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聆听《森林的歌声》,激发他们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大自然的美好景象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听辨并记住各段主题出现的顺序以及出现的次数,听辨主奏乐器笛子、小提琴和吉他。
3、通过聆听乐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以及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听辨并记住各段主题出现的顺序以及出现的次数。熟悉主题旋律并能模唱。
教学难点:
听辨并记住各段主题出现的顺序以及出现的次数。
教学过程:
第一篇章:美好的过去
1、课前播放《森林狂想曲》中的《水径》,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2、导入:同学们好!我是住在森林里的小精灵,最近我听到了一个消息,让我很苦恼···(播放flas +地球之歌1)
(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又肆意杀害动物,森林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生态越来越不平衡。小精灵听到了这个消息,急忙赶回了家···)
小精灵:“看到这些,你的心情怎样呢?
生:谈自己感受 (1人答)
小精灵:“是啊,我的家乡原本是多美啊!不信,你听···”
3.完整聆听乐曲,说说你对乐曲的感受。
师:你感受到这是怎样的森林?(1人答)
生:谈自己的感受。
师:你都听到了哪些有趣的声音?你能模仿吗?
生:说说有哪些小动物并模仿它们的叫声。
呱呱 呱呱 啾 啾啾 唦 — 嘎嘎 嘎嘎
小精灵:“谢谢你们”
二、感受与体验
第二篇章:森林歌声
小精灵:他们的声音组成了森林的歌声,让我们随着动听的音乐一起走进我的家乡——美丽的森林吧。(PPT)
聆听第一主题
A、听第一主题,说说速度及情绪-----
师:我的动物朋友们为了躲避灾难,全都藏起来了!但是我的人类朋友觉察到了,他们深入台湾森林,用了5年的时间,终于帮我把它们找了回来!
你们看!有山羌、飞鼠、树蟾和猕猴、蛙类等
它们可开心了!正在举行森林音乐会呢!我们先来听听第一队小动物们的歌声。它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 (PPT)
B、认真听旋律,感受旋律线1两乐句的不同。(Flas旋律线1)
师:这队的小动物们高兴的跳来跳去,一会儿跳到树上,一会儿跳到花丛中,它们的歌声也是这样,我们用手指着旋律线,跟着它们跳一跳吧!
师:谁发现它们跳的两次有哪些地方不同吗?
生:
师:前面的旋律相同,最后的长音不同。
C、跟琴用“DA”模唱旋律,跟着画一画旋律线1(PPT)
师:让我们跟着琴,手画旋律线用“DA”慢速唱唱吧。
D、你能听出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吗?(笛子。)
师:我的好朋友小猴子最有音乐才能,她会演奏小提琴、吉他、还有笛子,谁听出他演奏的是什么乐器?
生:笛子。
E、师介绍笛子,了解它的音色及演奏姿势。(PPT)
观看视频,学习演奏姿势(左手掌心向里,右手掌心向外,在脸部的右侧)
师:小猴子的笛声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
师:笛子的音色明亮、清新,再加上稍快的速度,使动物朋友们的歌声既欢快又流畅。
F、跟音乐模仿笛子的演奏姿势。(PPT)
师:让我带着你们跟小猴子一起去吹一吹吧!
G、启发学生用简单的动作来表现欢快的情绪。(PPT)
师:你们的加入,使我的动物朋友们开心的手舞足蹈,咱们也一起跳吧,谁能设计一个动作呢?
生:
师:好的,请你带着大家一起做吧(放音乐,师带领做动作)
H、陶笛
师:咦,我刚才看见有两位同学带来了有趣的乐器
你能介绍一下你的乐器吗?
生:陶笛,我觉得它的声音和笛子很相似
师:我也觉得很好听,请你们也加入我们演奏队,好吗?
I、一边同学唱,一边同学做动作边唱边跳1。(PPT)
师:请边的同学变演奏边唱,另一边边跳边唱。
J、再来一遍,听听每句的最后都有什么声音?(最后有嘎嘎嘎嘎)(PPT)
师:哎呀,大家玩的真愉快,你听,每句歌声的结尾处是谁在笑呀?
师:谁呢那个模仿一下?那你们就扮演小鸭子吧!
奖励你一组小乐器:响板,你可以带着你伙伴一起模仿小鸭子笑声。
K、请生模仿,再一起合作表演该主题。边唱边跳2)(PPT)
我们一起合作一遍
L、再听另一段,小猴子蹿跳声(PPT)
师:我太开心啦,小猴子也兴奋的不得了,你听它的动静真大呀!(PPT)
师:它发出了哪些声音?谁来模仿?
生:
师:是的,它一会儿跳到石头上“唦”坐下来,一会儿又“咻”的一声跳到树上去了。
奖励你一组小乐器:串铃,你可以带着你伙伴一起模仿小猴子蹿跳的声响。
M、再一起合作表演该主题。边唱边跳3(PPT)
师:最后我们再合作一次,好吗
师:大家的合作能力很强嘛!
