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说明
课件名称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学科 生物 适用年级 七年级 适用范围 课上
制作人 周宏 电话:15033578126
制作单位 抚宁四中 邮编 066300
开发工具 PowerPoint2003 运行操作系统 Windowsxp
文件说明:1、运行程序及调用程序: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ppt2、源程序: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ppt
操作说明:1、打开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ppt运行课件。2、在下级模块可通过按钮进行操作。 3、当鼠标指针指在文字上变成手形,说明可以切换到链接内容。注:1、建议分辨率为1024*768 2、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pp应与影音文件及营养物质吸收利用课件目录下所有文件在同一目录下。
内容简介:本课件包括主界面,讲授新课。(共26张PPT)
《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利用》
学习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判断吸收的主要部位。
2.列举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吸收功能。
3.描述不同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后的去向。
二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小肠结构对吸收功能的适应,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小肠对吸收功能的适应,感受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思想。
导入:身边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这样一个现象:患慢性肠胃病的人总是很瘦;可是有的人吃得不多,也很容易发胖,这与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有关系。
探究竟:
1.取一段哺乳动物(或鸡)的小肠,顺肠管剪开肠壁,对照图1-13,找出小肠环形皱襞,注意皱襞是怎样排列的。用手摸皱襞的表面有什么感觉?
小肠皱襞
探究竟:
2.剪下一块小肠壁,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里,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皱襞表面有什么?
探究竟:
3.用显微镜观察动物小肠壁切片,对照图1-14认识小肠绒毛的结构。
亲自做:
取一张纸裹在铅笔的外面,然后用手从铅笔的两端向中央挤,会形成很多皱褶,很像小肠内壁的结构。想一想,变化前后单位长度的面积有何不同?这对理解小肠的吸收功能有什么启示?
大家谈:
1.用放大镜观察小肠绒毛时,什么部位看得最清楚?
大家谈:
2.小肠有哪些结构特点与吸收功能相适应?
知识链:
吸收是指在消化过程中,食物的营养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小肠内壁的特点
(1)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
(2)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物质很容易通过。
三大营养物质的利用
葡萄糖大部分分解放能,剩余的贮存
氨基酸重新合成蛋白质
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到体内后,
再度合成脂肪
实际用:
请阅读“实际用”,回答教师问题。
1.为什么有的人吃得很多,不容易长胖;有的人吃的东西并不多,却容易长胖?
2.什么是便秘,怎样预防?
巩固练习:
1.在消化过程中,食物的营养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
2. 是最主要的吸收器官,它具有吸收 、 、 及 、 和 的功能。
3.小肠的 和 ,增大了小肠的吸收面积。
4.氨基酸进入细胞后,被重新合成 。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到体内后,合成 。
吸收
小肠
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
脂肪酸
水
大部分无机盐
环形皱襞
小肠绒毛
蛋白质
脂肪
5.胃中不能吸收的营养成分是 ( )
A.水 B.无机盐 C.氨基酸 D.酒精
6.基本没有吸收功能的消化器官是 ( )
A.胃 B.大肠 C.小肠 D.口腔
C
D
7.判断题:
(1)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和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可预防便秘。 ( )
(2)葡萄糖进入人体后,大部分用于供给人体各种生命活动,多余的部分可被贮存备用。 ( )
(3)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只有经过消化吸收后才能被人体利用。 ( )
(4)人很少吃脂类食物也会发胖,是因为吃了过多的糖被人体吸收后,也可转化为脂肪。 ( )
√
√
√
√
8.根据下面的小肠绒毛结构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 ,②是 ,⑤是 。
(2)图中④所指部位是 ,它由粘膜上皮凹陷而成,能分泌 。
(3)小肠绒毛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绒毛壁、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管壁很 ,都只有 层上皮细胞构成。
小肠绒毛
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肠腺
肠液
薄
一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吸收功能不同。小肠是人体内的主要吸收器官,其结构上有很多适应吸收功能的特点。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被吸收进身体以后要被人体所利用,大家要注意对不同营养物质在体内的利用方式的掌握。
教师寄语:
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学习和工作。营养充足是健康的基础,同学们要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合理膳食,平衡营养。《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教学设计
抚宁四中 周宏
一、教材分析
本节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方法,设计了几个实验,从用肉眼观察小肠环形皱襞结构,到模拟小肠环形皱襞的制作,再到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分别观察小肠绒毛的结构,层层深入,从而理解小肠为什么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还通过一个图表,让学生对比记忆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吸收功能不同,各有差异。最后简介了吸收到人体内的营养物质的转化过程。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判断吸收的主要部位。
2.列举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吸收功能。
3.描述不同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后的去向。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小肠结构对吸收功能的适应,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小肠对吸收功能的适应,感受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思想。
三、重点难点
小肠结构对吸收功能的适应。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对食物在消化道中吸收过程的讲解。课本内容主要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应加以体现。
课本开始设计一个探究实验,让学生通过不同方法观察小肠内壁的特点。在直观认识小肠内壁特征的基础上,讨论小肠在结构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吸收功能不同,但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小肠对吸收的适应表现在吸收面积、长度和小肠壁特征等方面。首先可以让学生完成“探究竟”的实验,并按照“亲自做”制作小肠环形皱襞。在这个基础上,学生不难得出小肠单位长度面积较大的结论。教师提供小肠长度的资料,让学生分析小肠长度对增强吸收的作用。再提供小肠壁特点的资料,让学生分析其对吸收的作用。
教师最后再借助挂图帮助学生理解小肠对吸收功能的适应,加深学生的记忆。“实际用”部分可引导学生自学。
五、教学媒体
视频资源,小肠(哺乳动物或鸡)、培养皿、显微镜、小肠切片。
六、课时建议:1课时
七、教学过程
身边事
(引入) 讲述: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这样一个现象:患慢性肠胃病的人总是很瘦;可是有的人吃得不多,也很容易发胖,这与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有关系。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食物的消化,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吃进的食物可以被人体吸收吗?(学生回答:不能,需要经过消化分解才能被吸收。)
食物需要被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那么,食物被消化后是怎样被吸收的呢?我们先来观察小肠的结构
探究竟
1.事先准备好小肠,每小组一段,顺肠管剪开肠壁,对照图1-13,找出小肠环形皱襞,注意皱襞是怎样排列的。用手摸皱襞的表面有什么感觉?
