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 第三单元 唱歌 老牛和小羊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 第三单元 唱歌 老牛和小羊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05 22:1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二年级第二册第三单元 《老牛和小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老牛和小羊》
二、设计理念:利用智慧课堂,使传统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表现欲和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
1、通过听辨动物的叫声找出本次课堂音乐形象的主角,增强学生对几种声音的认识,能够听辨音的高低特点。
2、通过学唱歌曲《老牛和小羊》与同学合作演唱歌曲,初步做到声部和谐。使学生加深对二声部音乐的印象,并培养学生关心动物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对音准的把握没有十分的熟悉,旋律部分需要多加练习,特别是二声部和合唱训练,需要注意多加练习,以做到二声部的初步和谐。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需要教师设置更多的活动和小游戏来吸引学生注意。
五、重难点和关键:
1.培养学生准确完成歌歌曲演唱。(重点)
2.指导学生用和谐的声音进行二声部合唱;(难点、关键点)
3.培养学生的即兴表演能力,正确表现曲所描绘的两种不同的动物形象。
4.学会要注意倾听其他声部的声音。
5.要学会掌握利用电子设备的抢答、拍摄、回答问题等功能。
六、教学课时 本教学内容共设1课时
七、教学准备:课本、多媒体、钢琴
八、教学过程:
1、谜语导入
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都在与音乐中的动物交朋友,今天,老师又请到了两位可爱的客人到我们的课堂上和你们交朋友。但这两位客人有些调皮,他们想请你们猜一猜他们是谁,猜对了,他们就到我们的课堂上和你们交朋友~ { 抢答}
谜语:身笨力气大,干活常带枷,春耕和秋种,不能缺少它。
谜底:牛
满山遍野去吃草,浑身上下样样好。身披一袭白皮袄,冬天献出密白毛。
谜底:羊
【设计意图:让学生使用平板电脑进行抢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真厉害,立马就猜出了我们今天的两位客人,他们分别是:老牛和小羊。
在和他们交朋友之前,老师也想给你们一个小考验,你们通过了考验之后老师才能把他们介绍给你们认识。
2.复习节奏
还有人记得这两个音符宝宝分别叫什么吗? X X X (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随机挑人 }
小朋友们特别棒,都还记得这两个音符宝宝的名字。那你们能不能用你们的用你们的小手,把这两位音符宝宝组成的节奏拍出来呢?
运用(X / XX )两种节奏型进行组合训练。(出示节奏)
XX XX ︱XX X ︱
XX X ︱XX X ︱
同学们真棒,其实老牛和小羊也早就等不及要和你们交朋友了呢,现在我们就请他们出来和大家打声招呼.同学们你们有听到老牛和小羊是怎么和你们打招呼的嘛?(哞~~~~咩~~~)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的基本乐理知识的掌握,引出本节课需要用到的节奏,提前让学生熟悉歌曲节奏。另,利用电脑随机挑人的模式,使学生保持对课堂的关注度以及培养小组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
教师示范老牛和小羊的叫声,让学生进行两种叫声的高低对比,学生进行模仿。那我们能不能用小手比一比他们的声音在哪个位置呢?(牛低``羊高`)
(强调学生唱“咩”时,声音位置高一些,唱“哞”时气息要控制好,声音要有共鸣。教师用由低到高的声音朗读课题,学生进行模仿。)
3.旋律学习,学唱歌曲
