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中考历史复习】中国近代史综合测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共计45分,每小题3分)
1.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为了使其占领中国商品市场、掠夺中国原料等各方面利益需求“合法化”,强迫清政府( )
A.签订《南京条约》
B.设立总理衙门
C.镇压农民起义
D.建立近代工厂
A
2.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多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南京为通商口岸
B.《天津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C.《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辛丑条约》——清政府赔款白银2亿两
C
3.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认为洋务运动“虚有其表”的根本原因是( )
A.缺乏人才
B.只单纯引进西方技术
C.资金匮乏
D.没有触及封建制度
D
4.民谣勾勒出尘封的历史画面。“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该民谣描写的是( )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B
5.据记载,开平矿务局开采的煤炭就在天津市场销售,把日本的煤炭挤出了天津市场。这表明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 )
A.增强了清朝军事力量
B.抵御了列强经济上的侵略
C.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
D.根除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B
6.从1915年开始,一场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上应运而生。这场运动的口号是( )
A.自强求富
B.君主立宪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C
7.孙中山说:“革命为唯一法门。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他领导的哪场“革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A.二次革命
B.辛亥革命
C.护国战争
D.国民革命
B
8.某纪念馆解说员说:“他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他担任了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他先后参与指挥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他”指的是湘籍元帅( )
A.萧劲光
B.贺龙
C.罗荣桓
D.陈赓
C
9.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曾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 )
A.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B.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
10.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
A.瑞金
B.会宁
C.延安
D.西柏坡
C
11.下列历史事件与其评述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事件
评述
A
戊戌变法
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C
北伐战争
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
南京解放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
12.“和平建国的新阶段即将开始,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该材料发布于(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胜利后
D.解放战争胜利后
C
13.下列表格中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时期
土地政策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
全民族抗战时期
地主减租减息
解放战争时期
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A.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逐步壮大解放区军事实力
C.重视发挥农民的革命作用
D.巩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
C
14.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由防御到反攻的转折点是( )
A.长衡会战
B.湘西会战
C.衡宝战役
D.常德会战
B
15.三大战役使国民党军队人数从365万下降到204万,主力基本被消灭。下列属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是( )
①平津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威海卫战役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B
二、非选择题(共计55分,第16题12分,第17题18分,第18题11分,第19题14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在初次举行起义失败后,“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
——摘编自《孙中山自述》
材料二 20世纪初,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各种革命团体如光复会、华兴会等纷纷成立,孙中山又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1906—1910年,先后爆发了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从称他们为乱臣贼子到为之叹息、同情。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革命形势高涨的原因。(5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民族危机严重;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革命人士对革命的宣传;革命团体的成立和推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领袖的领导。
(3)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巨变。请选取相关史实一例并加以说明。
(5分)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成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改变了社会习俗,剪辫易服、革除旧习等。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同盟会会员吴玉章回忆五四运动时说:“这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一
页,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从前我们搞革命虽然也看到过一些群众运动的场面,但是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席卷全国的雄壮浩大的声势。在群众运动的冲击震荡下,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开始焕发出青春的活
力,一切反动腐朽的恶势力都显得那样猥琐渺小,摇摇欲坠。……在人民
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一中的“反动腐朽的恶势力”主要是指哪些?并简要分析五四运动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的原因。(6分)
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主义(或北洋军阀政府)。原因: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②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材料二 从戊戌变法仿效日俄,辛亥革命仿效法美到“五四”之后仿效苏俄,表现了每个时期先进中国人的选择。但三者又构成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环节,因此,这又是一种历史的选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请写出一项近代中国“仿效苏俄”的重要史事。
(2分)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学十月革命道路。
材料三 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占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以往,中国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历次反抗战争,没有一次不是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使多少爱国志士为此抱恨终天。这次抗战却完全不同了。它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反对外来侵略者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由于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和尊重,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6分)
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②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③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材料四 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9月21日)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请你谈谈对“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句话的理解。(4分)
①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②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③人民获得了解放,实现了当家作主;④国家的统一。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和影响,中国、日本、韩国三方从各自立场提出了不同看法。
材料一 中国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这次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激起了全国的抗议,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3年以后,发生了戊戌变法;5年以后,发生了义和团运动;16年以后发生了辛亥革命。
