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教案
一、读词赏景,复习导入
1、无锡惠山有一处著名的景点——“二泉映月”。上节课我们找出了好多描写惠山二泉那亮丽风景的词语,一起来看看,读好这些词。
2、读了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再美美地读一遍。
3、多么美的词语,多么美丽的二泉,告诉大家阿炳就是在这二泉边创作了这首享誉世界的不朽乐曲——《二泉映月》。(齐读课题)
二、了解坎坷,感悟心声
1、打开书,看课文第四小节,边看边听老师叙述: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许多声音,什么声音呢?(课件出示,齐读)
2、他似乎听到了,似乎——同学们,真的是泉水在叹息、哭泣吗?那是谁在倾诉、呐喊呢?阿炳听到的是自己的心声。(课件出示,师范读,学生练读)
3、听到这样的心声,我们不禁要问,阿炳为什么要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呢?
三、品读琴声,体会感情
1、同学们,拿起书,随老师一起来读一读第五节,感受一下阿炳的琴声,体会一下阿炳的情怀。(引读)
2、请大家读读第五段中下面的语句,看看文中是怎样写琴声变化的,划出有关的语句。(先读后划)
3、同学们,读出你找到的表示琴声变化的句子,(课件出示)读一读,你感受到什么?
4、大家刚才动手划句子,再来动一动,一起来画一画琴声的变化。
5、那么,是什么原因使阿炳手指滑动出的琴声有这样的变化呢?继续读课文,找出相应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一下。
6、理解第一句(课件出示)
①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是指的赞叹,可现在的阿炳却再也看不到了,想想他心里是什么滋味呀?(板书:双目失明)
②想一想这十几年来,他是怎么过的? (联系课文第三小节的一句话,指读)
③短短两句话,写不尽阿炳所经历的不幸,透过它我们似乎看到了阿炳孤苦无依,卖艺度日的画面——师描述(再读这句话)
④阿炳哭泣什么?(板书:命运坎坷)回读。
7、理解第二句(课件出示)读出表现乐曲高潮的句子。
①说说句子的意思
②找出与前文相照应的一句话,读一读。
③同学们,再读这一句话,我们感受到阿炳的骨气,民族气节和美好的心愿。同样地在他的音乐里也倾吐他对命运的抗争,对光明的热爱和追求。
④所以,我们体会到他通过音乐倾诉着——(板书:遭遇不公)呐喊着——(板书:执著追求)回读。
8、在音乐里,阿炳就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指读——,齐读——
就让我们一道来听听《二泉映月》这首乐曲。
9、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走进乐曲,走进了阿炳的内心世界,我们知道了阿炳为什么会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课件出示)
四、总结成就,课外延伸
1、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课件出示,齐读)
2、一个不平凡的艺人却写出了不平凡的乐曲。日本著名的音乐指挥家小泽征二在心上完这首曲子之后,被深深打动了,竟然泣不成声,不由得跪下来。这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得有几回闻”。
3、让我们细细聆听《二泉映月》,愿着凄婉动人的旋律久久地、永远地萦绕在我们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