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初中科学中考复习(运动和力、密度、压强、浮力)专项练习(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初中科学中考复习(运动和力、密度、压强、浮力)专项练习(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06 15:5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运动和力、密度、压强、浮力)
一、选择题
1.[2019·衢州校级一模]人类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下面四位科学家的主要观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图1
A.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③①④
D.④③①②
2.[2019·温州三县模拟]发生意外时,安全逃生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安全意识。如图是一把家庭用破窗“安全锤”,尖尖的锤头可以在破窗时增大(  )
图2
A.压强
B.压力
C.密度
D.质量
3.[2019·杭州校级二模]如图所示,小华和小李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小华: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因此火车是运动的;小李: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以上判断(  )
图3
A.小华正确
B.小李正确
C.两人都正确
D.两人都不正确
4.[2019·象山校级模拟]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把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下列符合题意的是(  )
A.用纳米薄层和纳米点制造存储器等纳米电子器件
B.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滚落的“石头”
C.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D.用橡胶做汽车轮胎
5.[2019·宁波校级二模]田径比赛中的跳高项目,经历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5次技术性革命。目前运动员普遍采用“背越式”技术,获得较好成绩的原因是(  )
A.采用“背越式”技术,起跳时人体重心可以提高很多
B.在五种技术中,“背越式”最容易掌握,成绩比较稳定
C.“背越式”掌握的好的运动员,过杆时重心在横杆上擦杆而过
D.“背越式”掌握的好的运动员,过杆时重心在横杆下“钻”过去
6.[2019·杭州上城区二模]校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小金一脚将足球踢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受到重力和推力的作用
B.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脚踢足球使足球飞出,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D.飞行过程中某一瞬间若所有外力消失,足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7.[2019·杭州富阳区校级模拟]从图像得到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通过某导体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图乙可以比较出a物质的密度大于b物质的密度
C.图丙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D.图丁表示物体静止
8.[2019·苍南六校模拟]一辆行驶中的汽车遇到红灯,司机踩刹车后,车子缓缓停止,车子停下来的原因是(  )
A.受到了阻力作用
B.阻力大于惯性
C.阻力越来越大
D.惯性越来越小
9.[2019·台州模拟]大气压与生产、生活、科研紧密相连,下面几个选项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有空气进入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小
B.利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低
C.人吸气时,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变小,大气压将外部空气压入肺内
D.用吸盘能将玻璃板提起是大气压的作用
10.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图中分别给出了A、B的受力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第10题
A.F2与GA、F1两个力的合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F1与F3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GA与F2是一对平衡力
D.F2与F1是一对平衡力
11.[衢州中考]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中,小柯认为:“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与大气压无关。”下列能帮助小柯改变这种想法的实验是(  )
图第11题
A.如图甲,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
B.如图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
C.如图丙,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
D.如图丁,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
【解析】
图丁中,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说明没有空气,也就是没有气压时,纸片和水不能继续被托住。这说明实验中纸片不掉落是因为受到大气压的作用,而不是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
12.[2019·杭州富阳区月考]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块M,只受到一个大小为4N的水平推力F的外力作用却处于静止状态,如图。那么(  )
图第12题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如果去掉F,木块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如果去掉F,木块可能向左运动
D.如果F增大到6N,木块一定向右运动
13.[2019·杭州富阳区月考]质量、底面积均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容器内装有相同高度的水,现将装有三枚一元硬币的玻璃管缓缓放入水中,使其自由漂浮(整个过程水没有溢出),那么(  )
图第13题
A.液体对容器底压强最小的是丙
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大的是乙
C.液体对容器底压力最小的是乙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最大的是甲
14.[2019·杭州校级模拟]小乐经常与同学进行爬杆比赛,如图甲所示。在某次比赛中,小乐向上爬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但他所画“F-t”图像漏画了一部分,如图丙所示。若将之补充完整,应是选项中的(  )
图第14题
 
