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单元自测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单元自测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5-06 15:0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单元自测卷
学校: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选择题(共50分)
1.下列有关生命的发生与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在原始海洋中
B.关于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学说中,被大多数学者普遍接受的是自然发生论
C.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南方古猿
D.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最重要标志是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2.为了了解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假如宇宙飞船能将火星土壤带回地球,我们可将火星土壤放入一个密闭的箱子内,然后向箱内通入混合气体(气体中无任何生物体)并添加其它所需的营养物质。接着我们可以通过测定气体中各种物质是否发生变化来得出判断。这一实验是基于什么假设进行的?(  )
A.具有生命的物体都能进行繁殖
B.火星上的生命一定是单细胞的生物
C.生物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D.生物能进行呼吸并排出代谢废物
3.在深海的火山口、陆地的热泉以及盐碱湖等生命通常难以生存的地方,生活着鲜为人知的古细菌。它们是一种古老的生物,是地球原始大气缺氧时代生存下来的活化石。关于原始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火山喷发形成
B.由水蒸气、氨、氢气、甲烷等组成
C.不含氧
D.温度比现在的大气温度要低
4.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利用氨基酸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蛋白质——牛胰岛素。这个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的(
)
A.无机小分子到简单的有机小分子阶段
B.无机小分子到有机大分子阶段
C.有机小分子到复杂的有机大分子阶段
D.有机大分子形成原始生命阶段
5.用关键词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是学好生物学的有效方法。下列是某同学对“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相关关键词的梳理,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关键词
知识梳理
A
原始大气
含有甲烷、氧气、氨和水蒸气等
B
化石
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C
进化规律
由复杂进化为简单
D
生物进化
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无关
A.A
B.B
C.C
D.D
6.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学说的正确顺序是(
)
①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②有机大分子物质形成原始生命
③原始生命形成原始单细胞生物
④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④①②③
7.米勒的实验说明生命起源过程的哪一阶段可能发生
A.无机小分子转变成有机小分子
B.有机小分子转变成有机大分子
C.有机大分子转变成原始生命
D.原始生命转变成原始单细胞生物
8.有科学家将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类等物质放在特殊的溶液中,发现这些物质能够浓缩聚集为一个个球状小滴,小滴周围还有类似于膜的边界,并能从外界吸收某些物质,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反应产物也能排出,请问这个实验模拟生命起源的哪一过程
A.形成单细胞生物
B.形成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
C.形成原始生命
D.由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形成多分子体系的过程
9.生物遵循一定的规律不断进化发展。下列不符合生物进化规律的是()
A.从简单到复杂
B.从体积小到体积大
C.从低等到高等
D.从水生到陆生
10.为了研究生命能否自然发生的问题,19世纪60年代,“微生物之父”巴斯德进行了著名的“鹅颈烧瓶”实验。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鹅颈烧瓶放入肉汤后进行煮沸的目的是杀死细菌
B.甲、乙两组实验形成了对照实验
C.该实验的变量是细菌的有无
D.甲、乙实验中都要把煮沸后的肉汤放在无菌的环境下培养
11.在生物学的发展历程中,动摇了人们信奉近千年的“神创论”的是(
)
A.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B.生物进化学说的创立
C.血液循环的发现
D.分类学的发展
12.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生物学家的努力。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第一个发现细胞
B.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C.法国科学家拉马克撰写了《昆虫记》
D.德国科学家萨克斯最早发现光合作用
13.生物学家在生物学的发展中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哈维创立了生物分类系统,他因此被称为“分类学之父”
B.林奈发现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分子生物学阶段
C.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实验法发现了血液循环
D.达尔文建立进化学说,动摇了神创论
14.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不包括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就是种内基因组成的多样性
C.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迁地保护
D.生物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5.随着某地区工业的迅速发展,环境条件发生了改变,此地区不同体色的桦尺蛾数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如图)。不同体色的桦尺蛾数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工选择
B.自然选择
C.煤烟熏黑
D.浅色桦尺蛾发生变异
16.生物的物种既能保持基本稳定,又能不断进化发展是因为生物具有下列哪种特性(  )
A.生殖和发育
B.遗传和变异
C.生长现象
D.具有一定的结构
17.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这一进化论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学科的三大发现之一,该巨著的作者是(  )
A.达尔文
B.罗伯特?虎克
C.巴斯德
D.米勒
18.中国网络电视台推出的纪录片《类人猿(精编版)
》向观众展示人类的猿类近亲能做什么以及不能做什么,并且调查基因中1.4%的差异究竟让人和猿有何分别。有关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是由现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B.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亲缘关系较远
C.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D.现代类人猿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人相似度较猴子小一些
19.人类在进化发展中有很多变化使人类变得更加适应环境,下列哪一项使人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A.直立行走
B.制造工具
C.语言的产生
D.工具的使用
20.下列关于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B.原始生命最可能起源于原始森林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21.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可浓缩为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错误的说法是(  )
A.从四肢着地逐步进化成为直立行走
B.上肢变短,功能逐渐退化
C.大脑越来越发达
D.从只会使用工具到能制造简单工具,再到能制造复杂工具
22.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其他动物的入侵
B.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C.为了扩大领地
D.身体结构发生变化
23.下列有关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按时间顺序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B.南方古猿、智人、直立人、能人
C.南方古猿、能人、智人、直立人
D.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24.如表是7种生物细胞色素C与人细胞色素C的组成差异,请分析表中数据后回答:
生物名称
黑猩猩



