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晒盐》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海水晒盐》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3-11 21:0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说课设计:
海水晒盐1
海水晒盐的方法学生并不陌生,这为本节课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海水晒盐的原理是本节的重点。通过对海水晒盐方法和原理的分析,引出饱和溶液与结晶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饱和溶液的配制与蒸发结晶,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是本节的难点。结晶的定义及蒸发结晶要求学生常识性知道。
课本配以图片资料让学生对晶体有一点初步认识,即晶体都是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具体什么形状不需学生了解。
教材用图片生动地展现了海水晒盐在实际生产中的充分利用,让学生认识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价值。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溶液的组成和溶解的过程,并且在上节课中学生已从资源的角度认识了海洋,而海洋资源中与我们日常生活最亲近的就是食盐,食盐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怎样把食盐从海水中取出来呢?本节教材很自然地引领学生从生活走进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
与技能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是结晶的途径之一。
2.理解饱和溶液、结晶的概念。
1 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阅读初步掌握海水晒盐的过程。
2 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总结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培养其思维及逆向思维的能力。
3 通过学生实验帮助其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力。
1 通过介绍我国食盐年产量居世界第一,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使学生获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3通过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强化学生“化学来源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1、海水晒盐的原理。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结晶与蒸发结晶。
3、饱和溶液与不饱溶液和之间的转化
重点:
难点: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实验探究法,通过饱和溶液的配制和溶液的蒸发,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准备实验,分组讨论,使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说学法
学生对海洋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内容的安排应以此为基础。 教学设计的思路是;首先从生活情境入手,教师引领学生提出疑问,由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经过分析总结之后,得出正确的结论,最后在认识的基础上提升。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的课程理念。 总的来说,本课题教学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 所以,本节课题采用自主学习、实验探究、讲解法、问题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说教学程序
新课教学(27分钟)
导入新课(2分钟)
课后小结(5分钟)
巩固练习(8分钟)
课后探究(3分钟)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海水晒盐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
海水
蒸发池
结晶池
粗盐
母液(苦卤)
许多化工原料
再蒸发
1、“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
1.刚把海水引到盐池中时,为什么食盐不析出?
2.是海水中的水完全蒸干时才有食盐晶体析出?还是当海水中的水蒸发到“一定程度”以后,水分再蒸发就有食盐晶体析出呢?
提出问题:你能否配制室温下的一定量的食盐的饱和溶液?
建立假设:

实验用品:托盘太平、量筒、小烧杯、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玻璃片、 吹风机(或酒精灯) 食盐、水。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量取20ml蒸馏水,倒入小烧杯中。称取10g食盐晶体,先取一半加入烧杯中,充分搅拌,观察食盐是否全部溶解。再将剩余的食盐晶体加入烧杯中,充分搅拌,观察食盐是否全部溶解。
第一次食盐固体全部溶解,第二次食盐固体有剩余
在此条件下、第一次得到的食盐溶液是不饱和的、第二次得到的食盐溶液是饱和的
饱和溶液的配制
你怎样判断食盐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你是怎样理解饱和溶液的?
饱和溶液的概念 :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2)说明:
〈1〉明确“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
〈2〉明确“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3〉概念中的“不能”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
量溶剂里溶解该物 质达到最大限度 。
从获得饱和食盐溶液的方法来看,本实验与海水“晒盐”有什么不同?
不饱和
溶液
①加入溶质
③降低温度
②蒸发水
①升高温度
②加入水
饱和
溶液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用滴管取一滴管烧杯中的上述清夜,滴在洁净的玻璃上。用电热吹风机向玻璃片上的溶液吹风,观察现象。
玻璃片上有白色固体析出
该白色固体为食盐晶体
蒸发结晶
3、结晶
(1)定义: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结晶。
(2)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晶体。
(3)结晶法—蒸发结晶法
食盐
硝酸钾
明矾
学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节 海水晒盐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
1、“盐田法”(”太阳能蒸发法“)制取食盐。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3、结晶、蒸发结晶。
4、我国食盐分布及我国古代制盐方法简介。
1 、你认为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
2、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 ,你认为正确的是 : ( )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 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
C、 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D、 利用阳光分解海水得到食盐
C
巩固练习
3。常温,向一未知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充分搅拌后,发现加入的硝酸钾晶体 减少,则原溶液是:( B  )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各部分性质不相同的液体
    D、无法确定
4。现有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下列方法不能使其饱和的(    )
  A、加入少许硝酸钾
  B、蒸发少量水
  C、降低温度
  D、倒出少许溶液
  D
5.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浓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6.怎样判断某一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
A.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降低温度看是否有溶质析出
B.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蒸发水分看是否有溶质析出
C.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继续加同种溶质,看能否继续溶解
D.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继续加不同种溶质,看能否继续溶解
目的
习题一
习题二
习题三
优生吃饱 中等生吃好 差生吃了
巩固练习
课后探究
合作探究
生活与化学
网上寻宝
保护地球
说课设计:
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
——爱因斯坦