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06 06:2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比例的意义的深化和发展,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学习比例初步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情分析:
对于这个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学习是第一次的接触,但本节课难度不是很大,学生领会的能力相信还是可以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而掌握解比例的方法;提高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要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计算--汇报交流--初步发现--举例验证--概念总结”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探索数学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前面学习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叫作比例?2.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指名学生回答)。
二、新授课:
1.师:好,下面同学们自学课本41页内容,结合问题来学习,我们来一起自学探究,一会派代表汇报交流。
2.师:接下来,看大家的自学成果,首先看第一个问题: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试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生回答。老师也举了个例子,大家来看,一个比例由几个数组成。这四个数都叫比例的项。请你指出比例的外项和内项。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
3.接着探究第二个问题,师:还是以刚才的比例为例,计算后,比较两个外项和内项的积,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那么看看自己在练习本上举的例子,自己验证一下,是不是也存在这种情况呢?师小结:这种性质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4.最后来看第三个问题,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出示课件,(指名说,边板书),你能用字母表示吗?我们a.b.c.d代表一个比例的四个项,谁试着说一说。
5.师:前面我们在复习的环节中,提到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一种方法是根据比例的意义,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学了今天的内容,我们也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如何判断呢?主要看什么?(生答)
6.小结:怎样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生答)
三、即时练习: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四、巩固练习(智力大闯关)
今天的内容掌握得怎么样?接下来,我们来闯关,准备好了吗?
五、回顾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课后作业:
七、板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
32912053314701988185374650285115033147024542753314702.4:1.6=60:40
内项
28511502032001988185203200外项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由“设疑”、“自主探究”、“应用”这样三个教学环节组成。在“设疑”这个环节中,我能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精心寻找新旧知识的联接点,过渡自然流畅。采用问题解决式展开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自主探究”是本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主要引导学生怎样自己的努力去发现比例的“秘密”,归纳出规律性的结论。整个环节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从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能力。教学设计中还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如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比例的基本性质等。在“应用”这个环节中,强调及时应用及时反馈,重视在练习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使练习的针对性更强,巩固练习在层次上由易难,在形式上由封闭走向开放,让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