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练习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练习题(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3-10 20:0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度上期八年级历史练习题(一)
(第1—2学习主题)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为牟取暴利,把毒品鸦片偷运到中国来的人是
A、英国商人 B、法国政客 C、美国军人 D、日本武士
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的皇帝是
A、咸丰 B、顺治 C、道光 D、康熙
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A、郑成功 B、林则徐 C、戚继光 D、邓士昌
隆隆的炮声,惊醒了古老帝国的迷梦,中华民族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隆隆的炮声”指的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规定中国
A、割让台湾给日本 B、割让澳门给葡萄牙 C、割让蒙古给俄国 D、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
①英国 ②美国 ③法国 ④俄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观察右图,它反映的是哪个地方的景致?P9
A、赤嵌楼 B、故宫 C、颐和园 D、圆明园
集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这事发生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把都城定在
A、南京 B、北京 C、上海 D、天津
19世纪晚期,收复新疆的清朝官员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魏源
11、在黄海海战中下令用自己的军舰撞击敌舰,不幸中鱼雷而壮烈牺牲的清军将领是
A、丁汝昌 B、左宗棠 C、聂士成 D、邓世昌
12、甲午中日战争中,致使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战役是
A、威海卫战役 B、黄海战役 C、旅顺战役 D、辽东半岛战役
13、帝国主义在中国设厂的特权最早取得于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望厦条约》
14、下列条约中,含有割占中国领土内容的不平等条约是
①《南京条约》 ②《北京条约》 ③《瑷珲条约》 ④《马关条约》 ⑤《天津条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5、《马关条约》中,中国又被迫增开了以下四个通商口岸
A、苏州、上海、沙市、成都 B、天津、杭州、成都、重庆
C、苏州、杭州、沙市、重庆 D、上海、苏州、南京、广州
16、1899年,美国向其它国政府提出了
A、重新划分“势力范围” B、“门户开放”
C、割占中国领土 D、租借中国的土地和海湾
17、义和团兴起于
A、山西、甘肃、河南一带 B、山东、浙江、上海一带
C、山东、河南、直隶一带 D、内蒙、山西、宁夏一带
18、1900年6月,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途中,遭到义和团狙击的地点是
A、老龙头火车站 B、紫竹林地区 C、北京东交民巷 D、廊坊一带
19、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出现的情景是
A、光绪帝带着慈禧太后离京出逃四川 B、义和团和八国联军共管北京
C、八国联军特许官兵公开抢掠三天 D、李鸿章组织清军反击
20、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多少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
A、八国 B、九国 C、十国 D、十一国
21、以下人物不属于洋务派的是
李鸿章 张之洞 奕? 孙中山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 B C D
22、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时,提出的口号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扶清灭洋” C、“自强”“求富” D、“师夷长技以自强”
23、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创办《万国公报》 B、“公车上书” C、成立强学会 D、创办万木草堂
24、右图这位人物曾说道P35
A、“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B、“要救中国,只有维新”
C、“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D、“扶清灭洋”
25、下列维新派人物中,不属于“戊戍六君子”的人是
A、谭嗣同 B、林旭 C、刘光第 D、梁启超
26、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同盟会 D、光复会
27、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是指
①民族 ②民主 ③民权 ④民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下面关于辛亥革命结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 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29、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①《新青年》 ②《民报》 ③北京大学
A、①②正确③错误 B、③正确①②错误 C、①③正确②错误 D、②正确①③错误
30、右图这本杂志的创办者是P44
A、陈独秀 B、蔡元培
C、李大钊 D、胡适
二、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座四周,有八块汉白玉的历史浮雕。其中第一幅展示的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壮观场面。
为了打开中国大门和维护可耻的_________________贸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1840年6月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_______________”,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与________________两国签订《北京条约》,此时,俄国趁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62年9月,太平军在浙江慈溪击毙了洋枪队头目________________。
1894年是旧历甲午年,历史上把这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称为“ _____________”。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目的自救运动。他们在60年代开始创办近代军事工业,70年代又兴办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他们兴办民用工业的最初目的是为军事工业服务的。
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_____________颁布变法令开始,到9月21日谭嗣同等人被捕牺牲为止,新政共推行了103天,所以戊戌变法又称作“______________”。
新文化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是“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
图表题(每空1分,共12分)
观察下图,在右边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上填出开放港口的地名。(5分)
A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边是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士示意图,在相关位置的图示上填出条约的名称和被占领土地的面积。(7分)
A、—————————————————————————
B、—————————————————————————
C、—————————————————————————
四、连线题 请将左边人物与右边的作品正确连接起来(共5分)
A、孙中山 a、《狂人日记》
B、康有为 b、《马关条约》
C、鲁迅 c、“公车上书”
D、光绪帝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E、李鸿章 e、《定国是诏》
五、列举题(第1小题为3分,第2小题为3分,共6分)
1、1839年6月:
1911年10月10日:
1912年1月1日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3分)
材料解析题(1、2小题各为4分,第3小题为5分,共13分)
1、⑴“(鸦片)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⑵“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请回答:①以上材料均出自于谁之口?
