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06 11:5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的精神象征。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明朝曾先后18次修筑长城,其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抵御北方匈奴族的南下侵扰
C.抵御北方蒙古贵族的南下侵扰
D.宣扬明朝的国威
2.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些拥有雄厚资本的大型商帮。胡雪岩,来自安徽南部徽州府,中国清代著名的红顶商人,操纵江渐商业,资金最高达两千万两以上,人称“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以上看来胡雪岩属于。
A.晋商
B.徽商
C.苏商
D.港商
3.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是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他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采取的措施是(

A.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B.将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C.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
D.设立锦衣卫特务机构
4.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山下有个三宝井。你知道这些“三宝”都是为了纪念谁吗?(

A.郑和
B.张骞
C.鉴真
D.哥伦布
5.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是
A.民族平等
B.恩威并重
C.民族歧视政策
D.严重镇压政策
6.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蕴藏着许多珍贵的科学遗产。我国古代长期积累起来的药物知识,大部分载入历代的本草书籍中。明朝时,对本草学做出伟大贡献的医药学家是
A.孙思邈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7.明朝时期,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其中按察使司负责的是
A.地方的民政
B.地方的财政
C.地方的军务
D.地方的司法
8.“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歌谣中的“戚爷”
A.起兵反对南宋
B.英勇抗倭
C.建立元朝
D.英勇抗击辽
9.关于英文称呼中国国名为“CHINA”一词的来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来源于瓷器,因为在英语中中国和瓷器都是“CHINA”。明清时期,全国的制瓷中心在
A.苏州
B.景德镇
C.松江
D.南京
1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B.司马迁的作品《史记》秉笔直书,成为史书的典范
C.文天祥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D.昆曲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11.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下列与明朝的灭亡无关的是
A.政治腐败严重,朝政混乱
B.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苛捐杂税
C.守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人关
D.李自成起义,攻陷北京
12.小明对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十分感兴趣,准备在暑假期间观看。请你把下列作品按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向他推荐
①《唐太宗李世民》②《雍正王朝》③《少年康熙》④《乞丐皇帝朱元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1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三国时,台湾称夷洲②元朝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③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④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⑤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广东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4.图表分析是研究历史的主要方法之一。分析下列图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
A.明朝到清朝中期中国人口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B.明朝人口增长速度比清朝人口增长速度快
C.清朝前期中国人口快速增长
D.乾隆末年(公元1794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
15.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这则材料反映明朝强化(  )
A.对边疆的管辖
B.思想控制
C.军事力量
D.君主专制
16.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其中深刻鞭打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17.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其根本原因是
A.“均田免赋”促使农民加入起义军
B.广大农民觉悟高,拥护起义军
C.明末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以及赋税沉重
D.“均田免赋”是农民起义的目的
18.雍正帝时设立了一个机构,其大臣只是跪奏笔录,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这一机构是
A.军机处
B.内阁
C.东厂
D.锦衣卫
19.它是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的新剧种,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将唱、念、做、打相结合,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这一剧种是
A.昆曲
B.粤剧
C.杂剧
D.京剧
20.观察下图,关于明朝北京城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型②北京城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
③内城是北京城的核心④宫城是著名的皇家建筑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有人赋诗一首:“忆往昔,郑和壮举,美名远播;看今朝,一带一路,合作共赢”。关于郑和“壮举”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
②1405~1433
年,前后七下西洋
③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④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关于清朝设置军机处的说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是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B.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
C.设立提高了军机大臣的地位
D.军机处的设立者是乾隆
23.元末全国税额比元初增加20倍,大批蒙古贵族抢占土地,加之中原连年灾荒,使得百姓破产流亡,无计为生。依据材料,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表达最准确的是
A.赋税不断增加
B.天灾人祸交加
C.中原连年灾荒
D.蒙古贵族占地
24.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的鲜卑族建立了北魏政权
B.北未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明朝提倡尊孔崇儒,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D.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25.清朝前期人口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在当今世界也同样存在,即
A.交通拥堵问题
B.大量的人口流动与迁移
C.就业就医问题
D.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二、简答题
26.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断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是革命导师马克思分析清朝在世界上逐渐落伍的著名言论。你知道文中“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断于世界”的政策指的是什么吗?这种政策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对我国今天的经济建设又有哪些启示?
27.(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朝前期在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上作了哪些努力?
三、辨析题
28.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对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那时我们的祖先们,对于自己的文化抱有极坚强的把握,决不轻易动摇他们的自信力;同时对于别系的文化抱有恢廓的胸襟与精严的抉择,决不轻易地崇拜或者轻易的唾弃。”
——鲁迅
(1)请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你认为隋唐文化能说明鲁迅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材料二: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也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2)材料中“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据所学说一下宋代的哪些史实更能够印证材料中的内容。
材料三:这些发明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万事万物的原有状态,其波及范围不限于某一局部地区,而是整个世界;其影响所及不是一时一世,而是持续千百年之久。
(3)请列举宋元时期我国的哪些发明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并就其中一项说明它是如何“改变了世界”。
材料四:“小桥流水人家,山水田园风光,渔船港口更是农家本色,中国地大物博,能工巧匠数不胜数,建造出了世界都为之称赞的古建筑,被称为难以逾越艺术。”
——《西洋镜一个德国建筑师眼中的中国1906﹣1909》
(4)材料中如此高的评价,可见中国建筑在世界的地位。列举我国古代工程领域两项“世界的奇观”。
四、综合题
2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鲜卑姓改为汉姓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拔

