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课件4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课件40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6 18:2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红楼梦
曹雪芹
读“作者”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约生于公元1715年左右,卒于1763年左右,出身于一个有文化素养的皇家世仆家庭。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曹家本是汉人,后被努尔哈赤俘虏,曹家就在皇家做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曹家祖上有战功,高祖曹振彦跟随多尔滚出生入死,是清朝的开国功臣。到康熙年间,曹家已发迹。
曾祖父曹玺也有战功,官至工部侍郎。康熙登基以后,曾祖曹玺、祖父曹寅、伯父曹颙、父亲曹钊老织造的官职达六十年之久,负责掌管宫廷所需各种织物的织造、采购、供应等任务,并为皇帝耳目,被封为一品大官,负有探听江南一带社会动向、随时奏扳的政治使命。康熙六次南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其中四次是在曹寅任内。曹玺的妻子是康熙皇帝的乳母,曹玺的儿子曹寅又是康熙皇帝的侍读。曹寅还做过两淮巡盐御史,他两个女儿都被选做王妃。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过一段“棉衣纨裤”“饫甘餍肥”的贵族生活,康熙末年,皇子们分朋树党,争权谋位。最后是四皇子胤祯夺得了帝位。雍正即位后,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清除政敌的斗争。残酷地迫害和镇压了与己争夺皇位的诸兄弟和异己的政治势力。他的父亲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下监狱。后又遣回北京,家道从此衰落,曹雪芹当时大约只有十二、三岁,还在南京,被遣送回北京,住在北京香山,即今香山公园脚下。《红楼梦》就是在这里写成的。
四十岁后,他进入了凄苦的晚年,生活日渐贫困,到了“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境地。五十岁得一子,因生活穷困,儿子得病夭折。他伤感成疾,在贫病交迫中,于大年三十搁笔长逝。死后,“留下琴剑在壁,新妇飘零”,连手稿也无人整理。几位好友草草殡埋了这位伟大作家。
他一生遭遇的天壤之别的变化,促使他深刻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问题产生疑问。最终,在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著成《红楼梦》。
读“成就”
《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它高度的艺术性,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明清小说中最
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共120回,前80回是曹雪芹所作。后40回,作者在去世之前已经写完,只是由于未能传抄行世最终迷失了。到18世纪末,高鹗续写了后40回。《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的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作品简介
成书之迷与研究之盛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康熙帝的亲信,曾任江宁织造,接驾五次,而曹雪芹是在家族败落后创作的《红楼梦》,其他知之甚少。
1754年《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手抄本面世,但这样的手抄版本有十几种,最多的只有前八十回。
1791年由高鹗等补写的120回本《红楼梦》刊刻付印,这后四十回无论从思想还是艺术与前八十回不能相提并论。
自从《红楼梦》问世那天起,就形成一支读红、研红的队伍。后来就形成一门研究《红楼梦》的学问——红学。
红学家俞平伯说:“《红楼梦》的的确确,不折不扣,是第一奇书。”

自有《红楼梦》出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
主题思想:批判封建礼教束缚人性的残酷,呼唤人性的真善美。
人物刻画:突破“好人”、“坏人”的传统模式,刻画一大批圆形人物。
情节设计:突破大团圆的结尾套路,以真正的大悲剧(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作结。
语言表达:创造了一种整散结合、虚实相生、雅俗相谐、形神相和的语言风格。
