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苏州市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2012学年苏州市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3-11 15:4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苏州市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
化  学2012.2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K—39 Br—80
第Ⅰ卷(选择题 共69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
1.下列做法不能减少大气污染的是。
A.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替代化石能源   B.多使用电动车和自行车
C.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烟气脱硫   D.大力发展私家车,减少公共交通
2.对物质分类有助于更好地研究物质。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新制氨水  B.蔗糖  C.氯水  D.漂白粉
3.铝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物。下列物质中,主要成分是氧化铝的是
A.明矾  B.冰晶石  C.铝土矿  D.大理石
4.下列物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乙醇  B.甲烷  C.淀粉  D.乙酸
5.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A.盐酸  B.硫酸  C.Fe(OH) 3胶体  D.氯化钠溶液
6.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NH3的电子式是:HH  B.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CH2CH2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次氯酸钙的化学式:CaClO2
7.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H2S  B.N2  C. NaOH   D.NaCl
8.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钙和盐酸反应:CO+2H+===CO2↑+H2O
B.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Cl2:MnO2 +2H+ +2Cl-加热, Cl2↑+Mn2+ +H2O
C.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Al3++3OH-===Al(OH)3↓
D.铁粉溶于稀盐酸中:2Fe+6H+===2Fe3++3H2↑
10.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a2+、Na+ 、SO  B.Mg2+、Cu2+、Cl-
C.OH-、Cl- 、NH   D.H+、HCO、CO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
B.乙烷、乙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C.1H、2 H、3 H、H+、H2是氢元素形成的五种不同粒子
D.O2、O3互为同位素
12.下列有机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2CH3CH2OH+O22CH3CHO+2H2O
B.+H2O
C. CH4 +Cl2光照,CH3Cl+HCl
D.CH2===CH2+HCl催化剂,CH3 CH2Cl
1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 mol·L-1 NaCl溶液中,含有的Na+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 L硫单质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C.22.4 L NO2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D.16 g 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14.对于2NaBr+Cl2===2NaCl+Br2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有16 g Br2生成,则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2NA个电子
B.钠元素在反应中价态不变,所以NaBr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C.该反应既是置换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D.Cl2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15.下列有关反应的能量变化,错误的是
A.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盐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化学反应中,有放热反应也有吸热反应
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变化引起的
16.某原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中的铜电极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B.该电极会逐渐溶解
C.该电极是正极
D.电子从该电极流出
17.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若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X Y
Z W
A.Z的单质能在X的单质(X2)中燃烧生成ZX3
B.元素Y的最高正化合价与元素W的相同
C.元素X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2周期第ⅣA族
D.元素W在自然界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18.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加入少量硫酸铜可以加大反应速率
B.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并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
C.化学反应速率只能用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来表示
D.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反应进行时的外界因素
19.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具有橡皮塞的玻璃瓶中 B.新制氯水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
C.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D.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
20.下列有关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用H2作为燃料的优点之一是燃烧后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B.煤的干馏属于物理变化
C.冶炼金属铁通常用热还原法
D.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铝
21.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铝、碳酸镁、小苏打等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C.工业上利用氨气制硝酸属于人工固氮
D.在食品包装袋内放入生石灰可以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变质
22.下列有关离子(或物质)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A.用丁达尔效应不能将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区别开来