②材料⑴是他给谁的上书内容?
③材料⑵中的“本大臣”,正担任着怎样的职务?这一材料表明了他怎样的决心?
2、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
———(法国)维克多˙雨果
请回答:①“夏宫”指的是哪个地方?
②“两个强盗”指的是谁?
③这是在哪次战争中发生的事情?
3、“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请回答:①上述材料是什么组织的政治纲领?这一纲领后来被孙中山阐发为什么?
②这一组织在何时何地成立?其性质是什么?
七、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4小题中任选3题)
你对洋务运动是怎样看的?请你简要评说。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人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失败,迫使他们结束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请说说①、“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②、文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列举三项。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是怎样认为的,请谈谈你的认识。
2011——2012年度上期八年级历史练习题(二)
(第3—4学习主题)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中国“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于
1919年5月4日 北京 B.1911年5月4日 上海
C.1915年5月4日 北京 D.1921年5月4日 上海
2.五四运动后期,爱国斗争的主力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资产阶级 D.青年学生
3.五四运动中学生高呼的口号不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还我山东”
C.“拒绝和约签字”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4.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下面哪一个地方进行的?
P封页9 P封页911 P71 P65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 B C D
5.中共“一大”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书记是
A.毛泽东 B.孙中山 C.陈独秀 D.李大钊
6.中共“一大”确定的中心工作是
A.组织领导农民运动 B.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C.开展武装斗争 D.建立工农联盟
7.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
A.创办黄埔军校 B.召开国民党“一大” C.进行北伐战争 D举行黄花岗起义
8.下列人物与事件,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A.曹汝霖──五四运动 B.叶挺──北伐战争
C.蒋介石── 七一五政变 D. 周恩来── 南昌起义
9.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北伐战争 D.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10.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中央革命根据B.左右江革命根据地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闽浙赣革命根据
11.朱德与毛泽东的部队合编为
A.中国工农革命军 B.国民革命军 C.中国工农红军 D.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2.从1930年10月到1933年3月,在毛泽东等人的指挥下,取得了
A.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B.五次反“围剿”的胜利
C.六次反“围剿”的胜利 D.七次反“围剿”的胜利
13.红军长征开始至结束的时间是
A.1930年11月—1933年3月 B.1934年10月—1935年1月
C.1934年10月—1935年10月 D.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4.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
A.吴起镇 B.会宁 C.甘孜 D.懋功
15.“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这是在哪一事变后蒋介石发出的密电?
A.七七事变 B.西安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九一八事变
16.以下是几位同学关于西安事变的讨论。其中,哪位同学的发言与史实不符
A.小英:张学良 、杨虎城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B.小明:张学良 、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C.小红:张学良 、杨虎城通电全国,要求处决蒋介石
D.小华:张学良 、杨虎城接受中共停止内战的主张
17.西安事变发生的动机是
A.挑动中国内战 B.争权夺位 C.逼蒋抗日 D.亲日抗共
18.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A.西安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柳条湖事件 D.八一三事变
19.南京大屠杀中,我国同胞被杀害的人数达
A.10多万人 B.20多万人 C.30多万人 D.40多万人
20.南京名胜众多,其中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建立与之相关的事件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九一八事变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抗日战争
21.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是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战 C.百团大战 D.保卫四行仓库
22.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指挥者分别是
A.刘伯承 彭德怀 B.李宗仁 林彪 C.佟麟阁 叶挺 D.李宗仁 彭德怀
23.下列哪一战役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百团大战 D.太原会战
24.下面五幅图中,真实再现抗日战争时期历史史实的是
P90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图⑤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25.抗战初期,国共两个战场呈现的是
①相同的抗战路线 ②广大官兵英勇作战
A.①正确②不正确 B.②正确①不正确
C.①②均正确 C.①②均不正确
26.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七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27.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
A.《论纸老虎》的政治报告 B.《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C.《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演讲 D.《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演讲
28.中国抗日战争以日本投降,中国胜利而结束。这场战争持续了
A.三年 B.四年 C.六年 D.八年
29.以下大事发生在1945年8月的有