2、聆听第二主题。
A、听第二主题,说说速度及情绪(PPT)
师:第二队的小动物们也不示弱,听听他们的歌声吧!
感受它的速度和情绪怎样?
B、再听,感受旋律线2。(Flas旋律线2)(说说旋律上行的地方有几处。)
师:这队的动物朋友们和第一队的不同,他们可不是蹦蹦跳跳的,瞧!他们是一步一步爬上山坡高歌,一会又在山脚下休息。他们这样一步一步爬上去有几次呢?
生:(观察旋律线,发现有4次爬上去的,而且三次是一步一步爬上去的)
师:有3次都是它们都爬到山顶高歌,最后累了就在山脚下玩滑滑梯呢!
C、跟琴用“LU”慢速模唱旋律。(PPT)
师:让我们一起用“LU”来唱一唱!
D、听听主奏乐器。介绍小提琴(PPT)
师:那你们听出来小猴子这次演奏用的是什么乐器呢?
对,是小提琴。
观看视频,学习演奏姿势(左手持琴,右手拉弓)
师:小猴子这段小提琴的旋律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
师:小提琴优美、华丽、丰满的音色再加上稍快的速度和上下起伏的旋律,使音乐委婉、悠扬,又不失欢快的情绪。
E、跟音乐模仿演奏小提琴。(PPT)
师:我们一起去拉一拉小提琴。
F、听这一主奏乐器是什么?介绍吉它及音色和演奏姿势。(PPT)
师:哎!谁在拉我?原来是梅花鹿啊,它刚才告诉我,小精灵,我不服气,这一段我也会演奏,保证给你们不一样的感觉。你们想听吗?
师:这是什么乐器?
生:你也带了一把吉他,你愿意演奏一段吗?
吉他的音色优雅、含蓄,这段拨弦的音乐让我们觉得森林是多么和谐、安详。
G、跟音乐模仿吉他的演奏姿势。
师:我们跟着梅花鹿弹着吉他边唱边感受森林的和谐、安详吧!(PPT)
H、启发学生用简单的动作表现这一主题。边唱边跳1(PPT)
师:我的动物朋友们一会爬上山来唱歌,一会玩滑滑梯,谁能设计一个舞蹈动作呢加入他们呢?
生:
师:全体做舞蹈动作
I、一边同学唱,一边同学做动作。边唱边跳2(PPT)
师:这边的同学和我的朋友们一起唱,这边的同学来和它们玩起来。
J、聆听动物的声音(PPT)
师:小黄雀和树蝉开心极了,也加入了我们,听,它们还唱着歌呢!
师:谁愿意模呀?
生:
师:真棒,请你模仿小黄雀和树蝉吧
K、跟音乐表演,加入“啾 啾”的叫声。边唱边跳3(PPT)
3、聆听第三主题
A、听第三主题,说说你的感受,力度,情绪。(PPT)
师:音乐会真热闹,第一队和第二队比的不分上下,大家都是我的朋友,我想:咱们一起唱一首歌吧!听,他们的力度和前面两队的歌声相比怎么样?有小猴子的独奏吗?
生:强,没有独奏了。
师:是的,力度增强了,乐器也是合奏,我的动物朋友们都高兴的跑到了最高的山顶唱歌,这样整个森林都就沸腾起来了,真热闹!
师:
动物朋友们爬上了山顶,请听它们唱出了几次最高的音。当听到最高音的时候我们把手举得高高的。
师:对,有四次
B、再来一次。
第三篇章 小动物回家开向森林
1、游戏:小动物乘坐列车
师:森林里的音乐会就快要结束了!我的动物朋友们被人类朋友找到了以后,都想回到自己的家,可是它们找不到回家的路,非常着急。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师:在听到第一队歌声时,请这边的同学用动作表现出来,提示乘坐1号车厢的小动物上车,在听到第二队的歌声时请这边的同学也用动表现出来,提示乘坐2号车厢的小动物上车,小动物们合唱时就一起做动作提示乘坐3号车厢的小动物上车。(PPT)
完整播放音乐,师生一起完成曲式结构图(游戏)。
师:我们来看一看,这列火车有什么特点?
2、讲解曲式。
师:对,两部分的家都是一样的。小动物的鸣叫声出现三次,分别是前面,中间,结尾,我们叫它们 引子、间奏、尾声)
第四篇章 和森林共舞
1、表现整首乐曲。(全体乐器+舞蹈+歌声+非洲鼓)(PPT)
师:我的动物朋友们真开心啊!谢谢同学们!我也想带着我的非洲鼓邀请大家带着自己的乐器、舞蹈和歌声一起唱响森林,为音乐会增色添彩吧!
2、小结,下课
师:多么美好和谐的画面啊!谢谢你们,谢谢动物朋友们,更谢谢养育我们的大森林。
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我们的家园就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