 A    
 B   
  C   
  D
15.[2019·杭州校级模拟]外形完全相同的木球、铁球和铜球(已知ρ铜>ρ铁>ρ水>ρ木),放入水中,静止的状态如图所示。则(  )
图第15题
A.木球和铜球的浮力大小相等
B.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小
C.木球一定是实心的
D.铜球的空心一定最大
二、填空题
16.[2019·嘉兴押题]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中国选手武大靖以39秒584的成绩,为中国代表团夺得了平昌冬奥会的首金,这也是中国男子选手在冬奥会历史上获得的首枚短道速滑项目金牌。在滑冰比赛中,冰面非常光滑,这是通过_
_
_
_来减小冰刀与冰面之间的摩擦。冰刀的刀刃做得非常锋利,这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__
__(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运动员用力向后蹬冰面可加速运动,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
__。
17.[2019·杭州校级三模]汽车中的一些设计和你看到的现象与我们科学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原理相似。
图第17题
(1)与图甲实验的原理相似,行驶的汽车打开天窗能通风换气的原因是_
_
_
_。
(2)车内观后镜上的挂件,随车摆动的方向及原因,可用乙实验原理解释:当发现挂件突然向后摆动,可判断此时,车向前__
__(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
18.[2019·杭州校级模拟]为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张三同学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
图第18题
(1)实验中发现两边的钩码质量不相等时,木块运动,质量相等时,木块静止。说明二力平衡的一个条件是力的__
__。
(2)接着张三将木块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到小木块不能平衡,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__
__。
(3)在另一小组实验中,李四用小车代替木块,如图乙所示,同学们认为李四的实验装置优于张三的实验装置,其主要原因是__
__。
19.[2019·海宁校级一模]如图甲所示,A是木块,B是长木板,C是弹簧测力计,另有砝码、棉布、毛巾等物。若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可测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图第19题
(1)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
__。
(2)如图甲所示,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的过程中,请写出水平方向的一对平衡力__
__。
(3)在图乙中,D是一个电动装置,可带动木板在水平桌面上作匀速运动。此过程中,木块A相对于木板B__
__。(选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
或“保持静止”)
20.[2019·衢州三模]科技小组的同学利用一个两端开口的金属盒、橡皮膜、两个置于同一个水平桌面的完全相同容器(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探究液体压强及浮力等相关问题。
图第20题
(1)将金属盒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并将橡皮膜朝下。竖直浸入A液体中,缓慢向下压金属盒(未浸没),感觉用力逐渐变大。从上端开口处观察到橡皮膜的凹陷(凸起)程度越来越大,这说明液体的压强随__
__的增加而增大,此过程中金属盒所受的浮力__
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松手后,金属盒静止在A液面上,此时分别在金属盒和容器上记下液面所在位置M和P如图甲所示。
(2)将金属盒从A液体中取出,橡皮膜朝下竖直浸入B液体中,金属盒静止时也漂浮在液面上,分别在金属盒和容器上记下液面所在位置N和Q如图乙所示。
(3)对比标记P和Q,发现两次金属盒漂浮时,两容器中液面高度相同,对比标记M与N,发现金属盒浸入A液体中的体积较大,则橡皮膜在A液体中的凹陷程度__
__橡皮膜在B液体中的凹陷程度。(选填“>”“=”或“<”)
21.我国第二艘航母采用电磁弹射技术,如图为航母上简化的电磁弹射装置,能带动舰载机在极短时间内达到起飞速度。若舰载机质量为15t,从开始被弹射到起飞的过程中,舰载机受到向上的升力不断增大的直接原因是__
__。载机被弹射出去后,航母受到的浮力将比舰载机未被弹射时减小__
__N。(g取10N/kg)
图第21题
[2019·嘉兴校级模拟]小科利用塑料瓶、定滑轮、量筒和水设计了测量黄蜡石密度的实验。如图甲所示,细线两端各系一个完全相同的空塑料瓶,线的右端再系上黄蜡石,向左瓶中逐渐加水至13mL时装置恰好平衡;接着用排水法测黄蜡石的体积,量筒读数如图乙所示。细线右端系一个空塑料瓶的目的是__
__,黄蜡石的密度是__
__(不考虑黄蜡石的吸水性和装置的摩擦)。
图第22题
三、实验探究题
23.[2019·平阳模拟]如图是纸做的“竹蜻蜓”,在空中释放时能下落。小明为探究影响竹蜻蜓下落快慢的因素,取翅身、翅尾长度不相同的竹蜻蜓,从4m高的平台静止释放。测出落地的时间,结果记录如表所示:
组别
翅身长度(cm)
翅尾长度(cm)
翅身负重
竹蜻蜓下落的时间