百科全书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包含着服装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交通文化,医学,经济学,社会学,宗教学,玄学,政治学,艺术学,道德学,伦理学,植物学,动物学,还包含了佛,道,儒三大宗教的具体体现。红楼梦里面的内容设计了中国古代的文化,风俗,饮食,医药,建筑等方方面面,写的很全面,例如菜谱、药谱都有据可查,沿用至今。
《红楼梦》还描述了当时的风土人情,书中很详细描写了封建时代从贵族到市井百姓的生活状态,各个阶层无所不包,无所不含,把各个阶层的各种现实的状态很原始而生动的展现给读者,是现代人了解当时风土人情社会习俗的重要资料,
《红楼梦》中所描写之食品,多达一百八十六种;包括主食、点心、菜肴、调味品、饮料、果品、补品等类别。名目繁多,精妙绝伦。
大观园第38回螃蟹宴。先讲环境,她们特意把宴席设在了藕香榭。藕香榭盖在池子当中,四面有窗,左右都有曲廊可通;再选螃蟹,周瑞家的说那三大篓螃蟹得有七八十斤,而且个儿都很大,两三个就有一斤;再讲趁热,就在螃蟹宴刚开始的时候,王熙凤就吩咐丫头们说:“螃蟹不要多拿来,还放在蒸笼里,先拿十个来,吃了再拿。”;还讲配料,贾府的人吃螃蟹,都是配的温热的东西:一是配姜醋,二是配黄酒,三是配热茶。宝钗和湘云特意在藕香榭的栏杆外安排了两个风炉,一个现煮酒,一个现煮茶。这样可以保证大家能喝到最热的酒和茶。林黛玉身体最弱,要喝合欢花浸的烧酒烫一壶。最后洗手,取用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来,预备洗手。
饮食文化
服饰文化
黄色类计有葱黄,金黄,鹅黄,柳黄以及近似为桔黄的蜜合色;绿色类有葱绿,水绿,柳绿,豆绿,翡翠,松花绿和秋香色;红色类最多,计有杏红,银红,桃红,杏子红,水红,海棠红,石榴红,碧玉红,茜红,绛红,分红,玫瑰红,大红再加上似为酒红的血点般大红等十多种;此外还有石青,莲青,藕合,玫瑰紫,荔枝,茄色等等。
《红楼梦服饰色彩纵横谈》
建筑文化
第十七回作者以贾政视角带着读者从大观园大门开始游览,看这园子是何种布局。起先是正门一进门就看见的山,转过山才能看到园子的精致。因此贾政对此山有评语:“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由此就可见,这大观园设计时不仅仅是考虑到好看,更是考虑到了观赏者的视野和心情。
大观园里的各处精致院落也都各有特色,有潇湘馆那样清幽的,有稻香村那样淳朴的,有蘅芜院那样好意思全藏在里头的,更有紫菱洲那样临水而建的。这些园林建筑,一处一个特色,却都融入到大观园的整体中来,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浮桥流水两岸芬芳,有藏有露,一步一景,一步一个惊喜,正如众清客所说:非胸中大有丘壑,焉想及此。
西角门
垂花门
抄手游廊
贾母花厅
贾母上房
贾赦院
南大厅
贾政院
东廊三间
荣禧堂
粉油影壁
贾母上房
在第七十六回中,林黛玉和史湘云在中秋夜宴后,两人跑去做诗,当湘云对“谁家不启轩。轻寒风剪剪,”时,黛玉评论道:“对的比我的却好,只是低下这句又说熟话了。”比如,当湘云对“分瓜笑绿媛。香新荣玉桂,”时,不禁要解释这句是有典故的。
从她二人整个联句过程中,完全能体会到可以如何去鉴赏诗歌,如何去品评诗歌。
书中不仅教人品鉴之道,人们还能从书中了解到如何学作诗。第四十八回中,香菱请教黛玉如何作诗,黛玉教他道:“(作诗)不过是起承转合。”之后又细细讲了遍如何起承转合,如何对词意取舍,更是给出了学诗的教材,先王摩诘,再老杜,再李青莲,后陶渊明等等。
书中不仅对戏曲有涉猎,更是对如何鉴赏戏曲有独到见解。在第五十四回,贾母因为听了《八义》闹得头疼,要听些清淡的,就叫芳官唱一出《寻梦》,还吩咐只用提琴合管箫,笙笛一概不用。
诗词歌曲
制度文化
在管理上,红楼中表现最突出的有三个人:一是凤姐,在接管宁国府事务时,划分出明确的职与责;二是探春,在管家时大刀阔斧的实行改革,为贾府开源节流;三是贾母,她最大的举动就是查聚赌,以一招杀鸡儆猴整顿了贾府家下人的不正之风。在协理宁府的过程中,凤姐上任伊始,就通过调查发现了宁府内部管理混乱的根本原因:“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度,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这一系列现象无不牵扯到内部控制制度中有关职责分工、监督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读“作品”
回目粗读,了解基本信息
全书通读,理清情节线索
化整为零,逐个突破
主次分明,抓大放小
前5回:浓缩版的《红楼梦》
第6回到第22回:钟鸣鼎食的贾府
第23回到第63回:大观园里的青春王国
第64回到第98回:青春王国的消逝及宝黛爱情的结局
第99回到第120回:贾府的衰败
读“人物”
贾不贾,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贾府人物关系一览表
宁国公贾演-贾代化
贾 敷
贾 敬
贾珍-贾蓉
贾惜春
(秦可卿)
荣国公贾源-贾代善
(贾母)
贾 赦
(邢夫人)
贾 琏
(王熙凤)
-巧 姐
贾迎春
贾 政
(王夫人)
贾 珠
(李纨)
-贾 兰
贾元春
贾宝玉
贾探春
贾 敏
(林如海)
林黛玉
贾 环
(贾政妾赵姨娘生)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
画册
判词
歌词
交代《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
金陵十二钗正册
林黛玉薛宝钗
贾元春贾迎春
贾探春贾惜春
