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素养落实3 速 度—2021-2022学年新教材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检测(word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后素养落实3 速 度—2021-2022学年新教材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检测(word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5-05 14:2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后素养落实(三)
(建议用时:40分钟)
?题组一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1.下列关于速度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
B.位移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一定不同
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
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
A [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选项A正确;直线运动中,位移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存在着相同和相反两种情况,选项B、C错误;速度不变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2.如图是子弹射过扑克牌的一幅照片。已知子弹的平均速度约为900 m/s,子弹的真实长度为2.0 cm,试估算子弹完全穿过扑克牌的时间t约为(  )
A.8.9×10-5 s     B.8.9×10-3 s
C.2.2×10-5 s D.2.2×10-3 s
A [扑克牌的宽度约为子弹长度的3倍,即子弹穿过扑克牌的过程中位移大小为Δx=4×2.0 cm=8 cm。由v=知穿过时间t== s≈8.9×10-5 s,则A正确,B、C、D错误。]
3.(2020·北京丰台区高一上期中)质点沿直线从甲地开往乙地,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2,则质点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B [设全程位移为2L,则前一半位移的时间为t1=,后一半位移的时间为t2=,全程平均速度为==,故B正确。]
4.南海仲裁结果公布后,为了捍卫国家主权,中国海事局发布消息,在南海举行新一轮军演,假设在军事演习中,一艘驱逐舰以60 km/h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20 km处正向同方向匀速航行的护卫舰,驱逐舰总共追赶了360 km才赶上,则护卫舰的速度为多大?
[解析] 根据追赶过程中驱逐舰的位移和速度,可求得追赶过程所用的时间t==6.0 h
追赶过程中护卫舰的位移x2=x1-120 km=240 km
所以护卫舰的速度v==40 km/h。
[答案] 40 km/h
?题组二 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
5.(2019·江西南昌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高一上月考)一个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t/s 0 1 2 3 4
x/m 0 5 -4 -1 -7
A.前2 s的位移为-9 m
B.第3 s的位移为3 m
C.第2 s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 m/s
D.前2 s的平均速率为2 m/s
B [从表中数据可知,0时刻的位置是x0=0,第2秒末的位置是x2=-4 m,故前2秒的位移为Δx=-4 m,故A错误;第2秒末的位置是x2=-4 m,第3秒末的位置是x3=-1 m,故第3秒的位移为Δx′=3 m,故B正确;第1秒末的位置是x1=5 m,第2秒末的位置是x2=-4 m,故第2秒内的位移为Δx″=-9 m,第2 s的平均速度为2== m/s=-9 m/s,故C错误;路程为运动轨迹的长度,可知前2 s内的路程至少为14 m,所以前2 s的平均速率至少为v== m/s=7 m/s,故D错误。]
6.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率等于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是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A [瞬时速度是与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相对应的速度,故A正确;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是指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所以平均速率并非平均速度的大小,故B、C、D错误。]
?题组三 位移—时间图像的应用
7.(2019·江苏扬州高一上期中)在选定正方向后,甲、乙两质点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则在0~t2时间内(  )
A.甲质点做直线运动,乙质点做曲线运动
B.乙质点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t1时刻两质点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D.0~t2时间内,甲质点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质点的平均速度
B [位移—时间图像只能反映直线运动的规律,则知甲、乙两质点均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根据x?t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乙质点运动图线的斜率大小先增大后减小,则知乙质点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B正确;t1时刻两质点运动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不一定相等,则两质点速度大小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0~t2时间内,两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可知甲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乙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故D错误。]
