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5-06 09:48:23

文档简介

第九章
第二节
巴西
学习目标:
能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
可以说明有大量混血人种是巴西的一个重要人文地理特征,并结合巴西混血人种形成的原因,认识种族、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直接的相互影响;
能用事实说明巴西工农业发展的历程和现实,了解工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的关系;
可以以巴西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为例,说明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巴西开发热带雨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现在对雨林保护的措施。
课堂活动:
活动一:位置、人种与文化
读巴西在世界的位置图,简述巴西的地理位置。
读巴西人种构成比例图,说说巴西人种构成特点。
阅读材料,理解巴西人种构成形成的原因。
分析巴西文化的多元性及讨论这种文化对巴西的影响。
活动二:自然环境与农业
找出巴西主要地形,归纳地形特征。
找出巴西主要气候,归纳气候特征,说出气候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找到巴西主要农产品的分布。
4、讨论巴西农产品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活动三:工业发展
读图找出巴西主要矿产品的分布。
读图找出巴西主要工业部门的分布。
讨论巴西工业部门分布与农矿产品分布的关系。
谈谈巴西工业发展现状,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提。
活动四: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读图,说说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读图,说说哪些人类活动会破坏热带雨林?造成哪些破坏?
3、为保护热带雨林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教学内容
第九章
第二节
巴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
可以说明有大量混血人种是巴西的一个重要人文地理特征,并结合巴西混血人种形成的原因,认识种族、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直接的相互影响;
能用事实说明巴西工农业发展的历程和现实,了解工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的关系;
可以以巴西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为例,说明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巴西开发热带雨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现在对雨林保护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巴西在世界的位置图,能说出巴西的位置,根据材料理解巴西的人种和文化情况;
读巴西地形和气候分布图,认识巴西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农产品的分布;
读巴西的矿产和工业分布图,知道巴西工业发展现状及其与农矿产品的关系;
通过材料认识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分组辩论雨林应该开发还是保护,深刻理解雨林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巴西的工农业发展;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教学难点
巴西的工农业发展;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相关资料查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巴西的位置、人种状况和农业发展。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巴西的景观图,欣赏巴西的风景,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讲授:
活动一:位置、人种与文化
展示巴西在世界的位置图、巴西人种和文化的相关资料,提出问题:
1、读巴西在世界的位置图,简述巴西的地理位置。
读巴西人种构成比例图,说说巴西人种构成特点。
3、阅读材料,理解巴西人种构成形成的原因。
4、分析巴西文化的多元性及讨论这种文化对巴西的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面积辽阔的热带大国。
巴西人口众多,其中人口最多的是白种人占到50%,其次是混血人种占40%,黑种人、印第安人和亚洲黄种人比重低。其中,最显著的人口特点是混血人种数量多。
历史上不同的人种到达巴西,并且在巴西通婚,使得混血的家庭和人口在当地非常常见。
大量混血人种的存在,使得不同地区的文化在巴西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
过渡:展示巴西不同时期出口的农矿产品,引入巴西的经济发展。
活动二:自然环境与农业
展示巴西地形、气候和农产品分布图,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找出巴西主要地形,归纳地形特征。
2、找出巴西主要气候,归纳气候特征,说出气候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3、找到巴西主要农产品的分布。
4、讨论巴西农产品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小组代表回答后,教师总结:
巴西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有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整体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巴西气候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为主,气候湿热。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东南部地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
巴西农作物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特别是东南部地区。
巴西的气候高温,农产品以热带作物为主,但是亚马孙热带雨林森林茂密,气候过于湿热,农作物分布较少;沿海地区交通便利,人种较多,农产品分布较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巴西工业的发展情况,理解热带雨林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活动三:工业发展
展示巴西工业和矿产品分布图,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读图找出巴西主要矿产品的分布。
2、读图找出巴西主要工业部门的分布。
3、讨论巴西工业部门分布与农矿产品分布的关系。
4、谈谈巴西工业发展现状,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提。
小组代表回答后,教师总结:
巴西铁矿在全国分布交广,石油主要分布在巴西东部沿海地区,煤主要分布在巴西南部地区。
巴西工业部门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巴西工业部门一般分布在有对应资源的地区,工业部门接近原料产地。
巴西现已成为一个工农业大国,钢铁、气候、飞机制造业等跻身世界重要生产国行列。咖啡、甘蔗、柑橘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活动四: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展示热带雨林的相关资料,提出下列问题:
1、读图,说说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读图,说说哪些人类活动会破坏热带雨林?造成哪些破坏?
3、为保护热带雨林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分组讨论后,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总结:
环境效益:调节全球气候、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经济效益:提供木材、药材和食品
破坏热带雨林的行为:印第安人的刀耕火种、在热带雨林中修建公路,开辟大型农牧场,采矿,办工厂,建城镇……
破坏结果:对巴西本土造成环境影响: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还会影响全球气候。
设立自然保护区、控制乱砍滥伐行为、全球合作等
小小辩论赛:雨林应该开发还是保护?
通过辩论的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热带雨林的重要性。
总结:巴西是一个典型的热带国家,农矿产品丰富,经济处于发展之中,热带雨林是该国的重要资源,对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在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是巴西一直重视的问题。
安全提示
上下楼梯不打闹,放学路上要慢行!
练习设计
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板书设计(共18张PPT)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二节
巴西
1、能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
2、可以说明有大量混血人种是巴西的一个重要人文地理特征,并结合巴西混血人种形成的原因,认识种族、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直接的相互影响;
3、能用事实说明巴西工农业发展的历程和现实,了解工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的关系;
4、可以以巴西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为例,说明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巴西开发热带雨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现在对雨林保护的措施。
学习目标:
巴西
1、读巴西在世界的位置图,简述巴西的地理位置。
2、读巴西人种构成比例图,说说巴西人种构成特点。
活动一:
位置、人种与文化
3、阅读材料,理解巴西人种构成形成的原因。
活动一:
位置、人种与文化
卞卡的一家
我叫卞卡。我的家族有黑种人、白种人和黄种人的血统。巴西有很多像我家这样的家庭。
巴西原为印第安人繁衍生息的地方。15世界末,葡萄牙人在此建立殖民地。随着种植园经济的发展,大量黑人奴隶被贩卖到这里。当时,这三类人的通婚现象比较常见,他们的后代便成为混血人种。
4、分析巴西文化的多元性及讨论这种文化对巴西的影响。
活动一:
位置、人口与人种
巴西
重要的农矿产品
4、归纳美国农业特点,分析自然环境对美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1、找出巴西主要地形,归纳地形特征。
2、找出巴西主要气候,归纳气候特征,说出气候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活动二:自然环境与农业
4、归纳美国农业特点,分析自然环境对美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3、找到巴西主要农产品的分布。
4、讨论巴西农产品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活动二:自然环境与农业
1、读图找出巴西主要矿产品的分布。
2、读图找出巴西主要工业部门的分布。
3、讨论巴西工业部门分布与农矿产品分布的关系。
活动三:工业发展
4、谈谈巴西工业发展现状,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提。
活动三:工业发展
4、归纳美国农业特点,分析自然环境对美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1、读图,说说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活动四: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4、归纳美国农业特点,分析自然环境对美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2、读图,说说哪些人类活动会破坏热带雨林?
3、小小辩论赛:雨林应该开发还是保护
活动四: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雨林应该开发还是保护?
正方:雨林应该开发
反方:雨林应该保护
小小辩论赛
板书设计
2021
THANKS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