贺赖

邱穆陵

独孤

步六孤

贺楼

材料二
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求婚……
材料三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13世纪初铁术真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后来,他的孙子忽必烈继承了汗位,1271年改国号,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统一了全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材料四
清政府颁赐的金奔巴瓶
材料五
清前期,在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居住着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等族,清代把这一地区称为回部。乾隆时期,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征讨。在维吾尔等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乱。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何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所学知识,说出唐太宗推行的民族政策?他在位时把哪位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3)材料三中“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封建王朝”是哪个朝代?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管理,政府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4)材料四所示的金瓶掣签制度反映了清政府对哪一地区的管辖?除此之外,清政府还采取过哪些措施对这地区加强管理?(写出一点即可)
(5)材料五中,乾隆帝平定叛乱后,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0.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创造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和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越是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对外交流就越频繁,而频繁的对外交流,也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达。
(1)举出两例说明我国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事件
(2)宋朝和明朝前期政府都很重视海外交往和贸易,其突出的表现是什么?
(3)清朝前期政府对外实行什么政策?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4)联系我国目前的实际谈谈你对这些朝代的对外交往的看法。
参考答案
1.C
2.B
3.A
4.A
5.B
6.D
7.D
8.B
9.B
10.D
11.C
12.D
13.A
14.C
15.D
16.A
17.C
18.A
19.D
20.B
21.D
22.B
23.B
24.D
25.D
26.闭关政策
闭关政策的影响提示: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当时的西方国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启示提示:闭关自守必然落后,具有主动性、主权性的对外开放才能富强。
27.(1)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联系。
(2)康熙帝时,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之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加强对西藏管辖:中央政府册封达赖和班禅,1727年设驻藏大臣。
(4)加强对回部(新疆)管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哨所。
(5)乾隆欢迎土尔扈特部回国。
28.(1)能:唐朝诗歌的盛行。(只有肯定回答并说明理由才能得分)。
(2)交子的出现:坊市界限的突破:官营手工业的发达;
(3)指南针、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对欧洲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产生了巨大影响;活字印刷的发明提高了印刷效率,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4)故宫、长城。
29.(1)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2)
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
(3)
元朝;行省
(4)
西藏;册封和设立官职
(5)
伊犁将军
30.(1)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
(2)宋朝:在重要港口开设专门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蕃市”和“蕃学”;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明朝: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3)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闭关锁国不可取,我们要坚持长期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与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当今世界和平与动荡、缓和与紧张并存,我们要将合作与发展作为对外关系的主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