史湘云 李纨
王熙凤 巧姐
秦可卿 妙玉
金陵十二钗副册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
读“思想”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回不去的“彼得潘梦幻岛”
女性主义关怀的萌芽
人性自由与世俗规矩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
大观园“由盛转衰
宝玉道:“我昨儿夜里倒想了一个主意:咱们索性回明了老太太,把二姐姐接回来,还叫他紫菱洲住着,仍旧我们姐妹弟兄们一块儿吃,一块儿顽,省得受孙家那混帐行子的气。等他来接,咱们硬不叫他去。由他接一百,咱们留一百回,只说是老太太的主意。这个岂不呢!”王夫人听了,又好笑,又好恼,说道:“你又发了呆气了,混说的是什么!大凡做了女孩儿,终久是要出门子的,嫁到人家去,娘家那里顾得,也只好看他自己的命运,碰得好就好,碰得不好也就没法儿。你难道没听见人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那里个个都象你大姐姐做娘娘呢。况且你二姐姐是新媳妇,孙姑爷也还是年轻的人,各人有各人的牌气,新来年到,自然要有些扭别的。过几年大家摸着牌气儿,生儿长女以后,那就好了。你断断不许在老太太跟前说起半个字,我知道了是不依你的。快去干你的去罢,不要在这里混说。”说得宝玉也不敢作声,坐了一回,无精打彩的出来了。感着一肚子闷气,无处可泄,走到园中,一径往潇湘馆来。
宝玉低着头,伏在桌子上,呜呜咽咽,哭的说不出话来。黛玉便在椅子上征征的瞅着他,一会子问道:“到底是别人和你怄了气了,还是我得罪了你呢?”宝玉摇手道:“都不是,都不是。”黛玉道:“那么着为什么这么伤起心来?”宝玉道:“我只想着咱们大家越早些死的越好,活着真真没有趣儿!”黛玉听了这话,更觉惊讶,道:“这是什么话,你真正发了疯了不成!”宝玉道:“也并不是我发疯,我告诉你,你也不能不伤心。前儿二姐姐回来的样子和那些话,你也都听见看见了。我想人到了大的时候,为什么要嫁?嫁出去受人家这般苦楚!还记得咱们初结“海棠社'的时候,大家吟诗做东道,那时候何等热闹。如今宝姐姐家去了;连香菱也不能过来,二姐姐又出了门子了,几个知心知意的人都不在一处,弄得这样光景。我原打算去告诉老太太接二姐姐回来,谁知太太不依,倒说我呆、混说,我又不敢言语。这不多几时,你瞧瞧,园中光景,已经大变了。若再过几年,又不知怎么样了。故此越想不由人不心里难受起来。”
紫菱洲歌
池塘一夜秋风冷,
吹散芰荷红玉影。
蓼花菱叶不胜愁,
重露繁霜压纤梗。
不闻永昼敲棋声,
燕泥点点污棋枰。
古人惜别怜朋友,
况我今当手足情!
悲凉“宿命”
<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女性命运
探春: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有我乱说的。
宝黛: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泥淖中。
迎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晴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
李纨: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香菱: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宝钗)告诉他(黛玉)道:“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入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オ丢开了。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入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踏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你我只该做些针滑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黑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耀

思想对立
“宝玉的思想里充满着颓废,而维护正统者是容不得颓废的。颓废永远不是主流,不是正统。这两种观念的冲突,最后演变为暴力是必然的,因为两者不可调和。”(王蒙)
“自今日为始,不许再做诗做对的了。单要学习八股文章,限你一年,若毫无长进,你也不用念书了,我也不愿有你这样的儿子了。”
“我最讨厌这些道学话,更可笑的是八股文章。”
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惟憎人者,幸灾乐祸,于一生中,得小欢喜,少有罣碍。然而憎人却不过是爱人者的败亡的逃路,与宝玉之终于出家,同一小器。 ——鲁迅
推荐材料:
学习强国——视听学习——慕课——人文史哲
——《红楼梦》的空间艺术
——六大名著导读
《红楼梦》的女性形象及“红学”略说(南开大学张劼夫)
张爱玲《红楼梦魇》
蒋勋《蒋勋说红楼梦》
刘心武、王蒙
专业的“红学”:周汝昌、俞平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