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05 23:5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一国两制首先是针对(
)问题提出的
A.香港
B.台湾
C.澳门
D.广州
2.“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其前提是必须坚持
A.相互尊重原则
B.互补互利原则
C.一个中国原则
D.社会主义原则
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提出者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江泽民
4.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见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指(

A.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D.“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5.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2019年是澳门回归
A.20周年
B.30周年
C.40周年
D.50周年
6.1992年,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和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
A.“九二共识”
B.两岸共识
C.统一共识
D.海峡共识
7.2015年5月,某旅游公司设计了多条“走进台湾”系列产品线路,包括美食之旅——“吃”遍宝岛;花博之旅——“花”现宝岛;婚纱蜜月之旅——钟爱一生宝岛演艺等。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B.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
C.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8.新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政治协商制度
9.1992年11月,“汪辜会谈”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九二共识”是指
A.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坚持不使用武力的原则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0.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人民大团结是中国梦的一部分,体现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独立自主政策
C.社会主义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我国现有多少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12.有位记者曾报道,“随着‘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英国结束了在香港的殖民统治。……遍布各地的中国人,无不为这一历史时刻欢呼。”“这一历史时刻”发生于(

A.1984年
B.1987年
C.1997年
D.1999年
13.“它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它”是
A.“一带一路”的倡议
B.科教兴国战略
C.兴边富民行动
D.西部大开发战略
14.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内蒙古
B.新疆
C.西藏
D.广西
15.歌曲《天路》唱出了青藏铁路通车后藏族人民的心声,青藏铁路建成于:(

A.“一五”计划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6.下图所示钱币的发行是为了纪念
A.西藏和平解放
B.香港回归祖国
C.澳门回归祖国
D.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
17.当前阻碍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是
A.民间交往
B.两岸“三通”
C.台湾分裂势力
D.日本对台湾的支持
18.如下图所示内容,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1990年,“海基会”成立,次年,“海协会”成立;
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
2005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2015年11月,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A.民族区域自治
B.对外开放
C.外交事业发展
D.祖国统一
19.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A.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和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力
D.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共同发展。和睦共处的秘诀在于
A.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大杂居、小聚居”
B.各民族所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各不相同
C.各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
D.相互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21.下列属于省级民族自治区的有
①新疆②西藏③云南④广西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984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B.1987年4月,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引导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进行三大改革
C.实行赎买政策
D.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24.澳门在回归祖国的20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这一切主要得益于
A.澳门经济的快速发展
B.民族医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C.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
D.“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25.“在海峡两岸交流合作越来越深化的同时,在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和人民针对台湾岛内一些势力……蓄意制造分裂的阴谋,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进行了坚决的反分裂、反“台独”斗争。”材料表明影响台湾问题的因素有
①两岸交流与合作的发展
②国际形势的变化
③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不断努力
④台独势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简答题
26.读图释图题.
下面是一位同学搜集到的反映新旧中国外交活动的几幅照片。
《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示意图
签署《凡尔赛和约》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1)图一条约中哪一条款对中国危害最大?对中国社会最严重的影响是什么?
(2)根据图二和所学知识回答,《
凡尔赛和约》中哪项内容损害了中国的合法权益?中国代表为什么没有在《
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3)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4)观察三幅图片你有什么感想?
27.在2019年,我们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和完善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各项制度;经济、外交、军事、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


日。
(2)新中国的成立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哪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4)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建国后,为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决定实行哪一制度?
(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历史性决策,请完成下面填空。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上来,实行
的历史性央策。
(6)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7)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请你谈谈对祖国发展的感受、祝愿或建议。
三、辨析题
28.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长河中依然都后人传颂与铭记。
两岸之策——是谁不懈努力,打破两岸僵局
(1)表格中A、B两处分别是什么?请将答案写在下面。
两岸之路——骨肉依存,来往密切
材料一?
海峡两岸鲜花开,统一的旗帜升起来。一国两制决策好!统一的号角响起来。我们本是一家人,我们本是骨肉亲,我们盼望早团圆,没有理由常分开,没有理由常分开。
?
?
?
?
?
?
?
?
?
?
?
?
?
?
?
?
?
?
?——《海峡两岸歌》
(2)两岸统一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请列举在海峡两岸实现统一的道路上的有利因素。(列举一条即可)
材料: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3)材料表达了台湾人民怎样的心情?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有什么新发展?(列举一条即可)
两岸之畔——我们共同期许
(4)两岸早日统一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如果你作为海峡两岸统一的使者,请你拟几条宣传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标语。
四、综合题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借机派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1950年)10月,美军无视中国的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1954年6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有针对性地阐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
材料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材料四:“(1972年访问中国时)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周恩来)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选自《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五: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并改变世界。
(1)近代哪个不平等条约,造成了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分离?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2)在材料一中,当“新生政权安全受到了威胁”时,中国人民反击美国侵略行为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怎样的态度?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美两国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材料三体现了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4)材料四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是指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台湾问题上美方的立场没有变化。那么,自两国建交以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什么?
(5)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新中国的外交历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A
6.A
7.B
8.B
9.D
10.A
11.B
12.C
13.D
14.A
15.D
16.B
17.C
18.D
19.B
20.D
21.A
22.D
23.D
24.D
25.A
26.(1)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1分),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2)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l分);因为国内爆发了五四运动(1分)。
(3)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分)。
(4)旧中国国力衰弱,国际地位低下,导致外交失败(1分);新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外交工作取得重大成就(1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7.(1)1949年10月1日
(2)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②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③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6)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7)言之有理即可。(开放性问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8.(1)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八项主张。(2)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党和政府“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和推动;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血脉相连,都盼望统一,反对分裂;
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持续繁荣为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列举一条即可)(3)心情:表达了台湾人民渴望回归祖国的心情。新发展: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的“九二共识”;1993年的“汪辜会谈”;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二十多年来,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列举一条即可)(4)“两岸同宗同文,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实现祖国统一,共筑中国梦”等。
29.(1)《马关条约》;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抗美援朝,孤立外交政策,(或政治孤立或对中国实行遏制和封锁的政策)。
(3)社会制度不同;求同存异。
(4)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得到改善、缓和或结束对抗);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5)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们要坚持中共的领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