①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②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 ③中共七大的召开
④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 ⑤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
30.对抗日战争胜利描述不正确的是
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洗雪了中华民族近代来的民族耻辱
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和平安宁的生活
宝岛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
二、填空(每小题1分,共15分)
1.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成为__________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2.________年在上海建立了最早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3.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10万人正式出师___________ 。共产党员_________率领的国
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作为其先头部队,率先北上。
4.1927年4月18日,_________在南京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
5.南昌起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创建__________的开始。
6.1935年1月召开的_________,是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___________。
7.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___________。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______________。
8. “七七事变”又称“______________”。
9.中国共产党于1945年4月至6月,在____________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制定了党的____________。大会通过的____________规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举了以___________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使中国共产党在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三、识图题(每格1分,共7分)
P57观察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指出北伐的主要对象
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
请在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上填写地名。P74
A_________________(出发点)
B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共产党
生死攸关转折点)
C__________________(1935年10月)
D_________________(1936年10月)
四、连线题(请将左边事件与右边地点正确连接起来,共7分)
九一八事变 a贵州
五四运动 b上海
南昌起义 c 湖南
中共一大 d北京
秋收起义 e江西
遵义会议 f广州
黄埔军校 g沈阳
五、改错题(5分)
小李同学写了一篇《我的1909》的文章,请你将文中违背基本史实的说法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1909年9月,我接到远在上海表哥的电话,他邀请我到他位于东交民巷的新家。9月16日,表哥陪我浏览了集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并有幸听到了谭嗣同充满激情的演讲。在回家的路上,我顺便买了本《新青年》杂志,文章中的一些内容使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
(4)、错误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
(5)、错误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
六、材料解析题(共18分)
1.“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 孙中山
请回答:①这个“军官学校”的名称是什么?是何时创办的?(2分)
②在这个学校里面,孙中山、蒋介石、周恩来各担任什么职务?(3分)
③这个学校的创办有什么作用?(2分)
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①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诗名是什么?(1分)
②从诗中反映出红军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3分)
③1936年10月哪“三军”进行了胜利大会师?(3分)
3.“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请回答:①这是谁的口气?是在哪一事迹发生后给张学良的密电?(2分)
②此命令下达后给中国带来的后果如何?(2分)
七、问答题(每小题为6分,共18分)
遵义会议召开于何时何地?为什么说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西安事变是怎么一回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有什么历史意义?
在一次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的晚会上,有人给出一个谜语:“日本投降的原因”(打一历史人物)。谜底有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共工。若是要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一个?请你说出其选择的理由。
2011——2012学年度上期八年级历史练习题(三)
(第5—7学习主题)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发电报,邀请谁到重庆谈判?
A、孙中山 B、毛泽东 C、周恩来 D、朱德
2、 经过四十三天的谈判,达成的协定是
①坚决避免内战 ②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③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合法化
A、①②正确③错误 B、③正确①②错误 C、①正确②③错误 D、②③正确①错误
3、 中国全面内战爆发于
A、1947年6月 B、1947年10月 C、1946年6月 D、1946年10月
在解放战争的初期,人民解放军的主要作战方式是
A、游击战 B、阵地战 C、地道战 D、运动战
蒋介石将全面进攻解放区改为重点进攻解放区的目标是
A、山东 陕甘宁 B、陕甘宁 山西 C、山西 山东 D、东北 河北
下列战役,发生在离延安最近的是
A、羊马河 B、沙家店 C、蟠龙镇 D、青化砭
7、 1947年,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进功大别山的是
A、毛泽东 朱德 B、朱德 刘伯承 C、刘伯承 邓小平 D、邓小平 陈毅
8、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文中的“转折点”是指
A、抗日战争胜利 B、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 C、三大战役胜利 D、渡江战役的开始
9、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军委命令人民解放军首先发起了
A、平津战役 B、渡江战役 C、辽沈战役 D、淮海战役
10、人民解放军解放列城市的先后顺序
