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分析解决简单的“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的策略。
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感悟数学价值,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学习了一些基本解题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安排学生学习同数连加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针对比较复杂的问题,能运用所学过的策略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也更具有挑战性。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独立分析题意,可以根据题意画出简单的示意图,但题目中只有两个条件,算式中却要有3个加数,这对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动手实际操作。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第一组:6+8+5=
24+30+6=
40+9+6=
10+20+50=
第二组:5+5+5=
8+8+8=
30+30+30=
20+20+20+20=
比较两组算式特点,引出课题“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3位新朋友,看他们分别是谁?他们还给同学们带来一份小礼物,瞧,这是什么?小星星,那么这些小星星将奖励给上课最认真,发言最积极,回答声音最响亮,上课有进步的同学,你们想得到它们吗?
(一)收集、整理数学信息
师:在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每人都折了6个星星。这句话什么意思?
师:根据这2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加法问题吗?
全班齐读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方法
1、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
找到数学信息和问题,要求一共折了多少个星星,你是怎样想的?你会解答吗?
2、交流算法,理解算理
师:你是怎样解答的?为什么用加法解答?
师:第一个6表示什么意思?第二个6表示什么意思?第三个6表示什么意思?
师:我们把用连加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连加法”
3、师介绍“列表法”
师:今天介绍一种新的方法“列表法”。表格上的第一行表示人数,第2行表示的是这星星的数量,如果1个人,那么折了6个,如果2个人,那么折了12个,如果3个人,就会折了18个。
师:这个12是怎么来的?18怎么得到的?
师:推测4个小朋友、5个小朋友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生独立完成导学案表格填写,师巡视和指导订正。
(三)检查与验证
师:列出了算式,算出结果,是不是这道题目就做完了?
师:怎样检查呢?需要检查什么?
师:通过检查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错误,改正错误,那老师希望检查能称为你们学习的好帮手。
三、巩固练习
1、出示赛龙舟图,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每条龙舟上有9个人,有4条龙舟,一共有多少个人?
2、出示西游记摘桃图,引导学生分析题意,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1)孙悟空摘了5个桃,猪八戒摘了3个桃,求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
(2)3人一起去摘桃,每人摘了5个桃,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
3、抢答游戏,选择正确答案。
4、猜猜
和
各代表的数是几?
5、(预设题目)五月日历图,引导学生分析题意,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1)每个星期有7天,3个星期一共有多少天?
(2)2018年的五月有4个星期零3天,五月一共有多少天你知道吗?
四、课堂总结与评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习到了什么?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都特别棒!下面请同学们给自己表现打打分吧。
结束语: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在我们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希望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能在生活中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不断探索我们生活中的数学奥秘!
五、作业布置
作业:第77页“做一做”
第79页练习十八,第1题
【板书设计】
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
数学信息:
3个小朋友一起折小星星,每人折了6个。
问题:
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解答:
连加法:
6+6+6=18(个)
列表法:
检查:
口答:
口答:他们一共折了6个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