4
4
0
T1

4
5
0
T2

5
4
0
T3

4
5
一枚回形针
T4

4
5
两枚回形针
T5
图第23题
(1)本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__
__。
(2)小明在竹蜻蜓的翅身增加回形针进行实验,基于的假设是__
__。
实验结果发现竹蜻蜓的下落随翅身长度和翅尾长度的增大而加快。若翅尾长度对竹蜻蜓下落快的影响大于翅身长度,则“T1、T2、T3”三者应满足的关系为__
__。
24.[2018·杭州拱墅区二模改编]在学习了密度计的知识后,小金同学自制了一支密度计,通过实验比较自制密度计与实验室用密度计的异同。他将两支密度计A、B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观察到密度计静止后的现象如图a、b、c和d所示(两支密度计的重力相同)。
图第24题
(1)观察比较图a、b可以判断:液体__
__(选填“甲”或“乙”)密度大。
(2)观察比较图c、d可知,自制密度计__
__判断出液体甲、乙密度的大小关系(选填“能”或“不能”)。且对比密度计A、B可知,它们的刻度线都是__
__的(选填“均匀”或“不均匀”),其中自制密度计B的刻度线间距较小,其原因是__
__。
25.[2018·咸宁]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末开展一次登山活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
图第25题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③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
④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测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__
__(选填“针筒”或“活塞”)的压力。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以地面为参照物,研究对象处于__
__状态。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根据__
__的知识可知,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气压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同学们联想到去医院打针的情景,可采取简单的办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你的方法是__
__。
(3)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__
__。实验过程中他们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保持在水平方向,可以减小__
__对实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
(4)若同学们用图乙中B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乙中的__
__(选填“A”或“C”)注射器。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大气压的值,则p=__
__。
26.[2019·海宁校级一模]用身边的器材“测物质的密度”。小宇同学用均匀木杆和支架自制了一架天平,并用输完液的输液瓶和输液管制成滴管代替砝码。
图第26题
(1)为了使滴出的每一滴水滴大小相等,要保持滴管口处的压强恒定,则图甲中与大气相通的管,安装符合要求的是__
__(填字母)。
(2)现要测一小矿石的密度,小宇进行了如下步骤:
①在自制的天平左右两盘中各放一只一次性纸杯。将待测矿石放入左边的纸杯中,用自制的滴管向右盘的杯中滴水,使天平刚好平衡,如图乙所示,记下水的滴数为54滴。
在这一步中,小宇同学忘记了一个关键步骤:在天平左右两盘中各放一只一次性纸杯之后,放入矿石之前进行__
__。经过同学们的提醒,小宇及时进行了纠正。
②取出小矿石,在两杯中均加入适量的水,用滴管调节两杯中水的多少使天平水平平衡。用细线系住矿石使其浸没在左边杯中(不触底),再用滴管在右边杯中滴入水,使天平再次平衡,如图丙所示,记录下水的滴数为20滴。此步操作的目的是为了测出矿石的__
__,则矿石的密度为_
__kg/m3。
四、解答题
27.[2019·嘉兴校级模拟]“互联网+”时代到来了,智能机器人已走进普通家庭。图甲是地面清洁机器人,质量为3kg,要求对水平地面压强不超过
3000Pa,其在水平地面运动时,所受推力与速度关系如图乙所示。
图第27题
(1)机器人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至少为多大?
(2)机器人所提供的水平推力为300N时,匀速直线运动2s能通过多远路程?此时水平推力做了多少功?
(3)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以0.5m/s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推力的功率是多大?
28.[2019·杭州富阳区二模]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圆柱玻璃管,横截面积为40cm2,倒扣漂浮在水面上(玻璃管壁排开水的体积不计)。
图第28题
(1)玻璃管内的气压__
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玻璃管外的气压。
(2)计算圆柱玻璃管受到的浮力。
(3)计算图中H的长度。
29.[宜昌中考]如图所示,把一个底面积为S,高为l的长方体浸没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上、下表面分别距液面为h1和h2,因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所以长方体各表面都受到液体的压力。
图第29题
(1)分析图中长方体的受力情况,其受到浮力的原因是__
__,浮力的方向是__
_。
(2)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请从浮力产生原因的角度推导出这一结论。
30.[2019·绍兴模拟]如图所示,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实验室常见的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个。现想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请你只利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验的步骤、现象和结论。
图第30题
答案:
物理专题测试卷(一) (运动和力、密度、压强、浮力)
一、选择题
1.A
2.A
3.C
4.B
5.D
6.B
7.D 
8.A
9.B
10.B
11.D
【解析】
图丁中,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说明没有空气,也就是没有气压时,纸片和水不能继续被托住。这说明实验中纸片不掉落是因为受到大气压的作用,而不是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
12.B
13.A
14.C
15.D
二、填空题
16.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增大;
运动状态
17.(1)天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车内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排出
(2)加速
18.(1)大小相等
(2)同一直线上
(3)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或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合理即可
19.(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C对A的拉力和B对A的摩擦力(或A对C的拉力和人对C的拉力)
(3)向左运动
20.(1)深度;变大
(2)