——改编自《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材料二 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即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的战争。明治维新后,日本认为自身的文明程度已大大提高,而清朝依然守旧落后。
——改编自《日本人眼中的甲午战争: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
材料三 韩国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年至1895年中国与日本围绕着控制朝鲜展开的战争,战争导致清朝失去了对朝鲜的控制权,而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不仅把朝鲜变为其殖民地,还对中国进行殖民扩张,成为东亚霸主。
——改编自《韩国人眼中的中日甲午战争》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的主要观点。(3分)
材料一: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是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的战争。材料三: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与日本围绕着控制朝鲜展开的战争。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个观点(或独立提出观点)加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楚)(8分)
观点一: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评述: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意识逐步觉醒,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来挽救民族危亡,打开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闸门。同时清政府为了筹集战争的赔款,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为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创造了条件。而民族工业的发展进一步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又为维新运动的兴起与之后的辛亥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因此说甲午中日战争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分水岭。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胡适倡导青年学习哪些“西洋近代文明”?胡适对东西方文明的态度是怎样的?(5分)
学习科学、民主、新道德、新文学等。态度:胡适对西方文明极力崇拜(或对西方文明绝对肯定,对东方文明绝对否定)。
材料二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的作用和特点。(4分)
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特点:全民族参与。
材料三 “华北之大,已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
(3)请你结合所学史实,来证明材料三中爱国青年的观点。(3分)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32年制造一·二八事变;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
(4)当中华民族面临危难之际,青年人应担负起什么责任?(2分)
坚决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国家统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中考历史复习】中国近代史综合测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共计45分,每小题3分)
1.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为了使其占领中国商品市场、掠夺中国原料等各方面利益需求“合法化”,强迫清政府( )
A.签订《南京条约》
B.设立总理衙门
C.镇压农民起义
D.建立近代工厂
A
2.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多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南京为通商口岸
B.《天津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C.《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辛丑条约》——清政府赔款白银2亿两
C
3.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认为洋务运动“虚有其表”的根本原因是( )
A.缺乏人才
B.只单纯引进西方技术
C.资金匮乏
D.没有触及封建制度
D
4.民谣勾勒出尘封的历史画面。“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该民谣描写的是( )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B
5.据记载,开平矿务局开采的煤炭就在天津市场销售,把日本的煤炭挤出了天津市场。这表明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 )
A.增强了清朝军事力量
B.抵御了列强经济上的侵略
C.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
D.根除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B
6.从1915年开始,一场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上应运而生。这场运动的口号是( )
A.自强求富
B.君主立宪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C
7.孙中山说:“革命为唯一法门。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他领导的哪场“革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A.二次革命
B.辛亥革命
C.护国战争
D.国民革命
B
8.某纪念馆解说员说:“他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他担任了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他先后参与指挥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他”指的是湘籍元帅( )
A.萧劲光
B.贺龙
C.罗荣桓
D.陈赓
C
9.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曾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 )
A.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B.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
10.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
A.瑞金
B.会宁
C.延安
D.西柏坡
C
11.下列历史事件与其评述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事件
评述
A
戊戌变法
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C
北伐战争
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
南京解放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
12.“和平建国的新阶段即将开始,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该材料发布于(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胜利后
D.解放战争胜利后
C
13.下列表格中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时期
土地政策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
全民族抗战时期
地主减租减息
解放战争时期
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A.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逐步壮大解放区军事实力
C.重视发挥农民的革命作用
D.巩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
C
14.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由防御到反攻的转折点是( )
A.长衡会战
B.湘西会战
C.衡宝战役
D.常德会战
B
15.三大战役使国民党军队人数从365万下降到204万,主力基本被消灭。下列属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是( )
①平津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威海卫战役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B
二、非选择题(共计55分,第16题12分,第17题18分,第18题11分,第19题14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在初次举行起义失败后,“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
——摘编自《孙中山自述》
材料二 20世纪初,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各种革命团体如光复会、华兴会等纷纷成立,孙中山又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1906—1910年,先后爆发了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从称他们为乱臣贼子到为之叹息、同情。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革命形势高涨的原因。(5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民族危机严重;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革命人士对革命的宣传;革命团体的成立和推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领袖的领导。
(3)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巨变。请选取相关史实一例并加以说明。
(5分)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成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改变了社会习俗,剪辫易服、革除旧习等。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同盟会会员吴玉章回忆五四运动时说:“这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一