①徐州 ②沈阳 ③南京 ④北平 ⑤重庆
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③②① C、②①④③⑤ D、⑤③②①④
11、在平津战役中,率领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是
A、吉鸿章 B、李宗仁 C、张学良 D、傅作义
12、下列人物中指挥淮海战役的领导人是
①邓小平 ②刘伯承 ③林彪 ④陈毅 ⑤罗荣桓 ⑥粟裕 ⑦谭震林
A、①②④⑥⑦ B、②③④⑤⑦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13、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人数为
A、140多万人 B、150多万人 C、160多万人 D、170多万人
14、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了
A、北平 B、南京 C、上海 D、天津
15、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历经了
A、22年 B、28年 C、34年 D、38年
16、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弃官回乡,走上“实业救国”的壮元是
A、张謇 B、詹天佑 C、荣宗敬 D、陈启沅
17、观察右图,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P132
它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
B、它在登新闻还发表对时事政治的评论
C、竭力宣传西方新闻自由的思想
D、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
18、商务印书馆创办于
A、上海 B、北京 C、香港 D、广州
19、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口号的人是
P142 P126 P 127 P132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 B C D
20、有关京张铁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②担任其工程的总工程师是詹天佑 ③“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 ④1909年全线通车 ⑤外国人设计,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21、《制碱》的作者是
A、詹天佑 B、侯德榜 C、魏源 D、张謇
22、光绪帝于1898年批准在北京设立
A、商务印书馆 B、京师同文馆 C、京师大学堂 D、科举制
23、《海国图志》编写的目的是
A、宣传维新变法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进行教育变革 D、激发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
24、19世纪90年代上半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总共创办企业是
A、500多家 B、400多家 C、300多家 D、200多家
25、严复译述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著作是
P145 P144 P33 P32
图一 图二 图二 三图
A B C D
26、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的作者是
A、胡适 B、鲁迅 C、陈独秀 D、李大钊
27、擅长画马的画家是
A、齐白石 B、张大千 C、关山月 D、徐悲鸿
28、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不朽的民族战歌是
A、《松花江上》 B、《义勇军进行曲》 C、《大刀进行曲》 D、《到敌人后方法》
29、周恩来赞誉“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的人民音乐家是
A、郑律成 B、聂耳 C、曹火星 D、冼星海
30、以下人物与作品相匹配的是
A、聂耳——《毕业歌》 B、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C、严复——《呐喊》 D、鲁迅——《天演论》
填空(每空1分,共17分)
1945年8月,与毛泽东一同前往重庆谈判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谈判,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______________》。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22队万大人举进攻______________,全国性的内战从此开始。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又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主动撤离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了转战陕北艰苦作战。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中国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纷纷投资于新式企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了。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民族工业厂矿发展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自行架设的第一条电报线于19世纪70年代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之间。
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无声京剧艺术片《____________________》,拉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同年,詹天佑出任____________________铁路总工程师。
京师大学堂的办学方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京大学在___________________任校长时,奉行的办学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线题(请将左边人物与事件或作品或思想正确连接起来。6分)
夏瑞芳 a“南通师范学校”
孙中山 b“轮船招商局”
C、 邓小平 c淮海战役
D、 张謇 d继昌隆缫丝厂
李鸿章 e“剪辫令”
陈启沅 f上海商务印务书馆
列举题(共13分)
举出三大战役及发起时间。(6分)
列举清末民初出现的新式服装。(3分)
写出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人民音乐家的名字及代表作。(二位)(4分)
材料解析题(第1小题6分,第2、3小题5分,共1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八月十四日
请回答: ①“倭寇”指的是谁?“倭寇投降”发生在什么时候?(2分)
②“陪都”指的是哪个地方?蒋中正是谁?他连发几份电报请毛泽东去陪都?(3分)
③最后双方签署了什么协议?(1分)
2、“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
请回答:①毛泽东的这首诗是针对什么事件而作的?(1分)
②“百万雄师过大江”中的“江”指的是什么江?(1分)
③“霸王”指的是谁?怎样理解“不可沽名学霸王”?(3分)
3、康有为称赞严复是“中国西学第一。”
请回答:①康有为曾上书谁请求变法?(1分)
②严复译述的什么书使中国人了解了西方的进化论?他用这样的理论来鼓吹什么?(2分)
③为什么说他是“中国西学第一”?(2分)
问答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1、朗诵毛泽东诗《七侓.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并说说诗中所指的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什么事件?
从这一事件中你看出它有何意义?
2、辛亥革命后,中国人的发型、服饰、称呼、娱乐都有哪些变化,你认为这样的变化好吗?为什么?