21.机翼上方气体流速快,压强小;下方流速慢,压强大;
1.5×105
避免细线左端塑料瓶对测定黄蜡石质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6g/cm3
三、实验探究题
23.(1)刻度尺、秒表
(2)翅身负重会影响竹蜻蜓下落的快慢
(3)T1-T2>T1-T3(或T1>T3>T2)
24.(1)

(2)能
;不均匀;自制密度计的横截面积较大
【解析】
(1)同一个密度计的重力是一定的,密度计在液体甲中排开的液体较少。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甲的密度较大。(2)由图可知,密度A、B计上的刻度都不均匀。由于自制密度计的横截面积比实验室用密度计大,所以自制密度计B的刻度线间距较小。
25.(1)活塞;静止;二力平衡
(2)偏小;在注射器内装少量水,再排出空气(合理即可)
(3)减小摩擦;活塞自身重力(或重力)
(4)
C
;p=
26.(1)
B
(2)调节天平平衡;体积;2.7×103
四、解答题
27.【答案】
(1)该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压=G=mg=3kg×10N/kg=30N,该机器人与水平地面的最小接触面积S===0.01m2。
(2)由图像可知,该机器人所提供的水平推力为300N时的速度v=0.6m/s,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s=vt=0.6m/s×2s=1.2m,
此时水平推力做的功W=Fs=300N×1.2m=360J。
(3)由图像可知,该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以0.5m/s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推力F′=150N,则水平推力的功率P=F′v′=150N×0.5m/s=75W。
28.(1)大于
(2)计算圆柱玻璃管受到的浮力。
(3)计算图中H的长度。
【答案】
(2)因为漂浮,所以F浮=G=mg=1kg×10N/kg=10N。
(3)F浮=ρgV排=ρgsH,
10N=1×103kg/m3×10N/kg×0.004m2×H
解得,H=0.25m。
29.(1)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竖直向上
(2)【答案】
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及压强公式p=得:
长方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p1S=ρ液gh1S,
长方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p2S=ρ液gh2S,
上、下两表面的压力差F2-F1=ρ液gh2S-ρ液gh1S=ρ液g(h2-h1)S,
长方体浸没在液体中,则长方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V物=S(h2-h1),
所以,结合浮力的产生原因有:F浮=F2-F1=ρ液g(h2-h1)S=ρ液glS=ρ液gV排=m排g=G排。
30.①__将铁块放在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木块,记下测力计示数F1__;
②__将木块放在铁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铁块,记下测力计示数F2__。
(2)__若F1>F2,则木块下表面更粗糙;若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