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中考历史复习】中国现代史综合测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共计45分,每小题3分)
1.1949年某日《人民日报》刊载的文章写道:“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评述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
C.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A
年份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粮食产量(单位:万吨)
13
213
14
369
16
392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完成了三大改造
C.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3.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以上材料说明中国的抗美援朝是( )
A.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B.联合国维护和平行动
C.中美之间战略大决战
C.阻止美军侵台的战争
A
4.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按调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④③①②
B
5.“50年前,宇宙中第一次出现中国制造的‘星星’;50年后,中国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正式完成北斗全球系统星座部署。”50年前中国制造的这颗“星星”是( )
A.神舟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嫦娥一号
D.天宫一号
B
6.右图是1972年中美领导人会见时的情景,两国领导人的神情形象地透露出了当时中美关系的变化,此后( )
A.美国完全结束了敌视中国政策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美联合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
7.1949年,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的致辞中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据此,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同一家
B.不结盟
C.全方位外交
D.独立自主
D
8.科学技术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强大武器,在历史上是一种起推动作用的进步的革命力量。近现代科技成就中,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是( )
A.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陈国达创立“地洼学说”
C.屠呦呦发现“青蒿素”
D.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出“银河”巨型计算机
A
9.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有一首歌家喻户晓,中国人唱着这首歌,迎来了一个被外国租占的领土的回归。这首歌的歌词应该是( )
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B.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C.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
D.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D
10.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下列先进人物与称号搭配错误的是( )
A.王进喜——“铁人”
B.焦裕禄——“党的好干部”
C.邓稼先——“‘两弹’元勋”
D.钱学森——“计算机之父”
D
11.1984年,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后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这句话概括了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 )
A.背景
B.条件
C.作用
D.格局
C
12.我国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3.048亿吨增至2018年的6.579亿吨。发生这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普遍开展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13.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它的核心内容是( )
A.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开展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D.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B
14.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主要内容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决策
B.加快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决定
C.发挥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D.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
15.下面《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表》反映出( )
时间
1949年
1959年
1969年
1979年
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个)
10
34
45
120
A.“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B.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
C.“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
D.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D
二、非选择题(共计55分,第16题18分,第17题15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自强运动的倡导者推动现代规划,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未能在官办工业或官督商办企业中注入个人的能动性,那些企业继续不断地备受官场中司空见惯的无能、任人唯亲和贪污腐败等现象之困扰。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自强运动”的目的并概括其失败的原因。(6分)
目的: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原因:没有改变封建制度;领导者缺乏现代化观念;没有调动个人的积极性;管理混乱、贪污腐败等。
材料二 1952年,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5%。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从计划制定到计划实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再到每一个建设者,可以说是上下一条心,举全国之力,步调一致搞建设的。“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据王树恩《新中国“一五计划”出台的台前幕后》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现实国情并分析其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6分)
国情:工业落后,重工业比重低。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国家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发展规划,各界齐心协力等。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工业化建设给你的启示。(6分)
民族独立是国家工业健康发展的前提;良好的社会制度有利于促进工业发展;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等。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19世纪是全球性国际社会开始形成的时期。自19世纪中叶起,地处东亚大陆的清帝国,被动地卷入了充满历史性冲突的进程:西方列强向东亚的不断扩张;东亚传统世界秩序的逐步瓦解;中国自身从天下一统格局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艰难蜕变。
材料二 以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为起点,清朝遇到了来自西方列强和西方化的日本几个回合的强烈冲击,并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不仅仅丧失了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清王朝也最终成了“洋人的朝廷”。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自19世纪中叶起西方列强为什么要向东亚“不断扩张”?(3分)
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更为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哪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丧失“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哪一条约的签订使清王朝最终成为“洋人的朝廷”?(4分)
《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3)材料三的两幅图分别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什么外交成就?(4分)
图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图二: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根据材料一、二,造成清王朝在外交上不断丧权辱国的内在原因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取得材料三等外交成就的内在原因又是什么?(4分)
腐朽的封建制度。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
18.下列电影镜头中的瞬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珍贵的历史记忆,根据镜头画面,回答问题。(12分)
(1)请对应以上历史画面,完成下表序号处的内容。(8分)
(2)综上所述,我们伟大的祖国能够取得这些成就,应具备哪些条件?(4分)
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等。
19.观察下面年代尺,请分别选取年代尺所示中外事件各一例,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表述完整,体现历史发展趋势)(10分)
示例:题目: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论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如20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出现了多个力量中心,如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欧盟成立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