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上期历史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1——2学习主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A 2.C 3.B 4. A 5.D 6.3C 7.D 8.B 9.A 10.C 11.D 12.A 13.B 14.A 15.C 16.B 17.C
18.D 19.C 20.D 21.D 22.C 23.B 24.C 25.D 26.A 27.D 28.C 29.C 30.A
二、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虎门硝烟 2.鸦片 英国 3.南京条约 英法 瑷珲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 4.华尔 5.甲午中日战争 6.富国强兵 维护封建统治 民用 7.光绪帝 百日维新 8.民主 科学
三、图表题(每空1分,共12分)
1.A.广州 B.厦门 C.福州 D.宁波 E 上海
2. A《瑷珲条约》 割占60多万平方千米 B.中俄《北京条约》 割占约40万平方千米
C. 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44万平方千米
四、连线题 请将左边人物与右边的作品正确连接起来(共5分)
A——d B——c C——a D——e E——b
五、列举题(第1小题为3分,第2小题为3分,共6分)
1. ①林则徐虎门硝烟 ②武昌起义或辛亥革命 ③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或:中华民国成立
2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六、材料解析题(1、2小题各为4分,第3小题为5分,共13分)
1、①林则徐 ②道光帝 ③钦差大臣 坚决禁烟 ,誓将禁烟斗争进行到底
2、①圆明园 ②英法联军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
3、①同盟会 三民主义 ②1905年8月 日本东京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七、、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4小题中任选3题)1.2.3(略)
第3——4学习主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A 2.A 3.D 4.A 5.C 6.B 7.A 8.C 9.A 10.C 11.D 12.A 13.D 14.B 15.D 16.C 17.C
18.B 19.C 20.D 21.A 22.D 23.C 24.D 25.B 26.A 27.B 28.D 29.C 30.C
二、填空(每小题1分,共15分)
1.五四 2.陈独秀 3.北伐 叶挺 4.蒋介石 5.人民军队 6.遵义会议 转折点 7.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或双十二事变 8.卢沟桥事变 9.延安 政治路线 新党章 毛泽东
三、识图题(每格1分,共7分)
1.A张作霖 B.吴佩孚 C.孙传芳 2. A.瑞金 B.遵义 C. 会宁 D.吴起镇
四、连线题(请将左边事件与右边地点正确连接起来,共7分)
A——g B——d C——e D——b E——c F——a G——f
五、改错题(5分)
(1)、错误:上海的东交民巷 理由:东交民巷在北京
(2)、 错误:表哥位于东交民巷的家 理由: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在北京
(3)、错误:浏览集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理由:豪华壮观的北京圆明园在1860年已被英法联军烧毁
(4)、错误:听谭嗣同的演讲 理由:谭嗣同在1898年“戊戌政变”中已被杀害
(5)、错误:买《新青年》杂志 理由:《新青年》杂志在1915年才创办
六、材料解析题(共18分)
1.①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或黄埔军校 1924年5月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 蒋介石为校长 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③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2.①毛泽东 《七侓.长征》 ②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过雪山草地 ③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3.①蒋介石 九·一八事变 ②日军在一天之内就占领东北地区大小城市20多座,不到半年时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东北三千万同胞在日军的铁蹄下,受尽欺压凌辱。
七、问答题(每小题为6分,共18分)1.2.3(略)
第5——7学习主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B 2.A 3.C 4.D 5.A 6.D 7.C 8.B 9.C 10.C 11.D 12.A 13.B 14.B 15.B 16.A 17.D
18.A 19.C 20.D 21.B 22.C 23.B 24.C 25.A 26.B 27.D 28.B 29.D 30.B
二、填空(每空1分,共17分)
1.周恩来 王若飞 会谈记要或双十协定 2.中原解放区 延安 3.商人 地主 官僚 纺织业 面粉业 4.香港 上海 5.定军山 京张 6.中西并用 蔡元培 兼容并包
三、连线题(请将左边人物与事件或作品或思想正确连接起来。6分)
A——f B——e C——c D——a E——b F——d
四、列举题(共13分)
1.①辽沈战役 1948年9月 ②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 ③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
2.西服 中山服 新式旗袍
3.聂耳 冼星海
五、材料解析题(第1小题6分,第2、3小题5分,共16分)
1.①日本侵略者 1945年8月15日(2分)②.重庆 蒋介石 三份(3分 ③《会谈纪要》或《双十协定》(1分)
2.①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占领南京(1分) ②长江(1分) ③项羽 要乘胜追击敌人,不要向项羽那样对敌人仁慈,而导致敌人卷土重来。(3分)
3.①光绪帝 (1分) ②《天演论》 变法(2分) ③因为他用西学理论鼓吹变法,震动了当时中国当时的思想界,对当时救亡图存、变法维新运动起了推动作用。(2分)
六、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