提出口号”均田免赋“:
平均土地,减免沉重赋税
严明军纪,不妄杀一人,
不侵占民房,严禁抢掠
追赃助饷,官绅人人自危
李自成一心关注登基大典
农民军很快腐败
前
后
农民阶级有其自身局限之处,尽管明朝政府是被李自成直接推翻,但导致明朝灭亡绝不是农民起义单一之力….
迅速发展
急速消逝
3.李自成起义速胜速败额原因?
叁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明
朝
的
灭
亡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满洲兴起与清军入关
政治:日益腐败,法纪松弛
经济:土地兼并严重
社会动荡不安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爆发原因:①根本②直接
起义经过:
努尔哈赤建后金
皇太极改族名满洲,改国号为清
提出均田免税口号
建立大顺政权
攻占北京,推翻明朝
清军入关,李自成起义军失败
课堂小结
1.下列关于明朝末年社会状况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政治腐败 ②蝗灾连年 ③赋税沉重 ④各地起义爆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随堂小练
2.下列口号与明末农民起义有关的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尊王攘夷”
C.“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D.“均田免赋”
D
D
3.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为大金的是( )
A.皇太极 B.努尔哈赤
C.阿骨打 D.铁木真
随堂小练
4.明朝灭亡后,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引清兵入关,夹攻李自成的军队,最后起义军失败。这里的“将领”是( )
A.张献忠 B.吴三桂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B
B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