8.(2020·贵州贵阳高一上期末)沿同一条直线运动的a、b两个质点,在0~t0时间内的x?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质点a做周期性往返运动
B.t′时刻,a、b的位移相同
C.在0~t′时间内,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
D.在0~t0时间内,a通过的路程是b通过路程的3倍,但位移相同
C [x?t图像中,图线上某点的切线斜率表示速度,a图线的斜率周期性变化,说明质点a做周期性的往返运动,故A正确;由题图知,t′时刻,a和b位置相同,初位置也相同,所以它们的位移相同,故B正确;0~t′时间内,a和b质点的初位置都在坐标原点,末位置都在x=-5 m处,所以位移大小均为5 m,故C错误;0~t0时间内,a质点的路程是5×6 m=30 m,b质点的路程为5×2 m=10 m,所以a质点的路程是b质点路程的3倍,位移都是零,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9.(多选)(2020·山西怀仁一中高一月考)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相对同一位置的x?t图像,它们向同一方向运动,则在时间t0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平均速度最大
B.甲的平均速度最大
C.它们的平均速率相等
D.乙和丙的平均速率相等
D [由题图可知,三个物体的初位置相同,末位置也相同,所以通过的位移相等,所用的时间相等,故平均速度相等,故A、B均错误;根据x?t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甲先沿正向运动后沿负向运动,而乙、丙一直沿正向运动,三个物体通过的位移相等,所以甲通过的路程最大,乙和丙通过的路程相等,因平均速率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则甲的平均速率最大,乙和丙的平均速率相等,故C错误,D正确。]
10.(多选)(2020·河北唐山一中高一上月考)我国自主研制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目前世界上运营时速最高的高铁列车。最高时速可达350 km/h,总长度超过415米,总定员1 193人。下表是北京南至上海虹桥的G1次列车运行时刻表,设火车在每个站都能准点到达,准点开出,由此可知 (  )
北京南-上海虹桥,运行时间:4小时28分
车站 到时 发时 里程
北京南
09:00 0 km
济南西 10:22 10:24 406 km
南京南 12:24 12:26 1 023 km
上海虹桥 13:28
1 318 km
A.列车全程的位移为1 318 km
B.列车全程的平均速率约为295 km/h
C.列车在12:24的瞬时速度为295 km/h
D.列车由济南西到南京南的平均速率约为310 km/h
BD [列车运动并不是直线运动,故1 318 km指的是路程,不是位移,故A错误;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由表可知,路程为1 318 km,时间为4小时28分钟,则平均速率约为v= km/h=295 km/h,故B正确;由表可知,列车在12:24到达南京南,到达后的瞬时速度为零,故C错误;列车由济南西到南京南的路程为s=1 023 km-406 km=617 km,时间为2小时,所以平均速率约为v= km/h≈310 km/h,故D正确。]
11.(多选)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
B.在0~t1时间内甲、乙两物体从不同位置,同时相向运动
C.在0~t1时间内甲的速率小于乙的速率
D.甲、乙两物体在t1时刻相遇,相遇后都静止
BCD [t=0时,甲、乙的位置坐标不等,即从不同位置出发,选项A错误;0~t1时间内,甲的图线为负斜率的直线,表示甲的正方向的位移随时间在减小,即甲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的图线为正斜率的直线,表示乙的正方向的位移随时间在增大,即乙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B正确;图线的倾斜程度越大表示相同时间内位移变化越大,即速率越大,由题图可知,乙的速率大于甲的速率,选项C正确;甲、乙图像在t1时刻相交,即在该时刻,物体的位置相同;平行直线表示静止,故选项D正确。]
12.(多选)(2020·湖北天门高一月考)让一小球沿边长为2 m的正方形凹槽轨道匀速滚动,每1 s移动1 m,初始时刻小球位于图中某边的中点A。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1 s末的位置坐标是(2 m,2 m),瞬时速度的大小是1 m/s
B.第2 s末的位置坐标是(1 m,2 m),前2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
C.第4 s末的位置坐标是(0 m,1 m),前4 s内的平均速率为0.5 m/s
D.第4 s末的位置坐标是(1 m,0 m),前4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5 m/s
AB [第1 s内运动的路程x1=vt1=1 m,则第1 s末的位置坐标是(2 m,2 m),此时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1 m/s,选项A正确;前2 s内运动的路程x2=vt2=2 m,第2 s末的位置坐标是(1 m,2 m),前2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 m/s= m/s,选项B正确;前4 s内运动的路程x4=vt4=4 m,第4 s末的位置坐标是(0 m,1 m),前4 s内的平均速率为4= m/s=1 m/s,平均速度为4′= m/s=0.5 m/s,选项C、D错误。]
13.(2019·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一上期中)在某次海上军事演习中,一艘鱼雷快艇以30 m/s的速度追击前面同一直线上正在逃跑的敌舰。当两者相距L0=2 km时,快艇以v=60 m/s的速度发射一枚鱼雷,经过t1=50 s,艇长通过望远镜看到了鱼雷击中敌舰后爆炸的火光,同时发现敌舰仍在继续逃跑,于是马上发射了第二次攻击的命令,第二枚鱼雷以同样速度发射后,又经t2=30 s,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并将其击沉(光的传播时间可忽略)。求被第一枚鱼雷击中前后,敌舰逃跑的速度v1、v2分别为多大?
[解析] 被第一枚鱼雷击中前,敌舰逃跑的速度为v1,当鱼雷快艇与敌舰相距L0=2 km时,发射第一枚鱼雷,经t1=50 s击中敌舰,则有(v-v1)t1=L0,解得v1=20 m/s。第一次击中敌舰时,鱼雷快艇与敌舰的距离为L0-(30 m/s-v1)t1=1 500 m,马上发射第二枚鱼雷,被第一枚鱼雷击中后敌舰的速度为v2,经t2=30 s,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则有(v-v2)t2=1 500 m,解得v2=10 m/s。
[答案] 20 m/s 10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