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 第18课 我们的奖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 第18课 我们的奖牌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5-06 10:0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我的奖牌》
【基本信息】
教材:上教版一年级美术 课时:1课时 类型:塑造表达(泥塑)
【课标要求】
1.年段要求:(参考2014版市修订课标)
本课属于“泥塑表达”主题中的泥塑教学内容,这一泥塑学习内容在一、二年级的要求为:
◆用彩泥等可塑性材料,通过搓、压等方法,进行压印制作。
◆用彩泥等可塑性材料,通过团、捏等方法,进行捏形。
◆用彩泥与其他综合材料进行造型制作。
2.学年内容与要求
内容:一年级美术关于绘画表达主题中“泥塑”单元学习内容共涉及到3节课:第一学期有《小小快餐店》和《喜庆蛋糕》;第二学期有《我们的奖牌》。
要求:一年级学生在“雕刻塑造”主题学习上的要点:主要是知道压、搓、切、刻、团、捏、塑的泥塑基本技法。初步学会用搓、压等方法,进行压印制作。用团、捏、塑的方法进行捏塑造型。在捏塑活动中,激发动手制作的兴趣。在压印和捏塑中,学习基本的泥塑技法,并能制作简单的泥塑造型,提高动手能力。
【教材分析】
1.内容出处:《我们的奖牌》是上教版美术第二册第七单元“我们的运动会”第3课学习内容。
2.单元要求:本单元共有3节课,《拉拉队》、《比赛跑》、《我们的奖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运动时人物的动态和周边人物的情况以及获得成绩后的喜悦,通过绘画、泥塑创作,认识浮雕泥塑的美,激发对健康生活运动生活的热爱。
3.本课核心知识技能:知道形状的变化和不同奖牌的图案特点,初步学会用彩泥塑造外形,能用泥塑表现人物各种体育姿态并深浅色搭配组合成有创意奖牌。
【学情分析】
1.学习经历:一年级学生曾在第一学期接触过泥工内容的学习,比如第一册教材中《小小快餐店》、《喜庆蛋糕》,知道泥工工具和使用方法;初步学会用基本造型手法塑造简单型。
2.已有基础:学生对超轻彩泥已熟悉,基本造型手法(团、搓、捏、压、接、窝、刻)基本已掌握,另外对色彩的深浅搭配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3.新知预判: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尝试用超轻彩泥塑造捏塑物体造型及简化人物动作,学生可能更多关注泥塑造型的技巧和感受,而忽略人物和运动物体造型以及画面的整体效果。在奖牌形状方面,一年级小朋友应该会比较有想法的,但富有创意的整体设计装饰等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启发引导。奖牌组成部分的比例搭配也有一定的难度。同时色彩深浅搭配也不容忽视。就这几个方面突出的问题,预设通过示范、典型范例纠错分析去逐个突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奖牌与图形的造型特点和不同类型,学会运用压印、叠加等泥工基本技法创作奖牌。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想象、交流过程中,学习泥工制作奖牌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泥工制作奖牌的美,培养荣誉感,激发集体意识和拼搏精神。
【教学重点】捏塑奖牌的造型和图案。
【教学难点】有捏塑人物姿态。
【教学策略】
1.师生互动,启发想象,在以前所学泥工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的去发现制作奖牌的创作要领。
2.2016东门小学春季运动会这个情景正是本课的切入点,“奖牌征集”这个情景活动,低年级学生既感兴趣,又贴近学生生活经验。
3.一个班级四十多位学生,小朋友的创作思路和泥工能力各不相同,为了能使每位学生都在自己的基础上创作出最好最体现自己特色的作品,作业要求分成两个层面进行。一、制作一枚简洁的图案纹样的完整奖牌。二、制作一枚主题突出、造型、图案、纹样有创意的奖牌。
4.通过对作业的自评互评,使孩子学会欣赏,通过作品欣赏看到别人的长处,发现自身的不足。
5.通过拓展欣赏奖牌奖杯,培养学生荣誉感,激发集体意识和拼搏精神。
【学习资源】学生的优秀作品、教师范例和教具。
【教学准备】
学生:彩泥、工具。
教师:彩泥、课件、奖牌、教师范作、学生优秀作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观看学校运动会的录像。
(二)捷报频频传来,要颁奖,现在进行“奖牌征集”。
