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 比的意义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 比的意义西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06 06:0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比的意义 备课人
内 容 六年级上册第四章:、“比和按比例分配”第一节“比的意义和性质”第一课时。西师版教材50页到51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法和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正确求比值。  
3、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同时领悟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运用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教学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初步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养成独立思考和大胆质疑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 学 案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批注
激趣引入 看新闻:近日,一珠宝店被小偷光顾。店内珠宝被洗劫一空,小偷十分狡猾,现场没有为警方留下任何蛛丝马迹,只有一只长25cm的脚印,警方对此一筹莫展。希望能够破案或知道其他线索的市民与警方联系,协助警方侦破此案。并思考老师的问题。
引导学生看新闻,让学生思考怎样从案件中找到蛛丝马迹,并帮助警察叔叔破案。
在学生不知道的时候,将柯南带到课堂,让柯南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新知识,来帮助破案。 激发学生求知欲
设问导读 学生根据例1情景图,整合信息,自己提数学问题,并小组交流
学生可以提出的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1)张丽用的时间是李兰的几倍?
(2)李兰用的时间是张丽的几分之几?
(3)张丽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李兰从
家到学校的几倍?
(4)李兰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张丽从
家到学校的几分之几?
(5)张丽平均每分钟走几米?
(6)李兰平均每分钟走几米?
出示例1,让学生根据题的信息自己提问题
从学生提的问题当中整理出用除法计算的题目 培养学生阅读信息能力
交流点拨 一、自学课本50页,比的意义相关知识,归纳整理出知识点,并独立完成自学自测练习题: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 )
2、5÷4=( )=( )︰( )
3、两个数相除改写成比的形式有规范的写法,可以写成带有“︰”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比如:5÷4=5︰4= ,都读作( ).
4、读出下面的比。
3︰7 读作 读作
5、口答(用比表示)
二、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李兰和张丽所用的时间比是( )
张丽和李兰所行路程的比是( )
李兰和张丽所行路程的比是 ( )
张丽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
汇报比的各部分名称
完成练习:
1、怎样求比值?
2、说出下面,每个比的前项、后项,并求出比值。
3 :4= 0.5 : 1 = 8 : 4=
比值可以用分数表示,那么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一、带领学生认识比的读法和写法,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
二、讲解分数的特殊性,它既可以是一个数,还可以用来表示比,又可以表示比值。
三、引导学生观察
算式,得出比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还可以是小数。
训练拓展 一、议一议,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理解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知道比的后项不能为0.
二、做一做
1、明察秋毫.(对的打√,错的打×)
(1)3:15的比值是5. ( )
(2) 既可以看做一个分数,又可以看做一个比,还可以看做是比值。 ( )
(3)3 : 5可以写成 ,读作“3比5”。 ( )
(4) 因为4x5=20,所以4:5=20 ( )
(5)足球比赛,甲乙两队的比分是3比0, 3比0是比。 ( )
二、选一选:
糖与水的比是2:50和3:50的两杯水,你选哪一杯,为什么?
三、议一议:
周涛1m,爸爸175cm,周涛和他爸爸的身高的比是1 ∶ 175吗?
五、通过脚长和身高的比,推测新闻中小偷的身高
六、巧记知识。 一、引导学生理解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知道比的后项不能为0.
二、引导学生理解各种比赛的比分和我们今天讲的比不一样。
三、引导学生理解:比的前项和后项单位必须一致。
四、出示人体脚长和身高的比,和学生一起推算出小偷的身高
总结提炼 回顾什么是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怎样求比值,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
板书设计
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所以比的后项不能为0)
5 : 4 =5÷4=1.25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比值可以是整数、小数和分数。
教学反思
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法和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  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正确求比值。但在知识的概括能力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