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5-06 06:3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
4月份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海峡是重要的海上通道。据下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陆地),完成1~2题。
1.一艘远洋货轮从上海到鹿特丹,走最近路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 (  )
A.②④⑤③ B.②⑤①④ C.②④①③ D.②④①⑤
2.红海将会不断扩大,这是因为它位于 (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处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
C.板块的消亡边界 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处
  读世界某地气候资料图,完成3~4题。
3.对该地气温特征影响明显的原因是 (  )
①纬度较低 ②海拔较高 ③降水丰富 ④距海较远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给该地带来降水的主要是 (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东北信风带 D.中纬西风带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的等高线分布图(等高距为200米)。读图,完成5~6题。
5.图示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
A.冬季西海岸多雪 B.植被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
C.河流多自北向南流 D.图示范围南北跨纬度约30°
6.图示地区所在国家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  )
A.渔业发达,捕鱼量较大
B.城市化水平较低,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C.以工农业为主的国家,原料型产品大量销往国际市场
D.海洋运输和内河航运发达
  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成功举办了2017年世博会,主题为“未来能源的发展——新能源”,该届世博会成为首次由中亚国家举办的世博会。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有关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B.地处西风带,深受湿润西风影响,气候温和湿润
C.多内流河、内流湖
D.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8.阿斯塔纳成功举办2017年世博会的主要优势最可能是 (  )
A.水陆交通便利,旅客集散量大
B.位置优越,位于亚、欧连接的纽带上
C.资源丰富,工农业非常发达
D.人口多,市场广,服务质量高
  在亚洲西部,有一条弧形的狭长地带,犹如一弯新月,因土壤很肥沃,故有人称它为“新月沃地”。这里产生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结合下图,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对当地农业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蒸发旺盛,河谷地带存在严重的盐渍化问题
B.甲地日照强、气温高、风大、相对湿度小,多沙尘、风暴潮等气象灾害
C.乙地冬季降水较多,发展农业无须灌溉
D.乙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农业单产高
10.“新月沃地”产生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下列对两河文明成因评述正确的是 (  )
A.a、b两河径流量小,水源不足
B.濒临海湾,自然灾害远远多于其他地区
C.临近波斯湾,气候相对其他地区较为温和
D.多为荒漠土,不适于耕种
  下图中图甲、图乙分别示意两个河口三角洲的位置。据此完成11~12题。
11.图示两区域 (  )
A.全年盛行西南风 B.气候的形成原因相同
C.主要河流的流量稳定 D.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12.如果城市①②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则两城市最适宜发展的工业分别是 (  )
A.棉纺织工业、麻纺织工业 B.麻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C.水产品加工业、造纸工业 D.电子工业、制糖工业
  下图是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示意图和地质剖面图,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尼罗河鲈鱼原产于尼罗河中。读图,完成13~14题。
13.下列形成与爱德华湖成因相似的是 (  )
A.珠江三角洲 B.华山
C.喜马拉雅山 D.吐鲁番盆地
14.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是 (  )
①该湖处于相对封闭的盆地中 ②尼罗河支流多,流域面积大 ③维多利亚湖海拔高 ④尼罗河上游较多瀑布阻挡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甲、乙两区域地理事物要素分布图,完成15~17题。
15.图中洋流①②③④属于风海流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6.图中M阴影区为同一种气候类型,但该气候类型在甲区域分布的最高纬度高于40°,而在乙区域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影响图中该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海陆分布 B.大气环流
C.地形分布 D.洋流影响
17.关于甲、乙两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a、b两地气候类型相同 B.c、d所在的国家工业都很发达
C.c、d沿岸渔业资源丰富 D.a、b两地地形都以平原为主
下图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两国城市相比 (  )
A.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B.淡水产出效益相等
C.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D.能源产出效益相等
19.与巴西相比,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大的原因可能是(  )
A.国土面积大 B.城市绿地面积大
C.城市人口比重高 D.科技发展水平高
  读加拿大主要铁路和城市分布图,完成20~21题。
20.与加拿大铁路和城市分布规律类似的还有 (  )
①植被覆盖率 ②工业区 ③种植业区 ④水源分布 ⑤人口分布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21.有关加拿大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南向北,自然带由亚寒带森林带逐渐变为草原带
B.河流封冻期长、有凌汛,主要靠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
C.海岸线漫长,海运、河运发达
D.越往北,土壤层越深厚,有机质含量越高
  读波兰简图,回答22~23题。
22.波兰 (  )
A.地势南高北低,以外流河为主 B.位于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
C.北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密度较大 D.城市全部依靠水运兴起和发展
23.该国农业生产中 (  )
A.小麦种植区靠近河流为的是方便运输
B.重点防治土地盐渍化问题
C.北部城市周边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D.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
  某校世界地理研究小组上网查找了一段表格资料。据此回答24~25题。
甲国
乙国
概况
 跨南北半球的沿海大国。以高原、平原为主。玉米、甘蔗种植较广。以重工业为主。人口集中分布于东南部
 大部分处于低纬度的沿海大国。以高原、平原、山地为主。棉花、茶叶种植广。以重工业为主,软件产业有一定国际地位。东北部人口密集
24.对两国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从位置条件看,两国热量充足,水源丰富
B.从地形条件看,甲国平原广大,农业种植条件优于乙国
C.从人口条件看,两国劳动力丰富,但受教育程度乙国优于甲国
D.从城市化水平看,乙国工业化速度快,城市人口比例高于甲国
25.两国经济发展突出的共同限制性因素是 (  )
A.能源 B.劳动力
C.交通 D.市场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2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中右图为非洲某区域图,左图为右图中乙国的放大图。
材料二 近年来,图中乙国主动与中国积极合作,引进推广中国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在其北部地区种植高产水稻,以提高稻米产量,减少粮食进口,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材料三 图中甲国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国,石油出口收入占该国财政总收入的83%。但“黑金”并没有给这个国家带来希望,这个国家却遭受“石油的诅咒”:在过去三十多年里,这个国家石油收入超过4500亿美元,却仍为公认的世界贫穷国,其失业率高达50%,60%的人口日生活费不足l美元,而且还是世界上汽油最短缺的国家之一。
(1)描述乙国城镇分布的特点。(6分)
(2)比较图中P、Q两段河流流量的差异,并从气候方面分析原因。(6分)
(3)评价在乙国北部地区推广水稻种植的条件。(6分)
(4)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甲国摆脱“石油的诅咒”提出措施。(8分)
27.(24分)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 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     (南、北)半球,主要气候类型是        。(4分)?
(2)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    、    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2分)?
(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4分)
(4)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6分)
简述爪哇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8分)
参考答案
1.C 2.D 3.A 4.A 5.A 6.A 7.C 8.B 9.A 10.C 11.D 12.B 13.D 14.C 15.D 16.A 17.C 18.A 19.D 20.D 21.B 22.A 23.D 24.A 25.A 
26.(1)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南部(西南部),主要分布在交通线(铁路)附近或沿海地区。
(2)P段比Q段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原因:P段流经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较少且季节变化大;Q段流经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富。
(3)有利条件:地势相对平坦,热量丰富,劳动力丰富。
不利条件:热带草原气候,干季降水少;水稻种植技术和经验缺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落后。
(4)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工业要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
27.(1)南 热带雨林气候
(2)地震 火山喷发
(3)地处热带,周围水域广阔,地形复杂,空气对流强烈。
(4)岛屿多,海域广阔;热量充足,生物生长速度快;入海河流众多,带来大量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生,鱼类饵料丰富。
(5)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治水土流失;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行生态模式,优化种植结构;加强科技研发、应用与推广;提升产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