B.向黄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出现,再加入盐酸,沉淀消失,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C.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若火焰呈黄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K+
D.向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则溶液中一定含有SO
23.取16.8 g碳酸氢钠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3.7 g,把剩余固体加入到100 mL 2 mol·L-1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H+的浓度约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A.1.4 mol·L-1   B.3 mol·L-1   C.0.5 mol·L-1   D.2 mol·L-1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1分)
二、 非选择题:本部分共3小题,共31分。
24. (15分) (1)3分)合理膳食、正确用药等是人体健康的保证。
① 人体如果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将导致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下降,人体内就无法获得充足的氧气,生理机能就会下降,儿童还可能会智力发育迟缓,该微量元素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碘         b.锌         c.铁
② 服用药物要对症。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适合治疗的疾病是________。
a.感冒发热   b.胃酸过多   c.细菌感染
③ 人体摄入的油脂,在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________。
a.甘油   b.硬脂酸  c.氨基酸
(2) (6分)保护生存环境、保护地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
① 大型钢铁厂排放出来的烟尘常带有棕红色,你认为这种棕红色的烟尘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 人们已尝试使用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作为汽车燃料可真正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在燃煤中添加________(填名称)以减少酸雨的发生。
③ 处理废水时加入明矾可作为混凝剂。明矾加入原水中后,反应生成的________ 可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使之沉降而与水分离。目前我国不少自来水厂在处理水时,常加入液氯,加入液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向含有Cr3+的工业废水中加入石灰调节溶液的pH,使Cr3+直接转化为________(填化学式)沉淀而从水中除去。
(3)(6分)材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材料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化学。
① 光导纤维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钢筋混凝土   b.钢化玻璃   c.塑料
② 在蚕丝、尼龙、棉花这三种常见纤维中,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的是________。天然橡胶的结构中含有碳氢键(C—H键)、碳碳单键(C—C键)和________(填“C==C键”、“CC键”或“苯环”)。
③ 生产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玻璃都需要用到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_(填名称);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实际上不是硅酸盐材料,而是一种________(填“橡胶”、“纤维”或“塑料”)。
25. (6分)现有常见金属A存在如下的转化关系(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其中E为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 C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3)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
26. (10分)有一包NaHCO3和KHCO3的混合物样品。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探究目的】实验测定样品中NaHCO3和KHCO3物质的量之比。
【探究思路】设计实验测量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并通过计算确定样品中NaHCO3和KHCO3物质的量之比。
【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一定质量的混合物样品加入锥形瓶中,用针筒a注入一定体积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再用针筒b收集生成气体的体积(忽略针筒管壁间的摩擦)。
如果往锥形瓶中注入的稀硫酸的体积为V1 mL,充分反应后,针筒b中气体的读数为V2 mL,则反应中生成的CO2气体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mL。写出锥形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结果处理】锥形瓶中放有混合均匀的NaHCO3和KHCO3的样品3.6 g,向锥形瓶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生成的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与加入的稀硫酸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
(1) 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mol·L-1。
(2) 样品中NaHCO3和KHCO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拓展探究】某同学设计了另一种方案,其操作流程如下:
在转移溶液时,如果溶液转移不完全,则测得的混合物中NaHCO3和KHCO3物质的量
之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11—2012学年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七)(苏州)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D 2. B 3. C 4. C 5. C 6. A 7. B 8. B 9. C 10. B 11. C 12. D 13. D
14. B 15. A 16. C 17. D 18. A 19. D 20. B 21. A 22. B 23. D
24A. (共15分)
(1) ① c(1分) ② b(1分) ③ a(1分)
(2) ① Fe2O3(1分) ② H2(1分) 石灰石粉末(1分)
③ Al(OH)3胶体(1分) 杀死水中的细菌(1分) Cr(OH)3(1分)
(3) ① SiO2(1分) a(1分) ② 蚕丝(1分) C==C键(1分)
③ 石灰石(1分) 塑料(1分)
24B. (共15分)
(1) ① 溴乙烷(1分) ② 甲酸甲酯(1分) ③ 苯酚(1分)
(2) 4(1分) 2CH3CH2CH2CH2OH+O22CH3CH2CH2CHO+2H2O(2分)
(2分)
(3) ① 两性(1分) ② 加聚(或聚合)(1分) CH2==CHCOOH(2分)
③ 羟基(1分) (2分)
25. (共6分)
(1) Al(1分)
(2) H∶H(1分)
(3) AlCl3 +3NH3·H2O===Al(OH)3↓+3NH4Cl(2分)
(4) Al(OH)3+OH-===AlO +2H2O(2分)
26. (共10分)
实验探究:V2-V1(2分) HCO+H+===H2O+CO2↑(2分)
结果处理:(1)1(2分) (2) 5∶3(2分)
拓展探究:偏大(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