2021中考历史三轮复习
模拟适应测试
中国现代史
综合测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共计45分,每小题3分)
1.1949年某日《人民日报》刊载的文章写道:“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评述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
C.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A
2.下表反映了1950—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对比情况。表中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完成了三大改造
C.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年份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粮食产量(单位:万吨)
13
213
14
369
16
392
A
3.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以上材料说明中国的抗美援朝是( )
A.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B.联合国维护和平行动
C.中美之间战略大决战
C.阻止美军侵台的战争
A
4.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按调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④③①②
B
5.“50年前,宇宙中第一次出现中国制造的‘星星’;50年后,中国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正式完成北斗全球系统星座部署。”50年前中国制造的这颗“星星”是( )
A.神舟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嫦娥一号
D.天宫一号
B
6.右图是1972年中美领导人会见时的情景,两国领导人的神情形象地透露出了当时中美关系的变化,此后( )
A.美国完全结束了敌视中国政策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美联合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
7.1949年,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的致辞中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据此,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同一家
B.不结盟
C.全方位外交
D.独立自主
D
8.科学技术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强大武器,在历史上是一种起推动作用的进步的革命力量。近现代科技成就中,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是( )
A.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陈国达创立“地洼学说”
C.屠呦呦发现“青蒿素”
D.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出“银河”巨型计算机
A
9.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有一首歌家喻户晓,中国人唱着这首歌,迎来了一个被外国租占的领土的回归。这首歌的歌词应该是( )
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B.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C.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
D.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D
10.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下列先进人物与称号搭配错误的是( )
A.王进喜——“铁人”
B.焦裕禄——“党的好干部”
C.邓稼先——“‘两弹’元勋”
D.钱学森——“计算机之父”
D
11.1984年,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后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这句话概括了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 )
A.背景
B.条件
C.作用
D.格局
C
12.我国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3.048亿吨增至2018年的6.579亿吨。发生这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普遍开展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13.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它的核心内容是( )
A.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开展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D.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B
14.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主要内容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决策
B.加快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决定
C.发挥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D.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
15.下面《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表》反映出( )
A.“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B.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
C.“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
D.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时间
1949年
1959年
1969年
1979年
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个)
10
34
45
120
D
二、非选择题(共计55分,第16题18分,第17题15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自强运动的倡导者推动现代规划,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未能在官办工业或官督商办企业中注入个人的能动性,那些企业继续不断地备受官场中司空见惯的无能、任人唯亲和贪污腐败等现象之困扰。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自强运动”的目的并概括其失败的原因。(6分)
目的: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原因:没有改变封建制度;领导者缺乏现代化观念;没有调动个人的积极性;管理混乱、贪污腐败等。
材料二 1952年,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5%。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从计划制定到计划实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再到每一个建设者,可以说是上下一条心,举全国之力,步调一致搞建设的。“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据王树恩《新中国“一五计划”出台的台前幕后》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现实国情并分析其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6分)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工业化建设给你的启示。(6分)
国情:工业落后,重工业比重低。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国家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发展规划,各界齐心协力等。
民族独立是国家工业健康发展的前提;良好的社会制度有利于促进工业发展;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等。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19世纪是全球性国际社会开始形成的时期。自19世纪中叶起,地处东亚大陆的清帝国,被动地卷入了充满历史性冲突的进程:西方列强向东亚的不断扩张;东亚传统世界秩序的逐步瓦解;中国自身从天下一统格局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艰难蜕变。
材料二 以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为起点,清朝遇到了来自西方列强和西方化的日本几个回合的强烈冲击,并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不仅仅丧失了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清王朝也最终成了“洋人的朝廷”。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自19世纪中叶起西方列强为什么要向东亚“不断扩张”?(3分)
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更为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哪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丧失“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哪一条约的签订使清王朝最终成为“洋人的朝廷”?(4分)
(3)材料三的两幅图分别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什么外交成就?(4分)
《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图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图二: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根据材料一、二,造成清王朝在外交上不断丧权辱国的内在原因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取得材料三等外交成就的内在原因又是什么?(4分)
腐朽的封建制度。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
18.下列电影镜头中的瞬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珍贵的历史记忆,根据镜头画面,回答问题。(12分)
(1)请对应以上历史画面,完成下表序号处的内容。(8分)
(2)综上所述,我们伟大的祖国能够取得这些成就,应具备哪些条件?(4分)
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等。
19.观察下面年代尺,请分别选取年代尺所示中外事件各一例,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表述完整,体现历史发展趋势)(10分)