(1)师:我还会这样说,仔细听!一群小羊,咩咩叫。一群小牛,哞哞叫…..(带入歌词)会吗?不难吧?一起来!师生一起把第一部分的歌词带入节奏中(在节奏下出示歌词)。进行按节奏朗读歌词训练
(2)教师示范老牛和小羊的叫声,让学生进行两种叫声的高低对比,学生进行模仿。(强调学生唱“咩”时,声音位置高一些,唱“哞”时气息要控制好,声音要有共鸣。教师用由低到高的声音朗读课题,学生进行模仿。
师:这不仅是一首儿歌,今天作曲家也来帮忙了,他运用了4个音符宝宝,看谁的眼力最好,能把他们找出来。(学生寻找音符) ,并把4个音符宝宝出示在黑板上,请学生把4个音符根据音高进行排列。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老牛叫声上面的音符宝宝和小羊叫声上面的音符宝宝有什么不一样呢?(音符下多了小圆点)
同学们真棒,那老师悄悄告诉你们,下方多了一个小圆点的音符宝宝,他有什么特点。下方多了小圆点的音符宝宝,是不是就比没加小圆点的音符宝宝体重更重呢,所以比跳高,他们肯定没有没加小圆点音符宝宝跳得高的对不对?因为他们更重,跳不动了。所以呢他们比我们没加小圆点的音符宝宝声音位置要更低,那没加小圆点的音符宝宝,因为他们更轻,所以他们可以跳的更高,声音位置就要更高呢。
(4)结合科尔文手势跟着琴声唱4个音符宝宝。
(5)听音训练,由4个组成音符编创各种小旋律线,让学生进行分辨、听辨和选择。
师:唱着唱着,这些音符都跳动起来了。一群小羊,咩咩叫。一群老牛哞哞叫······
教师范唱歌曲第一乐段,
唱音高,不会唱音高的同学用“lu”来哼唱。
师生进行旋律接龙 (学生唱咩咩叫和哞哞叫,其他由教师演唱进行接龙,以加强学生对叫声的印象和稳定加深音高和音准)。
带入歌词,完整演唱第一乐段。
熟练之后,通过平板电脑抢答的方式选出小组,进行视频录制,观看成果。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通过视频录制还可以直观地看出学生学习的成果,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
4、合唱教学,综合表演
师:作曲家们看见你们这么快就掌握了这首歌曲,于是他又加大了难度,仔细听!歌曲根据演唱形式划分可以分为几个乐段呢?
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完整聆听歌曲《老牛于小羊》。学生回答。(齐唱和合唱)
师:对了,那我们刚才已经掌握了齐唱部分,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合唱部分。
进行二声部的观察,同学们,看到下方的大括号有没有感觉似曾相识呢,我们是不是在学习《山谷回音》的时候见到过它呢?对,他就是让我们两个声部手牵手的大括号,在括号里的声部要同时唱对不对。(引导学生发现旋律和节奏的相同地方,强调两个动物分别是哪个声部的!)师:因为老牛和小羊肚子都饿了,所以他们一起去草地上吃草了,唱着唱着,又唱到一处去了。
进行二声部老牛和小羊的的学习
进行角色分组,一、二组为老牛,三四组为小羊。
先让一、二组的学生学唱老牛的旋律,再带入歌词。老师代替小羊的声部,与老牛的声部进行配合。(过程注意音量,音色和音准)
再让三、四组的学生学唱小羊的旋律,并带入歌词。教师代替老牛的声部与小羊的声部进行配合。(过程注意音量,音色和音准)
让小羊声部在保持的同时带领三、四组的同学与一、二组老牛的声部进行合唱。
5.完整演唱合唱部分。(强调声部的平衡)
进行整首歌的演唱,纠正学生不对或者表现不足的地方。
师:唱得非常棒,老师将老牛和小羊的声音分别用蓝色和紫色框框框出来了,同学们唱的时候要注意加点和没加点的音符宝宝的区别。请在待会儿的演唱中,在动物叫声的时候把你心中所想的动作给表现出来。进行角色的交换,再次进行演唱和表现。
进行综合性表演,创编歌词
同学们,你们的表演非常棒,接下来,老师向邀请你们到快乐农庄参观,里面有好多可爱的小动物。同学们可以将快乐农庄里的小动物们的声音进行编创。
给学生《小鸡和小鸭》的例子。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创编。
课堂小节
本节课从乐理知识梳理,旋律教唱,合唱教唱等方面都运用了平板电脑与学生进行互动,有利于学生提高对课堂的关注度,对学习的兴趣和表演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