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面纱课件PPT下载3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球的面纱课件PPT下载3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3-10 20:5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10
50
1000
80
500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热层
外层(逃逸层)
地球
宇宙空间
千米
平流层中的臭氧层的作用:
吸收紫外线
空气大部分集中在:
对流层
1、大气层的构造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热 层
逃逸层
极光产生
占大气总质量的90%,天气现象多发生在这层
臭氧层(有O3吸收紫外线)
飞机飞行
反射无线电波
流星现象
向宇宙空间过渡的层次
高度(KM)
2、空气的组成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惰性气体)
二氧化碳
水蒸气和其它气体
78%
21%
二、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空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硫过多会引起酸雨。
每日空气质量报告中,需要统计的指标是: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大气污染的三大人为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
燃料燃烧污染源
酸 雨
汽车尾气
工 业 废 气
臭氧空洞
   臭氧由太阳辐射使氧分子分解后,一个氧原子和另一个氧分子结合而成,通常生成于日照强烈的赤道上空。大气层中的臭氧总量计约33亿吨,但在整个大气层中所占比重极小——如果将之平铺在地表,将不过3mm的厚度——只有一粒绿豆的高度。
  臭氧有吸收太阳紫外辐射的特性,臭氧层会保护我们不受到阳光紫外线的伤害,所以对地球生物来说是很重要的保护层。
  
  
不过,随着人类活动,特别是氟氯碳化物和海龙等人造化学物质被大量使用,很容易就会破坏臭氧层,使大气中的臭氧总量明显减少,在南北两极上空下降幅度最大。在南极上空,约有2000多万平方千米的区域为臭氧稀薄区,其中14-19千米上空的臭氧减少达50%以上,科学家们形象地将之称为“臭氧空洞”。
臭氧水平的持续降低,将会使人类受到过量的太阳紫外辐射,导致皮肤癌等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在这张照片里,蓝色的深浅代表臭氧的含量,颜色越深,臭氧的含量越少。从照片中我们清楚地看到臭氧最少的地方在南极上空,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南极臭氧空洞。科学家们一直关注着南极上空的这个空洞,因为它在不停地变化着。这张图片中的空洞还算不大。
这几年来,它们在大气里的含量也的确降低了一点。这张照片是用特殊方法拍摄的,因为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那里的臭氧被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