页,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从前我们搞革命虽然也看到过一些群众运动的场面,但是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席卷全国的雄壮浩大的声势。在群众运动的冲击震荡下,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开始焕发出青春的活
力,一切反动腐朽的恶势力都显得那样猥琐渺小,摇摇欲坠。……在人民
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一中的“反动腐朽的恶势力”主要是指哪些?并简要分析五四运动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的原因。(6分)
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主义(或北洋军阀政府)。原因: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②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材料二 从戊戌变法仿效日俄,辛亥革命仿效法美到“五四”之后仿效苏俄,表现了每个时期先进中国人的选择。但三者又构成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环节,因此,这又是一种历史的选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请写出一项近代中国“仿效苏俄”的重要史事。
(2分)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学十月革命道路。
材料三 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占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以往,中国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历次反抗战争,没有一次不是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使多少爱国志士为此抱恨终天。这次抗战却完全不同了。它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反对外来侵略者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由于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和尊重,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6分)
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②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③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材料四 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9月21日)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请你谈谈对“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句话的理解。(4分)
①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②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③人民获得了解放,实现了当家作主;④国家的统一。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和影响,中国、日本、韩国三方从各自立场提出了不同看法。
材料一 中国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这次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激起了全国的抗议,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3年以后,发生了戊戌变法;5年以后,发生了义和团运动;16年以后发生了辛亥革命。
——改编自《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材料二 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即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的战争。明治维新后,日本认为自身的文明程度已大大提高,而清朝依然守旧落后。
——改编自《日本人眼中的甲午战争: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
材料三 韩国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年至1895年中国与日本围绕着控制朝鲜展开的战争,战争导致清朝失去了对朝鲜的控制权,而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不仅把朝鲜变为其殖民地,还对中国进行殖民扩张,成为东亚霸主。
——改编自《韩国人眼中的中日甲午战争》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的主要观点。(3分)
材料一: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是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的战争。材料三: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与日本围绕着控制朝鲜展开的战争。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个观点(或独立提出观点)加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楚)(8分)
观点一: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评述: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意识逐步觉醒,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来挽救民族危亡,打开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闸门。同时清政府为了筹集战争的赔款,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为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创造了条件。而民族工业的发展进一步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又为维新运动的兴起与之后的辛亥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因此说甲午中日战争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分水岭。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胡适倡导青年学习哪些“西洋近代文明”?胡适对东西方文明的态度是怎样的?(5分)
学习科学、民主、新道德、新文学等。态度:胡适对西方文明极力崇拜(或对西方文明绝对肯定,对东方文明绝对否定)。
材料二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的作用和特点。(4分)
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特点:全民族参与。
材料三 “华北之大,已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
(3)请你结合所学史实,来证明材料三中爱国青年的观点。(3分)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32年制造一·二八事变;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
(4)当中华民族面临危难之际,青年人应担负起什么责任?(2分)
坚决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国家统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
2021中考历史三轮复习
模拟适应测试
中国近代史综合测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共计45分,每小题3分)
1.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为了使其占领中国商品市场、掠夺中国原料等各方面利益需求“合法化”,强迫清政府( )
A.签订《南京条约》
B.设立总理衙门
C.镇压农民起义
D.建立近代工厂
A
2.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多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南京为通商口岸
B.《天津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C.《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辛丑条约》——清政府赔款白银2亿两
C
3.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认为洋务运动“虚有其表”的根本原因是( )
A.缺乏人才
B.只单纯引进西方技术
C.资金匮乏
D.没有触及封建制度
D
4.民谣勾勒出尘封的历史画面。“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该民谣描写的是( )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B
5.据记载,开平矿务局开采的煤炭就在天津市场销售,把日本的煤炭挤出了天津市场。这表明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 )
A.增强了清朝军事力量
B.抵御了列强经济上的侵略
C.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
D.根除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B
6.从1915年开始,一场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上应运而生。这场运动的口号是( )
A.自强求富
B.君主立宪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C
7.孙中山说:“革命为唯一法门。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他领导的哪场“革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A.二次革命
B.辛亥革命
C.护国战争
D.国民革命
B
8.某纪念馆解说员说:“他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他担任了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他先后参与指挥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他”指的是湘籍元帅( )
A.萧劲光
B.贺龙
C.罗荣桓
D.陈赓
C
9.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曾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 )
A.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B.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
10.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
A.瑞金
B.会宁
C.延安
D.西柏坡
C
11.下列历史事件与其评述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事件
评述
A
戊戌变法
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C
