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册
一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识字5 动物儿歌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第一次接触形声字,比较陌生。学生虽然认识动物的名字,但是不熟悉动物的生活习性。
难点分析
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语言表达条理性不够清楚不够完整。
难点教
学方法
引导法
讲解法
图文结合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猜谜导入:动物是人类永远的朋友,那些可爱的小精灵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今天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来我们班做客了,想知道它们都是谁吗?先让我们来猜一猜吧。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知识讲解
一、初读儿歌,随文识字
1.初读课文,认识动物。
(1)老师范读课文。
(2)这首儿歌里讲了哪些动物宝宝?你能在课文中圈出来吗?
(3)跟读这些小动物的名称。
(4)去掉图片读,记熟这些词语。
(5)请学生在课文中的插图里按顺序把这些小动物都找出来。
2.运用方法,巩固识字。
观察生字特点,认识形声字。
①这些字都有一个虫字旁
②这些字都是写动物的
教师小结:我们中国的汉字可有趣了,有的汉字一部分表示它的意思,一部分表示它的读音,像这个“蜻”字,左边的“虫”表示它的意思,右边的“青”表示它的读音,这样的字叫形声字。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办法认识很多生字,想不想用这种办法来认识其他的字?让我们走进“识字加油站”吧!
二、了解内容,指导朗读
1.再读儿歌,理解课文内容。
(1)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中读一读,要求读准确、读流利。
(2)看图说话。看课文插图,说说这些小动物在哪里干什么。
你能做一做“展翅飞”的动作吗?
“捉迷藏”怎么玩?
“食粮”是什么意思?
2.合作学习,多种方式朗读儿歌。
(1)明白儿歌的句式特点:谁(两个字)在哪里(两个字)干什么(三个字)。这样的句式特点使整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童趣。
(2)根据儿歌的特点划分节奏,再读一读。
①师生合作朗读,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导朗读。如:蜻蜓半空干什么?蜻蜓半空展翅飞。
②全班一边拍手一边朗读。
三、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图文结合,想象画面。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其他小动物以及它们的活动地点,想象它们的活动像在干什么,引导学生用儿歌的句式来表达。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请你用四个字来表达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蜻蜓展翅 蝴蝶飞舞 蚯蚓松土 蚂蚁搬家 蝌蚪游水 蜘蛛结网
小结
在我们的自然界里,还有很多小动物快乐地生活着,快走到大自然中去找找吧。老师希望你们能和今天一样,多留心生活,仔细观察,勤思考,这样我们就能交到更多的动物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