(三)揭示课题:我们的奖牌。
设计说明:学校运动会的导入,把学生的情绪带到了激烈拼搏的运动会场。而要给自己班的小运动运私人订制奖牌,学生的创作情绪立刻被煽动。
学习反馈:
二、欣赏与讨论
(一)欣赏奖牌,讨论奖牌的组成和特征。
(二)师生总结:
组成:基本形、纹样和挂环等
特征:简洁
设计说明:通过观察奖牌实物,让学生小组讨论发现,从而总结奖牌的基本组成和特征。各种奖牌的欣赏,改变了一贯的思维定式,从而知道奖牌不一定都是圆形的,可以有不同形状。为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奠定了基础。
学习反馈:
三、尝试与演示
(一)基本形
1、回忆第一学期泥工基本技法。
2、欣赏不同形状的奖牌。
3、学生尝试制作基本形。
4、教师指导、调整。
设计说明:将以前的知识技法、第一学期制作蛋糕胚子底座的经验贯穿融入到了本课中。欣赏各种奖牌基本形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最后,教师提纲挈领的指导和调整,充分发挥的教师的引领作用。
学习反馈:
(二)图案纹样
1、讨论体育运动种类、人物动态。
1、教师示范制作图案。
2、欣赏各种泥塑奖牌作品
设计说明:本环节是本课的难点。上一节课学生绘画过跑步的人对本本课很有帮助,老师提供的一些动态的火柴人资料,也让学生捏塑人物的任务变得简单很多。老师示范的时候多做变化,也能开拓了学生动作设计的思路
学习反馈:
四、创作与指导
(一)学生交流一下自己的设计思路。
(二)提出要求
作业内容:制作一块奖牌。
作业要求:造型独特、图案简洁、色彩鲜艳。
设计说明: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泥塑课接触不是很多,重在提高学生兴趣,能够让学生动起手来,有想法有创意的制作奖牌。
学习反馈:
五、欣赏与评议
(一)出示评价要求:
1.造型是否独特?
2.图案是否简洁明了?
3.色彩搭配是否合理鲜艳?
(二)小组互评选出2至3个作品,请获奖选手来挑选自己最满意的私人订制奖牌,并说说原因。
设计说明:生活创造了艺术,也造就了艺术家。学生也是如此,他们的各种经验,感受和艺术作品都来自于生活。学生亲手创作的奖牌,给自己身边的同学颁奖,这种感受是无可比拟的骄傲。
学习反馈:
【重难点的突破】
本课重难点是,奖牌图案的设计制作,尤其是人物动态的捏塑,思维开阔和泥工能力强的同学有主题有新意地创作奖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予以突破:
联系第一学期泥塑知识技能,捏塑奖牌的基本形。
通过火柴人等资料卡片,捏塑奖牌图案纹样。
注意色彩的合理搭配。

【教学反思】
在区教研员的指导下,区骨干教师的建议下,这堂课经过4个月的反复打磨,终于在6月初,在区际活动中给大家呈现出一个比较完整完善的成果。本堂课在“明确学习重点,关注创意表现”在主题下注重了一下几点,并的好了有效的反馈:
教学目标的制定比较贴切一年学生,能关注学生的已有泥工经验和小学段整册教材的连贯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快速让学生回忆第一学期《快餐店》《喜庆蛋糕》的学习经历,让学生在座位比划一下已知的泥工手法。学生迅速的进入本科泥工材料的制作情景中。
校运动会小奖牌征集活动的任务驱动,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主题,35分钟的美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必须有效利用。贴近生活的任务驱动和情景导入,非常适合低年级段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征。
课堂上的过程性评价和课尾的小组评价,快速而有效。比如第一阶段有个小朋友用了长泥条盘出了漩涡行的奖牌底座,快速而又特色,我就及时给与了评价,课开拓了其他学生的思路。课堂结束前,我提醒了小组长把一节课对组员的观察及时填入评价表。小组长的工作也做的比较完善。
彩泥奖牌的展示设计很有效果。经过反复的思考和实验,终于安排了一个合适带绶带的底座,让学生将泥工作品直接贴上去。这样即使彩泥还未干透,小朋友们还是可以将私人订制的“我的奖牌” 光荣的挂在胸前,非常骄傲。
这节课的预设与生成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譬如提供的奖牌硬纸板底座大小多样一些。在教学过程中有些环节把握还不够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实践,希望有新的突破。
附展示课学生课堂作业照片
【作业设计】作业内容:制作一块奖牌。
作业要求:造型独特、图案简洁、色彩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