北伐战争
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
南京解放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
12.“和平建国的新阶段即将开始,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该材料发布于(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胜利后
D.解放战争胜利后
C
13.下列表格中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逐步壮大解放区军事实力
C.重视发挥农民的革命作用
D.巩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
时期
土地政策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
全民族抗战时期
地主减租减息
解放战争时期
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C
14.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由防御到反攻的转折点是( )
A.长衡会战
B.湘西会战
C.衡宝战役
D.常德会战
B
15.三大战役使国民党军队人数从365万下降到204万,主力基本被消灭。下列属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是( )
①平津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威海卫战役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B
二、非选择题(共计55分,第16题12分,第17题18分,第18题11分,第19题14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在初次举行起义失败后,“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
——摘编自《孙中山自述》
材料二 20世纪初,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各种革命团体如光复会、华兴会等纷纷成立,孙中山又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1906—1910年,先后爆发了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革命形势高涨的原因。(5分)
从称他们为乱臣贼子到为之叹息、同情。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民族危机严重;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革命人士对革命的宣传;革命团体的成立和推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领袖的领导。
(3)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巨变。请选取相关史实一例并加以说明。
(5分)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成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改变了社会习俗,剪辫易服、革除旧习等。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同盟会会员吴玉章回忆五四运动时说:“这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一
页,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从前我们搞革命虽然也看到过一些群众运动的场面,但是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席卷全国的雄壮浩大的声势。在群众运动的冲击震荡下,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开始焕发出青春的活
力,一切反动腐朽的恶势力都显得那样猥琐渺小,摇摇欲坠。……在人民
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一中的“反动腐朽的恶势力”主要是指哪些?并简要分析五四运动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的原因。(6分)
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主义(或北洋军阀政府)。原因: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②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材料二 从戊戌变法仿效日俄,辛亥革命仿效法美到“五四”之后仿效苏俄,表现了每个时期先进中国人的选择。但三者又构成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环节,因此,这又是一种历史的选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请写出一项近代中国“仿效苏俄”的重要史事。(2分)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学十月革命道路。
材料三 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占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以往,中国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历次反抗战争,没有一次不是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使多少爱国志士为此抱恨终天。这次抗战却完全不同了。它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反对外来侵略者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由于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和尊重,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6分)
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②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③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材料四 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9月21日)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请你谈谈对“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句话的理解。(4分)
①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②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③人民获得了解放,实现了当家作主;④国家的统一。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和影响,中国、日本、韩国三方从各自立场提出了不同看法。
材料一 中国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这次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激起了全国的抗议,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3年以后,发生了戊戌变法;5年以后,发生了义和团运动;16年以后发生了辛亥革命。
——改编自《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材料二 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即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的战争。明治维新后,日本认为自身的文明程度已大大提高,而清朝依然守旧落后。
——改编自《日本人眼中的甲午战争: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
材料三 韩国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年至1895年中国与日本围绕着控制朝鲜展开的战争,战争导致清朝失去了对朝鲜的控制权,而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不仅把朝鲜变为其殖民地,还对中国进行殖民扩张,成为东亚霸主。
——改编自《韩国人眼中的中日甲午战争》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的主要观点。(3分)
材料一: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是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的战争。材料三: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与日本围绕着控制朝鲜展开的战争。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个观点(或独立提出观点)加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楚)(8分)
观点一: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评述: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意识逐步觉醒,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来挽救民族危亡,打开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闸门。同时清政府为了筹集战争的赔款,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为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创造了条件。而民族工业的发展进一步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又为维新运动的兴起与之后的辛亥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因此说甲午中日战争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分水岭。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胡适倡导青年学习哪些“西洋近代文明”?胡适对东西方文明的态度是怎样的?(5分)
学习科学、民主、新道德、新文学等。态度:胡适对西方文明极力崇拜(或对西方文明绝对肯定,对东方文明绝对否定)。
材料二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的作用和特点。(4分)
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特点:全民族参与。
材料三 “华北之大,已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
(3)请你结合所学史实,来证明材料三中爱国青年的观点。(3分)
(4)当中华民族面临危难之际,青年人应担负起什么责任?(2分)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32年制造一·二八事变;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
坚决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国家统一。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