示例:题目: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论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如20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出现了多个力量中心,如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欧盟成立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等。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中考历史复习】中国现代史综合测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共计45分,每小题3分)
1.1949年某日《人民日报》刊载的文章写道:“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评述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
C.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A
年份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粮食产量(单位:万吨)
13
213
14
369
16
392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完成了三大改造
C.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3.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以上材料说明中国的抗美援朝是( )
A.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B.联合国维护和平行动
C.中美之间战略大决战
C.阻止美军侵台的战争
A
4.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按调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④③①②
B
5.“50年前,宇宙中第一次出现中国制造的‘星星’;50年后,中国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正式完成北斗全球系统星座部署。”50年前中国制造的这颗“星星”是( )
A.神舟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嫦娥一号
D.天宫一号
B
6.右图是1972年中美领导人会见时的情景,两国领导人的神情形象地透露出了当时中美关系的变化,此后( )
A.美国完全结束了敌视中国政策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美联合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
7.1949年,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的致辞中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据此,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同一家
B.不结盟
C.全方位外交
D.独立自主
D
8.科学技术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强大武器,在历史上是一种起推动作用的进步的革命力量。近现代科技成就中,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是( )
A.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陈国达创立“地洼学说”
C.屠呦呦发现“青蒿素”
D.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出“银河”巨型计算机
A
9.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有一首歌家喻户晓,中国人唱着这首歌,迎来了一个被外国租占的领土的回归。这首歌的歌词应该是( )
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B.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C.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
D.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D
10.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下列先进人物与称号搭配错误的是( )
A.王进喜——“铁人”
B.焦裕禄——“党的好干部”
C.邓稼先——“‘两弹’元勋”
D.钱学森——“计算机之父”
D
11.1984年,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后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这句话概括了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 )
A.背景
B.条件
C.作用
D.格局
C
12.我国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3.048亿吨增至2018年的6.579亿吨。发生这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普遍开展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13.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它的核心内容是( )
A.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开展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D.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B
14.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主要内容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决策
B.加快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决定
C.发挥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D.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
15.下面《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表》反映出( )
时间
1949年
1959年
1969年
1979年
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个)
10
34
45
120
A.“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B.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
C.“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
D.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D
二、非选择题(共计55分,第16题18分,第17题15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自强运动的倡导者推动现代规划,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未能在官办工业或官督商办企业中注入个人的能动性,那些企业继续不断地备受官场中司空见惯的无能、任人唯亲和贪污腐败等现象之困扰。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自强运动”的目的并概括其失败的原因。(6分)
目的: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原因:没有改变封建制度;领导者缺乏现代化观念;没有调动个人的积极性;管理混乱、贪污腐败等。
材料二 1952年,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5%。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从计划制定到计划实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再到每一个建设者,可以说是上下一条心,举全国之力,步调一致搞建设的。“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据王树恩《新中国“一五计划”出台的台前幕后》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现实国情并分析其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6分)
国情:工业落后,重工业比重低。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国家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发展规划,各界齐心协力等。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工业化建设给你的启示。(6分)
民族独立是国家工业健康发展的前提;良好的社会制度有利于促进工业发展;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等。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19世纪是全球性国际社会开始形成的时期。自19世纪中叶起,地处东亚大陆的清帝国,被动地卷入了充满历史性冲突的进程:西方列强向东亚的不断扩张;东亚传统世界秩序的逐步瓦解;中国自身从天下一统格局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艰难蜕变。
材料二 以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为起点,清朝遇到了来自西方列强和西方化的日本几个回合的强烈冲击,并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不仅仅丧失了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清王朝也最终成了“洋人的朝廷”。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自19世纪中叶起西方列强为什么要向东亚“不断扩张”?(3分)
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更为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哪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丧失“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哪一条约的签订使清王朝最终成为“洋人的朝廷”?(4分)
《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3)材料三的两幅图分别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什么外交成就?(4分)
图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图二: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根据材料一、二,造成清王朝在外交上不断丧权辱国的内在原因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取得材料三等外交成就的内在原因又是什么?(4分)
腐朽的封建制度。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
18.下列电影镜头中的瞬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珍贵的历史记忆,根据镜头画面,回答问题。(12分)
(1)请对应以上历史画面,完成下表序号处的内容。(8分)
(2)综上所述,我们伟大的祖国能够取得这些成就,应具备哪些条件?(4分)
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等。
19.观察下面年代尺,请分别选取年代尺所示中外事件各一例,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表述完整,体现历史发展趋势)(10分)
示例:题目: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论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