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3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32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6 18:2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江 城 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学习目标
1.读懂词的含义,学习表现手法。
2.通过自己的朗读来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感受悼亡词的真挚。
3.鉴赏词作里表现出的情感美艺术美。
重难点:
情感的把握,写作手法的运用
诗—“苏黄” 苏轼 黄庭坚
词—“苏辛” 苏轼 辛弃疾
书—“宋四家” 苏轼 蔡襄
黄庭坚 米芾
文—唐宋八大家(唐)韩愈 柳宗元
(宋)欧阳修、苏轼、苏洵、
苏辙、曾巩、王安石
作者简介
创作背景
公元1075年,苏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夜,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悼亡词。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26岁时就去世了。
此时诗人三十八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悼亡诗
悼亡诗,古代诗歌题材之一,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始于西晋潘安的《悼亡诗三首》。现在广义的也指对亡故亲人或朋友表达追悼、哀思的诗歌。西晋文学家潘安,美姿容,据说少年时曾挟弹出洛阳道,妇女们见到他无不为之倾倒,“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但是,他对妻子的感情却始终如一,可谓情深意笃。他二十四岁结婚,五十岁妻子不幸死亡,夫妇和睦相随二十六载。潘安悲痛之极,为她服丧一年,期满后作《悼亡诗三首》。诗中所流露的真挚、自然、深沉的夫妻之情,颇为后人赞赏,此诗也得以广泛流传。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诵读词作
感情基调:凄婉哀伤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我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料想你年年都为我柔肠寸断,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
文本内容探究
1.本词题目为“记梦”,整篇词都在描写梦中的情景吗?试分别找出梦前,梦中梦后的诗句。
2.“十年生死两茫茫”一句表达了什么感情?在全词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3.“不思量,自难忘”两句是否矛盾,为什么?
4.“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和“十年”一句有什么关系?联系苏轼生平,思考本句中的“凄凉”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5.“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纵使” 一词有什么作用?
6.“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这几句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如何解读?
7.“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久别重逢,没有出现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是怎样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8.“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短松冈”指什么地方?“年年”指什么?“肠断处”指何处?断肠人指何人?赏析此句。
1.本词题目为“记梦”,整篇词都在描写梦中的情景吗?试分别找出梦前,梦中梦后的诗句。
梦前:
梦中:
梦后: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十年生死两茫茫”一句表达了什么感情?在全词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①这一句直接倾诉了作者对亡妻十年来的深挚怀念和伤悼。
②这种感情凄婉、沉痛,笼罩全篇。作为首句,为全文奠定下了伤悼的感情基调。
3.“不思量,自难忘”两句是否矛盾,为什么?
①不矛盾
②“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结果却是“自难忘”。写出了生者对死者的思念。
4.“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和“十年”一句有什么关系?联系苏轼生平,思考本句中的“凄凉”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①“千里”,是对前句“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补充,共同点出了生者与死者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隔离,表达了对亡妻沉痛的思念以及永远不得相逢的遗憾。
②“凄凉”,不只是思念亡妻,同时政治仕途不顺,生活困苦,都是凄凉之因。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无助而又急于向人诉说的情感。
5.“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纵使” 一词有什么作用?
“纵使”是一个假想。通过想象把现实与梦幻混同起来。表现了作者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从想象中的亡妻的反应方面,来衬托作者十年来所遭遇的不幸和世事的巨大变化。
这十年,正是围绕王安石变法,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苏轼被卷进了这场漩涡之中,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打压,因而请求出任地方官,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移知密州。仕途坎坷,遭际不幸,转徙外地,艰辛备尝,已是“尘满面,鬓如霜”了。作此词时,苏轼年仅四十,说“鬓如霜”不无夸张,但我们也由此可见其生活和心境之凄凉。
知识链接
上阕归纳:
①写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②主要手法:直抒胸臆 想象
上片写尽了相思之苦,下片即转入写梦。
6.“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这几句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如何解读?
明确:虚实结合,白描
从这里,才入题 “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是记叙,写自己梦中忽然回到了思念中的故乡,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小轩窗,正梳妆”这是白描的手法。小轩窗,是梳妆的环境、背景,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梳妆,是王弗做的事情,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正梳妆打扮。
本词为记梦之作,有明确的日期,所以说应确有其梦。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是实写。可是,梦本来就是虚幻的,所以说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
小轩窗,正梳妆
7.“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久别重逢,没有出现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是怎样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描写作者梦中与亡妻相见的情形。
别后十年,夫妻相见,虽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使梦境更添一丝凄凉。此时无声胜有声,将思念与感慨以“泪千行”来互诉衷肠。
8.“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短松冈”指什么地方?
长着矮小松树的山冈,承上片“千里孤坟”,指亡妻的坟墓 。
(2)“年年”指什么?
既指已过去的漫长的十年,亦指未来无尽的岁月。
(3)“肠断处”指何处?断肠人指何人?
前指孤坟,后指生者和死者。
(1)对写,写自己怀念亡妻,却料想对方为怀念自己而柔肠寸断,语言平易质朴,将对亡妻的思念表达得深沉哀婉,催人泪下。
(2)用凄凉的环境衬托悲凉的心情。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赏析:
下阕归纳:
下阕“记梦”,表达沉痛之情。
主要表现手法:白描,对写,虚实结合。
总结
这首词以“梦前——梦中——梦后”为时间线索,内容层层推进,引出梦中相遇,将“现实——梦境——现实”交织起来。题虽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基调。
妻已逝,夫独留,万般凄情蚀九肠。
人归去,情依旧,千载缘分绵且稠。
梦前——此情无计可消除
梦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梦后——此恨绵绵无绝期
思考:请用一句诗小结梦前、梦中、梦后的情感
经典悼亡词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
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
谁复挑灯夜补衣!
再次来到苏州,只觉得物是人非。曾与我同来的妻子为什么不能与我同归呢?自己如同霜打的梧桐半死半生,又像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
原野里绿草嫩叶上的露珠刚刚被晒干。我流连于旧日同住的居室,又徘徊于垄上的新坟。躺在空荡荡的床上,听着窗外的凄风苦雨,今后还有谁再为我深夜挑灯缝补衣衫?
画堂春
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
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
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
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
相对忘贫。
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之合,却偏偏不能在一起,两地分隔。经常想念、盼望却不能在一起,看着这一年一年的春色,真不知都是为谁而来?
蓝桥相遇并不是难事,难的是即使有不死的灵药,也不能像嫦娥那样飞入月宫与她相会。如果能够像牛郎织女一样,渡过天河团聚,即使抛却荣华富贵也甘心。
1. 苏轼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词人想到爱妻华年早逝,感慨万千,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话说得极为沉痛。其实即便坟墓近在身边,隔着生死,也是不能话凄凉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默写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2. 苏轼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长短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种种忧愤,包括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3.“__________ ”,是记叙,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时在念中的故乡,在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相聚、重逢。“__________,__________。”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4. 苏轼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夫妻相见,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正是东坡笔力奇崛之处,妙绝千古。正唯“无言”,方显沉痛;正唯“无言”,才胜过了万语千言。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5. 苏轼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而柔肠寸断。推己至人,作者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谓用心良苦。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