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测试题(含 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测试题(含 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06 11:0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春四川岳池伏龙初中部编版历史八下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期中复习)含答案
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选择题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中国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开国大典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西藏和平解放
2、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 )
A.全境解放 B.社会主义 C.国家富强 D.民族独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 )
A. 1948年10月1日 B. 1949年9月3日
C. 1949年10月1日 D. 1959年10月1日
4、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适用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第一手史料是(  )
A.个人的回忆录 B.庆典现场照片 C.有关历史评论 D.相关文学作品
5、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段碑文写道:“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此碑文所指的历史阶段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6、某城市的一个小区里住着一位拥有一枚一级战斗英雄勋章的老人,估计他有可能参加了(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大炼钢铁运动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运动
7、时下央视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彭德怀元帅》。你认为下面哪些历史素材必定成为再现彭德怀元帅保家卫国、舍生忘死的卓越军事家形象的经典剧情( )
①武昌起义 ②台儿庄大捷 ③百团大战 ④抗美援朝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他们”指的是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 )
A.工农红军 B.八路军 C.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9、“三八线”具体指的是( )
A.一个地区 B.北纬38°纬线
C.朝鲜和韩国的分界线 D.旅游景点
10、下列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有哪些( )
①彭德怀 ②黄继光 ③毛岸英 ④邱少云 ⑤董存瑞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11、1950年,国家决定在下列哪些地区实行土地改革?( )
A. 新解放区 B. 西藏自治区
C. 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12、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指导解决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问题的基本法律文件是( )
A.《农业合作化报告》 B.《天朝田亩制度》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3、“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
A.老解放区 B.新解放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
*14、1953年,我国农民净货币收入较1949年增长1236%,每人平均净货币收入增长1114%,农民的购买力有了成倍增长。这直接归因于(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抗美援朝胜利 D.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15、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中,最有意义的成果是( )
A.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 消灭了地主阶级 D.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二、非选择题
1、下面材料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阅读请回答问题。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新中国成立后,在哪次会议上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三年以来”指的是什么时期以来?
(3)“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以来?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0年10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从华盛顿飞到太平洋中部的威克岛,同“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就朝鲜形势等问题进行会谈。麦克阿瑟信心十足地说:“我认为中国介入的可能性极小。”“如果他们在最初一两个月进行干涉,那将具有决定意义。我们不再畏畏缩缩。中国在满洲的兵力有30万。其中部署在鸭绿江边的不会超过10万~12.5万人,只有5万~6万人可以越过鸭绿江。他们没有空军,我们的空军在朝鲜有基地,如果中国人试图南下到平壤,那对他们来说将是一场大规模的屠杀。”麦克阿瑟还断言美国在这场战争中“是赢定了”。
材料二 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请完成:
(1)根据两则材料,概括麦克阿瑟认为中国不出兵的理由。毛泽东认为中国出兵的理由又是什么?
(2)事实是怎样教训了麦克阿瑟的?
(3)这场战争对新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条 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十条 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第六条 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富农所有之出租的小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三 土改胜利完成后,浙江省嘉兴镇东乡农民高彩官和家人一起看领到的土地证。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哪一场运动的开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目的。(4分)
(2)依据材料二回答,为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促进生产的发展,党和政府对富农采取了怎样的政策?(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场改革的直接结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次改革的完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4分)
2021春四川岳池伏龙初中部编版历史八下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期中复习)含答案
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选择题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中国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开国大典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西藏和平解放
【答案】D
2、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 )
A.全境解放 B.社会主义 C.国家富强 D.民族独立
【答案】D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 )
A. 1948年10月1日 B. 1949年9月3日
C. 1949年10月1日 D. 1959年10月1日
【答案】C
4、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适用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第一手史料是(  )
A.个人的回忆录 B.庆典现场照片 C.有关历史评论 D.相关文学作品
【答案】B
5、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段碑文写道:“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此碑文所指的历史阶段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答案】D
6、某城市的一个小区里住着一位拥有一枚一级战斗英雄勋章的老人,估计他有可能参加了(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大炼钢铁运动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运动
【答案】C
7、时下央视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彭德怀元帅》。你认为下面哪些历史素材必定成为再现彭德怀元帅保家卫国、舍生忘死的卓越军事家形象的经典剧情( )
①武昌起义 ②台儿庄大捷 ③百团大战 ④抗美援朝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8、“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他们”指的是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 )
A.工农红军 B.八路军 C.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答案】D
9、“三八线”具体指的是( )
A.一个地区 B.北纬38°纬线
C.朝鲜和韩国的分界线 D.旅游景点
【答案】B
10、下列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有哪些( )
①彭德怀 ②黄继光 ③毛岸英 ④邱少云 ⑤董存瑞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答案】C
11、1950年,国家决定在下列哪些地区实行土地改革?( )
A. 新解放区 B. 西藏自治区
C. 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答案】A
12、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指导解决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问题的基本法律文件是( )
A.《农业合作化报告》 B.《天朝田亩制度》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答案】C
13、“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
A.老解放区 B.新解放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
【答案】B
*14、1953年,我国农民净货币收入较1949年增长1236%,每人平均净货币收入增长1114%,农民的购买力有了成倍增长。这直接归因于(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抗美援朝胜利 D.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答案】D
15、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中,最有意义的成果是( )
A.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 消灭了地主阶级 D.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下面材料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阅读请回答问题。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新中国成立后,在哪次会议上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三年以来”指的是什么时期以来?
(3)“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以来?
【答案】(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解放战争时期
(3)五四运动、鸦片战争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0年10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从华盛顿飞到太平洋中部的威克岛,同“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就朝鲜形势等问题进行会谈。麦克阿瑟信心十足地说:“我认为中国介入的可能性极小。”“如果他们在最初一两个月进行干涉,那将具有决定意义。我们不再畏畏缩缩。中国在满洲的兵力有30万。其中部署在鸭绿江边的不会超过10万~12.5万人,只有5万~6万人可以越过鸭绿江。他们没有空军,我们的空军在朝鲜有基地,如果中国人试图南下到平壤,那对他们来说将是一场大规模的屠杀。”麦克阿瑟还断言美国在这场战争中“是赢定了”。
材料二 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请完成:
(1)根据两则材料,概括麦克阿瑟认为中国不出兵的理由。毛泽东认为中国出兵的理由又是什么?
(2)事实是怎样教训了麦克阿瑟的?
(3)这场战争对新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中国力量弱小。中国安全受到威胁。
(2)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了美国侵略者;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队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1953年,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3)保卫了中国国家安全,赢得了安定的国内建设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
3、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条 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十条 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第六条 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富农所有之出租的小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三 土改胜利完成后,浙江省嘉兴镇东乡农民高彩官和家人一起看领到的土地证。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哪一场运动的开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目的。(4分)
(2)依据材料二回答,为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促进生产的发展,党和政府对富农采取了怎样的政策?(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场改革的直接结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次改革的完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4分)
【答案】 (1)运动:土地改革。目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或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制度,解决广大农民缺地少地的问题。)
(2)保护富农(经济、财产)政策。
(3)直接结果:农民得到了土地。深远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任写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