金枪鱼
小麦
酵母菌
与人细胞色素C的差异数
0
1
12
13
21
35
44
从如表可知:与人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是(  )
A.黑猩猩
B.猴
C.马
D.鸡
25.依据生物简易“进化树”,你认为下列各组动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大猩猩和猩猩
B.人和黑猩猩
C.黑猩猩和长臂猿
D.大猩猩和长臂猿
二、实验探究题(共50分)
26.为了探求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图是美国科学家米勒等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装置,试尝试对他的实验过程进行总结。
(1)图中从1处泵入的气体成分是模拟
与现在地球上大气相比缺少了

(2)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
,为其提供能量。
(3)搜集到的证据:沉积在3相当于
中有多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
(4)得出的结论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
物质合成构成生命的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可能的。
细胞色素c是构成生物体的一种重要蛋白质,它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的。如表所示大猩猩与猕猴、兔、鸡、响尾蛇和金枪鱼等5种动物的细胞色素c差异。据表回答:
生物名称
猕猴


响尾蛇
金枪鱼
与大猩猩的氨基酸的差异数目
1
6
12
13
20
(5)基于这些数据,与大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6)你认为以上资料涉及到的研究方法是

(7)根据上表写出以上六种动物在进化历程中的地位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

27.为了研究生物抗药性产生的原因,某生物兴趣小组捕捉了体型、活跃程度相似的家蝇若干只,将其平均分成A、B两组,且两组雌雄比例相同。A组家蝇用含有一定比例DDT(杀虫剂)的食物进行喂养处理,B组用相同且等量的不含DDT的食物进行喂养,理论上许多代后,A组家蝇的后代比B组家蝇的后代对DDT的抗药性要强很多。据此,请你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此实验中的变量是?
?
?
?
?,设置B组实验的目的是?
?
?
?
?
?
?
?
?
?
?
?
?
??。
(2)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运用达尔文的?
?
?
?
?
???????学说来解释家蝇抗药性发生变化的原因,
家蝇个体的抗药性原本就存在差异,
使用DDT处理后,A组中抗药性?
?
?
??的家蝇被淘汰,抗药性?
?
?
?
??的家蝇存活下来,并将这种?
?
?
?
?(填“有利变异”或“不利变异”)
遗传给后代。
(3)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要追溯人类的起源,科学家不可能回归到几万年之前,但古人类化石却让我们认识了人类的祖先。达尔文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其间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探究过程。我们可以梳理出达尔文及其后来者的探究过程。
(1)发现问题:

(2)提出问题:

(3)作出假设:

(4)制订计划:寻找证据。
(5)实施计划:
A.古生物学:利用

(如石器)作为推测证据。
B.分子生物学:用DNA分子杂交方法鉴定人、猿的亲缘关系。
C.比较解剖学:对人类和黑猩猩的骨骼解剖比较。
D.胚胎学:对人和猿的胚胎发育进行比较。
(6)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如图是以海洋化学起源说为依据,结合地质学研究成果绘制的时间轴简图。
(1)米勒实验模拟的地球时期是
(填字母),证实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实现

(2)请推测最初形成的生命是
(需氧型或不需氧型),古人类出现时期是
(填字母)。
(3)根据时间轴上植物类群出现的顺序,仅从结构特点推测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50分)
1.A
2.D
3.D
4.C
5.B
6.D
7.A
8.D
9.B
10.D
11.B
12.B
13.D
14.D
15.B
16.B
17.A
18.C
19.A
20.B
21.B
22.B
23.D
24.A
25.B
二、实验探究题(共50分)
26.(1)原始大气;氧气;
(2)闪电;
(3)原始海洋;
(4)无机小分子;
(5)猕猴;
(6)比较;
(7)金枪鱼、响尾蛇、鸡、兔、猕猴、大猩猩。
27.(1)DDT?
作对照?
(2)自然选择?
弱?
强?
有利变异?
(3)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28.(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相似之处
(2)人类是从哪里来的
(3)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5)化石;遗物
(6)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都起源于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
29.(1)A;原始的生命的形成
(2)不需氧型;F
(3)从简单到复杂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