2.指导学生按照第19页的操作步骤,每人剪下一块小肠壁,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里,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皱襞表面有什么?
3.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小肠壁切片,对照图1-14,认识小肠绒毛的结构。(结合视频资源“小肠绒毛”)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大家谈
讲述:大家按照“亲自做”做一做试试。然后 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
1.用放大镜观察小肠绒毛时,什么部位看得最清楚?
2.小肠有哪些结构特点与吸收功能相适应?
(学生亲自操作小组讨论)
请学生回答。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粘膜皱襞表面布满一层指状突起,每一个指状突起就是一个小肠绒毛。小肠内表面面积大,表皮薄,只有一层细胞。这些结构特点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
知识链
1.过渡:那么,什么是吸收呢?吸收是指在消化过程中,食物的营养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讲述:消化道的不同部位的吸收功能是不同的,大家结合课本的19页的表格看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吸收功能。
讲述: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消化道各部分的吸收功能。
(播放视频资源“消化道各部分的吸收功能”。)
(播放幻灯片)在幻灯片上指出消化器官,请学生说出该器官的吸收功能。
(按照老师所指结构,说出其能吸收的营养物质。)
提问:我们刚才已经通过自己的研究,基本得出了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一些结构特点。下面看看教材上是怎么说的?是不是基本上与我们的分析相同?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与自己的结论作对比。补充自己的认识。)
2.讲述:下面我们来看看营养物质被吸收入人体后,是怎样被利用的。
葡萄糖大部分分解放能,剩余的贮存。氨基酸重新合成蛋白质,(要强调与吃进的蛋白质是不同的,是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蛋白质)。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到体内后,再度合成脂肪。
实际用 请学生阅读自学“实际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1.为什么有的人吃得很多,不容易长胖;有的人吃的东西并不多,却容易长胖?
2.什么是便秘,怎样预防?
|巩固练习:(习题附后)
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教师补充)讲述:今天我们学习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吸收功能不同,大家可以根据课本的表格进行记忆。同时我们知道了小肠是人体内的主要吸收器官,其结构上有很多适应吸收功能的特点。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被吸收进身体以后要被人体所利用,大家要注意对不同营养物质在体内的利用方式的掌握。
八、板书设计
第一章第三节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1.小肠内壁的特点
(1)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
(2)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物质很容易通过。
(3)小肠绒毛的绒毛壁也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消化道不同部位吸收功能不同
3.营养物质吸收进体内后的利用方式
葡萄糖:氧化功能 贮存备用
氨基酸:重新合成蛋白质
甘油和脂肪酸:合成脂肪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习题
1.在消化过程中,食物的营养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
2. 是最主要的吸收器官,它具有吸收 、 、 及 、 和 的功能。
3.小肠的 和 ,增大了小肠的吸收面积。
4.氨基酸进入细胞后,被重新合成 。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到体内后,合成 。
5.胃中不能吸收的营养成分是 ( )
A.水 B.无机盐 C.氨基酸 D.酒精
6.基本没有吸收功能的消化器官是 ( )
A.胃 B.大肠 C.小肠 D.口腔
7.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和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可预防便秘。 ( )
(2)葡萄糖进入人体后,大部分用于供给人体各种生命活动,多余的部分可被贮存备用。 ( )
(3)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只有经过消化吸收后才能被人体利用。 ( )
(4)人很少吃脂类食物也会发胖,是因为吃了过多的糖被人体吸收后,也可转化为脂肪。 ( )
8.根据下面的小肠绒毛结构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 ,②是 ,⑤是 。
(2)图中④所指部位是 ,它由粘膜上皮凹陷而成,能分泌 。
(3)小肠绒毛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绒毛壁、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管壁很 ,都只有 层上皮细胞构成。
答案
1.吸收 2.小肠 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 脂肪酸 大部分水 无机盐 维生素 3.环形皱襞 小肠绒毛 4.蛋白质 脂肪 5. C 6.D 7.(1)√
(2)√ (3)√ (4)√ 8.(1)小肠绒毛 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2)肠腺 肠液 (3)薄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