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单元测试 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单元测试 及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06 11:4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春部编人教历史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复习)含答案
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选择题
1、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大讨论。这次讨论使人们认识到(  )
A.加强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B.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C.必须坚持“两个凡是”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新中国成立以来,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3、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恢复邓小平全部职务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经济建设上来
4、下面是中国1978—1982年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导致图中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的变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中国乡镇企业的异军崛起 D.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置
5、1979年,小岗村农民兴奋地说:“大呼隆干了20年,越干越穷……就是治不好我们的穷病,包干到户一年就治好了。”对此,说法有误的是(  )
A.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 B.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
C.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D.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6、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实践中出现“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现象。这反映了(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可喜结果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成功
C.国有企业改革初见成效 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景象
7、“如果我们追述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这里的“第一扇窗”是指 (  )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建立经济特区 D.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此后,我国逐步推进对外开放。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
A.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B.引进外国资金
C.引进外国先进管理经验 D.发展我国经济
9、1984年,某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实际意味着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最大胆的行动”指的是 (  )
A.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D.将海南岛划为经济特区
10、1992 年,深圳广大干部群众进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热情高涨。其原因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鼓舞
C.香港、澳门的回归 D.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成果。下列思想理论属于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成果”的是( )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会主义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下面这幅漫画反映的内容是(  )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3、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反映了我国(  )
A.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D.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14、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的越来越大,有人说,“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结合知识链接,对比两者,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
知识链接: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该计划客观上对西欧的经济复苏起到了很大作用,实质是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A.都能促进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根本目的不同
B.都超越了社会制度差异,但参与国家的范围不同
C.都削弱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但诞生的背景不同
D.参与国家的地位都平等,但设计的道路完全不同
15、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是( )
A.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一国两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1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和谐社会、“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
D.中国梦、“一带一路”、两个一百年
二、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
材料二 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作为随后而来的30年的起点,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在会议进行的时候就已经显而易见。这次会议只进行了短短的5天,却在随后的30年中无数次被提及。
(1)结合材料一,说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的性质。
(2)材料二中提到的“这次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确定了怎样的指导方针?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这次会议只进行了短短的5天,却在随后的30年中无数次被提及”的理解。
2、我国的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策。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图(a) 图(b)
(1)实行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2)结合所学知识,将图(a)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3)根据图(a)和图(b)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目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许多新要求、新目标,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梦”,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突出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指导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材料中提到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的是什么?
(2)材料中提到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的是什么?与“中国梦”有什么关系?
(3)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我国应怎样保障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2021春部编人教历史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复习)含答案
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选择题
1、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大讨论。这次讨论使人们认识到(  )
A.加强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B.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C.必须坚持“两个凡是”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案】D
2、新中国成立以来,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答案】B
3、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恢复邓小平全部职务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经济建设上来
【答案】D
4、下面是中国1978—1982年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导致图中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的变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中国乡镇企业的异军崛起 D.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置
【答案】B
5、1979年,小岗村农民兴奋地说:“大呼隆干了20年,越干越穷……就是治不好我们的穷病,包干到户一年就治好了。”对此,说法有误的是(  )
A.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 B.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
C.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D.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答案】C
6、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实践中出现“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现象。这反映了(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可喜结果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成功
C.国有企业改革初见成效 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景象
【答案】D 
7、“如果我们追述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这里的“第一扇窗”是指 (  )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建立经济特区 D.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答案】C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此后,我国逐步推进对外开放。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
A.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B.引进外国资金
C.引进外国先进管理经验 D.发展我国经济
【答案】D
9、1984年,某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实际意味着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最大胆的行动”指的是 (  )
A.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D.将海南岛划为经济特区
【答案】B
10、1992 年,深圳广大干部群众进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热情高涨。其原因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鼓舞
C.香港、澳门的回归 D.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B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成果。下列思想理论属于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成果”的是( )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会主义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12、下面这幅漫画反映的内容是(  )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答案】B
13、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反映了我国(  )
A.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D.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答案】D
14、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的越来越大,有人说,“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结合知识链接,对比两者,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
知识链接: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该计划客观上对西欧的经济复苏起到了很大作用,实质是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A.都能促进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根本目的不同
B.都超越了社会制度差异,但参与国家的范围不同
C.都削弱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但诞生的背景不同
D.参与国家的地位都平等,但设计的道路完全不同
【答案】A
15、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是( )
A.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一国两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1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和谐社会、“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
D.中国梦、“一带一路”、两个一百年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
材料二 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作为随后而来的30年的起点,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在会议进行的时候就已经显而易见。这次会议只进行了短短的5天,却在随后的30年中无数次被提及。
(1)结合材料一,说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的性质。
(2)材料二中提到的“这次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确定了怎样的指导方针?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这次会议只进行了短短的5天,却在随后的30年中无数次被提及”的理解。
【答案】(1)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开端,因为这次会议作出的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等,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会无数次被提及。
2、我国的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策。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图(a) 图(b)
(1)实行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2)结合所学知识,将图(a)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3)根据图(a)和图(b)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目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深圳 ③厦门
④海南岛
(3)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等等。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许多新要求、新目标,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梦”,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突出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指导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材料中提到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的是什么?
(2)材料中提到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的是什么?与“中国梦”有什么关系?
(3)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我国应怎样保障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答案】(1)“两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关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3)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