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一个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掌握画圆的方法,会用圆规画圆。
4、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
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硬币、直尺、圆规、棉线、剪刀等圆形纸片。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课件出示问题
讨论:
1、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轴应安装在哪里?
2、如果车轮做成正方形的、三角形的,我们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呢?
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上面的问题,并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
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让学生认真观察)你从图中找到圆了吗?
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板书:圆的认识)
二、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形四边形、梯形、三角形,老师告诉学生这些图形都是直线图形,而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小组合作探究要求:
(1)以四人为一小组,一起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你发现了什么?并在小组内交流。
(2)把你们的发现,准备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圆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用字母怎样表示?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有无数条,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直径是半径的2倍,反过来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
圆的大小和它的半径有关,半径越长,圆就越大,半径越短,圆就越小。
引导思考:圆的大小和它的半径有关,那它的位置和什么有关呢?
圆的位置和圆心有关,圆心定哪儿,圆的位置就在哪儿了。
2、课堂检测。
出示课件:图中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哪些不是,为什么?
3、一起动手:
(1)请同学们在圆纸片上画出半径,10秒钟,看能画出多少条?直径呢?
(2)请同学们用直尺量一量画出的半径有多少厘米?你发现了什么?直径呢?
(3)请分四人小组讨论: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什么特征?直径有什么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同一个圆里,有( )条半径,它们的长度都( )。
在同一个圆里,有( )条直径,它们的长度都( )。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4、口答,出示课件。
5、教师讲解圆的画法:
① 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定长)
② 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定点)
③ 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三、课堂练习
尝试题
1、用圆规画出半径是2厘米的一个圆,并用字母O、r、d分别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2、画出直径是4厘米的一个圆。
脑筋乐园
学校田径运动会即将举行,你有办法帮学校在操场上画出一个半径为10米的圆吗?
3、判断:
(1)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直径。 ( ) (2)所有的圆的直径都相等。 ( )
(3)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4)等圆的半径都相等。( )
4、选择题: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
A.半径长度 B.直径长度
(2)从圆心到( )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A.圆心 B.圆外 C.圆上
(3)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 )叫直径。
A.直径 B.线段 C.射线
四、布置作业
画出各种大小、不同颜色的圆,组合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五、评价反思
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从自己获得的知识和获得知识的过程给自己评价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