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维等教学活动,认识并掌握圆的特征。
让学生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初步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方法和极限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直观地认识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难点:明确圆心与圆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半径与圆的大小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圆片、圆规。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问:师指着“走进圆的世界”中的“圆”字,同学们,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什么?
生:轮胎、月饼、十五的月亮……
师:一个“圆”字能让大家浮想联翩,今天老师也给大家拍下了一些自然现象,看看在这些现象中,你能否找到圆。(媒体展示大自然中的圆)
师:找到了吗?有什么感受?
生:找到了。圆很美……
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究其中的奥秘?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 探究新知
1、观察图形并分类。找一找,有什么不同点?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能在白纸上画一个圆吗?
画圆。
展示自己的作品。
说一说实物画圆,有哪些局限?
2、动手操作,探究特征。
师:通过刚才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圆,大家也尝试画出了圆,那你知道圆里还藏着哪些知识吗?
生:知道(指名回答)。
师:说得好,圆里还真的蕴藏着许多丰富的规律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研究研究?(想!)请同学们把课前准备好的圆片拿出来,以同桌为一小组,一起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并在小组内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生:(各自说出自己的发现:生1、把圆沿任何一条直径对折,两边可以重合。生2、一个圆里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生3、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师:刚才同学们观察得非常认真,都获得了许多新的发现,那么圆的中心位置是由什么决定的?半径又决定圆的什么?(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老师发现了什么?(媒体展示圆的名称)
师:现在我要看看你们对圆的名称掌握的怎样?请看,(多媒体课件出示找圆中的半径和直径)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圆各部分的名称。那么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有什么特点?半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师:请同学们到刚才的圆片中找一找吧。
师:都找出了答案了吗?谁愿意说给大家听一听?(生汇报结果)
师:嗯,你们找得真够快的,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老师有没有找出答案?(媒体出示问题的结果)
师:那么怎样才能既准确又方便地画出一个圆呢?(我们先来看一遍课件演示,一边用课件展示画圆的步骤,一边用课件演示圆规画圆的过程。)
3、动手尝试画圆。
让学生在本子上尝试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并用字母O、r、d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教师随机指导)
三、实践应用
1、拓展练习。
2、多媒体课件出示:两圆相交的图。
3、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车轴应装在什么位置?(多媒体课件出示)
生:因为车轮做成圆的,就不会上下颠簸,圆心到圆上的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车轴应安装在圆心的位置。(课件演示)
四、小结
师:在我们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圆。(课件演示:生活中的圆形拱桥、世界著名的圆形建筑、中国民间的圆形中国节、世界著名的圆形标志设计等等。)
师:感觉怎么样?
生:我觉得圆真是太美了!
生:生活中因为有了圆而变得格外多姿多彩。
……
同学们,短短的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在最后的一点时间里,谁来告诉老师经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又获得哪些新的收获?(指名回答)
师:的确,我们刚才所做的,或许只是走进了圆的世界,打开圆的大门,希望同学们能从圆的认识中更加喜欢数学,感受数学那份独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